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及对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
2025-01-01史少明
【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联合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与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思路。方法 选取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在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期间接收并记录的280例COPD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深入的回顾性研究工作。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单一治疗组(共计140例,该组患者仅接受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与联合治疗组(共计140例患者,该组患者则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的基础上同时接受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肠道菌群(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及肠杆菌)水平、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及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流速(PEF)、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FVC]水平。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单一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单一治疗组(均Plt;0.05)。治疗2周后,联合治疗组患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水平升高幅度均大于高于单一治疗组;肠杆菌、肠球菌水平降低幅度均大于单一治疗组;CRP、TNF-α、IL-17水平降低幅度均大于单一治疗组;FVC、PEF、FEV1、FEV1/FVC水平升高幅度均大于单一治疗组(均Plt;0.05)。结论 针对COPD患者,将双歧杆菌三联活菌与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进行联合使用,展现出显著的疗效。此方案不仅能有效促进肠道菌群的良性调整,还能显著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进而达到优化肺部功能的目的。这一治疗方法在临床实践中表现出色,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肠道菌群
【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665.2025.02.0017.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5.02.00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临床高发性呼吸系统疾病,以肺血管、肺实质出现慢性炎症改变为主要表现,患者通常伴有咳嗽、喘息、咳痰等症状,病情可反复发作,临床治疗难度较大[1]。临床治疗COPD患者,以抑制气道炎症、改善肺部功能为主要目的,其常用药物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该药物是一种复合制剂,由布地奈德与福莫特罗组成,前者可缓解气道炎症反应,有利于抑制气道重塑,后者具有舒张气管的作用,能改善气道痉挛,有助于减轻临床症状对患者的影响[2]。有研究指出,呼吸系统疾病与肠道微生态存在密切联系,肠道菌群可通过肠-肺轴对肺部的防御应答及免疫状态造成影响[3]。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属于微生态制剂,含有丰富的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等益生菌,可促进胃肠道微生态优化,提高机体抗病能力[4]。近年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逐渐被应用于哮喘、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辅助治疗中。基于此,本研究探讨COPD患者联合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与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在2022年
1月至2024年6月期间接收并记录的280例COPD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深入的回顾性研究工作。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单一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每组均140例。单一治疗组患者中男、女性分别为87、 53例;组内患者年龄最小为51岁、最大为76岁,平均(61.79±5.34)岁。联合治疗组患者中男、女性分别为82、 58例;组内患者年龄最小为48岁、最大为75岁,平均(62.12±5.19)岁。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未发现具有统计学差异(Pgt;0.05),两组间具备比较的可行性。本项研究已获得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审查委员会的正式批准。纳入标准:⑴经临床检查确诊为COPD[5];⑵病情处于稳定期;⑶精神状态及认知功能正常,可配合治疗;⑷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⑴合并肝、肾功能障碍者;⑵合并恶性肿瘤者;⑶合并消化系统疾病者;⑷合并免疫或循环系统病变者;⑸合并哮喘、肺结核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者。
1.2 治疗方法 单一治疗组患者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粉雾剂(Ⅱ)(AstraZeneca AB,国药准字HJ20140458,规格:每支60吸,每吸含布地奈德160 μg和富马酸福莫特罗4.5 μg), 2吸/次、 2次/d。联合治疗组患者在单一治疗组基础上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内蒙古双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9980004,规格:0.5 g), 1.5 g/次、 3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 ⑴临床疗效。于治疗2周后,依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6]评价患者疗效。咳嗽、喘息等症状消失,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均较治疗前提高gt;70%为显效;症状较前减轻≥60%, FEV1、FVC较前提高30%~70%为有效;未达上述标准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1-(无效例数/总例数)]×100%。⑵肠道菌群水平。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收集两组患者新鲜粪便0.5 g,采用稀释法将其稀释至8~10倍后接种在培养基中,观察并记录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及肠杆菌菌落数,培养基购自北京百奥莱博科技有限公司。⑶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以2 500 r/min的转速(离心半径5 cm)离心8 min,取血清,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患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⑷肺功能。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利用肺功能测定仪(浙江亿联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型号: PF 286)测定两组患者FVC、最大呼气流速(PEF)、 FEV1水平,并计算FEV1/FVC。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计算数据。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表示,采用t检验。以Plt;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联合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单一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单一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lt;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肠道菌水平比较 治疗2周后,联合治疗组患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水平升高幅度均大于单一治疗组;肠杆菌、肠球菌水平降低幅度均大于单一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lt;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2周后,联合治疗组患者CRP、 TNF-α、 IL-17水平降低幅度均大于单一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lt;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肺功能比较 治疗2周后,联合治疗组患者FVC、 PEF、 FEV1、 FEV1/FVC水平升高幅度均大于单一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lt;0.05),见表4。
3 讨论
近年来,临床对COPD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肠道微生态与COPD的发生发展均存在密切关系,COPD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肠道菌群紊乱情况,可导致炎症因子异常分泌,加重病情严重程度[7]。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属于微生态制剂,可为肠道补充有益菌群,维持肠内微生态平衡,具有调控免疫及降低炎症反应的作用[8]。
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单一治疗组。分析原因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可增加COPD患者肠道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益生菌数量,对肠杆菌等致病菌发挥抑制作用,从而维持肠道正常蠕动,促进肠源性毒素减少,并通过肺-肠轴抑制肺部淋巴细胞与中性粒细胞的过度聚集,减轻肺部、气道黏膜炎症反应。双歧杆菌三联活菌与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可发挥协同互促作用,降低气道高反应性,达到控制病情进展的目的。临床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可通过肠-肺轴对肺部功能状态造成影响[9]。在本研究中,联合治疗组患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水平升高幅度均大于单一治疗组;肠杆菌、肠球菌水平降低幅度均大于单一治疗组。分析原因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可有效补充肠道益生菌,进而改善胃肠道微循环、恢复肠道屏障,可抑制相关炎症反应,避免微生物移位,维持肠道内稳态,从而增加益生菌数量,优化肠道菌群[10]。
在本研究中,联合治疗组患者CRP、 TNF-α、 IL-17水平降低幅度均大于单一治疗组,FVC、 PEF、 FEV1、 FEV1/FVC水平升高幅度均大于单一治疗组。分析原因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能改善肠道菌群失衡情况,可与肠道黏膜上皮结合,发挥抑菌、抗炎作用,有利于提高细胞免疫,强化吞噬细胞功能,加速机体炎症消退,且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经雾化吸入给药可发挥松弛气道平滑肌的作用,抑制炎症细胞活性,促使气道黏膜炎症反应减轻,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合用能从不同机制发挥抗炎效果,使机体炎症反应得到有效控制[11]。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提升肠道通透性,促进肠道受损屏障修复,改善胃肠道微循环状态,实现对炎症反应的有效调控,有利于缓解肺部炎症浸润,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可减轻因炎症反应导致的气流受限,改善通气情况[12]。
综上所述,COPD患者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与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治疗的疗效较好,不仅能有效促进肠道菌群的良性调整,还能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进而优化肺部功能。这一治疗方法在临床实践中表现出色,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徐振元.布地奈德福莫特罗与噻托溴铵联合雾化吸入对慢阻肺患者动脉血气、肺功能指标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 2023, 21(13): 27-31.
范波,南武娟,王惠琴.噻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对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患者炎症因子、气道重塑因子及肺功能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 8(23): 25-28.
石满杰,胡瑞宇,李冰,等.肠道菌群失衡在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22, 21(3): 215-220.
许承斌,费志永.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利奈唑胺治疗对重症肺炎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气指标、炎症因子的影响[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23, 29(6): 1016-1019.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工作委员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21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21, 44(3): 36.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8, 17(11): 856-870.
胡译文,苏卫华,赵卉.肺、肠、口咽微生物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研究进展[J].临床肺科杂志, 2023, 28(9): 1417-1421.
罗洪霞,李波,李洪刚,等.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对肺炎支原体肺炎腹泻患儿胃肠炎症的调节作用[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2023, 51(1): 139-141.
杨帆.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效果及对肺部超声评分、肠道菌群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 2024, 33(5): 897-901.
黄健.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对血清NGF、CKLF-1水平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2, 15(1): 78-81.
薛佳茜.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研究清源化痰颗粒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炎症反应及肠道菌群的影响[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黄南华,曾省都,袁华葆,等.益生菌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阻肺的临床效果及对肠道微生态环境的影响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4, 35(6): 702-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