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沙成塔 精准施策控制资金成本
2025-01-25江玮娜
资金成本控制策略的实施背景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金融市场的波动性日益增强,资金成本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亦随之增加。在此情形下,集团公司面临着更为复杂的资金环境,因此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更为精准地控制资金成本,以应对日趋白热化的市场竞争。
当前,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数字化的发展,集团公司也具备了更多的工具和手段来实施控制资金成本策略。例如,集团公司A根据总部领导的决策部署,努力坚守“自由现金流为正”的底线,加大对各项关键指标的管控力度,并进一步加大资金集中统筹力度,优化资金结算环节管理,积极开展融资创效,完善资金管理政策机制,从而推动集团公司的高质量发展。由此可见,从资金管理部门的视角出发,合理调度资金、对资金使用过程全程跟踪,最终采取合理措施有效控制资金成本才是其工作的重点。
控制资金成本的具体做法
进行资金成本影响因素分析从金融学角度来讲,资金成本是为取得资金使用权所支付的费用。因此,在目前总部集中统筹配置金融资源的前提下,集团公司A的资金成本以财务费用的形式显现。经过相关调研和分析后,研究者发现,造成资金成本上升或下降的因素主要包括利息支出(长期借款利息、租赁负债利息)、利息收入(流动资产项目、非流动资产项目)、汇兑损益这三大部分。因此,对这些因素进行系统性分析有利于明晰形成资金成本的原因和具体的成本结构。
一是利息支出分析。通常情况下,利息支出主要包括长期借款利息和租赁负债利息这两大部分。为此,集团公司A在详细分析2023年1至11月的数据后,发现利息支出呈现出一种平稳且固定的发展趋势。这其中,长期借款利息的比重维持在14.15%左右,而租赁负债利息的比重则占据了85.85%的显著位置。研究者认为,这种不均衡性主要源于公司资产结构中对租赁资产的依赖程度较重、长期借款项目数量相对较少或利率相对较低。
二是利息收入分析。研究者选择集团公司A2023年1—10月的数据展开分析,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需分析内部存款与资产类科目的关联性。综合来看,影响内部存款的主要因素分为流动资产项目和非流动资产项目。根据已然显现出的内部存款与其他资产类科目的关系可以看出,流动资产项目中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应收内部单位款、预付账款项目与内部存款存在着更为紧密的关联。这表明,当该类项目增加时,内部存款数额就会相应减少,从而导致资金占用比重增加。与之相应,非流动资产与内部存款存在某种程度的线性关系,但因该部分资产在全年基本保持较为稳定的比重,故在日常经营活动中需重点关注流动资产部分的增减变动,且流动资产中的应收账款管理应成为资金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
其次,需分析内部存款与现金流量项目关联性。根据内部存款与现金流量项目的关系,研究者观察到其与利息收入、内部存款、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成正比例关系。这是因为2023年1—3月、7月受到外部市场环境的影响,造成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偏低,月均内部存款在60亿元上下波动。而在其他月份中,内部存款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则呈现正向增长态势。这表明,当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增加时,集团公司A的内部存款也将相应增加,进而为利息收入的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这种正向关联强调了资金运营效率对于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即高效的现金流管理能够有效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减少外部融资需求,从而降低资金成本。
三是汇兑损益分析。一般而言,集团公司A外币贷款汇兑损益按季分析调整,但由于10月末累计汇兑收益为89万元,表明该部分受汇率影响属于不可控因素,因此在日常工作中不作为观察资金占用情况的重点方向。
根据上述分析,研究者得出了如下结论:财务费用与内部存款存在显著的线性关联。因此,唯有时刻保持内部存款的规模,财务费用才可随之减少。
运用司库平台待付池模式快收慢付第一,需加强资金收支业务规律研究,运用司库平台强化收支运行管控。具体而言,研究者通过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考核精细化管控流程,以便统筹调度流动资金。首先,要根据全年财务费用指标倒推月均内部存款,从而利用司库平台的调整、替单、查询分析功能精确控制月、周、日的付款精度。其次,要建立有关“年预算、月计划、周控制、日安排”的运行机制,在有效平衡收支、确保进度匹配的基础上,从紧安排、从严控制资金使用,使得资金计划执行率保持在月均90%左右。此外,还需加大总量调控力度,从而在资金持续紧张的情况下有效保障部分刚性需求,这种做法会大幅降低资金被无效占用的概率。
第二,需灵活运用司库平台待付池付款模式。司库平台待付池周计划由待付池完成业务流、财务流审批的实际付款单(80%)和未完成审批的浮动付款单(20%)这两大部分组成,且在经总部审批后,每日自动向财务公司、银行发送账户支付额度。在该模式下,一次可生成7天的日资金计划。为此,研究者发现,资金管理岗位统筹安排用款部门的待付业务,切实增强了对每笔资金业务的控制力,这有助于集团公司A实时根据付款单紧急程度进行替单及调整操作。相关数据亦显示,2023年1—2月降费金额较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到了6—9月,降费金额却有所增加,这表明可能存在更频繁或更高金额的付款延迟现象。
积极推广“商信通”控制资金成本第一,需启动“商信通”业务。首先,研究者通读总部票据池激励政策,分析近3年原材料付款使用票据情况后发现,截至2023年10月,集团公司A累计签发商业承兑汇371张,总计2.55亿元,节约财务费用215.91万元。这其中,公司所在省份内的企业开票1.88亿,占比73.7%。同时,公司针对外地企业接受商票难度大的问题,安排业务部门联合昆仑银行积极向供应商宣传“商信通”的承兑汇票、贴现功能,逐步扩大开票范围,从而形成产融结合的良好局面。其次,需以政府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司库平台中的应付票据管理模块为抓手,从制度和系统应用层面进行供应商精细管理,有效规避承兑风险,以确保“商信通”业务的稳步开展。
第二,要多元化开展“商信通”业务。首先,在票据期限方面,以6个月票据时限为基础,根据接收单位用款需求适度开票,以增强票据的流通性。其次,在票据适用业务类型方面,需从以往单一的与材料供应商签发,扩大到运费、工程款、维修费、物资款结算等多种业务类型。例如,研究者经过调查发现,今年集团公司A各业务开票比例分别达到总开票额的9.24%、6.8%、5.03%、4.41%,进一步拓宽了“商信通”业务的覆盖范围和应用领域,这不仅巩固了其与核心供应商的合作关系,还增强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资金流转效率,可谓一举两得。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独山子石化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