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融合,培育陶都新人
2025-01-03何光君
加强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也是推进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重庆市荣昌区安富中心小学以“传承雷锋精神培育陶都新人”办学目标为引领,在办学中积极落实劳动教育、探索“五育”融合,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课程建构,优化顶层设计。学校每学期召开劳动教育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劳动教育工作,优化劳动课程,形成了“开智”劳动课程体系,通过五项措施让劳动课落地。一是组建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劳动教师队伍,涵盖班主任、清洁工、陶艺教师、保安、家长等人员。二是每周开设一节劳动课,内容包括农业生产、烹饪、内务整理、手工技艺等。三是建设一个校外劳动基地,师生一起学习基本农业知识,分享种植成果。四是每天清扫校园,将校园日常保洁责任落实到班级,纳入“卫生班级”评选。五是每月发放一份《劳动实践活动任务清单》,家校携手,评选“劳动实践小能手”。
学习雷锋,升华课程内涵。学校以“学雷锋、做传人”为校训,组建了三支队伍开展服务性劳动,着重培育学生甘于奉献的劳动品质。一是组建学雷锋志愿服务讲解队,负责为到校参观的嘉宾以及到访陶廉文化长廊等景点的游客进行讲解。二是组建学雷锋志愿服务宣传队,与街道文明办、交巡警中队合作,开展文明宣传、劝导。三是组建学雷锋志愿服务义工队,开展关爱社区老人、义务清洁等活动。
传承陶艺,“五育”融合育人。学校依托所在地区得天独厚的“非遗”教育资源,开发了“陶韵”特色课程,五大任务、五大活动强力推进。其中,“五大任务”指的是:一是走进荣昌陶,在校园营造出处处有陶、时时有美的校园环境;二是建成四个室,包括陶艺教室、拉坯教室、陶艺陈列室、陶艺工作室;三是开设陶艺课,包括陶艺基础课和陶艺兴趣课,既做到了全员覆盖,又兼顾了兴趣特长培养;四是开展课题研究,学校申报了市级课题“荣昌陶在中小学乡土美术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并编写出了校本手册《陶艺》;五是拓展“朋友圈”,通过邀请非遗传承人入校指导、与同类学校交流等,丰富课程资源。“五大活动”指的是:一是以陶立德,开展“说陶”活动,让学生挖掘、提炼制陶人的工匠精神,增强文化自信;二是以陶开智,开展“画陶”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三是以陶健体,开展“制陶”活动,让学生深切体会技与艺相融、力与美相依;四是以陶育美,开展“晒陶”活动,组织学生参与陶艺技能大赛、陶艺作品设计比赛等;五是以陶塑人,开展“乐陶”活动,将学生的陶艺作品永远陈列在学校的陈列室、展示架上。
(作者单位:重庆市荣昌区安富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