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劳动教育融入每个学生的生命

2025-01-03卿少琳

留学 2025年1期
关键词:葡萄园大棚劳动

劳动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成都市青白江区福洪小学秉承“让每一朵花儿幸福绽放”的办学理念,构建了自己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其中,葡萄园课程是学校的特色课程。

在劳动课程实践过程中,福洪小学根据《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细化劳动目标,关注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成长需求。其中,一、二年级以“启蒙劳动意识,养成劳动习惯”为目标,三、四年级以“培养劳动技能,锻炼劳动品质”为目标,五、六年级以“激发劳动创造,体验劳动价值”为目标。

课题引领,深化劳动教育与各学科的融合与实践

规划整合,明研究方向。要让学生真正了解劳动,就需要让学生参与和体验不同的劳动场景。学校以课题为引领,深化劳动教育与各学科的融合。课程开发小组结合学校实际,确立了“小学劳动教育与语文、数学、科学、美术、体育学科融合的实践研究”课题,深入分析劳动教育与各学科融合存在的问题与影响因素,认真梳理各学科教材中与劳动教育有关的素材,积极探索具有本校特色的融合课程体系。

融通知识,展综合技能。劳动教育与学科融合并非劳动课程与学科知识的简单拼凑和嫁接,而是要求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立足劳动课程核心素养,多学科教师协作,促进劳动教育与学科交叉融合,实现融合育人。课题组带领学科教师认真研读学科内容,找到最佳切入点,与劳动教育融合。在学科融合课的开展中,让学生的综合技能得到展示和提升。

特色课程,助素养落地。多学科融合的葡萄园课程呈现整体规划、纵向推进、因地制宜、各有侧重的特点,包括“大棚搭建与科创”“葡萄种植与养护”“葡萄品鉴与宣传”“葡萄加工与销售”等课程内容。通过课程的开展,学生的综合素养得以落地:在认知层面,打破学科界限;在能力层面,灵活运用多学科知识,科学地解决劳动中的问题,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在行为层面,发展创新性思维及发现美的能力。

项目实践,激发学生在多元场景中的劳动创造力

为实现传统模式与创新动作的统一,打造具有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模式和品牌,学校依托“耕读园”,将葡萄园课程分成不同项目,承包给各个年级。其中,大棚设计项目由五年级承包,任务包括前期调研与初步设计、采集数据与合理调整、材料预算与造价计算、实地修建与总结经验。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从葡萄园大棚的设计到修建再到使用,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统筹能力等,引领学生成为国家需要的新质生产力劳动者。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福洪小学)

猜你喜欢

葡萄园大棚劳动
大棚妹子
大棚换茬季 肥料怎么选
谨防大棚房死灰复燃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爷爷的葡萄园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原地翻建大棚 注意啥
热爱劳动
葡萄园里的珍宝
家乡的葡萄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