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钙素原清除率联合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血清淀粉样蛋白A/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对2型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28 d病死风险的预测价值分析
2025-01-01谭博吕华亮
【摘要】目的 分析降钙素原清除率(PCTc)联合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清淀粉样蛋白A (SA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重症肺炎患者28 d病死风险的预测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6月茂名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T2DM合并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28 d临床结局分为生存组(33例)和死亡组(17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PCTc水平、NLR、SAA/hs-CRP,分析影响T2DM合并重症肺炎患者28 d病死情况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CTc、NLR、SAA/hs-CRP对T2DM合并重症肺炎患者28 d病死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T2DM病程、空腹血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gt;0.05)。死亡组患者合并脓毒症占比大于生存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肺炎严重程度(PSI)评分均高于生存组,降钙素原(PCT)水平、3 d PCT水平、中性粒细胞计数、NLR、SAA水平、hs-CRP水平、SAA/hs-CRP均高于生存组,PCTc水平、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均低于生存组(均Plt;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脓毒症、APACHEⅡ评分高、PSI评分高、PCT水平高、3 d PCT水平高、中性粒细胞计数高、NLR高、SAA水平高、hs-CRP水平高和SAA/hs-CRP高均为影响T2DM合并重症肺炎患者28 d病死情况的独立危险因素,PCTc水平低则为保护因素(均Plt;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CTc、NLR、SAA/hs-CR及三者联合检测T2DM合并重症肺炎患者28 d病死风险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2、0.754、0.684、0.904,敏感度分别为72.70%、48.50%、93.90%、81.80%,特异度分别为94.10%、94.10%、47.10%、88.20%,PCTc、NLR、SAA/hs-CRP均对重症肺炎患者28 d病死风险具有预测价值(均Plt;0.05)。结论 合并脓毒症、APACHEⅡ评分高、PSI评分高、PCT水平高、3 d PCT水平高、中性粒细胞计数高、NLR高、SAA水平高、hs-CRP水平高和SAA/hs-CRP高均为影响T2DM合并重症肺炎患者28 d病死情况的独立危险因素,PCTc水平低则为保护因素;PCTc联合NLR和SAA/hs-CRP对T2DM合并重症肺炎患者28 d病死风险具有良好预测价值,临床需对以上指标予以高度重视,做好相关干预,以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降钙素原清除率;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血清淀粉样蛋白A;超敏C反应蛋白;2型糖尿病;重症肺炎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665.2025.02.0024.05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5.02.008
糖尿病是指胰岛素分泌或利用存在缺陷的代谢性疾病,与遗传、环境、免疫等多种因素有关,截至2021年全球糖尿病患者总数约5.37亿,据预测患病人数将在2030年达到6.42亿[1]。根据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的差异,糖尿病常分为1型和2型,其中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主要表现为胰岛素抵抗、伴胰岛素进行性分泌不足,是亚洲地区最常见的类型,其患病人数占所有糖尿病患者的90%~95%[2]。 T2DM患者因体内糖、脂肪和蛋白质水平异常,导致内分泌和代谢功能紊乱,影响免疫功能,易受病原菌感染,其中肺炎是常见并发症之一,易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在糖尿病晚期直接死亡原因中占8%[3]。因此,早期识别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肺部感染并对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血清降钙素原是一种在细菌感染时显著升高的蛋白质,其清除率(PCTc)水平可反映重症肺炎的治疗效果[4]。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是反映机体炎症和免疫状态的指标,其水平的变化与糖尿病的病情进展及感染程度密切相关[5]。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升高可提示急性炎症反应, SAA/hs-CRP能较全面地反映机体的炎症状态,有助于提高预测效能[6]。基于此,本研究探讨PCTc联合NLR、 SAA/hs-CRP检测对T2DM合并重症肺炎患者28 d病死风险的预测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6月茂名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T2DM合并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28 d临床结局分为生存组(33例)和死亡组(1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见表1。本研究经茂名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⑴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7]中T2DM的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2 h血糖≥11.0 mmol/L,实验室检查胰岛细胞抗体、谷氨酸脱羧酶抗体、人胰岛细胞抗原2抗体等指标均呈阴性);⑵符合《中国急诊重症肺炎临床实践专家共识》[8]中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呼吸道分泌物病原培养呈阳性,且需进行机械通气和(或)感染性休克体液复苏后仍需应用血管活性药物];⑶无抗炎治疗史。排除标准:⑴合并其他肺部疾病者;⑵合并先天性代谢、免疫、凝血功能异常者;⑶合并恶性肿瘤者;⑷合并除肺部外的重要器官或系统功能衰竭者。
1.2 研究方法 ⑴临床资料收集:于确诊当天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男、女)、年龄、 BMI、 T2DM病程、空腹血糖水平、合并脓毒症(是、否);采用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估患者病情,采用肺炎严重程度(PSI)评分评估患者肺炎严重程度[9]。⑵PCTc水平:于确诊当天,采集患者静脉血3 mL,低温下以3 000 r/min转速(离心半径8 cm)离心10 min,取上层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仪(美国贝克曼库尔特有限公司,型号: AU5800)及配套试剂检测确诊降钙素原(PCT)水平。入院后,所有患者均建立机械通气,进行祛痰、解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基础治疗,并采用广谱抗生素进行前期抗感染治疗,根据患者情况应用利尿剂、糖皮质激素、血管活性药物等,严格控制血糖水平,进行营养管理。治疗3 d后,再次同上述操作取得血清,检测治疗3 d后PCT(以下简称3 d PCT)水平。 PCTc=(PCT-3 d PCT)/PCT×100%。⑶NLR水平及SAA/hs-CRP:于确诊当日,采集患者静脉血5 mL,取2 mL放入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深圳迈瑞生物医疗,型号: BC-7500)检测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计算NLR。另取剩余3 mL静脉血,于低温下同⑵操作制备血清,采用干式免疫荧光分析仪 (南京基蛋生物,规格: FIA8600) 及配套试剂检测 SAA、 hs-CRP水平,计算SAA/hs-CRP。⑷预后情况:以确诊T2DM合并重症肺炎后28 d为时间节点,统计临床预后结局,并根据28 d内是否死亡将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
1.3 观察指标 ⑴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⑵比较两组患者PCTc、 NLR及SAA/hs-CRP。⑵分析影响T2DM合并重症肺炎患者28 d病死情况的独立危险因素。⑶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CTc、 NLR、 SAA/hs-CRP对T2DM合并重症肺炎患者28 d病死风险的预测价值。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描述,组间行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P25, P75)]表示,行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行χ2检验;多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预测价值采用ROC曲线分析。以Plt;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 T2DM病程、空腹血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gt;0.05)。死亡组患者合并脓毒症占比大于生存组,APACHEⅡ、 PSI评分均高于生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lt;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PCTc、 NLR、 SAA/hs-CRP水平比较 死亡组患者PCT水平、 3 d PCT水平、中性粒细胞计数、 NLR水平、 SAA水平、 hs-CRP水平、 SAA/hs-CRP均高于生存组, PCTc水平、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均低于生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lt;0.05),见表2。
2.3 影响T2DM合并重症肺炎患者28 d病死情况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将上述表格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原值输入),以T2DM并发重症肺炎患者28 d病死情况作为因变量(死亡=1,生存=0),进行量化赋值,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脓毒症、 APACHEⅡ评分高、 PSI评分高、 PCT水平高、 3 d PCT水平高、中性粒细胞计数高、 NLR高、 SAA水平高、 hs-CRP水平高和SAA/hs-CRP高均为影响T2DM合并重症肺炎患者28 d病死情况的独立危险因素, PCTc水平低则为保护因素(均Plt;0.05),见表3。
2.4 PCTc、 NLR、 SAA/hs-CRP对T2DM合并重症肺炎患者28 d病死风险的预测价值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 PCTc、 NLR、 SAA/hs-CR及三者联合检测T2DM合并重症肺炎患者28 d病死风险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2、 0.754、 0.684、 0.904,敏感度分别为72.70%、 48.50%、 93.90%、 81.80%,特异度分别为94.10%、 94.10%、 47.10%、 88.20%, PCTc、 NLR、 SAA/hs-CRP均对重症肺炎患者28 d病死风险具有预测价值(均Plt;0.05),见表4、图1。
3 讨论
T2DM是以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β细胞功能缺陷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是糖尿病中最常见的类型,该疾病常发于中老年人群,在≥45岁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6%~16%,在60~64岁人群中该病发病率达到顶峰,约为28.8%[10]。T2DM的发生受遗传、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不良饮食习惯(食用过度加工食物、高热量、高糖、高盐)、缺乏体育锻炼、空气和环境污染等均可导致T2DM发病率上升,另外,有研究表明,男性T2DM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该现象与生理、代谢差异及治疗依从性相关[11]。
肺炎是一种常见于T2DM患者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血糖异常升高导致外周组织对血糖利用出现障碍,脂肪分解增多,造成蛋白质代谢负平衡、肠道菌群紊乱等病理变化,T2DM患者常伴随慢性低度炎症、微血管病变、血凝异常等慢性并发症,导致免疫功能受损,肺部受氧化应激影响发生过度凋亡,损伤肺组织,呼吸道易受到病原菌定植,因此易发生肺炎等[12]。尤其是≥60岁的老年患者,免疫功能进一步减退,呼吸系统对外界病原菌的抵抗能力较低,更易引发肺部感染并迅速进展为重症肺炎,累及外周循环和神经系统,造成通气、换气功能异常,甚至可能导致呼吸衰竭、脑疝、休克等危重症,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3]。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T2DM病程、空腹血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死亡组患者合并脓毒症占比大于生存组,APACHEⅡ、PSI评分均高于生存组,PCT水平、3 d PCT水平、中性粒细胞计数、NLR、SAA水平、hs-CRP水平、SAA/hs-CRP均高于生存组,PCTc水平、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均低于生存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脓毒症、APACHEⅡ评分高、PSI评分高、PCT水平高、3 d PCT水平高、中性粒细胞计数高、NLR高、SAA水平高、hs-CRP水平高和SAA/hs-CRP高均为影响T2DM合并重症肺炎患者28 d病死情况的独立危险因素,PCTc水平低则为保护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CTc、NLR、SAA/hs-CR联合检测T2DM合并重症肺炎患者28 d病死风险的AUC为0.904,敏感度为81.80%,特异度为88.20%,PCTc、NLR、SAA/hs-CRP均对重症肺炎患者28 d病死风险具有预测价值。分析原因为,PCT是由甲状腺C细胞产生的降钙素前体物质,正常生理状态下水平较低,当T2DM并发重症肺炎时,在病原菌毒素及自身代谢紊乱的刺激下,PCT水平会异常升高[14]。PCTc可反映治疗后患者的恢复情况,本研究结果显示其与病死风险相关,这可能是因为PCT的分泌和代谢受甲状腺及肾脏的影响,而T2DM患者因胰岛素分泌不足,甲状腺滤泡细胞能量利用受限,导致分泌功能异常,间接影响肾脏血流动力和代谢功能,从而造成PCTc下降[15]。在T2DM合并重症肺炎患者中,中性粒细胞因急性感染而数量增加,淋巴细胞大量分化参与细胞免疫,NLR持续升高,提示炎症反应活跃,免疫功能紊乱,预后不良风险增加[16]。
此外,SAA和hs-CRP同样可反映炎症状态,二者水平变化与感染、炎症和组织损伤等病理过程密切相关,但上述指标特异性较低,易受患者年龄、T2DM 病情及治疗药物的影响[17]。SAA/hs-CRP联合检测能更全面地反映机体的炎症状态,其数值升高提示重症肺炎处于急性期,而降低则提示疾病处于恢复阶段,对评估T2DM合并重症肺炎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18]。
综上所述,合并脓毒症、APACHE Ⅱ评分高、PSI评分高、PCT水平高、3 d PCT水平高、中性粒细胞计数高、NLR水平高、SAA水平高、hs-CRP水平高和SAA/hs-CRP高均为影响T2DM合并重症肺炎患者28 d病死情况的独立危险因素,PCTc水平低则为保护因素;PCTc联合NLR和SAA/hs-CRP对T2DM合并重症肺炎患者28 d病死风险具有良好预测价值,临床需对以上指标予以高度重视,做好相关干预,以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王一帆,郭建波,邵宝仪,等. TGF-β1/SMAD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机制与研究进展[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54(6): 1065-1073.
薛承浩,郭海健,李明码,等. 2型糖尿病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22, 22(5): 568-574.
Atkinson M A, Powers A C. Distinguishing the real from the hyperglycaemia: Does COVID-19 induce diabetes[J].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21, 9(6): 328-329.
李晓露.血清降钙素原清除率评估重型颅脑损伤肺部感染的价值[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2, 13(4): 82-85.
闫妮,刘玲娇,余湘尤,等.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在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变化及检测价值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 2021, 50(6): 673-677.
李毅刚,张毕明. SAA、PCT、hs-CRP、WBC和SAA/hs-CRP比值在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19(2): 67-70.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1, 37(4): 311-398.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国急诊重症肺炎临床实践专家共识[J].中国急救医学, 2016, 36(2): 97-107.
张玉江,张巧,任之栋,等. PSI、APACHEⅡ和SOFA三种评分对医院获得性肺炎预后的评估价值[J/CD].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9, 12(3): 285-288.
Peper K M, Guo B, Leann L D, et al. C-reactive protein and racial differences in type 2 diabetes incidence: The REGARDS Study[J].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22, 107(6): e2523-e2531.
Zhu R, Zhou S, Xia L, et al. Incidence, morbidity and 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 due to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in 204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 Trends from 1990 to 2019[J]. Front Endocrinol (Lausanne), 2022, 13(6): 905538.
罗静莉,袁利,明玥,等.山莨菪碱抑制JAK2/STAT3的磷酸化缓解博莱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及病理损伤[J].中国免疫学杂志, 2021, 37(5): 529-534.
Cheng S, Hou G, Liu Z, et al. Risk prediction of in-hospital mortality among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concomitant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J]. Ann Palliat Med, 2020, 9(5): 3313-3325.
金丽英,戴淑露,孟叶彩,等.脓毒症血液净化疗法对血清PCT、FDP和HBP的影响及其预后评估[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23, 33(8): 1182-1186.
李晓楠,曹磊. 2型糖尿病合并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综合征的发病率及相关因素[J].中国临床研究, 2023, 36(12): 1826-1830.
蔡如,徐林芳,钱昇,等.血清PTH联合NLR水平预测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细菌感染及预后的临床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3, 43(10): 2454-2457.
刘亿淑,黄秋月,朱欢,等.芪麦芩蒌饮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非重症气阴两虚、痰热阻肺证的临床疗效[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3, 29(15): 88-95.
宁建凤,聂小梅. SAA/CRP、hs-CRP及WBC联合检测对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诊断价值[J].临床医学工程, 2023, 30(11): 1535-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