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农业背景下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2024-12-31黄云飞李思婷赵文廖洁丹刘玉清卢美君马坚婷付强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7期
关键词:智慧农业畜牧兽医校企合作

基金项目: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018GXNSFBA138015);2022年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2022JGXM129、2022JGXM128);2022 年度广东省本科高校在线开放课程指导委员会研究课题项目(2022ZXKC462);佛山市高层次人才及岭南学者科研启动项目(CGZ07001)

第一作者简介:黄云飞(1988-),男,博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动物病原微生物致病机制的研究及新型生物制剂研发。

*通信作者:付强(1982-),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动物分子免疫学。

DOI:10.20028/j.zhnydk.2024.07.003

摘" 要:该文结合智慧农业发展的思路分析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发现智慧型畜牧兽医专业人才的培养宜从教学内容、实践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等方面入手,探索构建与智慧农业时代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以期提高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从事智慧型畜牧生产的能力,与时俱进地满足智慧型畜牧企业的人才需求,促进智慧型畜牧兽医的教育和生产的发展。

关键词:智慧农业;畜牧兽医;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C961" " " " 文献标志码:A" " " " " 文章编号:2096-9902(2024)07-0009-04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alent training in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medic in especialty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smart agriculture. It is found that the cultivation of intelligent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specialty should construct a talent training system which is suit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mart agriculture in terms of teaching content, construct a practical curriculum system and a teaching staff,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of students majoring in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and enhancing the ability of students engaged in intelligent livestock production. Those strategies keep abreast of times and meet the demand of employment requirements for livestock enterprises, thereby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and production in the field of intelligent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Keywords: smart agriculture;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talent training; teaching reform;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从农业革命到工业革命,再到智能革命,人类的生活和思维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今时代农业领域已经逐渐普及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而智慧农业是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1]。智慧农业巧妙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智能传感技术、3S技术和5G等多种现代信息技术,全面综合地运用到农业的生产、加工、管理、服务和产品等环节中实现全程智能化监管。基于农业生产现场环境,如温度、土壤湿度、水分等信息,为农业标准化生产精准施策,实现智能可视管理、智能化决策、准确控制,从而实现农业智能化感知、预警、智能分析与决策[2-3]。智慧农业的到来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同时也增加“智慧型”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对执业人员的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智慧农业要求从业人员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熟练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较高的专业技能素养,以及数据分析、信息整合和科学管理能力[4]。在智能农业时代,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合理设计专业核心课程、实践培训与实习等教学内容,加强学生实践能力与专业技能的培养,从而培养出智慧农业时代企业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这既有利于提高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未来的专业能力和社会竞争力,又能满足社会和行业的需求。

1" 智慧农业背景下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教材缺乏智慧农业方面的内容

教材是大学生获取理论知识最重要的途径,其在帮助大学生建立专业认知与探索未知领域方面具有关键的指导作用,并且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提供思路和逻辑,教材作为课程教学的根本基底,也是大学生养成专业技能和素养的最基础途径。教材不能亘古不变,需要不断与时俱进地完善与更新,以保持充沛的活力和适应力[5]。现今,我国大部分农业高校在授课过程中仍使用传统教材,这些传统教材往往只着重于畜牧兽医专业知识,而缺少往智慧农业方面横向扩展的内容,这使得畜牧兽医专业教学面临着实验课教材偏枯燥、教学效率不高等问题。即使与数字化教学接轨,也仍然停留在基础知识的整理与简单罗列阶段,让学生的学习过程相对僵化[6]。在智慧农业背景下,现行的畜牧兽医专业教材已经难以满足智慧型人才的培育。因此,在智慧农业背景下畜牧兽医专业的教材改革建设应向智慧农业方向扩展。现代化教材建设不仅需要具备新颖性、逻辑性、实用性、规范性和易读性,还必须融入新的背景理念[7],实现智慧农业与畜牧兽医类课程有机融合,为传统教材的改革发挥前瞻性向导作用。利用数字化产品与智慧农业信息库交叉融合,从而实现教学互动,才能更好地满足新时代教学的需求。

1.2" 实践教学缺乏对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教导

智慧农业是信息技术和农业生产的融合体。在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已经成为人们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而大部分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育学生的专业素养,直接或间接地忽略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教导。这不仅制约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也影响了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实践教学中缺乏对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教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教师对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不熟悉。由于信息技术更新换代速度较快,一些老师自己对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不够充分,更难以将知识传授给学生;②学校缺乏相应的课程设置和教材。目前,一些学校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存在短板,缺乏相应的课程设置和教材,无法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信息技术学习机会;③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但目前一些学生缺乏这种意识,不愿意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

信息技术不仅是智慧农业的支撑技术之一,在畜牧兽医实践中也可应用于临床诊疗、教学和科研等方面,是推动畜牧兽医实践快速发展的中坚力量[8]。在单一专业课程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拓展,融入与智慧农业相关的知识和技术,这既是一种必要的创新趋向,也是一条极具挑战性的变革思路。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强弱影响着畜牧兽医专业知识和信息技术能否转化为生产力[9],所以加强对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的知识与技能的教导具有重要意义。

1.3" 智慧型畜牧兽医教学实习基地有限

如今,绝大部分畜牧兽医专业本科生都有了到相关实习基地(企业为主)参观和实习的机会,但仍面临着企业智能化水平参差不齐、智慧型教学资源缺乏、重要环节操作机会少等问题。再加上近年新冠感染疫情的暴发,学生外出参观和实习的机会受到极大限制,这导致针对智慧农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更难开展。目前,智慧型畜牧兽医教学实习基地的发展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设备不足。智慧型畜牧兽医教学实习基地需要配备各种设备,如兽用医疗器械、诊断设备等。然而,一些实习基地设备不足,导致实习生无法充分掌握相关技能。

2)技术水平不高。智慧型畜牧兽医教学实习基地需要配备高水平的技术人员,以保证实习生的学习效果。但是,一些实习基地技术水平不高,无法为实习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3)实习内容单一。智慧型畜牧兽医教学实习基地应该提供多样化的实习内容,以满足不同实习生的需求。但是,一些实习基地实习内容单一,无法为实习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总的来说,目前智慧型畜牧兽医实习基地仍然难以满足智慧农业时代对畜牧兽医人才培养的要求。

1.4" 对智慧型畜牧兽医师资队伍的建设缺乏重视

随着智慧农业时代的到来和发展,畜牧兽医专业相关师资队伍同样面临着新的挑战,一些传统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也不再适应高质量智慧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不再符合为适应智慧农业发展而不断创新的教育理念。哪怕授课老师生拉硬靠地完成“智慧农业”方面的教学任务,也难以培养智慧型畜牧兽医人才,甚至还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老师在学生心中的专业形象。随着智慧农业的不断发展,农业高校难以对上述问题视而不见。智慧型畜牧兽医师资队伍的建设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尽管这个问题早已引起了广泛关注,但在实践中,我们仍然发现许多学校和教育机构对师资队伍的建设缺乏足够的重视。如果农业高校不去创新,没有给智慧型畜牧兽医师资队伍的建设予以足够的重视,就难以保证后续高效培养“智慧型”人才工作的进行。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许多学校和教育机构对智慧型畜牧兽医师资队伍的建设缺乏足够的重视。一方面,一些学校和机构过于注重表面的形式,而忽视了师资队伍的实际效果;另一方面,一些学校和机构虽然进行了一定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但由于投入不足、效果不佳等原因,最终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因此,只有建立起一支高效、智能、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推动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2" 智慧农业时代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2.1" 丰富智慧型畜牧兽医教学内容

优质的教学内容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石,智慧型案例教学内容是培养智慧型畜牧兽医专业人才的重要引擎。形成优质的智慧型案例教学内容,其一,可以将智慧农业生产中各种信息整合形成的智慧型案例教学材料;其二,可以将智慧农业时代的背景理念融入现代化教材,注重教材知识的整合,实现智慧农业与畜牧兽医课程的有机融合;其三,可以以智慧型案例为单位建立畜牧兽医精品课程网络学习平台,建设立体化教材[10]。再有,可以利用数字化产品与智慧农业信息库交叉融合实现教学互动。另外,还可以将科研项目和智慧农业生产实践中的新成果、新学问、新方法、新技术,以及畜牧兽医专业科技发展的新趋向融入教学内容中。优质的智慧型案例教学内容,既能直观形象地给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呈现智慧畜牧兽医的相关现场环境,又能巩固理论知识,还能顺应发展智慧化农业生产以及培养创新型高质量人才的重要趋势。

2.2" 科学合理设置智慧型畜牧兽医实践课程体系

智慧农业时代对畜牧兽医人才的要求,既需要精通畜牧生产知识的传统畜牧兽医人才,又需要熟识智能技术的专业人才[11]。因此,建设更具实效性的智慧型畜牧兽医课程体系,既是满足学生毕业需求的关键,也是提高学生毕业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如何直观形象地呈现给学生?如何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让学生更快地掌握并巩固知识点?如何把理论知识转变成实际运用?这些都是科学设置智慧型畜牧兽医实践课程体系必须思考的方向。

如今,教学辅以视频播放已经非常普及。这在过去的实践教学中问题不大。但是在智慧农业时代下,单纯的课堂视频播放不仅占用课上时间,影响教学进度,而且严重影响教学效果。为培养集信息技术、数据分析和科学管理于一身的高质量创新型智慧型人才,宜构建视频资源共享、数据分析实训、远程虚拟操控、智慧型动物生产实训四大平台;再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生产现场监控视频,按教学要求将视频分类储存,后期与文字、声音、图像等有机组合,利于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身临其境”地虚拟操控[12]。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再结合在线云指导,使高效的系统化教学任务得以顺利进行,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更有效地掌握更多的知识。

2.3" 构建智慧型畜牧业校企共同培养体系

为了让畜牧兽医专业学生更好地了解智慧化畜牧生产流程,学校应注重加强与企业的合作[13]。通过学校与企业之间多途径协同培养高质量畜牧兽医人才,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水平和实践能力[14]。在实际教学中,可在时间和频次上灵活组织学生现场体验智慧农业的实际生产流程。这不但使学生了解智慧型畜牧生产的要求,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思考自己所学的知识以及理清自己的学习方位,为学生未来择业或深造提供实质性参考。

对于智慧型畜牧兽医教学实习基地存在的问题,可以参考以下途径。

1)加强设备投入。为了提高实习生的学习效率,应该加强设备投入。学校和实习基地应该共同承担设备投资费用,为实习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2)提高技术水平。为了提高实习基地的技术水平,学校和实习基地应该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和能力提升。此外,学校还应该邀请行业内的专家进行技术指导,为实习生提供更高水平的学习机会。

3)丰富实习内容。为了满足不同实习生的需求,应该提供多样化的实习内容。实习基地可以邀请行业内的专家进行讲座,为实习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此外,实习基地还可以组织实习生参观养殖场、兽医诊所等,让他们更好地了解行业现状。

另外,目前我国从事智能技术研发的人才严重短缺,需要大批人才作为智慧农业发展的支柱[15]。我国现今智慧农业从业人员缺乏兼顾农业专业知识和智能技术的综合性素质[16]。因此,智慧型畜牧业校企共同培养体系的构建是畜牧兽医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心,是智慧畜牧业高效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首先,我们需要加大对智慧型畜牧兽医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投入力度,确保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我们还需要注重师资队伍建设的系统性和可持续性,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师资队伍建设体系,确保建设工作的质量和效果。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注重师资队伍建设的培训和培养工作。通过为师资队伍成员提供多种形式的培训和学习机会,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从而更好地适应畜牧业发展的需求。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如设立奖励机制等,激发师资队伍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和责任心。

2.4" 加强智慧型畜牧兽医双导师制师资队伍的建设

在智慧畜牧业发展初期,高校教师极其缺乏智能化生产实践经验。为顺应智慧农业的发展要求,健全高校师资结构,宜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地实行“双导师”制度[17]。一方面可以通过校内培养智慧畜牧业学术水平高的专业教师,另一方面可以引进高素质智慧化企业人才,校企协同打造和强化智慧型师资队伍。

学校应加大打造多维度多层次教师队伍的精力和经费投入。首先,可组织青年教师进行智慧型畜牧业师资的系统化培训,保证教师具有较强的教学技能和扎实的智慧型畜牧兽医理论基础。其次,让教师多参加智慧畜牧兽医方面的研讨会,与权威型大师型的名师学习。各校间可积极开展经验交流会,分享高效有用的教学经验,了解当前智慧农业的新发展动向。“师与师”之间、“校与校”之间共同进步,实现双赢。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加强建设智慧型双导师制师资,为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外,学校应从制度层面引导教师加强与智慧型畜牧企业联系,加大高质量的智慧型畜牧企业人才的引进力度。大部分高校的考核体系没有对教师的产业指导、服务等业绩纳入考核,引导措施的缺失导致教师接触产业生产实践的动力大大降低。其次,从智慧型畜牧企业引进高质量的人才是建设一流智慧型畜牧兽医教师队伍的必要手段。但是现行的职称评定和晋升评价体系没有提供相应的评聘渠道,难以吸引以应用为导向的企业专业人才进入高校[18]。但实际上,智慧型畜牧企业导师不仅有着丰富的智能化生产经验,而且更懂得何种智能化技术更契合智慧畜牧业的需要,他们对大学生的专业认知、就业指导与推荐、企业文化教育、职场意识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工作具有明显优势[6]。智慧畜牧企业导师制的加入,培养目标与智慧型畜牧业产业需求匹配度将显著提高,进一步弥补了智慧型畜牧兽医师资队伍建设的不足。两者的融合与互补形成的智慧型畜牧兽医双导师制,不仅利于智慧型畜牧兽医人才培养方式的优化,而且能帮助畜牧兽医专业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专业知识和智慧化技能,还能更好地契合智慧农业时代的发展要求并规划好自己的大学生涯。

3" 结束语

在智慧农业时代背景下,我国畜牧兽医的生产水平全面提升是推动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愈发成熟的驱动力。培养更顺应智慧农业时代发展潮流的畜牧兽医专业人才是目前畜牧兽医专业教学的一个侧重点。在科学合理、与时俱进的人才培养理念的指导下,充分利用教学材料、课程资源和教师资源等资源,智慧型畜牧兽医的教学改革可得到更有力的推动。同时,更优质的智慧型畜牧兽医教育模式可得到更有效的实施,从而更有效地推动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的现代化、智能化,让畜牧业发展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 赵春江.智慧农业发展现状及战略目标研究[J].智慧农业,2019,1(1):1-7.

[2] 来蔓均.浅析自然辩证法与我国智慧农业的发展[J].农家参谋,2020(21):102-103.

[3] 周国民.浅议智慧农业[J].农业网络信息,2009(10):5-7.

[4] 胡云,鲁富宽,严海鸥,等.实现乡村振兴,助力脱贫攻坚——高校设立智慧农业专业的思考[J].农学教育,2021(2):104-106.

[5] 朱鹤健.教材创新 教学创新 强化实践:落实创新理念的三环节[J].中国大学教学,2008(8):10-12.

[6] 张正.高校企业导师制的实践路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4(21):98-100.

[7] 侯文菲,潘薇,徐伟.国内外农学动物科学专业教材比较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531-21533.

[8] 唐锦智,窦亚平,李芳.现代信息技术在兽医实践中的应用[J].兽医导刊,2008(4):10-12.

[9] 于长才.对黑龙江省畜牧兽医信息技术的创新与扩散展望[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7(8):130-131.

[10] 宋百军,王春清,王东来.药用动物养殖学立体化教材的建设与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2(15):171-173.

[11] 杨大蓉.中国智慧农业产业发展策略[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4):1-2.

[12] 高安崇,唐心龙,周靓,等.智慧农业时代背景下动物生产类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探索[J].黑龙江畜牧兽医,2021(22):130-134.

[13] 郑大睿.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农业经济,2020(1):12-14.

[14] 王志芳.高等农业院校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以北京农学院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9(17):16-18.

[15] 高建华,徐丹.论物联网生产模式在智慧农业中的应用[J].农业网络信息,2015(6):5-7.

[16] 王天擎,胡艳超.基于中小型农企视角的智慧农业转型行为研究[J].当代经济,2020(1):88-91.

[17] 李修伟,梁亚萍,董辉,等.“双导师”制度下农业院校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0(43):310-311.

[18] 李飞,李发弟.畜牧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三段制”培养模式探索与思考:以兰州大学为例[J].草业科学,2021,38(2):393-398.

猜你喜欢

智慧农业畜牧兽医校企合作
现代生物技术构建下的畜牧兽医实践分析
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的服务现状与对策探讨
农村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体系现状及对策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北斗卫星对智慧农业的作用与应用探讨
延边地区“互联网+农业”发展研究
视频教学在中职畜牧兽医教学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