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应链集中度视角下ESG表现对企业经营风险的影响研究

2025-01-17袁江凡

中国商论 2025年1期
关键词:绿色发展企业管理

摘要:本文以2012—2022年度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基础,对企业ESG表现对经营风险之间的作用及供应链集中度的中介效应分析进行探讨。研究显示,ESG表现与经营风险之间存在明显联系,这一结论也得到进一步的稳健性检验。影响ESG表现的关键因素是供应链集中度,ESG业绩有效降低运营风险的关键路径是降低供应商和客户集中度。企业要将ESG融入核心战略,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ESG标准和奖励办法,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本文对企业行为、优化政策和推动经济系统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ESG;供应链集中度;企业经营风险;绿色发展;企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298(2025)01(a)--05

在全球化和高度竞争的商业环境下,企业所面临的经营风险更为多样,这些风险可能来自多个方面,既威胁企业的正常运营,又可能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和持续竞争力,如市场竞争加剧、环保法规变更、社会责任要求提高以及全球政治经济形势不稳定等。因此,寻求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以提高抗风险能力成为企业的首要任务。良好的抗风险能力能够帮助企业应对各种挑战和危机,保证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在此背景下,环境、社会与治理(ESG)因素被认为是衡量企业综合实力和未来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ESG表现优秀的企业能够吸引更多投资并减少资本成本,增强其品牌影响力和社会信誉。然而,学术界和业界对ESG的业绩是否直接降低了企业经营风险的看法并不一致,仍存在很大争议。

企业具备良好的ESG表现可以减少因违反相关法规而产生的财务损失,并通过高效透明的社会实践和治理结构,可以保证供应管理的高效运转及建立良好的上下游关系[1]。此外,企业良好的ESG表现可以提高企业的透明度和品牌效应,打破利益相关者对公司治理的质疑,从而降低运营成本[2]。

企业为了实现高水平ESG表现,必然会使得企业改进相关生产工艺、引入先进环保设备、改善员工福利水平等系列沉没成本,可能会在短期提高企业运营成本,影响企业的财务水平[3]。此外,太过强调ESG表现,可能会限制企业选择成本效益高的合作伙伴,从而使整条供应链更加脆弱,经营风险进一步增大[4]。

供应链集中度是衡量企业对供应链中关键供应商或客户依赖程度的衡量指标。供应链集中度过高可能导致企业过度依赖少数供应商或客户,当这些关键节点受到外部冲击时,企业的经营风险会显著增加[5]。因此,探讨ESG表现如何通过影响供应链集中度来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是一个具有争议且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本文将着眼于供应链集中度分析的视角,探讨ESG表现与企业经营风险之间的关系,以及供应链集中度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当今对可持续发展和风险管理要求日益严格,本文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助于提升企业在不确定的商业环境中的竞争力和稳定性。

1研究假设

1.1ESG表现与企业经营风险

对于企业ESG表现与企业经营风险之间的关系,有两种观点。这两种观点分别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管理机会主义理论出发,对ESG绩效的影响进行了不同解释和分析[6]。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良好的ESG表现能够有效减少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资本限制,从而帮助企业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资金[7]。具体来说,ESG投资通过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形象和环境责任表现,改善了企业与外部利益相关者(如投资者、客户、政府等)的关系,从而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并提高了企业的信用评级[8]。

基于管理机会主义理论,部分学者认为ESG投资可能引起管理层的过度投资,尤其是其通过投资ESG项目来增强自身声望或追求个人利益时,这种过度投资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还会使企业的整体价值降低,从而导致企业的经营风险增大[9]。管理层可能忽视了投资的经济回报,而将ESG投资作为彰显社会责任的一种手段。这种做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可能导致企业面临的市场和财务风险增加,因为资本分配效率低下,企业竞争力下降,特别是在没有得到适当监管和效率评估的情况下,过度的ESG投资可能成为企业财务稳定的隐患[10]。

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其经营活动的稳健性和可持续性对减轻经营风险至关重要。本文认为,提升企业ESG表现,不仅可以改善企业与自身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还能提高企业声誉与品牌效应,从而提高其市场竞争力,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因此,本文提出假设:

H1:提升企业ESG表现能有效降低经营风险。

1.2ESG表现与供应链集中度

供应链集中度是指企业在其供应链上对少数供应商或客户的依赖程度(即依赖程度)。这一指标反映了企业的运营和盈利模式是否过度依赖特定的供应商或销售渠道,是评估企业供应链风险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根据方红星等(2017)的研究,供应商与客户集中度是评估供应链集中度的重要方面。供应链集中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考察供应商和客户的集中度[11]。这是因为,供应商和客户的集中度高低直接关系到供应链面对外部挑战时的稳定性和恢复力。具体而言,过度依赖单一供应商或少数几个客户,可能会在遭遇特定供应商中断或需求变化时,加剧供应链的脆弱性,延缓恢复进程[12]。因此,通过分散供应商和客户基础,可以有效提升供应链的适应性和恢复能力,进而增强整体稳定性。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

H2:提升企业ESG表现能有效降低供应链集中度;

H2a:提升企业ESG表现有助于减少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

H2b:提升企业ESG表现有助于降低对主要客户的过度依赖。

1.3供应链集中度与企业经营风险

企业的经营风险涉及从内部运营到外部协作等多个方面,其中供应链集中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企业应对风险的内在机制部分,还是企业在全球化及市场环境多变化中维持其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通过降低供应链集中度,企业能够有效控制和减轻各类风险,确保在行业环境不断演变中保持稳步增长[13]。

降低对少数供应商的依赖程度,企业可以更好地应对市场风险和经济波动。拥有更多的供应伙伴意味着不会发生单一供应商造成的如生产中断、自然灾害或政治不稳定等引发的供应链中断风险。另外,这种多样化的策略使企业的议价能力更强,可供选择的余地更大[14]。综上所述,降低供应商集中度不仅有助于缓解经营风险,还能提升企业在动态市场环境中的整体竞争力。

同理,减少对少数大客户的依赖,可以减少企业运营中的风险。拥有多客户资源,既能服务更广泛的客户群体,又能掌握更广泛的市场需求[15]。最后,多元化的客户基础还有利于企业实现更稳定的收入流,并减轻市场波动对企业财务状况的负面影响。

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

H3:降低供应链集中度有助于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H3a:降低对供应商的集中度有助于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H3b:降低对客户的集中度有助于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2研究设计

2.1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2012—2022年5723家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其中上市公司数据主要来自Wind金融数据库和国泰安数据库(CSMAR),并且根据既有研究普遍做法,剔除ST及*ST类公司、金融类上市公司及部分控制变量存在异常和较大规模缺失的公司。为了消除极端值的影响,对所有连续变量在1%以下及99%以上的分位数进行缩尾处理。

2.2变量选择及定义

被解释变量:企业经营风险Risktaking。采用(息税前利润/总资产)三年波动幅度,参考张瑞君等(2013)的研究[16],其中:计算三年波幅:T-2~T年期标准差。

解释变量:企业ESG表现。使用Wind数据库ESG评分衡量。选择这一数据的原因是华证ESG评分由国内ESG评级机构提供,其评价体系特别适应了中国的实际情况。该数据自2009年1月起提供,涵盖所有A股上市企业,并且每季度进行更新,保证了数据的实时性。

中介变量:供应链集中度。借鉴方红星(2017)等的做法[11],采用供应商集中度和客户集中度来衡量。(1)供应商集中度(supplier-con):年度采购总额中前5名供应商采购额之和所占比重。(2)客户集中度(client-con):公司全年销售额中前5名客户销售额所占比重。

控制变量:(1)独立董事占比(Indep):用独立董事人数与董事人数之比;(2)企业年龄(Age):以自然的对数来衡量企业成立的年龄;(3)股权集中度(TOP5):公司前五大股东持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4)企业规模(Size):用企业总资产的自然对数来表示;(5)盈利能力(Roa):用企业净利润与年末总资产之比来表示;(6)企业成长性(Growth):用企业营业收入增长率来表示;(7)两职合一(Dual):董事长和总经理两值合一为1,否则为0。

2.3模型设定

2.3.1基准回归模型

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法构建模型:

Risktakingit=β0+β1ESGit+β2controlsit+industryi+yeart+εit(1)

式(1)中:Risktakingit表示第i家公司在第t年的经营风险指标;ESGit代表该公司同年的ESG绩效表现;controlsit代表控制变量;industryi表示行业的固定效应;yeart是指年份的固定效应;εit为模型的误差项。

2.3.2中介效应模型

为检验假设H2和H3在模型(1)的基础上借鉴温忠麟等(2004)[17]的中介效应检验程序。本文采用逐步回归法来探讨这两种影响路径,具体模型设定如下:

Supplier-conit=α0+α1ESGit+α2controlsit+industryi+yeart+εit(2)

Client-conit=δ0+δ1ESGit+δ2controlsit+industryi+yeart+εit(3)

Risktakingit=γ0+γ1ESGit+γ2Supplier-conit+γ3controlsit+industryi+yeart+εit(4)

Risktakingit=η0+η1ESGit+η2Client-conit+η3controlsit+industryi+yeart+εit(5)

模型(2)(3)中,Supplier-conit和Client-conit是中介变量,模型(1)(4)(5)中变量risktakingit是公司i在t年末的经营风险系数;ESGit代表该公司同年的ESG绩效表现;controlsit代表全部的控制变量;industryi表示行业的固定效应;yeart指年份的固定效应;εit为误差项。

3实证结果

3.1变量描述性统计

样本企业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1。企业经营风险(Risktaking)的范围从0.0001到63.1437不等,反映了不同企业的经营风险存在较大差异。ESG得分的平均值为4.0385,中值为4,显示出大部分企业的ESG评分分布比较平均,没有明显的偏倚。但ESG得分的范围从最低1到最高的8,说明企业间ESG表现有较大差异。通过方差膨胀因子(VIF)检验,最高的VLF值为1.45,远低于常用的阈值3,表明在本文中变量之间没有多重共线性问题。

3.2基准回归分析

企业ESG表现对其经营风险的影响如表2所示。在表2列(1)中ESG表现在5%水平上显著,说明随着企业的ESG表现良好,企业经营风险越低。在表2列(2)和(3)中逐步引入年份和行业固定效应,ESG项系数依旧在5%水平上显著,结论依然成立,验证假设H1。

3.3稳健性检验

为了检验上述结果的稳健性,本文采用三种方法进一步分析。

第一,替换被解释变量数据来源。借鉴姚爽(2024)的度量方法[4],通过使用zscore系数来评估企业经营风险。如表3列(1)所示,在5%水平上ESG系数显著,与结论保持一致。第二,更换时间时区。剔除2020—2022年受新冠疫情影响较大的数据,再次进行回归分析,以检验“ESG与企业经营风险”之间的关系是否随时间变化,并确保研究结果的稳健性。从表3列(2)回归结果来看,ESG系数在5%的水平上是显著的,说明改变时间范围对回归结果没有影响,从而确认了稳健的结论。第三,更换回归模型。由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换成Tobit模型,重新回归分析,回归结果如表3列(3)所示,ESG系数仍在5%水平上显著。再次验证了回归结果的稳健性。

3.4中介机制的检验

3.4.1供应商集中度和企业经营风险

表4列(2)ESG在10%的水平上显著,说明良好的ESG表现能够有效降低供应商集中度。这种中介效应主要是因为企业通过公开ESG相关信息,促进了供应链的多元化和持续发展,从而减少了对某单一供应商或特定市场的过度依赖,验证了假设H2a。在表4列(4)中,ESG和供应商集中度(Supplier_con)分别在5%和1%水平上显著,证明降低对单一或少数供应商的依赖可有效分散供应链风险,减少供应中断的可能性,提高企业在面对市场和经济波动时的稳定性。验证了假设H3a。

3.4.2客户集中度和企业经营风险

在表4列(3)中,ESG的系数在5%的水平上显著,说明企业良好的ESG表现可以帮助减轻对主要客户的依赖。在列(5)中,ESG与客户集中度(Client_con)的系数均在1%水平上显著。企业良好的ESG表现能够提升品牌吸引力,更容易进入新的市场,从而吸引更多客户群体,实现客户基础的多样化并提高现有客户的忠诚度。验证了假设H2b和H3b。

4结论与启示

4.1结论

本文采用2012—2022年中国上市A股的面板数据为基础,探讨ESG表现对企业经营风险的影响,以及供应链集中度在此过程中所起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ESG表现与企业经营风险呈负相关,并采用多种稳健性检验,结论依然成立。这表明ESG表现在提高企业经营稳定性及抗风险能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介机制检验揭示,企业的ESG表现通过降低供应链集中度,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经营风险。具体而言,供应商集中度的降低和客户集中度的降低均为企业提供了风险保障,供应链集中度对ESG表现与企业经营风险关系起中介作用。这展示了供应链管理在企业ESG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以及为提高企业整体抗风险能力作贡献。

4.2启示

4.2.1企业层面

企业应把提升ESG表现纳入自身管理中,在企业运转中时刻考虑环境、社会和治理等要素。企业提高ESG表现,不仅可以吸引更多客户和投资者,还能进一步增强自身品牌效应,得到更多政策补贴和地区扶持。此外,企业还应积极优化供应链上下游结构,形成供应商和客户多样化的局面,降低对单一供应商或客户的依赖程度,这样不仅可以降低供应链集中度,还能增强自身的灵活性和抗风险能力。

4.2.2政府层面

政府应出台并推动相关的ESG实践法规和指导思想,企业按规模施行不同的ESG标准,鼓励企业改善自身ESG表现。设立奖惩标准,激励企业采取行动,并支持企业多元化发展,政府可以采用经济政策,通过减税等措施,鼓励企业去寻找新的供应商资源,推动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此外,可以建立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将有需求和有潜力的企业发表在平台上,为企业提供更多具有潜在价值的合作伙伴,促进区域经济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彭百川,张颖,王治.企业ESG表现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J].统计与决策,2024,40(5):172-176.

Chen,Simin,etal.Environmental,social,andgovernance(ESG)performanceandfinancialoutcomes:AnalyzingtheimpactofESGonfinancialperformance[J].JOURNALOFENVIRONMENTALMANAGEMENT,2023,345:118829.

官振中,王怡文.企业社会责任对债务融资成本影响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3(8):135-138+209.

姚爽.ESG投资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J].统计与决策,2024,40(3):157-161.

SchiemannF,TietmeyerR.ESGcontroversies,ESGdisclosureandanalystforecastaccuracy[J].InternationalReviewofFinancialAnalysis,2022,84:102373.

李哲.“多言寡行”的环境披露模式是否会被信息使用者摒弃[J].世界经济,2018,41(12):167-188.

王翌秋,谢萌,郭冲.企业ESG表现影响银行信贷决策吗: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金融经济学研究,2023,38(5):97-114..

LongH,FengGF,GongQ,etal.ESGperformanceandgreeninnovation:Aninvestigationbasedonquantileregression[J].BusinessStrategyandtheEnvironment,2023,32(7):5102-5118.

胡国哲.客户集中度、议价能力与跨界经营风险研究:企业供应链关系对抑制实体企业金融化倾向的作用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2(3):157-160.

张璞..ESG履责表现、供应链集中度与产品市场竞争优势[J].商业经济研究,2023(12):169-172.

方红星,张勇,王平.法制环境、供应链集中度与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J].会计研究,2017(7):33-40+96.

李倩.供应链集中对流通企业经营风险的影响:基于风险态度视角[J].商业经济研究,2022(21):37-40.

盛昭瀚,王海燕,胡志华.供应链韧性:适应复杂性:基于复杂系统管理视角[J].中国管理科学,2022,30(11):1-7.

赵霞,许雅雯,徐永锋.数字化协同如何影响供应链韧性:基于资源和关系整合的分析[J].产经评论,2023,14(5):24-42.

ChengB,IoannouI,SerafeimG.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andaccesstofinance[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014,35(1):1-23.

张瑞君,李小荣,许年行.货币薪酬能激励高管承担风险吗[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8):84-100.

温忠麟,张雷,侯杰泰,等.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心理学报,2004(5):614-620.

猜你喜欢

绿色发展企业管理
试论加强农业机械化生产
新形势下闽北绿色发展实践模式探析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液晶生产企业客户管理新概念探究
基于绿色发展观视角关于产业转型路径的思考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突发事件基本类型及其对管理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