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内部审计购买社会审计服务质量控制机制的完善与创新

2025-01-25刘宇宁

中国商界 2025年1期
关键词:中介机构内审服务质量

内部审计购买社会审计服务的可行性分析

一般而言,内部审计购买社会审计服务行为的产生基于契约关系和委托代理理论,它是对执行审计职能主体的外包,而并不改变企业内部审计的实际内容和最终目的。相关政策文件亦进一步明确,企事业单位等组织可以根据内部审计工作量和具体需求购买社会审计服务。例如,可通过向第三方中介机构购买社会审计服务,并将内部审计工作全部或者部分委托给企业外部的专门机构和人员来负责完成,该途径以其极强的互补性逐渐被广大企业的管理层所广泛关注和接纳。总之,广大企业购买社会审计服务不但是面对充足审计服务供应市场来降低审计部门各项资源运行成本的有效选择,也是借助专业力量提高审计独立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方式。

影响社会审计服务质量的风险因素

服务采购风险企业需要通过必要的采购渠道,在有限时间内对提供社会审计服务的中介机构在业内的口碑信誉、机构资质以及服务团队的专业水平等关乎内部审计质量的重点方面进行综合性考量。例如,所选择的中介机构规模可否匹配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是否能采用恰当的合作方法、服务过程能否以企业可持续发展为前提等因素都将直接影响审计效果以及审计目标的实现。

履约成本风险通常情况下,中介机构根据审计服务的内容和标价来决定审计过程中诸如抽查频率、深入程度等具体合同事项,这造成其自身的定价机制很难通过价格量化到审计工作的每个环节,从而导致企业和中介机构的价格博弈结果影响着内部审计的深度和广度。因此,在履约过程中应避免出现因中介机构节约成本而牺牲审计质量这种颇为缺乏战略前瞻性的短视行为,并慎重考量年度财务报表审计与其他审计项目同时由同一中介机构执行带来的独立性风险,以确保企业财务状况的安全性。

商业机密泄露风险内部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以对被审计单位财务信息的充分掌握为重要前提,导致其会或多或少地接触到企业的核心商业机密,因而存在一定程度的商业机密泄露风险。更为严重的是,企业有可能在议价过程中遭遇中介机构以“恪守商业机密”为由蓄意抬高服务价格的情况,这将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审计实施效果。

购买社会审计服务质量控制机制的完善与创新方略

当前,为有效预防购买社会审计服务时可能潜藏的各类风险,可探索将投诉机制、纪检部门监督和质检机制引入整个审计项目中,以畅通提供服务的中介机构和企业内审部门之间的沟通渠道,并通过“一个导向”“三个把握”“五个控制”一体化机制建设来实现对审计服务质量的有效管理与监督,以便于切实提高服务质量。

“一个导向”企业应坚定地以风险防控为导向,将通过日常内部审计工作成果或纪检部门巡视等方式获得的风险问题线索汇总形成审计项目的重点目录清单,并以风险点的类型和重要程度确定具体的合作方式,以提高内部审计的精确程度和质量标准。

“三个把握”首先,需将项目管理思维融入整个内部审计项目中,把握好审计项目的前、中、后三个关键时间节点,做到审前风险预估、审中动态参与、审后精准整改,全流程确保审计服务质量。其次,在审计准备阶段重点把握项目成本计量和中介机构遴选等环节。这在一方面可以平衡审计质量与成本,并选择合适的中介机构,审核中介机构出具的审计实施方案,最终合理分配审计工作组成人员的具体权责;另一方面可优化委托代理合同,将双方的权责、权利在业务合同中予以明确,通过约束条件和责任划分防范审计项目的质量风险和涉密道德风险。再次,在审计实施阶段需精准把握审计项目进程,深刻参与审计的授权取证工作,以提高审计所需各种数据获取的合规性,并研判中介机构审计项目推进环节中所选取应对措施的有效性,以便及时掌握审计工作开展的广度和深度,从而确保委托合同得以按时按质履行。此外,在审计总结阶段需精准把握审计报告的质量,统一规范企业审计报告体例,审核审计结论的准确性并完成审计报告初稿编制的交流工作,确保审计结果的客观性、准确性。

“五个控制”一是质检控制。首先,通过审计组长负责制度、进度周报制度和重点环节质量抽检制度逐步健全审计项目质检体系,以确保审计质量的总体可控。其次,对涉及地区发展水平和经济规模差异较大的集团化企业,可由委托方业务骨干、集团内审人才库抽调人员和提供审计服务的中介机构的专家团队共同成立专项攻坚队伍,从而形成内外协作合力,克服地域文化及被审计单位存在的信息壁垒,最终在维护审计独立性的同时确保审计工作的高质量完成。二是监督控制。要进一步畅通监督举报渠道,在下达审计通知书时公开监督举报电话及邮箱,接受被审计单位或相关人员对整个审计过程中出现的职业操守及工作纪律等方面的监督,并明确审计中介机构黑名单管理的认定条件和程序,对于合作过程中严重违反法律法规、合同约定者,坚决取消其合作资格,从而尽可能地将潜在风险降至可控范围。三是考核控制。要对接受委托社会审计服务的中介机构完成审计工作的现场情况、服务项目的完成质量、被审计单位对中介机构所提意见、建议指导性和精准性的认可程度、监督反馈落实情况和审计人员素质评价等五大方面进行综合评分,并在中介机构的管理中引入资质末位淘汰机制并建立负面清单,以确保内部审计质量标准的持续性。四是巡查控制。企业审计部门应通过联合纪检部门统一行动和深入审计现场巡查等方式定期开展对中介机构执行审计项目的过程性督导。这一方面能够充分接收审计过程中发现的涉及违法违纪问题的线索反馈,另一方面则能及时响应包括审计现场中介机构、被审计单位的相关诉求,与此同时还能完成对内部审计报告中整改落实情况的验收工作。五是素质控制。在要求中介机构严格履行拟派审计人员数量和资质承诺的同时,企业应逐步建立由内部业务骨干和外部专家组成的聘用制内审人才库,并不断将优秀人才补充到审计项目中,通过“以审代训”的形式达到业务互通、素质提升和风险防控的目的,并以批次培训和专题学习等方式不断提高内审队伍的整体素质,从而进一步加快企业内部审计人才队伍的建设。

总而言之,企业在根据自身所处行业、发展情况和外部环境制定购买社会审计的相关决策时,应当因地制宜地选择合作方式,并通过完善社会审计服务质量控制机制建设来确保审计任务的顺利完成,最终在逐步提升内部审计质量的同时降低审计风险,以达到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和综合竞争力的最终目的。

作者单位:山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猜你喜欢

中介机构内审服务质量
聚焦内审转型升级 提升增值服务水平
常州市以“成长值”管理制度探索中介机构监管模式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加强工程结算内审的思路
新监管框架下银行的风控和内审体系
中介机构参与下联盟企业知识转移的三方利益博弈分析
2017年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情况汇总表
政府购买统计服务及统计中介机构建设研究
白水县
倾听患者心声 提高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