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精神引领时代新人的“理”与“路”
2024-12-31丁瑾
时代新人是民族复兴大任的有用人才,将北京冬奥精神融入时代新人的发展中,探寻北京冬奥精神的深刻内涵,把握北京冬奥精神赋予时代新人的育人价值,有利于培养出担当大任、奋勇争先、散发青春之光的时代新人。挖掘北京冬奥精神引领时代新人的实践路径,最终实现“培根铸魂育英才”的目的。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进伟大的事业”“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广大参与者珍惜伟大时代赋予的机遇,在冬奥申办、筹办、举办的过程中,共同创造了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北京冬奥精神是激励着中国青年成长成才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着新时代青年勇往直前、奋发前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时代新人的引领提供精神养分。
北京冬奥精神的内涵向度
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申办、筹办、举办的过程中,北京冬奥精神孕育而生。这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生动实践,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时代之音,也是涵育时代新人的宝贵资源,北京冬奥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胸怀大局,发扬担当精神
“胸怀大局”就是心系祖国、志存高远。心系祖国:广大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参与者们不忘初心,牢记祖国的使命嘱托,以实际行动向世界展示了精彩的奥运盛会。北京冬奥会运动员徐梦桃拿到金牌那一刻喜极而泣,她说:“为祖国拼金牌是使命,也是荣誉。”为了给北京冬奥会提供“硬核”的场馆,建设者们在这7年里,心怀“国之大者”,发扬工匠精神,克服着工作期间的一系列问题与困难,奔赴在建设一线。志存高远:中国的运动健将们踔厉奋发,勇争第一,在多个冰雪项目上首次参赛就创造佳绩。18岁的谷爱凌靠自己的努力使梦想成真,站在了冬奥会最高领奖台上;冬奥会一鸣惊人的苏翊鸣曾说:“努力永远不会欺骗你。”总之,不论是会场的参与者们还是运动健儿们都以为国争光为己任,以为国建功为光荣,勇于担当使命责任,为了祖国和人民团结一心、奋力拼搏,充分彰显着胸怀大局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自信开放,展示大国担当
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北京冬奥会的“自信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一方面,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如期顺利地举办,这是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的生动体现。另一方面,北京冬奥会展示出中华文明的无穷魅力,收获了来自世界的好评。将中国风元素、理念融入开幕式、会场建设、志愿者服装等等。如开幕式“黄河之水天上来”,注入了中国人的浪漫;源于国宝大熊猫的“冰墩墩”,以大红灯笼为原型的“雪容融”,“瑞雪祥云”“唐花飞雪”的颁奖礼仪服,折射出坚定的文化自信,向世界传播着中华文化。总之,北京冬奥会利用中国故事、中国智慧,凸显出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热情友善的中国形象,增强了世界各国人民的交流与往来,展现出了“雍容大度,自信开放”的包容姿态,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活力、繁荣、开放的中国形象。
三、迎难而上,缔造不屈不挠
“迎难而上”,是苦干实干、坚韧不拔意志品格的表现。“只有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只有实干才能梦想成真。”承办冬奥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复杂格局的影响、疫情的肆虐、西方国家舆论的攻击、场馆建设的难度大等。北京冬奥会各条战线上的人们知重负重,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向世界奉献了一场精彩的奥运盛会。国家始终坚持对疫情进行精准、有力、彻底的防控,坚持底线思维,把防范化解各种风险困难挑战摆在重要位置,打好有准备的仗。疫情动态清零、精准管理、确保赛事安全、呈现赛事精彩,收获了来自各国参会者的好评。总之,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胜利举办,关键在于广大中国冬奥人苦干实干、坚韧不拔的意志品格,勤劳勇敢、吃苦耐劳的拼搏精神;根本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集中中国力量办大事。向世界展示着中华民族迎难而上、直面挑战的信心和勇气,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形象、中国力量。
四、追求卓越,铸就大国工匠
“追求卓越”是执着专注、一丝不苟精神风貌的表现。“我们不仅要办好一届冬奥盛会,而且要办出独一无二来。”7年磨一剑,广大参与者们争分夺秒、铆足干劲,北京冬奥会胜利举办,实现了中国对世界的重要承诺,这是北京冬奥精神中追求卓越的生动体现。冬奥村与开闭幕式进行了精心规划设计、奥运场馆经过了精雕细琢、各行各业历经了精心磨合演练确保冬奥会顺利举行。其一,冬奥会公寓楼的设计别具匠心,采用了“四合院”院落的形式,尽显中华传统建筑之美;其二,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场馆设计匠心独运,宛如一柄如意,彰显中华文化之韵。其三,交通、医疗等各行各业相互磨合、演练、配合,为冬奥会提供充分保障。总之,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能够赢得各方面的好评、广大运动员能够专注于比赛,正是得益于“执着专注、一丝不苟”的追求卓越精神的支撑。
五、共创未来,彰显大国格局
“共创未来”是协同联动、携手未来大国格局的彰显。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实践,是世界各国人民互相交流、文明互鉴的坚实桥梁,向国际社会传播了中国人民爱好和平、团结合作的价值理念。其一,中国倡导“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用烟花在鸟巢上空打出“天下一家”的中英文字样,是“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情怀表达;其二,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在“更团结”纳入奥林匹克格言的感召下,向世界发出了携手共进,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烈号召。“世界各国与其在190多条船上,不如同在一条大船上,共同拥有更美好未来。”总之,不论是2008年提出的“同一个地球,同一个梦”,还是2022年提出的“一起向未来”都证明着,全球人民始终住在一个地球村里,世界各国人民的命运始终休戚与共。北京冬奥精神中的“共创未来”和更团结相呼应,面朝人类发展未来,向世界发出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强音。
北京冬奥精神引领时代新人的价值旨归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学习和弘扬北京冬奥精神与时代新人的培育存在高度的契合性,北京冬奥精神为时代新人的涵育提供精神沃土,时代新人为北京冬奥精神传播时代之音。北京冬奥精神内涵丰富,是涵育时代新人的鲜活素材,具有丰富的育人价值。
一、有利于时代新人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夯实信念之“基”
“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北京冬奥精神凸显出爱国主义的永恒主题,爱国不仅深深扎根于中华儿女心中,更是时代新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基本点,弘扬北京冬奥精神,有利于让时代新人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心中深深扎根。北京冬奥会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二者叠加的背景下胜利举办的,这对中国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赛场上,中国的运动员顽强拼搏、表现优异,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北京冬奥会给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年上了一堂关于爱国主义的思政大课,青年作为观众大受震撼,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教材。应当深刻认识到身上肩负的“重任”,继续发扬北京冬奥精神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把爱国的种子埋进青年的心中,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有利于时代新人激发昂扬奋进的坚强斗志,增强奋斗之“力”
昂扬奋进的坚强斗志,意味着不屈不挠、浩然正气,这既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也是北京冬奥精神显现的深刻意蕴之一,更是帮助时代新人成长成才的重要力量。北京冬奥会已圆满闭幕,但激情永不熄灭,运动员们在赛场上的拼搏,留下了无数个精彩、激动、温暖的故事。“老将的坚守”,花样滑冰隋文静和韩聪相互扶持,历经种种困难,在北京冬奥会上谱写了人生的新华章;“青春浪潮”,在北京冬奥会上,00后小将成为主力,17岁的苏翊明、18岁的谷爱凌、21岁的李文龙等等;“奋斗执着”,短道速滑运动员范可心,获奖后俯身亲吻冰面,这位老将的梦想在这一刻得以见证。超越与奋斗的接力棒已经交到青年的手中,新时代青年要自觉用北京冬奥精神启迪心智、滋润心灵。通过进一步弘扬北京冬奥精神中的“迎难而上”,以昂扬斗志投身于实践中去,有利于树立青年不屈不挠的优良作风,让时代新人的成长成才在顽强的拼搏中成为现实,做奋勇争先的时代新人。
三、有利于时代新人树立责任担当,闪耀青春之“光”
“自觉担当尽责,始终成为组织中国青年永久奋斗的先锋力量。有责任有担当,青春才会闪光。”北京冬奥会举世瞩目,无数名北京冬奥建设者以高标准和激昂斗志投身于奥运场馆建设,交出了令人满意的冬奥建设答卷;从京张铁路到京张高铁全线贯通,这既为北京冬奥会提供了优质的交通服务,也让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们的出行更加安全高效、绿色环保,彰显出“中国速度”;上万名志愿者如同一朵朵雪花,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友谊、团结,尽显中国青年的风貌;我国的运动员尊重规则,认真完成每一场干净的比赛,不仅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还诠释了体育精神之美。在北京冬奥会中,广大建设者、运动员、志愿者体现了“以为国争光为己任,为国建功为光荣”的担当精神,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引领着时代新人感受中华儿女不屈不挠、自信担当的英勇气魄,帮助时代新人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锐意进取、自觉担当尽职,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锋力量,做发光的时代新人。
北京冬奥精神引领时代新人的实践路径
时代新人是担任民族复兴大任的有用人才,北京冬奥精神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彰显,使其正确深入地理解北京冬奥精神的内涵,主动积极地发掘北京冬奥精神引领时代新人的途径,以培养时代新人的责任担当、使命担当,让其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提升自我技能,在新时代谱写拼搏奋进、勇敢担当的新篇章。
一、营造浓厚的引领氛围,以精神的力量滋养时代新人的心智
营造浓厚的学习和弘扬北京冬奥精神的氛围,对于北京冬奥精神涵养时代新人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可以使时代新人的家国情怀、民族认同感更加强烈、深刻持久,积蓄伟大精神的力量。第一,用好网络传播平台。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并不断走向成熟,网络已成为青年获取信息的“第一场景”,也是涵养时代新人的环境所面临的首要不稳定因素。可以加大关于北京冬奥会短视频在网络平台中的传播力度,打破青年与北京冬奥会的时空限定。有效利用抖音、微博、微信公众号等青年喜闻乐见的平台,用短视频、微课的形式宣传北京冬奥精神,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积极探寻和创新北京冬奥精神“身边的故事”,使北京冬奥精神不再“悬浮”于青年的日常生活中。第二,发挥榜样青年的示范性作用。“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中国运动员奋力拼搏、信念如磐的故事诠释了北京冬奥精神,他们将自己的追求与理想融进热爱的事业,使人们提起某项竞技体育就能说出具有代表性的运动员和运动员的拼搏故事,这就是榜样的力量。北京冬奥会涌现了诸多青年的榜样,如苏翊明,他的故事激励着青年为梦想和自己热爱的事坚持不懈;谷爱凌,她的故事激励着青年摔倒了再站起来;武大靖,他的故事激励着青年应当朝着目标不顾一切地努力。中国青年为他们的经历而备受鼓舞,在时代新人的培育中发挥着榜样的力量,使北京冬奥精神的榜样故事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这是营造浓厚氛围以引领时代新人不可或缺的方式。
二、丰富引领的渠道,以多样化的方式培育时代新人
新时代,精神文化的力量显得至关重要,应当不断地创新教育方式、更新教育内容,丰富北京冬奥精神学习和弘扬的渠道,提高北京冬奥精神引领时代新人教育效果。第一,宣传志愿服务精神,做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新人。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志愿服务这项事业。北京冬奥会、冬残奥的志愿者是生动的“中国名片”,向世界展示了青春洋溢、朝气蓬勃的中国青年形象。本次奥运会有1.8万余名志愿者,其中35岁以下的青年占比35%,本次冬奥会志愿者报名工作启动以来,报名人数已经超过100万。由此可见,青年成为本次冬奥会志愿服务的主力军并在志愿服务的实践中不断磨炼自己。第二,保护好并用好北京冬奥的遗产。保护、修整北京冬奥会的场馆设施,为北京冬奥精神的传承提供“物质保障”。在艺术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地开展以北京冬奥会为主题的展览、VR互动体验、现场小课堂等。有助于青年感受到冰雪的魅力,使青年能够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加深心中对北京冬奥精神的感悟。精神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因此,保护好利用好北京冬奥会的遗产,推动北京冬奥精神“实打实”地融入时代新人的心中。
三、优化引领的方式,以高质高效的方式培育时代新人
在文化多元和社会空间嬗变的影响下,积极与消极的思想观念正不断涌动,涵养时代新人的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北京冬奥精神融入时代新人培育的方式要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持续推进时代新人的高质量培育。“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第一,将北京冬奥精神融进思政课。如,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可以以弘扬北京冬奥精神为目标,在课堂上开展北京冬奥知识竞赛;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可以以弘扬中国精神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讲解北京冬奥精神的价值内涵;高中的《思想政治》课,可以从文化与政治的角度,讲解北京冬奥精神对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高校的公共政治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能从历史的角度,讲解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历程,传递中华儿女追逐梦想的故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可以讲解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胜利举办所凸显的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政党形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可以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视角,讲解北京冬奥会彰显的“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和谐思想。北京冬奥精神的学习和弘扬离不开教育的引导,因此,将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作为思政课的内容,有助于利用思政课把北京冬奥精神讲深、讲熟、讲活,帮助青年在课堂的学习中逐步成长为时代新人。第二,组织开展实践活动。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为了更好地传承北京冬奥精神,培育时代新人,不仅要有理论方面的课程学习,还要有相应的实践活动来丰富北京冬奥精神的内涵,增强时代新人的实践技能。如,具备冰雪运动条件的学校,可以开展相应比赛,使青年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感受冰雪运动员的激情与拼搏;将北京冬奥精神作为一个主题融入班会课、团日活动和学校征文比赛等教育活动中;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在亲身经历中寻找对北京冬奥精神的理解。“人类的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此,积极投入实践是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一环,也是北京冬奥精神引领时代新人的空间转向。
“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共同构成了北京冬奥精神的核心内容,这是伟大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它彰显着中华儿女爱国爱党、不屈不挠、踔厉奋发的精神风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力量。时代新人承载着中华民族历史和时代使命,需要将个人与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培育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新时代坚持利用北京冬奥精神涵养时代新人,在探索培养时代新人实践路径中存在必要性,有助于培养时代新人的责任担当与顽强意志,让时代新人的青春之光洒满祖国的大地。
作者简介:
丁瑾,2001年生,女,苗族,贵州铜仁人,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