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比值、D-二聚体联合检测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
2025-01-01杨丽华刘超
【摘要】目的 探究尿酸(UA)、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比值(ApoB/ApoA1)、D-二聚体联合检测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韶关市曲江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冠心病患者为冠心病组,选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研究对象UA水平、ApoB/ApoA1、D-二聚体水平,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UA、ApoB/ApoA1、D-二聚体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冠心病组研究对象UA水平、ApoB/ApoA1、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健康组(均Plt;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UA、ApoB/ApoA1、D-二聚体联合检测诊断冠心病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17,敏感度为0.900,均高于各项单一诊断(均Plt;0.05)。结论 UA、ApoB/ApoA1、D-二聚体联合检测可提高冠心病的检出率,且具备较高的敏感度,可作为冠心病患者的早期诊断标志物,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尿酸;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比值;D-二聚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665.2025.02.0103.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5.02.03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进而引发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梗死,在全球范围内,该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早期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误诊率、漏诊率较高,多数患者在确诊时病情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会出现突然发病的情况,不利于患者预后[2]。因此,早期准确诊断和风险评估对降低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至关重要[2]。尿酸(UA)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已被证实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增加有关; 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降解的产物,可反映体内凝血与纤溶系统的动态平衡,已被临床证实具备较高的冠心病诊断价值,但其单一诊断的准确率不够理想[3]。有研究指出,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比值(ApoB/ApoA1)与冠心病存在相关性,可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质代谢异常[4]。基于此,本研究探讨UA、 ApoB/ApoA1、 D-二聚体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韶关市曲江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冠心病患者为冠心病组,选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健康组研究对象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62.15±8.40)岁。冠心病组研究对象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47~78岁,平均年龄(62.18±8.36)岁。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韶关市曲江区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⑴冠心病组患者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5],且经临床检查确诊;⑵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⑴存在恶性肿瘤者;⑵存在血液系统、免疫系统疾病者;⑶存在精神疾病者。
1.2 检测方法 患者采血前需禁食≥12 h,于第2天晨起空腹状态下进行采血。用75%酒精棉球消毒采血部位(通常为前臂静脉),用手指按压静脉使其充盈,将一次性采血针(BD,型号: Butterfly 21G)以45 °插入静脉,确认回血后采集至干燥管(4 ml)和枸橼酸钠管(2 ml)。干燥管以3 000 r/min的转速(离心半径10 cm)离心10 min,取血清,确保样本均匀分布,避免过度离心,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迈瑞,型号: BS-2000M),根据尿酸酶法检测尿酸,根据免疫比浊法检测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A1(ApoA1),并计算ApoB/ApoA1。枸橼酸钠管以上述同样操作进行离心,使用全自动血凝仪(迈瑞,型号: CX-9000),根据免疫比浊法检测D-二聚体水平。
1.3 观察指标 ⑴比较两组研究对象UA水平、 ApoB/ApoA1、"D-二聚体水平。⑵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UA、 ApoB/ApoA1、 D-二聚体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表示,采用t检验;诊断价值采用ROC分析。以Plt;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研究对象UA水平、 ApoB/ApoA1、 D-二聚体水平比较 冠心病组研究对象UA水平、 ApoB/ApoA1、 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lt;0.05),见表1。
2.2 UA、 ApoB/ApoA1、 D-二聚体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 UA、 ApoB/ApoA1、 D-二聚体联合检测诊断冠心病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17、敏感度为0.900,均高于各项单一诊断(均Plt;0.05),见表2、图1。
3 讨论
冠心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终身性的心血管病变,主要由于脂质代谢异常,导致动脉壁内沉积大量血液脂质,从而形成血栓,引起动脉硬化,造成心肌供血不足,最终引发心绞痛[6-7]。随着病情加重,患者会出现心力衰竭等症状,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8]。因此,为确保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需尽早准确诊断。本研究选取50例冠心病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UA、 ApoB/ApoA1、 D-二聚体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本研究结果显示,冠心病组研究对象UA水平、ApoB/ApoA1、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健康组;UA、ApoB/ApoA1、D-二聚体联合检测诊断冠心病的AUC为0.817、敏感度为0.900。分析原因为,UA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UA排泄减少、嘌呤代谢紊乱会导致成UA水平升高并沉积在血管壁上,造成血管内膜受损[9-10]。内皮细胞受损后不仅会造成血小板聚集与吸附,提高血栓形成风险,还会增加氧自由基与氧化应激反应,促使脂质过氧化,形成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促进炎症反应[11]。在冠心病发生与发展过程中,炎症反应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UA水平升高会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产生直接损伤,使细胞因子大量释放,这一过程中产生的氧自由基会对溶酶体、线粒体功能产生损伤,使心脏能量代谢出现障碍,还会促进炎症因子释放,改变肌浆网功能,使收缩期钙离子生成紊乱,对心肌收缩功能产生抑制作用,引起血脂代谢异常[12-13]。ApoA1是高密度脂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胆固醇逆向转运的关键助手,对清除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具有促进作用;ApoB是低密度脂蛋白的主要载体蛋白,能有效反映低密度脂蛋白的数量,同时也是炎症反应与斑块形成的关键组成部分;两者的比值可提供更全面的心血管健康信息,可用于评估患者的脂质代谢异常状态[14-15]。D-二聚体作为血栓形成和溶解的标志物,其水平升高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相关[16]。相关研究指出,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其水平升高反映凝血和纤溶系统被激活,这提示冠心病患者存在潜在的血栓形成倾向[17]。
综上所述,UA、ApoB/ApoA1、D-二聚体联合检测可提高冠心病的检出率,且具备较高的敏感度,可作为冠心病患者的早期诊断标志物,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王宇欣,李晓璐,陈旭,等.基于UPLC-MS/MS的人血浆胆固醇酯分子检测方法及其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23, 42(2): 138-143.
袁胜坤,杨银广,梁凤仪.超声检测主动脉僵硬度指标在冠心病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黑龙江医药, 2023, 36(4): 803-805.
蒋宏莉,程磊,李新.血小板、心肌肌钙蛋白联合检测对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J].系统医学, 2023, 8(15): 104-107.
丁林锋.超声心动图联合多层螺旋CT检测在冠心病诊断中的效能[J].中国民康医学, 2023, 35(12): 109-11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等.稳定性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8, 46(9): 680-694.
翟斌,韩梅,蒙莉萍,等.基于GEO数据库联合临床检测指标分析生物标志物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3, 20(13): 1926-1930.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等. 稳定性冠心病基层诊疗指南(2020年)[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1, 20(3): 265-273.
Jin J, Zhao X, Zhu C, et al. Hypomethylation of ABCG1 in peripheral blood as a potential marker for the detection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J]. Clin Epigenetics, 2023, 15(1): 120.
徐双双,赵炜,姜蕾,等. TyG指数、MHR与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心肌缺血程度相关性及联合检测价值[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5(3): 65-71.
Su M, Niu Y, Dang Q, et al. Circulating microRNA profiles based on direct S-Poly(T)Plus assay for detection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J]. J Cell Mol Med, 2020, 24(11): 5984-5997.
李健英,滕莹莹,沈郁东,等.血清胆红素和尿酸检测对冠心病危险因素评估的应用价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 18(1): 69-72.
ao S, Yu L, Yang D, et al.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clinical prediction model for detecting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eople: a diagnostic study[J]. Eur J Med Res, 2023, 28(1): 375.
胡保奎,王玮.血清UA、Hcy与冠心病冠脉狭窄程度和左心室重构相关性[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 36(18): 3178-3180.
李鲁,张迪,杨淑彬.血清胆红素、尿酸联合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J].陕西医学杂志, 2022, 51(12): 1589-1592.
张刚,张川海.应用CT冠状动脉钙化检测联合DCG检查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 20(5): 113-115.
闫玲. D-D、CK-MB、FIB、cTnI、MYO联合检测在老年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学, 2024, 44(6): 81-83.
Xue J, Zhang Y, Guang Z, et al. Ultra-High sensitivity terahertz microstructured fiber biosensor for diabetes mellitus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arker detection[J]. Sensors (Basel), 2023, 23(4):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