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麻城孝感乡之移民文化

2024-12-31付兴嵩郑朝花吴戴晓杨湘胡双修

三角洲 2024年23期
关键词:湖广麻城孝感

在四川、重庆,提起“湖广填川”和“麻城孝感乡”,几乎无人不晓。问起那里人的祖籍,很多人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湖北麻城孝感乡。”麻城孝感乡移民后裔遍及川渝大地,歌谣“若问祖籍在何方?湖广麻城孝感乡”“问我祖籍在何方,湖广麻城孝感乡”“湖广填四川,麻城占一半”等广为流传,每年前往麻城寻根问祖的川渝人络绎不绝。麻城孝感乡是众多川渝民众心目中的圣地。

明朝麻城县分为四个乡,即太平乡、仙居乡、亭川乡、孝感乡。明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因户口消耗,孝感乡并入仙居乡。1563年,明朝朝廷正式批准建县。割麻城的太平、仙居两乡20里甲(110户为里,里分10甲)、黄陂的滠源乡8里甲、黄冈的上中和乡12里甲为新建县所属,定名新安县,不久改为黄安县。

古代麻城四乡乡界呈十字形,孝感乡在西南部,位于举水河下游冲积平原上,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水陆交通便利,手工业和商业很发达。古代孝感乡范围包括现在的南湖街道办事处、鼓楼街道办事处、龙池桥街道办事处南部、中馆驿镇、宋埠镇、歧亭镇、白果镇、铁门岗乡、顺河集镇南部,以及今红安县的倒水河以东、叶河乡以南部分。

在北宋年间,麻城县志记载孝感乡人入川。自元朝末年至清中期约四百年间,麻城人口大量入川。除官府组织移民外,还有随军入川后定居、避难和投亲者自发迁居到四川、在四川当官后定居等多种情况。规模较大的移民有四次:元末避乱入川和明玉珍红巾军入川,明初“湖广填川”,明末张献忠入川,清初“湖广填川”。

麻城移民入川的路线分水路、陆路。水路从链子溪渡口上船,经举水河进入长江,过汉口、荆州、四川夔州,到达川渝。陆路走官道,出麻城歧亭,经黄陂、孝感、云梦、随州、襄阳、巴东、四川巫山至川渝。

中国人重历史,敬祖先。因此,寻根问祖是中国人永远割舍不断的情结。生在异乡为异客的孝感乡民的子孙们,那辈辈相传的思念故土、追亲寻祖之念,至今更是绵绵无尽期!每年的除夕、正月十五和清明节,是麻城人祭祀祖先的三大节日。

孝感乡在移民后裔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们特意将新的聚居地取一个与孝感乡相同或相似的名字。如德阳市的孝感乡、孝德乡、孝泉乡、太平乡(麻城明清时有太平乡)、孝感村,叙永县的麻城乡,射洪县的孝感公社,阆中县的孝感公社等。这些地名,在全国乡镇名称中十分罕见。

在川渝一些地区,麻城移民乡音难改,至今还保留着一个个“麻城方言岛”。

现在麻城市每年会接到许多来自四川、重庆的寻根信件。每年有上千川渝人来麻城寻根问祖。

三峡大学生物与制药学院副教授胡双修(老家黄冈麻城),有幸结识四川遂宁建筑工程师唐志银先生。唐志银告知胡双修,“据家谱记载,我祖籍湖北麻城孝感乡”。2022年春节期间胡双修陪唐志银到麻城寻根祭祖,上午在麻城木子店镇,下午来到新打造的景区孝感乡都时,唐志银欣喜万分,情不自禁,一路狂奔,反复大喊“我回家了”。胡双修深受感动,不到半个小时,即兴赋诗《七绝·游孝感乡都》一首,以诗赠友:“小桥流水柏油路,雕龙画栋徽派楼。千里迢迢来寻根,忠勇孝善记心头。”

孝感乡都建筑属于仿古徽派建筑,具有“忠勇孝善,勇于创新”的新麻城精神。

(作者单位:付兴嵩,三峡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郑朝花,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第四初级中学城东校区;吴戴晓,三峡大学电气与新能源学院;杨湘,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胡双修,三峡大学生物与制药学院。)

猜你喜欢

湖广麻城孝感
湖北孝感 一条短信让救助更暖心
孝感天下,爱传千古
湖北麻城上半年石材出口达1467万美元
兴安加油——致敬赴孝感医疗队
孝感令
湖北麻城石材税收达4.16亿
湖广“苗疆”地区“改土归流”进程考论
绿色崛起中的麻城林业
明清湖广鱼鲊贡杂税研究
清代“湖广总督”为何只管湖南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