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检指标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2025-01-01薛海南李琴孙豪

大医生 2025年2期
关键词:肿瘤标志物肺癌

【摘要】目的 分析血检指标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临沂市中医医院收治的40例肺癌患者为肺癌组,另选取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检指标、肿瘤标志物,比较不同肺癌分期患者血检指标、肿瘤标志物,分析血检指标、肿瘤标志物及两者联合检测对肺癌分期的诊断价值。结果 40例肺癌患者中,Ⅰ期10例,Ⅱ期10例,Ⅲ期12例,Ⅳ期8例。肺癌组研究对象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的比值(NLR)及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异常糖链糖蛋白(TAP)、热休克蛋白(hsp)90水平均高于健康组,淋巴细胞计数低于健康组(均Plt;0.05)。Ⅳ期肺癌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NLR及CYFRA21-1、CEA、NSE、SCC-Ag、TAP、hsp 90水平均高于Ⅰ期、Ⅱ期、Ⅲ期患者,且Ⅲ期患者上述指标均高于Ⅰ期、Ⅱ期患者,Ⅱ期患者上述指标均高于Ⅰ期患者;Ⅳ期肺癌患者淋巴细胞计数低于Ⅰ期、Ⅱ期、Ⅲ期患者,且Ⅲ期患者该项指标低于Ⅰ期、Ⅱ期患者,Ⅱ期患者该项指标高于Ⅰ期患者(均Plt;0.05)。血检指标与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准确度为100.00%,均高于各项单一检测(Plt;0.05)。结论 血检指标和肿瘤标志物均与肺癌的发生及其分期密切相关,且血检指标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肺癌准确度较高,可为医师制订治疗方案提供参考,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血检指标;肿瘤标志物;肺癌;肺癌分期

【中图分类号】R81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665.2025.02.0032.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5.02.010

肺癌起源于肺部支气管黏膜或腺体,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其中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占肺癌总数的80%~85%[1]。肺癌的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肿瘤的分期确定,不同分期的肺癌治疗方案差异较大,例如:针对未发生远处转移的Ⅰ期和Ⅱ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进行手术切除肿瘤即可将癌细胞完全清除,对患者身体的损伤较小,术后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辅助化疗;针对Ⅲ期肺癌,可采取手术联合放疗、化疗的综合治疗,或先进行新辅助化疗、放疗再手术的治疗方案;针对Ⅳ期肺癌主要采用姑息治疗,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以缓解症状,延长患者生存期[2]。临床常采用胸部CT、血清学检测、肿瘤标志物检测等方式进行早期肺癌筛查。血检指标检测是一种相对微创的检查方法,主要通过采集血液样本进行检测,可提供关于机体整体功能的信息,如通过检测血清中的肝肾功能指标、电解质水平等,可评估患者能否耐受化疗或放疗对肝肾功能的影响[3]。肿瘤标志物是由肿瘤细胞产生的物质,在肿瘤发生的早期,肿瘤标志物在血清中的水平会异常升高,其动态变化可有效地反映肿瘤是否复发或转移[4]。基于此,本研究分析血检指标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临沂市中医医院收治的40例肺癌患者为肺癌组,另选取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健康组研究对象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31~72岁,平均年龄(50.34±4.14)岁。肺癌组研究对象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30~75岁,平均年龄(50.41±4.22)岁。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临沂市中医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⑴符合肺癌的诊断标准[5],且经临床检查确诊;⑵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⑴合并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功能障碍者;⑵合并感染性疾病者;⑶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⑷合并免疫系统疾病者。

1.2 研究方法 ⑴血检指标水平。于入院当天或第2天,采集两组研究对象空腹静脉血2 mL于EDTA-K2抗凝管中混匀待检,采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粤食药监械(准)字2014第2400457号,型号BC-5390]测定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并计算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的比值(NLR)。⑵肿瘤标志物水平。于入院当天或第2天,采集两组研究对象空腹静脉血5 mL,以3 000 r/min的转速(离心半径16 cm)离心10 min,取血清,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罗氏诊断产品(上海)有限公司,国械注进20173402266,型号: Cobas 8000 e801]测定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水平;采用凝集法检测异常糖链糖蛋白(TAP)水平(试剂盒购自浙江瑞生医疗科技公司,国械注准20153401893);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检测血清中的热休克蛋白(hsp)90水平(试剂盒购自烟台普罗吉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1.3 观察指标 ⑴肺癌组患者肺癌分期情况。Ⅰ期:肿瘤体积较小,原发病灶直径lt;3 cm,无淋巴结转移;Ⅱ期:肿瘤体积较大,原发病灶直径≥3 cm,无淋巴结转移,或原发病灶直径lt;3 cm,但出现肺内淋巴结转移;Ⅲ期:癌细胞向纵隔或者非淋巴区域转移;Ⅳ期:出现胸膜扩散、胸腔积液情况或肿瘤转移至脑、肝、骨等其他部位[6]。

⑵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检指标、肿瘤标志物水平。⑶根据⑴中分期情况进行分组,比较不同肺癌分期患者的血检指标、肿瘤标志物水平。⑷血检指标、肿瘤标志物及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结果。观察并统计血检指标、肿瘤标志物单一检测及联合检测确诊、漏诊、误诊的例数。准确度=确诊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选择SPSS 2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描述,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F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描述,采用χ2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lt;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肺癌组患者肺癌分期情况 40例肺癌患者中,Ⅰ期10例,Ⅱ期10例,Ⅲ期12例,Ⅳ期8例。

2.2 两组研究对象血检指标、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 肺癌组研究对象中性粒细胞计数、 NLR及CYFRA21-1、 CEA、 NSE、 SCC-Ag、 TAP、 hsp 90水平均高于健康组,淋巴细胞计数低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lt;0.05),见表1。

2.3 不同肺癌分期患者血检指标、肿瘤标志物比较 Ⅳ期肺癌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 NLR及CYFRA21-1、 CEA、 NSE、 SCC-Ag、 TAP、 hsp 90水平均高于Ⅰ期、Ⅱ期、Ⅲ期患者,且Ⅲ期患者上述指标均高于Ⅰ期、Ⅱ期患者,Ⅱ期患者上述指标均高于Ⅰ期患者;Ⅳ期肺癌患者淋巴细胞计数低于Ⅰ期、Ⅱ期、Ⅲ期患者,且Ⅲ期患者该项指标低于Ⅰ期、Ⅱ期患者,Ⅱ期患者该项指标高于Ⅰ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lt;0.05),见表2。

2.4 血检指标、肿瘤标志物及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结果 血检指标与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准确度为100.00%,高于各项单一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见表3。

3 讨论

目前诊断肺癌的方法较多,血液样本检测具有安全、便捷等优点,可准确反映机体的生理及病理状态变化。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机体炎症状态密切相关,慢性持续性炎症反应可导致静止的支气管肺泡干细胞发生增殖,从而引起肺上皮细胞癌变。

本研究结果显示,肺癌组研究对象中性粒细胞计数、NLR及CYFRA21-1、TAP、hsp 90、CEA、NSE、SCC-Ag水平均高于健康组,淋巴细胞计数低于健康组;Ⅳ期肺癌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NLR及CYFRA21-1、TAP、hsp 90、CEA、NSE、SCC-Ag水平均高于Ⅰ期、Ⅱ期、Ⅲ期患者,且Ⅲ期患者上述指标均高于Ⅰ期、Ⅱ期患者,Ⅱ期患者上述指标均高于Ⅰ期患者;Ⅳ期肺癌患者淋巴细胞计数低于Ⅰ期、Ⅱ期、Ⅲ期患者,且Ⅲ期患者该项指标低于Ⅰ期、Ⅱ期患者,Ⅱ期患者该项指标高于Ⅰ期患者;血检指标与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准确度高于各项单一检测。分析原因为,在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机体处于慢性炎症状态,肿瘤细胞能释放多种趋化因子,吸引中性粒细胞向肿瘤组织聚集[7]。中性粒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可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帮助肿瘤细胞转移。同时,肿瘤细胞及其释放的细胞因子会对淋巴细胞产生抑制作用,导致淋巴细胞计数减少[8]。淋巴细胞在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中起关键作用,其数量减少表明机体抗肿瘤免疫功能受到抑制。随着肺癌的进展,中性粒细胞持续增多,淋巴细胞持续减少,使得NLR升高,NLR水平升高反映肿瘤诱导的炎症反应增强及机体抗肿瘤免疫失衡[9]。肿瘤标志物主要由肿瘤细胞直接产生,机体对肿瘤细胞的刺激反映也会产生该物质。其中,CYFRA21-1侧重于反映肺癌细胞的增殖和坏死[10],NSE主要针对神经内分泌肺癌[11],SCC-Ag针对鳞状细胞癌[12],TAP反映肿瘤细胞糖蛋白代谢异常[13],hsp90体现肿瘤细胞的应激状态[14]。随着肿瘤的生长和进展,尤其是进入中晚期,肿瘤细胞大量增殖,使更多的肿瘤标志物释放到血液循环中,从而导致血清中上述标志物的水平升高。

综上所述,血检指标和肿瘤标志物均与肺癌的发生及其分期密切相关,且血检指标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肺癌准确度较高,可为医师制订治疗方案提供参考,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4版)[J].中华肿瘤杂志, 2024, 46(9): 805-843.

李函玥,王奕洋,刘慧,等.第九版肺癌TNM分期系统:精细分期指导精准诊疗[J].中华外科杂志, 2024, 62(6): 537-542.

潘学琴,管玲,杨静,等.血清学指标联合多层螺旋CT在肺癌鉴别诊断中的准确性研究[J].中国数字医学, 2020, 15(9): 123-125.

郭佳佳,郜永月,毛哲哲.基于血清肿瘤标志物构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模型[J]. 现代肿瘤医学, 2024, 32(14): 2554-2560.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2版)[J].中华肿瘤杂志, 2022, 44(6): 457-490.

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质控中心肺癌质控专家委员会.中国原发性肺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2022版)[J].中华肿瘤杂志, 2022, 44(7): 594-599.

张利改,唱凯,吴宇,等.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亚群比值在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期及病理分型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4, 45(14): 1675-1681, 1686.

肖平,潘海,马晴,等.初诊Ⅳ期肺癌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营养不良风险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肺癌杂志, 2024, 27(3): 193-198.

黄丹丹,陈志祥,吴文龙,等.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容积、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和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对肺癌的诊断价值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 2024, 53(8): 1047-1050.

李首崇.MSCT联合血清CYFRA21-1、NSE、CA125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7): 37-39.

黄伟,郑继坤,杨燕,等. MSCT参数、CA199、NSE在早期肺癌诊断及预后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 2023, 45(4): 500-503, 508.

韩菊玲,王婧,郭英,等.血清CEA、NSE、SCC-Ag和CA125联合检验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诊断价值[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24, 31(8): 1495-1499.

高敏,刘若男,柯张延,等. 1TAP、Hsp90α联合肺癌肿瘤标志物对小细胞肺癌诊断价值[J].临床肺科杂志, 2020, 25(1): 88-92.

郑爽,金毅,王振.新型肿瘤标志物TSGF和Hsp90α与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相关性分析[J].医学研究杂志, 2019, 48(6): 114-117.

猜你喜欢

肿瘤标志物肺癌
中医防治肺癌术后并发症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肿瘤标志物CA199和CEA与大便潜血联合检测对肠癌复发的诊断价值
用于肿瘤标志物现场快速检测的便携式仪表的研制
助力于小细胞肺癌诊断的血清肿瘤标志物
针对代谢标志物的分子探针设计与合成
PFTK1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肿瘤标志物CA125和CEA在妇科肿瘤诊治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四君子汤加减联合化疗对大肠癌术后患者CEA、CA199变化的影响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