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大单元作业的层次性设计与实践
2025-01-28刘伟平
作业不仅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的手段,还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小学数学作业往往忽视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布置作业,这不仅难以满足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需求,还可能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本文将从小学数学大单元作业的层次性设计原则出发,深入探讨其设计策略,以期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教学质量。
一、大单元作业的层次性设计原则
1.学生中心原则
在小学数学大单元作业的层次性设计中,教师应遵循学生中心原则,即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体差异设计不同难度和类型的作业,让每位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
2.知识与能力并重原则
在设计小学数学大单元层次性作业时,教师应遵循知识与能力并重原则,即注重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同步发展,除了设计包含单元内关键知识点题目外,还应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综合性和应用性的题目,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他们的数学能力和素养。
3.循序渐进原则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激发学习潜力。因此,在设计层次性的大单元作业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阶段和认知水平,并遵循循序渐进原则设计作业内容。同时,保证作业之间的连贯性和递进性,避免出现跳跃式的难度提升,以免给学生带来过大的学习压力。此外,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及时调整作业的难度和类型,以确保作业始终能够适应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二、大单元作业的层次性设计策略
1.依据教材内容,确立作业目标
作业是为课堂教学而服务的。因此,在设计小学数学大单元作业时,教师应深入研读教材,全面把握单元知识内容以及教学重点和难点,并根据单元教学目标,确立大单元作业的总体目标,明确学生需要达成的知识掌握程度与能力提升水平,再将总体目标细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子目标,为后续作业设计提供清晰的方向指引。以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为例,该单元涵盖了认识时间单位和钟面的结构、时间单位的换算、时间的计算以及时间的应用等方面的知识点,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并解决与时间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师可基于上述知识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进一步细化该单元的作业目标:(1)能够准确识别钟面上的时针、分针和秒针,并知道它们各自代表的时间单位。(2)能够熟练、正确地读出钟面上显示的时间,并记住“1分=60秒”的基本换算关系。(3)能够进行时间单位换算,并计算给定时间段内的经过时间。(4)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学会合理规划时间,提高学习和生活的效率。
2.根据作业目标,设计分层作业
明确大单元作业的层次性设计目标后,教师便可根据作业目标设计分层作业,通常可划分为基础层、提升层和拓展层三个层次。基础层作业主要面向学习能力较弱或对新知识掌握不够牢固的学生,其内容主要以所学单元的基础概念、定律和公式为主,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提升层作业主要面向中等水平的学生,其内容侧重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综合运用,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知识运用能力;拓展层作业主要面向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其内容通常具有开放性、挑战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旨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时、分、秒”的单元作业设计中,教师可根据设定的单元作业目标,设计不同层次的单元作业。首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前文设定的单元作业目标细分为三个不同层次的单元作业目标:(1)基础层次目标:能够准确识别钟面上的时针、分针和秒针,并正确读出钟面上显示的时间;能记住分与秒的基本换算关系。(2)进阶层次目标:能够进行时间单位换算,准确计算给定时间段内的经过时间,并应用时间单位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拓展层次目标: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并学会合理规划时间。其中,基础层次作业目标是全体学生都能在完成单元作业的过程中达成的目标,进阶层次目标是多数学生经过单元作业练习后能够达到的目标,拓展层次目标则是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设定的目标,旨在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然后,教师根据对应的层次目标,设计相应层次的作业内容。
3.设计多元作业,激发学习兴趣
在设计小学数学大单元层次性作业时,教师应突破单一化的书面作业形式,设计多元化的作业形式,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和价值,从而提升作业的实效性。除了传统的书面作业外,教师还可设计一些实践性作业、游戏化作业、跨学科作业、合作性作业、探究性作业、可视化作业等。多元化的作业形式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还能促进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比如,探究性作业能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以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年、月、日”为例。除了书面作业外,教师可围绕单元所学知识,设计实践性作业、游戏化作业和跨学科作业。例如,围绕单元基础知识设计实践性作业:用卡纸制作一张2025年的年历卡片,要求在卡片上清晰地标注出每个月的天数、星期的排列,并用不同颜色区分大月、小月和2月。这一实践作业不仅能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月份天数的规律,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将时间计算这一知识与游戏相结合,设计时间推理游戏作业,给学生提供不同事件发生的时间线索,让学生推理出具体的日期,如,小明的生日在第二季度,这个月比5月小,比3月大,生日在这个月的倒数第三天,根据信息推出小明生日是哪一天。这种游戏化的作业不仅能让学生在游戏中加深了对时间单位的理解和应用,还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和综合知识运用能力。
4.建立反馈机制,强化作业反馈
建立反馈机制是强化作业反馈的重要保障,它不仅能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还能为教师提供教学反馈,从而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作业设计。有效的作业反馈机制应具备以下要求:一是作业评价内容要多元化,作业评价不仅要关注答案的正确与否,还要涵盖解题思路、解题方法、错误原因、创新能力、学习态度等多个维度,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二是作业评价要具体化,教师在进行作业评价时,应明确指出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具体错误或亮点,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改进。三是作业评价反馈要及时,及时的反馈能够让学生迅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学习策略,避免学习误区的积累。此外,教师还可定期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汇总和分析,总结学生在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易错点,并进行集中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掌握方法。
三、结束语
小学数学大单元作业的层次性设计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教师可采用依据教材内容确立作业目标、根据作业目标设计分层作业、引入多元作业激发兴趣以及建立反馈机制强化作业反馈等策略,提高大单元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学生在数学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课题项目:广东省广州市教育研究院2023年度科研课题——“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的分层设计与实施研究(2023zysj18);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教育科学“十四五”项目课题——基于“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大单元作业设计实践研究(PY2023-JC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