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预算管理单位成本控制的有效性

2025-01-25李静喜

中国商界 2025年1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要素成本

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预算管理对组织运营起着关键作用,既是财务规划的中心内容,又是保证资源高效使用与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通过预算管理可以使组织明确财务目标、合理配置经费、保证活动与项目获得所需经费支持,有助于管理层对未来的收支进行预测与控制,进而降低财务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另外,由于预算管理需要各部门在资源的分配与利用上形成共识,所以预算管理有利于内部的沟通与协调。有效的预算管理也可以提高组织适应外部变化的能力,并以灵活调整预算的方式应对市场波动与经济不确定性。它给组织以衡量业绩的标杆,并与实际成果进行对比,可对各个部门乃至全组织的业绩进行评价,以提供决策依据。

基于预算管理的单位成本控制的关键

明确成本构成要素在进行预算管理时,控制单位成本的第一要诀就是理清成本构成要素。成本的构成要素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直接成本,二是间接成本。原材料、人工费用等直接成本都与生产活动有直接关系;间接成本涵盖了管理开销、折旧开销、设备保养费用等,尽管它并不直接涉及生产活动,但对总体成本会产生显著的影响。企业通过精细分析这些因素,就能清楚地认识到每一笔成本的由来以及它们对总成本所产生的作用,以便在编制预算时能更加精确地进行成本预测与控制。这一清晰的成本结构认知既有利于成本分配和核算,也为各环节成本控制提供数据基础。通过细致分解成本构成要素,管理者能够较好地确定哪些环节能够得到优化与精减,以达到降低整体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目的。

建立科学的预算编制体系科学的预算编制体系应以历史数据和未来预测为基础,综合考虑市场动态、企业发展战略、成本构成要素等多种因素。一是需要通过精准的数据分析和预测,确定各部门的预算目标,这包括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各项开支的合理分配。二是在编制预算时,要确保预算的灵活性和可调整性,以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和不可预见的因素。三是预算编制过程应注重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和沟通,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科学的预算编制体系不仅能有效提升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还能通过合理的预算控制避免不必要的成本浪费,实现单位成本的精细化管理。四是通过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企业可以在成本管理上取得更好的效果,提升整体经营效益。

健全的成本监控机制在单位成本控制中,健全的成本监控机制是确保成本控制目标达成的关键。健全的成本监控机制应包括实时的成本监测、异常情况的快速反应以及成本偏差的分析和纠正。首先,企业应建立全面的成本监控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实时跟踪各项成本支出的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避免超出预算范围的开支。其次,成本监控不仅仅是事后的核算,更应注重过程中的监督和控制,通过定期的成本审查和报告,确保每个阶段的成本都在预期范围内。再者,当发现成本偏差时,应迅速采取纠正措施,如调整生产流程、优化资源配置等,避免成本失控的情况发生。另外,健全的成本监控机制能够使企业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更具敏捷性和反应力,确保单位成本在可控范围内,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提高预算管理单位成本控制有效性的措施

加强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提升预算管理对单位成本控制的效果,必须首先强化对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管。通过加强预算执行情况追踪和检查,确保所有成本支出都严格执行预算计划,避免超支、资源浪费。具体而言,企业要建立全方位监督机制,既要实时监测实施过程的成本动向,又要定期召开预算执行评估会议以及时修正执行偏差。另外,建立的监督机制应涵盖各部门,保证职责落到实处,使各级管理人员能够清楚了解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快速采取对策。为提高监督透明度,公司可引入第三方审计或者外部评估机构以外部视角独立审查预算执行情况,促进监督公正有效。

合理控制和降低各项成本要素在预算管理这盘纷繁复杂的棋局中,对成本要素的精细操控和有效精减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至关重要的一步。就像解剖精密的机器一样,企业要深入分析研究各种成本构成要素,才能发现那些被掩盖起来而又需要优化的部分。比如,企业通过引进先进自动化或者数字化技术,能够显著减少生产中劳动力成本以及错误率等问题,进而有效压缩生产成本。另外,要精减并重建内部管理流程,例如使用更加有效的信息化系统还可明显降低行政、人力等间接费用。优化采购策略成为降低总成本的又一利器。企业应该主动与供应商进行长期和相互信任的合作,并通过大量购买和签订长期合同来获得更具优势的购买价格,从而达到降低原材料成本的目的。同时,供应商多元化选择与定期评价能够保证供应链稳定与品质,进而避免供应中断或者品质下滑而增加费用。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时一定要守住质量与服务这条底线。如果单纯追求降低成本,忽略产品质量与服务水平,就有可能导致顾客满意度降低甚至市场份额丧失,从而严重削弱企业长期竞争力。所以,在执行成本削减策略的过程中,企业应该保证这些举措不对产品的核心价值造成不利影响。同时,企业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把节能减排等环保措施纳入日常经营中。这样既可以减少能源消耗、环保罚款等直接费用,又可以改善企业在社会上的形象、提高品牌吸引力,进而带来可能的市场优势与经济效益。比如,有些企业通过使用绿色包装和循环经济模式等,不仅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而且还能获得消费者的青睐,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提高的目的。

促进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的结合在如今激烈竞争的商业环境下,通过优化预算管理来达到对单位成本进行有效管控的目的已成为企业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要想实现这一目的,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深度融合就变得非常重要。这种组合既可以增强各个部门对成本控制的认识,又可以保证企业资源得到有效利用,进而促进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以预算执行结果为内容进行绩效考核能刺激各个部门关注成本控制。在预算执行是否准确、成本控制是否有效、资源使用是否高效等关键指标对部门绩效评价产生直接影响的情况下,部门管理者与员工将会更主动地寻求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途径。比如,财务部门可建立更加细化的预算编制规则,运营部门可通过对工作流程进行优化来降低不必要支出等。企业要保证绩效考核公正、透明,就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流程,其中包括制定清晰的考核标准、建立公正的评估方法、建立高效的信息沟通机制等。

作者单位:当阳市坝陵街道卫生院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要素成本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也谈做人的要素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