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歉艺术工作坊
2025-01-13陈水晴
关键词:人际关系;道歉;角色扮演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5)02-0031-03
【活动理念】
七年级学生的社交能力和情感智能正处于成长敏感期,他们开始关注与同龄人之间的互动,在这一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冲突。如何面对和有效地解决冲突,是七年级学生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道歉是化解冲突的一种方式,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道歉技巧对他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心理学家艾伦·拉扎尔[1]提出了著名的道歉模型,这个模型由四个关键部分组成,即认错、自责、解释、赔偿。认错是指勇敢承认错误,要求道歉者明确地承认自己的错误行为;自责是指道歉者表达真诚的后悔和悔改之情;解释是指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表达歉意;补偿是指道歉者为自己的过错加以弥补。通过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活动,帮助学生实践并内化正确的道歉技能,使其成为处理日常生活中人际关系矛盾的有力工具。
【活动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体会不良道歉行为的伤害,学习正确的道歉方式。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初步掌握并能够运用道歉模型正确道歉。
3.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真诚有效的道歉观念,提高责任感与同理心,维护良好人际关系。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习“道歉模型”。
难点:掌握并能运用正确的道歉方式,改善现实人际关系。
【活动方法】
情景模拟、角色扮演、讲授法。
【活动准备】
短视频、学习单。
【活动对象】
七年级学生
【活动时长】
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初体验:你接受道歉吗
师:同学们,当你们和别人发生冲突时,如果是你的错,你会向别人道歉吗?
生:如果是我的错,我会道歉。
师:如果是别人向你道歉,你会接受吗?
生:看情况,有时候会,有时候不会。
师:我们来玩一下关于道歉的游戏,假设你是当事人,听到这些道歉话语,你会接受吗?接受请鼓掌三下,不接受请跺脚三下。
视频播放“道歉话语”:(1)我知道我说的话伤害了你,我真的不是故意的。(2)我承认我有错,但是也不用反应这么夸张吧。(3)好吧,对不起,不过你非要这么想,我也没办法。(4)对不起,谁知道你那么容易哭呀。(5)我错了,我不应该那样对你,请你原谅我。(6)我都已经道歉了,别那么小气。
师:刚才我听到了同学们的掌声和跺脚声,鼓掌代表接受道歉,你们接受的原因是什么?
生:觉得他是在真诚道歉。
师:那不接受道歉,选择跺脚又是为什么?
生:觉得道歉很敷衍,不真诚;觉得好像在强迫我接受;对方好像在推卸责任。
师:同学们从游戏中体会到了,原来道歉不是简单地说句对不起。当我们是交往的过错方时,无效的道歉会加剧冲突,有效的道歉可以缓解人际关系。那么就让我们进入今天的学习主题——道歉艺术工作坊,来掌握正确的道歉方式吧。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吸引学生注意,学生通过肢体语言表达面对不同道歉话语的感受,调动课堂气氛。让学生初步体验不良的道歉话语所带来的感受,激发学生思考,从而引出主题。
二、再探究:正确道歉的锦囊妙计
师:道歉的目的是获取对方的原谅,错误的道歉虽然表达了歉意,但是具有不真诚、敷衍、推卸责任等特点,自然获取不了对方的谅解。你知道怎么恰当地道歉吗?我们带着思考来进行下面的学习。老师这里有一个有关正确道歉的神秘锦囊,我们打开锦囊看一下吧。可以看到这里面有五张纸条,分别是道歉的艺术、“我……”“我……”“……我”“我……”
师:可以看到里面的信息并不是完整的,下面让我们一起通过学习,补充丢失的信息吧!
(一)我错了
PPT展示句子:(1)我只是碰了你一下,不至于吧?(2)我在课堂上没有举手就说话,打扰了老师的教学,我认识到这是不对的。(3)我承认捉弄别人是不对的行为。(4)我只是把他的作业弄脏了一点,没那么严重吧。
师:这几句话你们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生:第二、三句。因为他们都明确地承认了错误,其他都存在辩解行为。
师:对,如果在道歉的过程中我们不诚恳认错,而是进行辩解,对方会感觉怎么样?
生:对方会感觉不受尊重,认为他在逃避责任。
师:是的,所以我们在道歉的时候要承认自己的错误,这有助于受伤害的一方感到被理解和尊重。我们再来看看我们的锦囊,是否可以补充信息呢?对,第一张纸条上是“我错了”。
(二)我感受
师:在道歉的时候,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也是获取原谅的一种方法。同学们能够清晰表述自己的内心感受吗?我们来做个小练习,请同学们完成下列的填空。
(1)我打碎了你的茶杯,我感觉很(抱歉/不好意思)
(2)提起了你的伤心事,我感觉非常(自责/难过)
(3)我只是害怕考不好,但我没想到会被发现,我现在感觉很(后悔/悔恨)
师:看来大家都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感受。大家可以从中体会到道歉人什么样的心情呢?
生:感受到了他的自责;确实是进行了反省。
师:在道歉中真诚地表达感受,可以让对方感受到你的遗憾和自省,也体现了对自身行为的负责态度。我们再来补充我们的锦囊吧,对,第二张纸条上是“我感受”。
(三)因为我
下面是情景表演。
小李和小强约着一起放学回家,但是小李等小强等了老半天,都不见小强的身影。小李很生气,直接回家了。第二天早上小李质问小强为什么爽约。
假设小强有以下两种道歉方式,道歉一:昨天放学我不是故意爽约的,是因为老师突然把我叫走了,我没办法及时通知你。让你久等了,实在不好意思,请你原谅我。道歉二:昨天我爽约了,对不起,请你原谅我。
师:请问小李的扮演者,面对两种道歉,哪种方式会获得你的原谅?
生:第一种。因为态度很诚恳,也解释了为什么,理由也比较合理。第二种显得太随意了。
师:对,同学们,在道歉中及时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会有助于表明自己的错误不是有意的,让对方更愿意原谅你。请同学们再来看看我们的锦囊,对,第三张纸条上可以是“因为我”。
(四)我补偿
师:同学们思考以下两个例子,两个解决方法有什么不同?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
情景一:小明不小心撕了同桌的作业本,假设他给出了以下道歉,道歉1:“我不小心撕了你的作业,这是我的错。”道歉2:“我不小心撕了你的作业,我会重新打印一份完整的并替你装订好。”
情景二:小明不小心踩了同桌一脚,假设他给出了以下道歉,道歉1:“我踩了你的脚,让我给你唱首歌吧。”道歉2:“你的脚没事吧?我陪你现在去校医务室看看吧?”
师:同学们,你们认为哪一个道歉方式更好?
生:两个情景都是道歉2更好。因为道歉2做出了行动去弥补自己的过错,道歉1只是单纯地道歉,唱歌让人感觉有点不知所云。
师:同学们,在道歉中提出具体的补救措施或赔偿方案,以弥补对方因自己的错误而遭受的损失,可以让对方觉得你的道歉是有行动和决心的。情景一中,第一种道歉是没有补救措施的,情景二中的道歉一提供的补偿与所造成的伤害不相关,因此都是不合适的。我们再来看看我们的锦囊,对,第四张纸条上可以是“我补偿”。
现在大家能正确拼凑锦囊了吗?
学生:这是一个关于道歉的艺术的锦囊,顺序是:我错了、我感受、因为我、我补偿。
师:同学们的回答非常完整。这其实是艾伦·拉扎尔著名的道歉模型,这个模型被广泛用于指导人们如何有效地道歉,帮助我们改善人际关系。
设计意图:创设“锦囊妙计”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思考生成“我错了、我感受、因为我、我补偿”这四个正确道歉的有效方法。
三、道歉练习
相信大家都已经掌握了正确道歉的锦囊妙计,那么我们来实操一下吧。请根据以下情景使用锦囊进行正确的道歉,用三分钟时间把答案写在你们的学习单上吧。
情景一:小强和同学在嬉戏打闹,没有留意身后的情况,不小心把小李的杯子摔碎了。如果你是小强,你会怎么道歉?
情景二:你和同桌上课的时候一直在悄悄聊天,老师已经提醒过了,但是还是不改,导致班级被巡课老师批评。你会如何向老师道歉?
教师请学生发言。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情景设计巩固刚刚学习的正确道歉的方法。
四、总结
师:同学们,当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处于过错方的时候,我们应及时地、真诚地道歉,这样才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让我们一起来总结本课的方法口诀:正确道歉有良方,承认错误是第一;表达感受要真诚,阐明原因不可少;弥补过失要行动,四步连贯显诚意。当我们真心实意地按照这四个步骤去道歉时,就能有效地缓和彼此的紧张关系,我们的关系也就有机会和好如初。
【活动反思】
本课遵循教学目标要求,重难点突出,充分考虑现阶段初中生面临的问题。教学设计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活动形式丰富,课堂气氛活跃,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初体验环节,让学生体会错误的道歉方式;探究环节,通过锦囊妙计探寻掌握道歉四部曲——认错、自责、解释、赔偿,增强学生体验。解读环节,先对课程内容进行回顾,再将所学内容总结成六句口诀,鼓励学生在课后学以致用。该课对于帮助学生掌握正确道歉技能,改善人际关系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艾伦·拉扎尔.道歉的力量[M].林凯雄,叶织茵.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
编辑/张国宪终校/黄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