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述杨树育苗造林方法及抚育技术应用的优化措施

2025-01-15侯磊

农民致富之友 2025年1期
关键词:草帘松土杨树

杨树作为生长速度较快、适应性较强的树种,在我国林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杨树可凭借自身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在木材生产、纸浆制造、风沙防治等领域发挥重要价值。尤其是在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保护需求的日益增长影响下,如何提升杨树造林质量、优化造林成果成为当前林业工作的重点。杨树育苗造林作为复杂而系统的过程,涉及育苗、造林及后期抚育等环节,每个步骤都会对杨树的生长产生直接影响。文章系统介绍杨树育苗造林、抚育的关键技术,推动国内林业可持续发展、丰富林业资源,为生态环境改善提供坚实保障。

一、杨树育苗造林技术要点

1、品种选择

在对杨树品种进行选择时,需对气候类型、环境特征和土壤土质做出综合考量,以抗倒性强、抗病性强的品种为主要选择。当前市场上存在品种繁多和混淆的情况。因此,需对品种纯正和来源可靠进行重点关注,促进苗木质量提升。要以经过认证的苗圃或苗木供应商作为主要选择,需提供准确的品种信息,让苗木质量得到保证。同时,要选择具有良好声誉和客户评价的供应商,对苗木的真实品种和来源进行保证。对苗木进行购买时,需对每株苗木的标签完整性、清晰度进行保证,为后续工作提供良好基础。还要对不同品种杨树的特征,如叶片形状、树皮颜色、成长速度等进行了解与观察,做好品种的鉴别与确认。通常选择2年生、直径为3cm的苗木,对其根系进行检查,不可存在明显病虫害或损伤,并且根系需白嫩且结实,不可存在枯黄、腐烂现象。还要选择外观健康的苗木,不可表现出病斑、虫害痕迹,并且要茎干笔直,无明显外伤。

2、林地选择

杨树适合在地形平坦位置生长,坡度过大容易引发水土流失问题,给杨树生长带来不利影响。适合杨树的最佳土壤有效层厚度需控制在80cm以上。土壤类型以肥沃、质地疏松的砂壤土和轻壤土为最佳,良好的土壤结构可对杨树生长速度产生促进作用。杨树生长速度较快,具有较大需水量,需对土壤中的水分充足性进行关注,尤其是北方地区,容易因降水量较少而引发杨树缺水问题。若缺水可通过灌溉和林农间作等措施补充水分,但不可过度灌溉,长期淹水也会对杨树生长产生抑制影响。杨树对盐分较敏感,理想的土壤盐分含量需在0.1%以下,若盐分过高会对杨树生长产生负面影响。杨树生长的最佳土壤pH值为6.0—8.5,过酸或过碱的土壤都会对杨树的生长产生影响。

3、林地整理方法

杨树根系较强,其生长对于土壤透气性、养分提出较高要求,需对整地进行重点关注,主要分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全面整地适合大面积的杨树造林,是对整个地块进行翻耕,让土壤处于均匀松散状态,促进土壤透气性、水分保持能力提升。该整地方法的最佳施作时间为秋冬季节,深度控制在30—40cm,并在春季造林前进行耙平,准备土壤造林。但该方法工作量大且成本高,容易引发水土流失问题;局部整地主要有条状整地和穴状整地,其中条状整地适合密植杨树林的行间整地,整体呈现出长条形,能够对立地条件进行有效改善,也可防止土壤侵蚀。穴状整地适合分散种植杨树林的每个植株整地,整体呈现出块形,可在不同类型的林地中应用,具有省工省力、成本较低的特点。整地与造林需分开进行,避免在整地时直接栽植苗木,以免对土壤造成较大干扰,不利于提升除草效果与土壤肥力。

4、杨树育苗方法

①播种育苗。首先,应在播种前做好母树分布情况的确认,让种子成熟期得到明确。还要选择肥沃的土壤与生长状况较好的成年母树。一般是蒴果从浅绿色变为淡黄色之后进行果穗的采摘,并用筐子装运。然后将果穗放在通风良好、干爽的地方晾干,避免受到阳光直射影响。若种子数量不多,可用细眼筛子将杂物去除,阴干后用于播种;其次,要依据不同种子选用合适的筛子筛选不同的大小和形状的种子,将空瘪种子和变形种子挑选出来,对种子的质量进行保证。也可对风力作用进行利用,对轻质空瘪种子和杂质进行去除,在此过程中应保持风速适中。此外,要通过视觉检查和手工捏压等方式,对变质、发霉或其他质量问题的种子进行判断,促进播种质量提升;最后,要在播种前喷施农药,对土壤进行杀菌和杀虫。播种时,需将种子放在18—22cm的容器里,配制1:2的黑沙土拌匀,按照35—40cm的行距进行播种。同时,种子应均匀撒播,因为种子较小,覆土不宜过厚。

②扦插育苗。首先,要对种条的选择进行关注,需选择健康、发芽完整、年龄超过1年的杨树枝条,枝条长度需控制在14—16cm,并且穗梢部位直径超过0.6cm,对穗梢切口平整度、光滑度进行关注,保持上平下斜,避免受到破皮或劈裂现象影响;其次,在扦插工序开始前,需将处理好的插穗条放入清水中浸泡一定时间,帮助插穗吸收水分,让其保持在鲜活状态,降低插穗脱水和干枯的风险;接着,在每根插穗上下各留约1cm,保留完整芽眼,以此促进插穗的生根和成活率提升。还要将每个单元的插穗数量控制在50—100根,并在枝条截取部位做好标记和绑扎处理;然后,要为扦插做好准备工作,确保土壤中有足够的水分,促进插穗的生根。再将处理好的插穗埋入土中,确保插穗的深度和土壤湿润度符合要求,并保持足够垂直度与稳定性,让土壤与插穗实现良好接触,强化插穗的生根能力;最后,开展扦插工作时,一般以早春时节为主,株行距一般控制在50×60cm。使用铁锨开缝,让插穗上部第一个芽基部与垄顶或床面保持平行,为插穗的生长稳定性提供保证。完成扦插之后,需利用充分的灌水维持土壤湿润性,促进插穗愈伤组织形成。当幼苗长出1片叶子时,需对灌水次数进行增加,使其获得进一步生长。

5、杨树造林方法

①常规造林。该造林方法是杨树造林常用方法,可通过大行距和大坑穴的方式为树苗生长提供良好条件。通常要将坑穴深度控制在60—70cm,利于苗木吸收水分,促进根系生长。较深的坑穴能实现更多的水分储存,并且促进排水性能,以免受到根系腐烂问题影响。较大的坑穴可以实现更多根系的容纳,为根系提供更大的生长空间,促进苗木根系生物量增加。由此可看出,常规造林手段能够利用充足水分和养分支持苗木生长,使杨树抗旱能力和成活率得到有效提升。同时,常规造林手段还可为杨树生长提供良好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为苗木健康生长和长远发展提供有效保证。

②插条造林。该造林方法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显示出诸多应用优势。插条通常以健康的母树枝条为来源,显示较高的生长潜力,相比直接播种或移栽苗木显示出更强的成活率。同时,插条造林与传统苗木繁育方式相比较,插条造林可以实现土地、时间和经济成本的有效降低。插条生根显示出较快速度,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培育,以此促进造林进程加速。插条造林需选择疏松、透气性好的土壤,以此促进插条生根。同时,要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生长,并在造林后做好维护,促进插条健康生长。

③平茬造林。该造林方法的关键在于修剪时机的合理选择,以此促进苗木健康生长和成活率提升。通常来说,苗木生长季节结束后或休眠期开始前是最为适宜的修剪时机,可通过此种方式降低对苗木生理的影响,让修剪后的苗木可以迅速恢复并适应新的环境。同时,平茬修剪可以对根系发达和分布均匀进行关注,让苗木获得更好的生长条件。尤其是在干旱条件下,土壤水分不足容易影响到苗木生长,将平茬修剪方法应用在其中,可以让苗木的冠部生物量进行减少,让水分需求得到有效降低,促进抗旱能力提升。此外,修剪还可促使树木生长点下移,让树冠变得更加紧凑,减少蒸腾作用,促进水分利用效率提升。

二、杨树抚育技术的应用要点

1、松土、除草

松土和除草是杨树抚育的重要技术要点,可对土壤质量进行改善,促进杨树生长。一般是在造林后第1—3年,每年以2—3次的频率开展松土和除草工作;造林后第4年,每年进行1—2次松土和除草;造林后第5年,每年进行1次松土和除草。利用此种频率为杨树早期阶段提供良好生长条件。松土深度需结合杨树大小进行有效控制,并结合“里浅外深”原则实施,避免对树根造成伤害。树小时以浅松土为主,深度控制在5—10cm。树大时可将松土深度加深到20—30cm,促进土壤通气性和水分渗透度的提升。现阶段的松土方式多以松土机或旋耕机等机械化操作为主,可在大面积的杨树造林中发挥出良好应用效果,促进工作效率提升。除草方式主要包括人工除草、化学除草2种类型,前者适用于小面积或精细造林区域,后者适合较大面积的杨树林地,但需对除草剂的绿色科学使用进行关注,以免产生耐药性。目前,松土除草可以与林农间作结合在一起,一般是在造林后的3—5年内实施林农间作,此种方式能够借助农作物耕种的方式实现松土除草,并且获得双重经济效益,促进林地生产力提升。

2、盖草、撤草

在对杨树苗进行抚育过程中,需在播种后覆盖一层草帘或草垫,为其生长提供更加稳定的发芽环境。草帘或草垫可对土壤水分蒸发问题进行减少,通过保持土壤湿润性的方式促进种子萌发。草帘还可在寒冷春季减少地表热量的散失,让土壤的温度得到有效维持,促进种子萌发。同时,草帘还可以为种子萌发提供部分遮荫,以免阳光直射带来一定伤害。撤草后,草帘可以防止雨水直接冲击土壤表面,减少土壤板结问题。在对草帘进行覆盖前,需保证其清洁且无杂质,并且不宜过厚,以免影响土壤的通气性和出苗后的生长。出苗时需及时撤除一部分草帘,以免草帘过于紧密压住幼苗,并在撤除草帘时保持小心谨慎,避免对幼苗造成损伤。

3、施肥灌溉

杨树幼苗长出6—8片叶时,需进行第1次施肥,以基肥(500kg/667m2)为主,不容易对土壤和生态环境产生污染。当杨树栽培到第2年时,需在每年5、6月的生长旺盛期进行追肥,以氮肥为主,具有较好的施肥效果。施肥过程中,需注意叶片不可沾到肥料,避免影响到光合作用;保持土壤湿润是提升杨树幼苗健康生长效果的关键,需以土壤的实际湿度情况作为依据开展灌溉工作,过多过少都会带来不利影响,可借助传感器定期检查土壤湿度,并做好灌溉量的合理调整。滴灌是一种有效的灌溉方式,能够实现水量的精准控制,减少水分蒸发和流失,避免土壤过湿或过干。一般是在幼苗生长到3cm左右,引水进行灌溉,并对水流的平缓度进行有效控制,以免水流过快冲走苗根。还要对灌溉系统的运行状态展开定期检查,让水流的均匀性得到保证,并且要实现灌溉量的及时调整,让其与幼苗需求和天气变化保持相适应。

4、整形修剪

杨树的整形修剪能够促进树木健康生长。因为,杨树的生长点主要集中在顶端,适当的修剪能够减少不定芽的生长,降低对主干的负担,使杨树的生长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一般来说,夏季是杨树整形剪枝的最佳时期,避免在休眠期进行,以免在生长期后出现小伤口,给主干生长带来不利影响。修剪过程中需控制好力度,过度修剪会对叶片的光合作用产生抑制,给树木的生长和发育带来负面影响。修剪时需对伤口处理进行关注,避免树皮脱离木质部,促进伤口愈合。同时,修枝时需尽量避免留下桩,以免形成死结给树干质量带来较大不利影响。为对杨树生长速度进行有效提升,需结合杨树生长状态对修剪次数进行明确,合理的修剪次数可促进杨树整体生长质量提升,进而提升经济效益。

5、杨树病虫害防治措施

在抚育杨树的过程中,以溃疡病、灰斑病以及蛀干类害虫为常见病虫害类型,需对其进行科学防治。溃疡病由真菌引发,主要是对苗木的枝干和叶片产生感染,以每年的3月下旬—5月为主要发病时节。病树的病斑一般会出现大量黏液性腥臭味水泡,并在5—6月破裂,将长椭圆形的病斑暴露出来,整体呈现出褐色或黑色表现,并且会在周围显示出明显的黄色晕圈,中心可表现出腐烂现象。为对该病进行防治,需避免苗木长途运输,减少病菌传播。还要选择健康的苗木,并提供适宜的抚育环境,减少病原体滋生风险。还要对杨树进行定期修剪,将病斑和病枝及时去除,做好日常抚育,促进树体抗病能力提升。对于病害高发期,可在主干上喷施石硫合剂或多菌灵、氟硅唑等,实现多种真菌性疾病的有效防治;灰斑病是常见叶部病害,以每年6—7月为发病高峰,会在叶片出现水染斑点,会在病情的发展下表现为斑点颜色逐渐加深的现象。经过一定扩展之后,斑点会因融合形成较大病斑,甚至会引发叶片枯黄、脱落。此外,灰斑病还会对树梢产生影响,让树体生长受到一定抑制。为防治该病,需对苗木的栽植密度进行控制,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以此降低发病概率。还要避免土壤过湿,减少叶片水分滞留,以免为病原体提供良好环境。同时,要对病残体和落叶进行定期清理,并且做好适当的氮肥施加,促进苗木生长。病害发生初期可使用多菌灵等专用杀菌剂进行喷洒,实现病原体扩散问题的有效控制,要与实际发病情况结合在一起,做好喷药的频率和浓度的合理安排,以免对苗木造成较大伤害;杨树天牛属于严重的蛀干类害虫,其幼虫会在树干和主枝内蛀食,对树木结构造成损伤。一般是从春季开始直到夏季末期,幼虫与成虫都会带来较大损伤。幼虫蛀食后会在树干上留下小孔和蛀洞,受寒树皮会出现不规则脱落,导致木质部受损,严重感染还会出现生长缓慢、枯黄等问题。为应对该虫害,不仅要选择合适环境,做好杂草与枯枝的定期清理,还要应用其他方法进行防治。比如,树干上套防护带,防止成虫产卵。引入天牛的天敌如寄生蜂制天牛数量,使用性信息素诱捕器捕捉成虫,减少繁殖。此外,还要喷洒啶虫脲或噻虫啉,让成虫的数量得到有效控制,尽量选择低毒且环境友好药剂,减少对周围生态的影响。

综上所述,杨树育苗造林过程中,需借助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技术措施促进杨树成活率和生长速度提升,为今后林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抚育技术不仅能对杨树的生长质量进行有效提升,还可促进生态效益最大化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验的不断积累,杨树育苗和造林的技术将进一步优化,进而带来更为显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作者单位:250401山东省平阴县东阿镇人民政府)

DOI: 10.3969/j.issn.1003-1650.2025.01.041

猜你喜欢

草帘松土杨树
草方格纵横向铺设机构设计
推土机松土器结构改进与动力学分析
张采芹:草帘铺就幸福路
跟踪导练(五)
推土机松土器结构改进与有限元分析*
口算本失踪记
杨树山漫画作品欣赏
松土对坡耕地产流产沙的影响研究
“农民科学家”在执着中实现梦想甜
短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