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4年我国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成绩亮眼

2025-01-25依琰

中国商界 2025年1期
关键词:高质量改革发展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近日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表示,回顾刚刚过去的2024年,我国取得了很不平凡的发展成绩,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持续增强,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经济指标持续回暖

2024年,虽然面临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形势,但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社会预期和信心明显改善,经济持续回暖。

从运行指标来看,2024年1—11月,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累计增长9%,较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出3.2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产量分别累计增长37.5%、11.1%、23.1%;高技术产业投资累计增长8.8%,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累计增长8.2%、10.2%。

从发展成果来看,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化建设不断推进,探月工程、重型燃气轮机等重大成果持续涌现;绿色低碳转型加快,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取得积极成效,2024年前三季度,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平均浓度同比下降3.6%。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升到第11位,比上年提升1位。据悉,10年间中国排位上升18位,是上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数据,2024年前11个月汽车出口584万辆,居世界首位且再创历史新高。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显示,中国的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连续第二年位居世界第一。

放眼全国,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5G等科技的加持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之势强劲,近万家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已建成,超400家已培育成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从近期月度数据和高频指标看,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加快落地见效,特别是去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实施一揽子增量政策后,市场预期有效提振,经济运行明显回升。”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袁达认为。

如何科学制定2025年经济增长目标?在袁达看来,2025年我国经济运行面临不少新的困难和挑战,但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2024年出台政策的效应将持续显现,2025年宏观政策还有充足的空间,加上宏观调控的手段和经验更加丰富,为实现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据介绍,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方面实施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重点做好六方面工作: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推进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重点产业提质升级,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另外,2025年还将大幅增加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规模,加力扩围实施“两新”工作,将设备更新支持范围扩大至电子信息、安全生产、设施农业等领域,实施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对个人消费者购买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三类数码产品给予补贴。进一步提高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标准。加大家装消费品换新的支持力度。

“从总体来看,我们对推动今年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充满信心,对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充满信心。”袁达表示。

开放水平稳步提升

2024年,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稳步提升,贸易结构继续优化,国际合作持续拓宽。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尽快公布《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抓紧出台《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制定《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实施办法。同时,将加快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在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中对涉民营经济的政策开展专项评估,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经营主体公平开放,特别是向民营企业公平开放。

会上,赵辰昕还介绍了2025年将出台落地的对外开放新举措。

在体制机制方面,将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化外商投资促进体制机制改革,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稳步推进服务业开放,推动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同时,完善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统筹管理机制。

政策引导方面,将修订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引导更多外资投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节能环保领域以及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同时,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准备工作,支持海南大力培育发展外向型经济。

服务保障方面,将适时推出新一批重大外资项目,协调解决项目落地涉及的用地、用海、环评、能耗等问题。持续搭建跨国企业和地方投资对接平台,推动跨国企业加大投资和中外企业务实合作。

猜你喜欢

高质量改革发展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改革之路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革备忘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