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升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

2024-12-31鲁亚杰

三角洲 2024年21期
关键词:辅导员政治思想

大学生是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储备力量,大学生的综合思想与各方面能力影响着我国社会整体发展。高校作为培养人才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养的主要阵地,在日常教学与工作开展期间,会涉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该项工作开展的有效性与实际性关系到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在通常情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辅导员负责开展,自身在大学生学习与成长过程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因此,高校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要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注度,将该项工作作为自身本职工作的重点内容,灵活性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使该项教育工作能够规范实效开展。

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相关概述

一、工作内容

高校辅导员在班级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自身的角色与职责丰富多样,不仅是班级秩序的管理者,还是教育者。在日常工作过程中,需要针对大学生组织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从学生学习与日常生活入手,给予大学生关心与帮助,逐步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习问题或生活问题,为大学生成长与发展提供真实有效的帮助。由此可见,高校辅导员的日常工作较为复杂且多样,如统计学生基本资料,选拔团员党员、组织军训、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以及带领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逐渐与大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朋友关系,不断获取大学生的支持与信任,促使学生在遇到任何问题时都愿意与之分享或进行有效沟通,为大学生身心协调发展贡献力量。

二、高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发挥的重大作用

现阶段,对部分高校所开展的思想教育工作进行细致的分析与研究,会发现该项教育工作主要是由高校辅导员负责开展的,并在其中承担着实践和指导的作用,在实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要以培养每一名学生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为主要目标,促使每一名学生都拥有属于自己的远大理想抱负,尽可能帮助大学生找到人生发展方向。不仅如此,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期间,高校辅导员还需要对当前社会问题、时事热点以及校园内所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分析与探讨,合理地引导学生分析与思考,对于有错误认识与行为的同学要及时进行纠正与处理,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发展。与此同时,高校辅导员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也有着积极作用。高校辅导员针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会全面认识与了解到每一名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以及当前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育与培训活动,并与学生一起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规划方案,确保学生能够走向正轨,不断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与社会作用。

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开展期间存在的不良问题

一、高校辅导员对自身角色缺乏全面认知,角色定位存在问题

从部分高校日常工作情况来看,辅导员的工作时间被其他工作内容所占用,在日常工作中不常看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长期如此下去,高校辅导员将会忽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对自身角色缺乏明确的定位和系统的认知,在此种情况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势必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大幅度降低工作开展的实效性与科学性。尽管部分高校辅导员准确认识到自身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但是对工作重心与工作内容缺乏系统的认识与理解,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并没有认识到育人的实际作用,从而大幅度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有效性。由此可见,高校辅导员对自身角色不明确是影响思想认识教育工作开展效果的首要因素。

二、工作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工作方法存在落后性问题

由于高校辅导员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组织者与重要参与者,所以高校辅导员的自身能力与素养影响教育工作开展的实效性。然而,在当前情况下,高校辅导员在综合素养与工作能力方面存在参差不齐的问题,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创新性与高效性。再加上新时代背景下的学生思想较为独立,且思想变化幅度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与强度,高校辅导员传统的工作理念与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实际需求。在此种情况下,如果高校辅导员继续采取说教的方法开展教育工作,不对工作方法进行优化与创新,就会降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价值与作用,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与效果。

三、教育队伍不稳定,职业前景发展有限

在高校经营与发展过程中,辅导员工作队伍的稳定性较为薄弱,人员流动性相对较大,此问题备受高校所关注,同时也是高校在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现阶段,大部分高校均认识到了高校辅导员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认可高校辅导员的存在价值与工作开展的实际作用。我国教育部门为了激发高校辅导员的内在工作潜能,推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意见》等相关条例,该条例主要围绕如何提高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与自主性而展开,以此来推动高校辅导员工作向规范化、系统化以及专业化方向转变与发展。然而,部分高校辅导员并没有准确认识到自身的职责,缺乏明确的发展思路,高校也没有为辅导员的职业发展开展顶层设计工作,受上述因素的影响与作用,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人员流动性不断加大,严重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时效性,同时还给高校教育工作整体开展带来了严重影响。

有效提升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实效性的具体措施

一、明确角色认知,提高高校辅导员工作素养

据上述分析得知,高校辅导员对自身的定位存在问题,该问题严重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实效性。在新形势下,高校要想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最大限度上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价值与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就要从辅导员层面入手,让辅导员准确认识到自身角色,掌握自身的工作职责与工作范围,只有这样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准确开展教育工作,保障每一名学生的思想意识与道德素养都能够受其熏陶,为大学生均衡发展提供有利条件。要想实现上述目标,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方面,高校辅导员要保持初心,准确落实自身工作职责。各学科教师和高校辅导员存在的目标就是为大学生提供服务,为学生学习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与保障。所以,高校辅导员要认清自身的本职工作,一切工作的开展都要以促进学生发展和帮助学生树立良好品质为主要目标,掌握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足够了解学生才能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忧愁,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理念。

另一方面,高校辅导员要与时俱进,夯实理论基础。在时代不断变化与发展的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不断更新变化,变化的是工作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质不会发生变化。在此种情况下,高校辅导员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教学能力,逐步完善自我,促使自身成为职业化、专业化以及系统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者,更好地解决学生学习与成长问题,助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范系统开展。

二、改善与创新工作方法,培养高校辅导员创新能力

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刻板印象,认为该项教育活动过于无聊与烦闷,不愿意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导致教学活动开展的实效性与可行性较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高校辅导员须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采取具有灵活性与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营造出轻松活跃的教学环境,从而引导大学生参与到思想政治教学活动中,有效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与体验感。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否具备良好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关键在于教学方法。因此,高校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前,要准确了解到每一名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思想动态以及性格特点等相关内容,依据学生具体状况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为大学生个性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高校辅导员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和信息化技术,弥补传统说教方法存在的不足与漏洞,用科学先进技术中的图片、视频以及动画等要素,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资源,创新教学模式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并在其中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让学生朝着预期、美好的方向发展。

三、开展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增强职业认同感与工作稳定性

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与综合性是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期开展的前提条件与重要基础,只有辅导员队伍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才能够保障教育工作稳步开展,脚踏实地地完成教育工作开展的任务与目标。身为高校领导者与管理者,要格外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通过一系列举措与方法来获取辅导员工作的认同感,以此来激发辅导员工作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在开展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时,可以着手以下三点:

第一,高校要建立健全辅导员管理制度。在开展管理制度构建工作之前,相关工作人员要加强对教育部门推出条例的认识与了解,将条例内容与具体规定作为辅导员管理制度构建工作开展的主要依据,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能、未来职业规划以及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管理制度,将管理制度的约束与管控作用全部展现出来,规范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行为,促使高校辅导员的职业水平与专业程度日渐提高。

第二,高校要针对每一名辅导员开展深入分析与评价工作,全面掌握辅导员的个人特长与工作能力,并为其制定出符合辅导员职业规划与发展需求的职业发展规划,保障辅导员的长处有处可施,帮助高校辅导员实现自身的职业价值和人生价值,在为学生提供更好服务与帮助的基础上,为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第三,高校还需要不断完善对辅导员的激励制度和保护制度。由于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内容较多,且工作开展的难度系数相对较高,在长期的工作中高校辅导员会失去工作的热情与动力。为了规避这一问题的出现与发生,高校可以搭建完整的激励机制,将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态度、出勤情况以及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工作开展的效果作为参考标准,对各方面表现良好的高校辅导员可以进行适当的激励,如物质奖励或荣誉奖励,充分调动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与自主性。同时,还要完善保护机制,保护好高校辅导员的基本权益,促使辅导员的基本权益不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让辅导员切实感受到高校对自身的保护与关心,从而更好地落实自身工作职责与权利,努力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综上所述,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我国教育部门对高校辅导员工作提高了要求与标准,引导高校辅导员认清形势,准确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逐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与品质。因此,高校辅导员要准确认识到自身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期间所扮演的角色,和自身角色所拥有的职责与作用,不断弥补过去在开展工作时存在的不足与漏洞,无论是从思想层面还是具体操作层面上,高校辅导员都要做出努力与改变,严格按照新要求和新标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使学生的思想理念和道德品质得到科学准确培养,进一步为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优质人才。

作者简介:

鲁亚杰,1991年7月生,男,汉族,河南开封人,硕士,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会计学。

猜你喜欢

辅导员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