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新编”贵出新
2024-12-31吴思颖
“故事新编”是部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写作练习,写作目标是根据熟悉的故事,如《龟兔赛跑》《狐假虎威》《坐井观天》等,展开大胆而丰富的想象,编写有趣的故事。既然是故事,那么,就要做到角色有个性、情节要合理、内容有趣味。那么怎样才能写好“故事新编”呢?
一、确定好结局
与平时的写作不一样,在写“故事新编”时,确定好要改编的故事后,第一步不是思考要写什么内容,而是要先确定好结局;然后再从结局反推,想象导致这一结局的原因。比如,在改编《龟兔赛跑》时,可以假想兔子和乌龟谁输谁赢的四种可能:①兔子赢;②乌龟赢;③同时赢;④都没赢。你喜欢哪种结果呢?
一同学从原来的故事出发,在“坚持不懈就能成功”的道理的基础上,想出“用心读书才能让人更聪明”的立意,确定了“双赢”的结局:
兔子又输了。他红着脸,鼓起勇气,走到乌龟面前,小声问道:“你是怎么想到这个好办法的?”
乌龟扬起小脑袋,骄傲地回答道:“人不读书不聪明。这个办法是我从书里学到的!”
见兔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乌龟用自己的小短腿碰了碰兔子,安慰他说:“这次你也是好样的!做人就要敢于面对失败,不断改正错误。今天我赢了比赛,你赢了过去的自己,我们都赢了!”
话音一落,周围立刻响起观赛的小动物们热烈的掌声。
这样的结局与原来的故事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读着这样的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兔子和乌龟变得更加可爱了,小作者对它们进行了细致的动态描写,如小白兔“红着脸,鼓起勇气”“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等,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虚心求教、认真思考的兔子形象;乌龟“扬起小脑袋”“骄傲地回答”“安慰”等表现,展示出了它的自豪和宽容大度。乌龟看到兔子克服了自己的缺点,心甘情愿地告诉兔子它也是赢家。
针对《坐井观天》这个故事,同学也设计了新的结局——青蛙经历过外面的危险,回到了安全的井里。通过这个故事,他想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空间,盲目追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往往会失去更多。他这样写道:
这时,又有一只小鸟停到井沿上歇息了。它伸出头,想喝一点儿井里的水,一眼看到了小青蛙。它惊讶地问道:“你怎么又回到在这里了呀?外面这么大,你不想多出去走走吗?”
小青蛙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回答道:“外面虽然大,但是不适合我。你是有翅膀的,可以飞得很远,无边无际的天空更适合你。我离不开水,跑得也不快,没有自我保护能力。而且,地方越大,各种潜在的危险也越多,我不能因为外界的诱惑,失去了自由和生命。”
这样的结局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对小青蛙来说,井底才是他最安全的家,外面的世界再精彩,也不适合弱小的他。“我不能因为外界的诱惑,失去了自由和生命”,是多么痛彻心扉的领悟啊!
二、想象好情节
在确定新编故事的结局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改写主要人物的命运和构思有趣的情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局?故事编得越曲折越好,越神奇越有意思。比如,根据龟兔第二次赛跑“双赢”的结局,一同学是这样写的:
到了比赛那天,兔子把周围的小动物都叫了过来,它要让大家一起见证它的速度和它的变化。
乌龟也不紧不慢地爬到了起跑线前。兔子掏出象征必胜的红丝带,紧紧地绑在了自己两只长耳朵上,看上去意气风发。乌龟却把腿脚一缩,钻进了一个小圆胶圈里。兔子非常奇怪,可他也没时间想那么多了,随着裁判一声“出发”,他一溜烟似的向前方跑了过去。
乌龟也赶紧撑起四脚,把厚厚的圆形胶圈竖了起来。立刻,一个黑色车轮出现在大家面前。大家正奇怪乌龟哪儿去了,这个“车轮”突然自己滚动起来,而且越滚越快,还没出两分钟,就超过了正在跳跃的兔子,一眨眼就滚到了山坡下的终点。
兔子一下傻眼了。他使出浑身力气,好不容易气喘吁吁地赶到终点,这时,乌龟已经从胶圈里爬出来,正笑盈盈地看着他。
第二次比赛,乌龟选择了下坡。为了安全起见,小作者给乌龟选择了缩进“车轮”向下滚动的好办法,而不是自己缩进壳里当球滚,这样赢得兔子的概率就更大了。该情节还采用了前后对比的方法,不光把兔子的志在必得、精神抖擞、速度飞快,与乌龟的不紧不慢做了对比,还把乌龟的轻松超过与兔子的气喘吁吁做了鲜明的对比,读来画面真实有趣。
对《坐井观天》的改编,一同学是这样写的:
小青蛙开心地向远处跳去。太阳高高挂在天空,周围的草地郁郁葱葱。微风吹拂,小草像招手一样,缓缓摆动。
可是跳了不久,小青蛙就感觉到:皮肤特别干燥,被太阳长时间晒着很不舒服。想找口水喝,却找不到水源,只有一望无尽的草地。
突然,一条蛇从草丛里窜了出来,张开血盆大口,就要吃掉小青蛙。还好小青蛙反应迅速,一闪身蹦到了一块石头后面。
“这里竟然有青蛙,真少见。”蛇眨眨眼睛,真怀疑自己看错了。他忍不住自言自语道:“自从这里被开发以后,无人机隔三岔五地就来喷洒农药,晚上也有不少人来捉野生动物……如果刚才我看到的真是一只青蛙,那它的生命力可真顽强!”
听了蛇的话,惊魂未定的小青蛙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难怪刚才一直感到身上不舒服!幸亏刚才没有舔草叶上的水滴,没有捕捉飞舞的小虫,否则这会儿肯定中毒了……
好不容易等蛇走了,小青蛙才蹑手蹑脚地返回了井里。
瞧,小作者根据青蛙在沼泽地生活的特点,构思了它经不住对外面世界的好奇,跳出井口去长见识的事。然而,精彩的世界里隐藏着不可预测的风险。小青蛙在经历了蛇口逃生、耳闻了农药和滥捕乱捉给动物们带来的伤害后,觉得还是要抵御住外面的诱惑,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这样的故事新编,既提醒我们要懂得保护自己,又表达了对人类恣意破坏环境、伤害动物的不满。
三、设计好开头
既然是故事新编,那么,怎样从原来的故事顺利地转换过来呢?这就要看开头的水平了。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写出能自然过渡话题的开头,那么,故事新编离成功就更近了一步。
正常情况下,故事新编都是顺着原来故事的结尾,开始新的故事,如《龟兔赛跑新编》可以这样开篇:
自从在上次的赛跑中输了后,兔子一直躲着大家,不好意思见人。兔妈妈见了,劝说道:“孩子,外面一直都流传你自高自大、傲慢轻敌的笑话。你总是这样窝在家里是不行的,你要通过自己的行动,改变别人对你的看法。”
兔子想想真是这个道理,他对妈妈说:“我再去找乌龟比一次吧!我要证明自己的实力,改变我在大家心中骄傲、自以为是的形象。”
兔妈妈看着孩子不再颓废,欣慰地笑了。
兔子走出家门,久违的阳光洒在身上,格外温暖,它的心情也像这阳光,变得敞亮起来。他找到乌龟,热情地打招呼说:“嘿!哥们儿,上次比赛你好厉害呀,是我太自高自大了。我想跟你再比一次,让大家看到我真实的样子,好吗?”
乌龟听了兔子的请求,知道这个忙它是非帮不可了。不过,说实话,看到兔子现在成了别人口里的“缩头乌龟”,它也挺同情兔子的。它想了想,说:“我答应你,不过,这次比赛地点要设在我家门口。终点嘛,就是山坡下的小池塘边了。”
兔子见乌龟爽快地答应了,非常高兴。
小作者顺着原故事输了比赛的结局,想象出小白兔从颓废到重塑形象的决定,行文自然流畅,顺理成章地引出下文。这样的开头,还定位了兔子和乌龟的新形象,如兔子在妈妈的教导下变得要强;乌龟面对委屈的兔子愿意跟它再比一次,帮它找回面子的做法,也让我们觉得真实可信。兔子和乌龟这样的变化,也为后面的情节埋下了伏笔,可谓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