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业财融合理念的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策略
2025-01-25霍伟民
当前,基于业财融合理念的精细化财务管理已然全面介入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这既是为了给管理层的经营决策提供有力支持,也是为了给企业的经营行为带来准确指导。通过对业务开展状况、日常运营情况的深入了解,能够从纷繁复杂的运营资料中,准确、适时地抽取所需要的数据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和预测,从而为未来企业的发展道路指引方向,这有助于企业在开拓业务领域的同时,较为迅速地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从而对经营策略进行实时调整,以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能为企业创造新的商业价值。
业财融合概述
从企业发展的视角来看,业财融合是指业务与财务之间的相互配合与有机整合,且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能够针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对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发展方向进行研判与预测,并订立出适当的、与市场环境相适配的战略规划,以助力企业稳固其在市场中身处的位置,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207/g73kEPN3KidNwnSbCT8XuL.webp)
业财融合工作的核心在于财务分析、资源分配、风险控制。首先,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可以通过业财融合的方式实现两者的信息共享,以改善各行业之间的资讯传导效能,避免由于资讯不对称而造成的不利后果;通过充分掌握财务数据,可以获得更为详尽的商业资料,从而形成更为完整、客观的财务报表,以便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其次,业财融合可以将企业的经营与顾客的实际需求相结合,通过财务预算来引导各类资源的有效调配,使得财务、业务与市场能够实现稳定的连接,最终兼顾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和顾客的利益。此外,倘若企业实行了业财融合战略,财务部门就可以更为便捷地获取运营过程中潜藏的各类风险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度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从而在极大程度上降低因潜在风险而诱发的各类经济损失。
企业推进精细化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精细化财务管理意识不强当前,尽管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在业财融合不断深化的背景下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革新,却仍然存在诸多缺陷。首先,在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中引入业财融合相关理念时,很可能会因为对工作流程的不完善进行系统性的设计,从而造成流程和环节不尽合理,这就使得精细化财务管理的价值无法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其次,部分企业的管理层人员并不重视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各项数据所反映出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往往是采用事后监管的方法来进行成本控制,这不仅会对企业的成本控制效果产生很大的负面效应,也并不能让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实用性得到充分的体现,这对于促进业财融合模式的推广与普及颇为不利。
业财融合制度不够健全目前,在大多数企业中,财务与业务部门彼此分离,这样的经营模式在很好地完成功能划分的同时,也造成了各部门之间的数据信息不能进行实时的沟通与交互,这对于业财融合最终效果的实现极为不利。具体而言,由于大部分企业尚未形成较为健全的经营体制,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体制建设的不完善,甚至导致了某些财务功能的严重缺失。另外,个别企业由于财务部门存在内部治理过度等现象,很可能导致其在经营过程中出现跨界、越界等行为。
财务风险防控能力不足随着当前部分头部企业纷纷成立财务共享中心,在此背景下,企业在进行风险分析和风险控制方面均面临严峻的挑战。财务共享中心作为一家综合性的行政单位,负责对企业正在开展的各类经营活动进行统筹安排,其财务信息共享方式相较于以往的传统方式而言,既提出了许多更高的要求,又加大了金融风险。倘若企业不能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未采取相关措施提高企业抵御潜在风险的能力,就会给企业未来的稳定发展带来最为直接的伤害。
企业实施业财融合推进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措施
增强现代财务管理意识笔者在多年的企业财务工作实践中体会到,要想真正优化经营工作方式,必须从观念上进行变革,业财融合也不例外。具体而言,必须把现代的金融经营观念与企业的经营理念充分结合起来,从而使企业的业财一体化得到更好的发展。首先,财务人员应不断转变财务思想,将自己的专业知识、现代的财务信息系统的便捷性,以及对各类数据平台运用的熟练度都发挥出来,并通过实地调研、轮岗等方式,对各个业务单位进行实地调研、轮岗等,从而对企业的总体生产运营状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其次,要提升大局观意识,站在全企业的角度针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结合企业的实践情况,提出兼具可行性、可靠性的解决办法。同时,项目经理作为项目的第一责任人,要提升读懂各类财务报表的内涵和相互关系的能力,如此一来就能够准确了解报表中各项数据所反映的项目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并结合报表信息制定科学、合理的项目资源分配和决策事宜。此外,企业管理层也要把现代理财观念贯彻到实际经营中,持续提升理财工作的效能。同时,企业管理层也要从宏观的视角审视企业的经营活动,明确“金融是从经营活动中产生的”这一前提,从而为经营活动提供新的商业机遇。例如,可通过对各个业务单元的了解,充分掌握各种数据,以实现财务部门对业务开展情况的实时监控。
完善业财融合制度建设首先,基于业财融合的风险预警体系,可以对企业、财务部门的信息资料以及工作进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有效地规避潜在风险,以发挥财务管理的良好作用。其次,在业财融合的前提下,要结合企业业务实际开展情况,构建完善的监管体系。同时,应对经营、财务数据进行充分的收集和整合,并通过对企业的各项业务活动和财务流程进行监控,从而能够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识别,最终达到预定的管理目的。此外,金融监管体系必须以防范和化解业财风险为前提。具体而言,要立足于企业的现实情况,结合企业的真实资本流和资金健康状态,对业财融合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风险进行深刻的剖析,从而设计出更加切实可行的风险预防计划。
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在现如今的网络环境下,构建以网络为基础的企业经营管理方式是实现企业财务管理转变的必然选择,这是因为业财融合、一体化管理本来就离不开信息化技术的支撑,它通过系统集成、数据共享等手段,让企业的业务与财务之间能够达到无缝衔接,从而全方位提升企业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另外,在财务信息化系统的运作过程中,可以对企业的各种环境资料进行自动采集,并对这些资料采取多种信息化方法进行处理与分析,以得到更具准确性、完整性的分析结果。与此同时,还应在各个职能不尽相同的部门之间进行数据信息的实时流通与共享,从而为实现更加精确的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中铁十二局集团市政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