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煤炭企业的非煤转型路径
2025-01-25陆继亮
当前国有煤炭企业非煤转型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一:经济压力由于面临在资金投入、市场风应对机制不足等多方面的问题,当前国有煤炭企业的非煤转型之路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首先,转型到新能源领域,往往需要很大的初期投入,且短期内很难有所斩获。例如,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向新能源领域转型时,为了确保风电、光伏发电等项目的稳定推进,前期投入的资金就高达数十亿元。与此同时,由于新能源项目涉及的尖端技术较为多样且复杂,供需市场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这就会导致企业承受的资金压力较大,短期内较难形成盈利局面。其次,大盘风险亦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当前,能源企业之间的竞争随着绿色技术的迅猛发展而愈加白热化。这导致新能源赛道涌入了大量的新兴企业,造成了市场供需关系的不断变化,价格也随之出现频繁的波动。在此情形下,倘若国有煤炭企业不能及时适应市场变化并迅速采取相关措施予以应对,就有可能在投资管理或经营效率提升等方面蒙受重大损失。以一家大型国有煤炭企业A为例,该企业在投资新能源项目后,项目收益因市场需求变化、原材料价格下跌等原因未达到预期的经营目标,从而导致企业的财务状况不断恶化。
挑战二:环境与政策压力在各类环保政策越来越严格的情形下,国有煤炭企业面临严峻的政策压力,需要大幅度降低碳排放水平。例如,有关部门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能源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提升行动计划》等,均对能源企业的日常生产提出了更高的环保要求。因此,一家经营规模较大的煤炭企业,倘若未满足各项环保要求,就会直接影响其经济效益,甚至会造成生产停滞等现象。相关数据显示,因环保问题遭受不同程度经济损失的煤炭企业在2022年度超过了三成。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对碳排放水平的控制力度逐步加大,各国政府均制定了针对能源企业更为严格的节能减排政策,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视程度也日益提高。例如,对于极度依赖出口贸易的煤炭企业而言,欧盟提出的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将对进口产品征收碳排放权税,这无疑对该项贸易的顺利运行构成了一定威胁。在国内方面,我国政府也在要求煤炭企业加大减排力度,以便于积极推进绿色工业目标的实现。
挑战三:技术挑战非煤转型需要大量的技术创新,因此为适应新能源业务发展所需要的技术成果积累过程对于身处传统行业的国有煤炭企业而言较为困难。相关研究报告亦认为,当前绿色技术虽发展速度较快,但高能效光伏电池研发、大规模储能系统技术突破等瓶颈、问题仍然较多,需要大量的科研投入和技术人才的参与。然而,在非煤转型过程中,煤炭企业往往面临技术人员匮乏、缺乏技术创新能力等困境。例如,企业B因缺乏先进的光伏设备和专业人才,导致新能源项目建设进展缓慢,且出现了项目建设成本超出预算数额的现象。
挑战四:对人员安置问题的处理将影响社会稳定度部分国有煤炭企业在推进非煤转型时,可能会导致身处基础岗位的员工失业,从而影响社会稳定。当前,国有煤炭企业是许多省份的主要经济支柱和就业来源,因此企业的非煤转型必然涉及大量员工的重新安置。例如,企业C投资的煤矿停止作业后,数千名工人需要重新安置,这会成为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巨大负担。相关调研数据亦显示,近年来,煤炭行业因转型和结构调整,每年约有10万名员工需要重新安置,因此就业压力和社会稳定度问题尤为突出。
机遇一:新能源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当前,新能源产业的迅猛发展为煤炭企业提供了巨大的转型机遇。相关数据显示,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在过去10年中年均增长幅度超过20%,这为国有煤炭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遇。例如,企业D通过大力投资风电项目,现已成为经营规模庞大的风电运营商,其新能源业务收入占企业总收入的比例已超过30%。
机遇二:有大量国际先进经验可供借鉴当前,在全球范围内有很多成功的非煤转型案例,国有煤炭企业可以从中得到有益的借鉴,以降低潜在风险造成的不良影响。例如,位于德国北部的鲁尔工业区在煤炭资源枯竭后,通过科学、合理的产业布局和资源调配,大力发展绿色技术和高科技产业,最终迎来了工业经济的再次繁荣。
转型路径
加大新技术、新管理模式的应用力度要想实现非煤转型,就需要采用绿色技术和管理模式,以加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在这其中,清洁煤技术、环保设备等应由煤炭企业主动应用。例如,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超临界发电技术,在提高能效的同时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量;此种方法通过提升蒸汽温度与压力,使得热效率超过45%,且整合性更强。利用这种技术,该企业削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近五成,并显著提高了经济收益,还在极大程度上改善了企业周边的环境质量。
绿色开采清洁生产采用绿色开采技术和清洁生产工艺,是国有煤炭企业非煤转型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例如,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内蒙古自治区采用的地下煤炭气化技术及微生物促成煤炭分解等绿色开采技术,均在极大程度上避免了传统采煤方式对地表环境的破坏,同时减少了粉尘及有害气体的排放。相关资料显示,在普及绿色开采技术后,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环保效果上得到了30%的增强。除了绿色开采技术的普及之外,清洁生产工艺的引进问题同样不容忽视。例如,企业E通过引进水煤浆技术,将煤炭粉碎后与水混合成煤浆用于燃烧发电,有效提高了煤炭的燃烧效率并减少了粉尘的排放。数据显示,该企业每年减少粉尘排放量约20万吨,使得周边环境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改善。另外,企业将煤矸石进行综合利用,将其加工成建筑材料,从而在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废物的循环利用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加大对新兴绿色技术研发的激励力度当前,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手段是建立支持绿色技术研发的专项资金和激励机制。例如,山西焦煤集团每年拿出上亿元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研发应用绿色技术。最终,集团通过该基金对多个以绿色技术研发为主导的新能源项目进行了有力资助,成效颇为显著。这一举措有力激发了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加快了集团的非煤转型进程,有利于其实现可持续发展。
紧抓市场机遇顺应绿色发展潮流在确保足量煤炭供应的前提下,国有煤炭企业的非煤转型战略需匹配市场需求,并积极参与新能源项目以捕捉市场的绿色发展机遇。例如,兖矿集团建设了多个大型光伏电站和风力发电场,并在山东省内大规模投资太阳能、风能项目,最终取得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作者单位:山东能源枣矿集团联鑫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