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台单卡录音机

2025-01-24纪建国

北京纪事 2025年2期
关键词:板砖录音机旧物

我有两个抽屉,那里面有些凌乱地摆满了我的东西,而且不断地积攒着。每当这时,我会找个星期日的下午,悠闲地把那些旧物拿出来,分门别类该淘汰的淘汰,该保留的保留。那过程像在整理自己的生命。翻着翻着倏地看到一个盒式小录音机,只比拳头大一点,采访用的。那是弟弟留给我的,我拿起它擦掉一层薄薄尘,银灰色的机壳又如新的一般闪着光泽。可弟弟已经出国四年多了。看着它,我觉得旧物上凝结着岁月的深情。它让我忆起了许多往事。

上世纪70年代末,我在朝阳区参加工作,在一家运输公司当装卸工,离家很近。我们家住城东的朝外芳草地,或许是因为年轻精力旺盛,下班后闲得慌,又拿起了书本,每天下午五点多听起了广播英语,ABC……又跟着念起来。弟弟刚转到附近的芳草地国际小学读书,他原来的学校没有外语课程,他的同学早在两年前就学起了英语。父母看到这情景,对我说:“就一个收音机,你让军儿多学点,他是学生。”从那以后每天下午,我们哥俩守着收音机听,然后才吃晚饭。我除了看点英语,其实我更大的兴趣是在看书和写作方面。那时我整年订阅着《北京文学》和《人民文学》杂志。弟弟的兴趣也不少,上小学五年级正是最喜欢玩的年龄,每天放学写完作业后,就与小伙伴在楼前的空地上踢球,一泡就是半天。当时在机械厂搞销售的父亲,不时到广东珠海潮汕一带出差。后来我们才知道,当时那里已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迈出大步在追赶世界了。父亲托朋友从那里买回来一个单卡录音机,它的样子很像一块红砖的大小,北京人俗称“板砖”。只有一个磁带插口,每次使用时只能放音或录音。尽管它有诸多的不便,第一次有了录音机我们还是高兴得欢天喜地。尤其是弟弟,自从有了它学英语的劲头更足了。原来每到该听英语广播的时候,都是我叫他回家,正踢球上瘾的他脸上汗涔涔的,一脸的不耐烦,甚至到了我必须动用威严的份他才回来。后来只要时间一到,他就会主动回家。冬天的时候天黑得早,我们家吃饭也早。当一家人围着热腾腾的饭菜吃得很香甜时,里屋的弟弟一个人开着收音机和录音机,一盏亮着的台灯照着神情专注的他。见我进屋他竖起一个手指挡在嘴前,示意我不要出声,直到听完广播他才吃饭。

很多人的童年时代兄弟姐妹都是最亲密的朋友,我们也不例外,他有什么事我是第一个听众。那年期末考试后,有一天他刚放学就兴冲冲地告诉我:“哥,这回我的英语得了第六名。”我们笑了然后击掌相庆,仿佛他取得了什么了不起的成绩。以后他的英语知识一点点地多起来。小学毕业那年,他的成绩已经在班里名列前茅。自从有了录音机,我们都没想到,弟弟能跟着广播的初级班一直学下来,该进中级班了,我帮他早早地买回了新书。不仅如此,他还看起了课外读物,一个人在屋里叽里呱啦地读外语。我记得他上初二那年,晚上我们到公园散步时,他说:“哥,你能给我买套《许国璋英语》吗?”我说:“行。”弟弟学英语还真上了瘾,不仅订阅了《英语学习》杂志,还买了一个蓝色的塑料皮日记本写起了英语日记,并且在我面前显摆。说实在的,我那点英语知识这时连皮毛都算不上了,根本就指导不了他。看他书写的英语干净整齐,字母写得那么流畅,我心里佩服,脸上装出一副矜持的表情。又过了一段时间,他乐呵呵地告诉我:“哥,我的日记里有好多错误,我都是按照中国的语法习惯写字母。”我们一起哈哈大笑。我发现:弟弟在不断地修正自己的学习方法。他上初三时自豪地告诉我:“现在我们英语老师不在时,我的作业就是标准答案。”目光中流露出自信。很多年以后我才琢磨出一点道理:其实兴趣,才是人最好的老师。

几年后,弟弟凭着刻苦的学习,良好的悟性,借助那台“板砖”录音机的帮助,高中毕业当年就考上了北京语言大学。母亲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满脸笑盈盈地站在考场外迎接她的小儿子。这对于没有多少文化,从河北农村闯进都市生活的父母来说,弟弟是他们的骄傲和自豪。那天,父亲非常豪爽地又为弟弟买了一台双卡录音机。我很羡慕被父母之爱包围着的弟弟。那时候大约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北京人的业余生活开始变得丰富多彩。曾经有一段时间,录音机很时髦地经常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不少小青年们每到节假日阳光灿烂的日子,他们携着一台录音机三五成群地来到公园,放一曲美丽音乐翩翩起舞,那曾经是北京城美丽的一景。就像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一样,我的弟弟也伴着一台录音机,走在大学的校园里。胳膊下夹着几本书和录音带匆匆地走着,追赶着实现着他的大学梦,春夏秋冬时光一晃就几年过去了。

直到弟弟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两年后的春天,他又给了我一份特殊的礼物。那时刚参加完北京某报社新闻培训班的我,正跃跃欲试想写点好新闻。那天是一个周末,晚饭后弟弟拿出一个小巧精致的纸盒,走到我面前说:“哥,这是给你的。”我一看是一个盒式单卡录音机,银灰色只有拳头般大小,十分便于携带。他说:“你采访用得着。”我很激动。那天我们聊了很多,连父母都凑过来。我这时想起了那台“板砖”录音机,母亲告诉我,她在归置旧物时早就把它卖了。我们这时才遗憾起来,曾经给了弟弟许多帮助的“板砖”谁都不知道它叫什么牌子,就悄无声息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几年后我用弟弟给我的那台录音机采访过名人,更多地记录下许多原汁原味的都市生活。并且写出多篇新闻报道,有的还显赫地登在报刊导读上,心中有一种自豪感,毕竟我用自己的笔,反映出一点生活的痕迹。这时候最想找我的兄弟一叙别情,可他已出国4年了。现在抚摸着它,我触摸到了一段岁月,它背后的故事让我永远不能忘记。

猜你喜欢

板砖录音机旧物
旧物,可以不是断舍离
录音机里的旧时光
板砖
围头新娘述心声 旧物展示两岸情
巴啦啦,旧物大变身
贝壳
川上的诗
“2块板砖”妙断“任意”与“存在”难题
旧物招领:“废品”蕴藏商机
录音机里的旧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