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院校舞蹈编导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
2024-12-31赵梦笔苗加佳
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给文化行业带来了新的转折点,其中舞蹈更是在众多文化行业中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使得舞蹈受众越来越多,舞蹈编导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随之开始上升。
自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所以在物质满足的情况下,人们逐渐开始追求精神领域的满足。而精神领域的满足大部分依赖于文化的享受,其中舞蹈文化更是因为其独特的魅力俘获了大量舞蹈受众。基于此,舞蹈编导专业应运而生。为了满足社会对舞蹈编导专业的需求,普通高等院校对舞蹈编导专业课程进行建设与改革势在必行。目前已经有一部分高等院校对自己本校的舞蹈编导专业课程进行了建设与改革,但是取得的效果微乎其微,有些甚至没有效果。基于此,为了大力促进普通高校加强舞蹈编导专业课程的建设与改革,从普通高等院校舞蹈编导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的特点、普通高等院校舞蹈编导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原则、目前普通高等院校舞蹈编导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存在的问题,及促进普通高校舞蹈编导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有效措施等方面,对普通高等院校舞蹈编导专业课程的建设与改革进行了研究。
普通高等院校舞蹈编导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的特点
普通高等院校舞蹈编导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必要性。我国已经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其中已经明确提到,要加强专业课程的建设与改革,促进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舞蹈编导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依靠专业课程,同时舞蹈编导专业人才也是社会需要的人才,所以基于以上两点,普通高等院校做好舞蹈编导专业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就是非常必要的。
普通高等院校舞蹈编导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的特殊性。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详细阐述普通高等院校进行舞蹈编导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的特殊性。
第一,从市场经济发展与社会就业需求角度出发:舞蹈编导专业人才可从事专业教学、编舞工作等,其就业面是非常广的。在进行舞蹈编导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时候,就要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就业的需求来制定培养目标,且根据制定的培养目标建设适合本学校的教学体系,以及合适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
第二,从“以人为本”的科学价值观角度出发:舞蹈编导专业课程的设置以及与传统的课程设置产生了很大的差异,传统课程主要以理论为主,但是舞蹈编导专业更加倾向于实践教学,所以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下很容易产生不和谐的因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进行舞蹈编导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时候,就要尽力摒弃“教”的教学环境,而是要以学生为主,真正落实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这样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真正实践舞蹈编导专业课程的建设与改革。
第三,从生源类型、个性差异角度出发:与其他传统的专业课不同,舞蹈编导专业的生源类型与其存在很大差异,传统专业课招收的学生理论学习能力非常强,而舞蹈编导专业招收的学生实践能力要优于理论学习能力。就此,普通高等院校在进行舞蹈编导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时候,就要充分考虑到生源类型的差异性以及生源之间个体的差异性,这样才能保证舞蹈编导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效果。
普通高等院校舞蹈编导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的重要性。我国在颁布的相关文件中已经明确提到课程的设置要以“社会需要为导向”,基于此,在精神需求丰富的现今,社会对于舞蹈编导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且质量要求也是非常高的。所以,普通高等院校在进行舞蹈编导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时候,就要充分考虑到“社会需求”。
普通高等院校舞蹈编导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原则
普通高等院校在进行舞蹈编导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时候要充分尊重实际原则,不然就可能出现无法落实的现象。所以普通高等院校在进行舞蹈编导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时候要贴合我国目前实际情况,而不是异想天开地对专业课程进行建设和改革。
因为舞蹈编导专业的特殊性,其在上课的过程中会涉及实践,实践就会涉及场地、环境等问题,普通高等院校在进行舞蹈编导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时候,就要充分考虑到本学校的特点,遵循可实施原则。
目前普通高等院校舞蹈编导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大部分普通高等院校都已经意识到对舞蹈编导专业课程进行建设与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都采取了相应措施,但是最后取得的成果并不理想。
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科学设置舞蹈编导课程内容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普通高等院校都存在舞蹈编导课程内容设置不科学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内容设置不够专业:舞蹈编导专业课程的专业性是很强的,所以在进行舞蹈编导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时候,就要保证舞蹈编导专业课程的专业性。但是目前大部分普通高等院校在进行舞蹈编导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时候,都存在专业课程内容过于笼统的现象,或者是内容过于普通化,并没有体现出舞蹈编导专业课程的专业性。
第二,内容设置不够完整:虽然与其他专业相比,舞蹈编导专业是一个比较新型的专业,但是在进行专业课程设置的时候也要保证其完整性。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大部分普通高等院校在进行舞蹈编导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时候都存在内容设置不够完整的现象。舞蹈编导专业涉及的内容很多,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践知识,都应该包括在舞蹈编导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中,但是目前普通高等院校普遍都存在内容设置断层的现象。
舞蹈编导专业是非常注重实践的,所以在进行舞蹈编导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时候,就保证专业课程中设置了实践内容,但是就目前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普通高等院校在进行舞蹈编导专业课程设置的时候,都会偏向于重视理论专业课程的建设与改革,而忽视实践专业课程的建设与改革。舞蹈编导课程实践设置不够完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舞蹈编导专业课程实践设施不够完善:舞蹈编导专业课程的实践是要依托于实践设施来完成的。但是就目前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普通高等院校都存在舞蹈编导专业课程实践设施老化、不够全面等问题。
第二,舞蹈编导专业课程实践内容不够完善:舞蹈编导专业实践课程的安排应该是循序渐进的,不然就可能会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但是目前很多普通高等院校在进行舞蹈编导专业实践课程设置的时候都存在课程内容设置不够完善的现象,比如每节实践课程之间的联系不大,甚至出现跳跃的现象等。
就我国目前情况而言,所有事情都是日新月异的,所以在这个大背景下,普通高等院校在进行舞蹈编导课程内容建设与改革的时候,就要保证其建设与改革具备足够的创新性,紧跟时代的步伐。但是在实际调研中发现,目前大部分普通高等院校在进行舞蹈编导专业内容设置的时候都存在内容不够创新的现象,很多内容都是比较传统的,甚至是老旧的。即使有一些普通高等院校在进行舞蹈编导专业课程内容设置的时候意识到了要具备创新性,且努力将一些现代化元素融入课堂中,但是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或者是仅仅有少部分是具备创新性的,但是整体的创新性还不够等。
促进普通高等院校舞蹈编导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有效措施。通过上述叙述可以知道普通高等院校做好舞蹈编导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的重要性,且也已经明确目前普通高等院校进行舞蹈编导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舞蹈编导专业课程的内容是保证学生学习效果的基础,所以科学设置舞蹈编导专业课程是非常必要的。要想科学设置舞蹈编导专业课程内容,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第一,保证专业课程内容设置的专业性:要想保证专业课程内容设置的专业性,首先要将专业课程内容设置的具体化,避免过于笼统的现象出现;其次要将专业课程的内容设置的特殊化,要保证学生在专业课程上可以学到专业性知识,而不是专业课程所教授的知识,即使采取别的方法也可以学到,这样就体现不出来舞蹈编导专业课程的特殊性。
第二,保证专业课程内容设置的完整性:舞蹈编导专业涵盖的知识领域是非常宽的,所以在进行舞蹈编导专业课程设置的时候,就务必要保证专业课程内容设置的完整性。首先,要保证专业课程设置的系统性,也就是要保证专业课程的连贯性,加紧课与课之间的联系;其次,要保证专业课程理论内容的完整性,避免出现知识点遗漏的现象,要想达到这一标准,就要求教师对专业课程的内容进行反复检查。
要想完善舞蹈编导专业课程的实践设置,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完善舞蹈编导专业课程实践设施:首先,学校要对现有的实践设施进行检查;其次,对于老化严重的设施进行换新处理,对于还可以继续使用的实践设施进行维护,保证所有实践设施都是可以正常、安全使用的;最后,对实践设施进行查缺补漏,发现缺少的设施,及时进行采买、安装。
第二,完善舞蹈编导专业课程的实践内容:在进行舞蹈编导专业课程实践内容设置的时候,首先务必保证实践内容的完整性;其次,务必保证实践内容的安全性;再次,务必保证实践内容的可实施性;最后,务必保证实践内容的合理性。
第三,完善舞蹈编导专业课程的实践时间:在安排舞蹈编导专业课程实践时间的时候,要尽量安排在学生素质较好,且适合运用的时间段内,比如,在午饭几小时后,或者是早起之后等。同时,实践时间还要安排在理论课程之后,这样学生才能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在时代创新的背景下,高校要想对舞蹈编导课程内容进行创新,就务必保证紧跟时代的步伐。首先,就要打破常规,传统的内容是好的,但是在进行舞蹈编导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时候,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其次,要加入新元素,目前很多舞蹈元素与传统的舞蹈元素存在很大差异,在进行舞蹈编导专业课程内容建设与改革的时候,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问题,积极吸收新鲜元素;最后,要做好传统与创新的融合,传统与创新不应该是互相独立的两个部分,而是要互相融合,这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才能更好接受。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逐渐开始注重精神领域的享受,所以舞蹈编导专业应运而生,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重要性开始越来越明显。高校担负着为社会输送高质量舞蹈编导专业人员的重任,所以促进高校加强舞蹈编导专业课程的建设与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