当代青年学子学历焦虑的成因及对策
2025-01-29薛诗雯
摘要:“孔乙己文学”盛行使年轻人的学历焦虑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如何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缓解大学生由就业引起的学历焦虑成为需要探讨的议题。通过研究认为,学历焦虑形成具有多维成因,经济下行导致企业就业岗位减少,高校扩招带来了学历“通货膨胀”,二者叠加使广大青年在求职路上遭遇重重问题,加之个人功利主义的盛行和少数不良媒体大肆渲染“学历无用论”,使一些青年深陷学历焦虑之中。学历焦虑现象具有复杂性,解决问题需要国家、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从国家层面来说,应该扶植中小企业保证就业市场活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从社会层面来说,企业应该遵循法律法规保障员工权益,媒体应该强化道德规范承担社会责任,社会大众应该对青年多加宽容鼓励。从个人层面来说,青年学子应该提升自己各方面素养,保持良好心态,摒弃功利主义思维,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关键词:“孔乙己文学”;青年发展;学历焦虑;就业困惑
中图分类号:G444;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5)01-0075-04
The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Academic Anxiety
Among Contemporary Young Students
—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Kong Yiji Literature”
Xue Shiwen
(Shanghai University of Medicine amp; Health Sciences, Shanghai 201318)
Abstract: The prevalence of “Kong Yiji phenomenon” has made the academic anxiety among young people a hot issue of social concern. How to solve the employment problem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alleviate the academic anxiety caused by employment has become an issue that needs to be explored. Through research,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formation of academic anxiety has multi-dimensional causes, the economic downturn has led to the reduction in enterprise jobs, and the expansion of college enrollment has brought “inflation” in academic qualifications, the superposition of these two factors has caused numerous problems for the vast number of young people in the job search process, and the prevalence of individual utilitarianism and the excessive hype of the “theory of the uselessness of academic degrees” by a few bad media have plunged some young people into academic degree anxiety. The phenomenon of academic anxiety is complex, and solving the problem requires the joint efforts of the state, society and individuals. At the national level, it is necessary to support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to ensure the vitality of the job market, and to promote the reform of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ease the structural contradictions in employment. At the social level, enterprises should abide by laws and regulations to protect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employees, the media should strengthen a code of ethics and assume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and the public should be more tolerant and encouraging towards young people. At the personal level, young students should improve their overall qualities, maintain good mentalities, abandon utilitarian thinking, and enhance their ability to distinguish right from wrong.
Keywords: “Kong Yiji Literature”; youth development; academic anxiety; employment confusion2023年上半年,一句“失意书生”的独白突然登上了热搜,引发大量年轻人的共鸣。“学历不但是敲门砖,也是我下不来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1]孔乙己是鲁迅短篇小说《孔乙己》中的经典人物,在小说中他是酒馆里唯一一个站着喝酒还穿长衫的人,是一个穷困潦倒却不愿意放下架子改变现状去赚钱的人。当代青年借用“孔乙己”这个落魄、悲观的人物形象嘲笑自身的现实状况,于是“孔乙己文学”应运而生[2]。央视网将“孔乙己文学”界定为“青年人对自身现状的隐喻。青年人初出社会后发现学历不仅没有兑现利好,还成为求职路上的枷锁,丰满的理性与骨感的现实之间巨大的反差使青年人认为自己就像鲁迅笔下失意落魄的孔乙己”。“孔乙己文学”的盛行使当代年轻人的学历焦虑问题进入大众的视线,成为社会各界广泛探讨的热点话题。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学历焦虑问题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因此,我们应正视“孔乙己文学”背后的焦虑成因,对其进行分析探讨,提出应对策略。
一、问题分析:青年学子学历焦虑的多维成因
学历焦虑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其形成背后蕴涵着纷杂的社会因素,下文将从经济发展、高校扩招、社会观念、媒体道德、个人观念等角度探讨青年学子学历焦虑问题的多维成因。
(一)经济增长趋缓
2007年开始,我国的经济增速开始放缓下降,从长达十数年连续两位数回落到个位数,从保“8”到保“7”再到探“6”。一般而言,经济下行将直接影响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刺激企业收缩和调整雇佣行为,从而影响就业水平,导致总体失业率上升[3]。《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3 351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5 931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比重为62.6%。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 206万人,比上年少增63万人。全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6%,年末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5%[4]。数据显示,这两年国内经济不景气,就业岗位减少,失业率上升,就业环境竞争日益激烈。供过于求的就业市场使招聘单位纷纷提高用人标准,而求职者为了提升自我竞争力则投入升学考试中,加入学历内卷大军。于是在用人单位和求职者的双重夹击下,学历进一步内卷,学历焦虑应运而生。
(二)高校持续扩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张,招生人数从1977年的27.3万人增长到2022年的1 014.5万人,增加了36.16倍,年增长率高达8.37%[5]。2022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1.85万所,学历教育在校生2.93亿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9.6%,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6]。也是就说,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从精英化到大众化再到普及化的转变[5]。高等教育的迅速普及,使硕士、博士都不再是稀缺资源,于是学历的“通货膨胀”使广大青年学生陷入深深的焦虑之中。一方面是低学历焦虑。大专、本科生面对日益增加的考研、考博大军时会担忧自己学历过低找不到心仪的工作,各公司、单位仅仅针对硕士、博士等高等学历者的招聘岗位,更会加深他们的这种认知。另一方面是高学历焦虑。一般认为高学历者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薪资待遇,但实际情况并不是如此,很多时候高学历者的就业面反而更加狭窄。由于前期投入较多,高学历者对于就业有更多期待,容易高不成低不就,也就更容易处于焦虑之中。
(三)社会观念影响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自古以来,中国人普遍将读书看成是改变个人及家族命运的重要途径。在读书能够“光宗耀祖”实现阶层跨越的观念影响下,家长不遗余力地支持孩子学习。在这样观念灌输下成长的青年,自然将提升学历看成是实现成功人生的捷径。然而等真正踏入社会,面对由于就业环境不佳导致学历内卷,高校扩招导致学历贬值,这些青年学生发现单单通过提升学历并不能实现理想,开始对学历的作用产生怀疑。互联网上网友留言“3 000元招不到农民工,却可以招一个大学生”“招一个收银员要四千到四千五,而一个会计只要三千”。实际生活中学历与薪资期望的不匹配,使部分青年学生产生深深的生存焦虑。另外,由于身上背负着家庭殷切的期盼,在家庭和现实的双重压力下,青年学生更容易产生学历焦虑。
(四)媒体渲染放大
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极大限度地激发了受众的信息传递兴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拓展了信息传递的宽度、深度、广度。媒体的快速发展,虽推动了新闻业的进步,但是也带来了不少的道德问题。有的新闻媒体责任意识较为匮乏,一味地炒作新闻,以吸引受众的眼球[7]。“孔乙己文学”发酵后,部分新闻媒体为了快速跟风、获取流量,毫无底线地随意拼凑新闻,如在互联网上以《毕业5年,存款5千,211大学生自称废物》《211毕业生“收破烂”》《985毕业生“捡破烂”》等文章标题来博取更多点击率,完全无视社会事件的真实性。部分自媒体特别是营销号为了吸睛引流,刻意将“孔乙己文学”与当代热点问题如“阶层固化”“读书无用论”等进行捆绑。在不良媒体的渲染下,一段时间互联网上弥漫着学历焦虑的氛围,不明真相或缺乏定力的青年人,很容易就沦陷其中,加剧自身的学历焦虑情况。
(五)个人功利主义观念
近年来随着功利主义观念的兴起,部分学生对于一个人是否获得成功、是否取得成就的评判标准集中于这人的工作单位是否有实力、薪资水平如何。这样过分单一的评价标准使部分学生在寻找工作时都集中于竞争激烈的岗位,容易遭遇高不成、低不就的境遇,从而产生挫败感,认为学历无用。可以说,“孔乙己文学”是具有一定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因为高学历无法换取高薪工作就怀疑读书无用,因为找不到体面工作就否定自己的价值,因为放不下高学历的架子,就不愿意从事简单的基层劳动,不明白劳动的本质和意义[8]。
二、调适策略:缓解学历焦虑的有效途径
从上述分析可知,“孔乙己文学”的爆火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多重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因此要应对就业问题,缓解年轻人的学历焦虑需要从国家、社会、个人多层面着手。
(一)国家层面
首先,顶住经济下行压力,稳住经济大盘,保证就业市场。2024年多国政治博弈仍在持续,全球经济依然维持低速增长。在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建议国家通过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发掘民众消费潜力,助力恢复消费场景,鼓励民间投资等方式稳住经济大盘,促进经济逐步恢复向好[9]。其次,提供政策支持,促进青年就业创业。一方面,通过健全法律法规的方式保障青年就业的合法权益。目前国内劳动力市场存在着低工资、长时间工作、缺乏权益保障等问题,“996”工作制、“007”工作制等不合理工作模式层出不穷正是这类问题的反映。对此,建议政府“健全劳动法律法规,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6]。另一方面,加大对中小型企业的扶持,以增加就业岗位。大部分中小企业因为不可抗力因素面临着效益减少、支出增多的问题,严重影响着继续经营运作,需要政府携手金融机构为其提供全面、系统的政策、资金支持[10]。最后,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据人社部统计,2022年中国技能人才仅占就业人口总数的26%,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28%,预计到2025年,仅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技能人才缺口将达到近3 000万人[11]。从上述数据可知,由于职业教育发展不足,我国的就业市场一直存在着企业找不到专门技术人才、毕业生找不到高配适度工作的结构性问题。为此,应通过优化调整高中教育的职普比例、加快健全职业教育体系、优化调整职业教育学校等方式,培养更多高质量职业技术人才。
(二)社会层面
首先,用人单位要自觉承担社会责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996”工作制、“007”工作制、“886”工作制、“715”工作制等不合理工作模式之所以会出现,本质是众多用人单位为了降本增效,违反劳动法,强迫员工加班长时间劳动。企业在追求利益的同时应该重视员工的基本权益保障,自觉承担社会责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其次,大众媒体应该增强道德意识,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在流量为王的时代,部分媒体责任意识匮乏,经常为了博人眼球,制作传播不实信息。对于年轻人的学历焦虑问题,部分媒体不仅大肆渲染,还将其与其他社会问题联系,进一步制造社会对立与冲突。媒体作为“群众喉舌,政府镜鉴”,应该对“孔乙己文学”话题进行释疑和正向赋能,承担社会责任[6]。面对年轻人的学历焦虑问题,媒体应该辩证分析看待,不应该将矛头直指某一方面,陷入非黑即白的对立之中。最后,社会大众应该对年轻人多点关怀,少一点“爹味”的批评指责。对待“孔乙己文学”的盛行,部分人士一边批评年轻人受不了打击、吃不了苦,不愿意从事底层工作;一边又讽刺年轻人即使获得高学历但依然从事着简单机械的工作,鼓吹学历无用论。应该说部分社会人士这种正反两极的割裂评价,也是年轻人学历焦虑的重要原因。
(三)个人层面
首先,作为青年,应逐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我们正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一旦停下步伐,很容易就落后于时代潮流。因此要把握时代的脉搏,努力完善自我,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增强工作能力。目前就业市场竞争激烈,求职者比拼的就是综合素质,努力提升自我才能在求职中占据优势。可以说,提升自我是消除就业焦虑的关键因素。其次,作为青年,应该树立良好的心态,正确看待学历问题。一方面应该意识到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提升学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应该正视和接受这种现实,而不是去对抗并由对抗产生焦虑。另一方面也应该意识到知识是最宝贵的财富,学习最大的目的就是自我提升。很大一部分青年的学历焦虑产生于认为我拥有什么样的学历就应该有什么样的收入与岗位,将学习完全功利化。“孔乙己文学”的兴起固然有其社会发展的必然原因,但个人如何看待学历焦虑,如何去面对学历焦虑也是重要的问题。最后,作为青年人,应该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不被网络舆论裹挟,陷入学历焦虑。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它使我们足不出户能了解天下大事,也使我们困于信息茧房而不自知。由于大数据推荐和AI算法效应,日常生活中可能一次性接收到大量相同的信息,这会使我们产生一种错觉,似乎这些信息就是真相。如“孔乙己文学”盛行后,有部分推文把学历描述得一文不值,鼓吹“学历无用论”,如果只看到这部分推文就很容易被影响,进而认同所谓的“学历无用论”观念。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有辩证思维,遇到互联网舆论狂欢时应该学会去多重角度看待,有自己的主见,而不是直接陷入其中、人云亦云。
三、结语
“孔乙己文学”的盛行反映出当代青年大学生面对经济不景气、就业困难时的迷茫心理,反映着当代大学生面对理想与现实巨大差距时的焦虑。其背后所反映的年轻人的学历焦虑问题,是我国发展到目前阶段必然会出现的一种社会问题。它的产生背后有纷繁复杂的多重社会因素,因此也需要从多重维度去调适缓解。对于年轻人的学历焦虑问题,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应该发挥自己的作用,通过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改善就业环境、改进就业观念等多种方式促进问题解决。高校应该加强青年学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健康的心态去面对学历焦虑问题。但是最重要的还是青年人自己,要有正确的认知和健康的心态。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机遇与挑战,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反求诸己。
参考文献:
[1]江莉.“孔乙己文学”现象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透视[J].教育科学探索,2023(5):74-80.
[2]白以娟,刘嘉瑜.社会学基础[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194.
[3]谭永生,李爽,等.新形势下我国就业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5:198.
[4]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去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210207亿元" 比上年增长3.0%[EB/OL].(2023-02-28).
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t=1677548083926amp;toc_style_id=feeds_defaultamp;share_to=copy_urlamp;track_id=0E3B4584-4B15-4CEE-9CC8-541DD6664F67_699240992418amp;item_id=1388683560851306
9835.
[5]周均旭,常登宇.高等教育扩张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了吗[J].中国农村观察,2023(6):44-64.
[6]张良驯,付成梅.“孔乙己文学”背后的青年就业困境与疏解[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3(4):11-20.
[7]赵江峰.新时期新闻传媒的道德认识[J].中国传媒科技,2014(6):13.
[8]毕红梅,幸晨欣.“孔乙己文学”现象评析:文化表征、生成逻辑及引导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23(11):99-105.
[9]张洽棠.2023年世界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 中国经济将是世界经济最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N].中国经济导报,2023-03-02(2).
[10]王景秋.后疫情时代鄂州青年就业问题研究[J].鄂州大学学报,2023(5):81-82.
[11]张倩,范文杰.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委员建议:职业教育要实现高质量发展[N].人民政协报,2024-01-31(10).作者简介:薛诗雯(1996—),女,汉族,江苏无锡人,单位为上海健康医学院,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冯小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