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企业项目成本控制面临诸多挑战

2025-01-25王蕾

中国商界 2025年1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成本建筑

建筑企业项目成本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成本预算编制不准确建筑企业在项目成本预算编制过程中常常面临准确性不足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预算编制人员对项目特点和市场行情缺乏深入了解,导致预算指标设定不合理、预算编制方法过于粗略,未能充分考虑项目的复杂性和潜在风险因素,预算数据来源不够全面和可靠,存在信息收集不充分的情况;同时,部分企业为了争取项目,有意低估成本,导致预算编制失真;还有一些企业忽视了对间接成本的准确估算,仅关注直接成本,使得整体预算失衡。这些因素综合作用,导致成本预算与实际执行情况产生较大偏差,影响后续成本控制的有效性。准确的成本预算是项目成本控制的基础,预算编制不准确将直接影响项目的盈利能力和企业的经营决策。

成本控制过程管理不到位建筑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成本控制管理不到位是另一个突出问题,具体表现为:成本控制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各参与方对成本控制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明确的责任划分和考核机制,成本监控不及时,未能建立有效的实时监控系统,导致成本超支问题难以及时发现和纠正;成本分析不够深入,对成本偏差的原因分析流于表面,未能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成本控制与其他管理环节的协调不够,如与进度管理、质量管理的衔接不畅,影响了整体项目管理效果;还有变更管理不规范,未能及时评估和控制设计变更、索赔等因素对成本的影响,缺乏动态成本管理意识,未能根据项目进展及时调整成本控制策略。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成本控制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实际作用,最终影响项目的经济效益。

项目成本控制问题的成因分析

成本意识不足导致建筑企业项目成本控制问题的一个重要成因是成本意识不足。这种意识缺失体现在企业各个层面和项目全过程中,企业管理层对成本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将其作为核心管理目标,导致在资源配置和管理重点上未给予足够重视。项目管理人员往往过分关注工程进度和质量,忽视了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未能将成本控制贯穿于日常管理工作中;施工人员缺乏成本节约意识,在材料使用、设备操作等方面存在浪费现象;采购人员可能更注重供应商关系维护而非成本效益最大化,忽视了采购成本的控制;财务人员可能仅关注账面数据的记录和核算,未能发挥成本管理和分析的作用。这种普遍存在的成本意识淡薄现象,导致企业内部缺乏强有力的成本控制氛围,各部门和个人未能自觉将成本控制融入日常工作中,最终影响了项目的整体成本控制效果。

成本管理体系不完善导致建筑企业项目成本控制问题的另一个重要成因是成本管理体系不完善。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企业缺乏系统化、标准化的成本管理制度,未能建立起涵盖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成本管理流程和规范;成本管理组织架构不健全,职责划分不明确,导致成本管理工作无人负责或多头管理;成本管理方法和工具应用不足,仍停留在传统的人工管理阶段,未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管理效率;成本管理与其他管理体系的衔接不畅,如与合同管理、采购管理、质量管理等未能有效集成,影响了成本管理的整体性和协同性;成本管理激励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奖惩措施,难以调动各方参与成本控制的积极性;成本管理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专业人才短缺,难以满足日益复杂的项目成本管理需求。这些因素综合作用,导致企业成本管理体系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无法为项目成本控制提供有力支撑。

建筑企业项目成本控制对策

完善成本预算体系一是提高预算编制精度。建筑企业应着力提升成本预算编制的精确度,加强市场调研,深入了解材料价格、人工成本、机械费用等市场行情,确保预算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细化预算编制过程,根据项目特点和施工方案,详细列出各项成本构成,避免遗漏和粗略估算;引入先进的预算编制软件和工具,提高预算编制的效率和准确性;建立健全预算编制审核机制,由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进行多轮审核,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二是建立动态预算调整机制。鉴于建筑项目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建立动态预算调整机制至关重要。要定期对比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及时发现偏差,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如市场价格波动、设计变更、施工条件改变等;根据分析结果,及时调整预算,确保预算始终反映项目的实际情况,建立预算调整的审批流程,确保调整的合理性和必要性,防止随意变更。

强化全过程成本管理一是实施精细化成本控制。建筑企业应在项目全生命周期内实施精细化成本控制,在设计阶段通过优化设计方案,选用经济适用的材料和工艺,从源头控制成本;在采购阶段建立健全供应商评估体系,通过集中采购、战略合作等方式降低采购成本;在施工阶段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安排人员和设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竣工阶段做好结算管理,防止超支和漏项。通过对各个阶段的精细化管理,实现全方位的成本控制。二是加强成本监控和分析;建立实时成本监控系统,实现成本数据的及时采集和分析,利用信息化手段如移动应用、物联网技术等,实现现场成本数据的实时采集;建立成本预警机制,设定关键成本指标的预警阈值,当实际成本接近或超过预警值时及时报警;定期召开成本分析会议,深入分析成本偏差的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建立成本反馈机制,将分析结果和改进措施及时反馈到相关部门和人员,确保措施的落实。通过持续的监控和分析不断优化成本控制策略,提高成本管理的有效性。

总之,建筑企业项目成本控制是一个系统性、长期性的工作,需要企业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和全员参与。通过完善成本预算体系、强化全过程成本管理等措施,建筑企业能够有效应对成本控制中的各种挑战。实施这些防范对策的建筑企业还应注重培养员工的成本意识,建立健全的成本管理体系,不断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只有将成本控制贯穿于项目全生命周期,建筑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持续的盈利能力和竞争优势。

作者单位:陕西建工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成本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