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拉萨市高原露地蔬菜种植技术与推广策略探析

2024-12-31邓杰

乡村科技 2024年12期
关键词:小气候高原栽培技术

摘 要:蔬菜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蔬菜产业能极大丰富居民“菜篮子”,改善群众膳食结构。对拉萨市城郊地区露地蔬菜种植发展现状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阐明推广露地蔬菜种植的重要意义,并从合理营造小气候环境、推广应用先进适用蔬菜栽培技术等方面出发,提出可行性措施,以期促进拉萨市蔬菜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露地蔬菜;栽培技术;高原;小气候

中图分类号:S6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7909(2024)12-89-3

DOI:10.19345/j.cnki.1674-7909.2024.12.021

0 引言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以下简称“西藏”)把“菜篮子”工程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工作,努力把蔬菜产业打造成西藏的优势特色产业。笔者通过对拉萨市城郊地区露地蔬菜种植现状进行调研,总结出适合拉萨市气候条件的露地蔬菜种植管理模式,以期促进拉萨市蔬菜产业发展。

1 拉萨市露地蔬菜种植概况

拉萨市地处西藏高原中部、喜马拉雅山北侧、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中游的河谷平原,面积为2.964万km2,耕地面积为24.27 km2;海拔为3 658 m,年平均气温为7.4 ℃,最高气温为29 ℃,最低气温为-16.5 ℃,气温年较差为17.7 ℃;年降水量为200~510 mm,降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9月,全年日照时数在3 000 h以上,无霜期超过100 d[1]。大部分农区因最冷月气温不太低、最热月气温又不太高而造成年较差小,导致春季气温上升缓慢、秋季降温平缓[2]。2022年,拉萨市常住人口为86.79万人,其中农牧民约为26.44万人(占总人口的30.46%);农牧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 756元。2022年,拉萨市蔬菜种植面积为0.68万hm2,蔬菜产量为27万t[3]。

拉萨市蔬菜生产以设施农业(大棚、日光温室)为主,辅以少量的露地栽培。除甘薯、山药、姜等无法在拉萨市栽种外,其他各类蔬菜均能借助温室大棚在拉萨市进行种植和销售。受限于高原自然条件和气候因素,目前拉萨市露地蔬菜种植面积小且分散,种植品种少,缺乏品牌包装,导致市场竞争力弱,无法为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提供助力。

2 拉萨市发展露地蔬菜种植的重要意义

2.1 有利于调整市域农业产业结构

据史料记载,从清末至民国初年,拉萨市有不少蔬菜种植户在城郊圈地种菜,种植的蔬菜有14种,且栽种面积较大。这说明拉萨市有种植露地蔬菜的基础,可将露地蔬菜作为调整拉萨市农业产业结构的一个重要方向。

拉萨市气候冷凉干燥,少雨多风,昼夜温差大,年温差小,日照充足,冬春季农作物叶片温度明显比气温高[2],在一定程度上能延长农作物适宜生长期;病虫害较少,露地栽植时较少使用农药;昼夜温差大(最大为18 ℃),有利于有机物质的积累;空气洁净,水源杂质少,受污染程度小,农家肥充足,紫外线辐射强烈,生产的蔬菜口感好、品质佳。

随着拉萨市堆龙德庆区物流产业发展规划编制的初步完成,领峰智慧物流园、高原食品冷链中心等重大物流项目也相继建成投用[4],拉萨市的农产品储售渠道会更加畅通便利。若每家农户能生产一定量的蔬菜,则其不仅能吃到新鲜绿色蔬菜,还能实现创收。

2.2 丰富农牧民群众膳食结构

当地群众对蔬菜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从“认为莴苣菜只有牛才吃”[5]到常食蔬菜能增强体质减少疾病发生,观念的转变表明蔬菜已成为拉萨市城乡群众日常餐桌上的必需品。

近年来,随着拉萨市与内地物资交流的进一步深入,内地蔬菜可销售至拉萨市各个城镇,但因储存运输时间长,且耐储存的蔬菜种类不多,在新鲜度和品类选择上无法满足群众的生活需要。而发展大棚蔬菜的前期投入较高,非一般农户家庭能承受和长期从事的农业生产项目。在居住地周边种植露地蔬菜,前期投入资金少、难度不高,适宜单家独户生产,且家中男女老幼皆可参与,更符合目前拉萨市各乡镇实际。

2.3 丰富群众日常生活

随着拉萨市各县(市、区)城镇化步伐加快,农村青壮年人口大量涌向城镇,家里的老人除抚育儿孙、耕种农田或放牧外,缺少足够的娱乐活动,导致不良风气渐长,不利于乡村长久稳定发展。若每户农(牧)民能拥有小块菜地,饭后工余皆可参与整理管护,不仅能丰富农牧民日常生活,还可修身养性。村居周边规整的小菜园还可作为田园微景观,为新型服务型农业发展提供助力[6]。

3 探索高原露地蔬菜种植方法

3.1 合理化营造种植小气候环境

种植户可营造适宜的小气候环境,从而满足蔬菜对温度、湿度、日照和通风的需求。

3.1.1 围墙式种植

高原露地菜园的围墙要发挥保温、保湿、防风的作用,需要砌成封闭式,高度要控制在50~120 cm,适用于山腰、山脚、山坳等地势平缓或轻微坡度(小于10°)的坡地,且不受限于山的阴阳面,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保水保肥,缺点是不通风、易发生病虫害。

3.1.2 斜坡凹槽式种植

对于居住地周围有较为明显坡度的斜坡地(坡度一般在20°以内),可以挖出一个凹槽(整体形状类似于撮箕),种植面要与房屋地面平行,侧面为三角形,最里面是自然挡土墙。此种方式能抵挡寒冷空气,减少热量消散,提高对日光的利用率,且通风良好,适用于山坡的向阳面。

3.1.3 绿篱式种植

大面积栽培蔬菜时,可在菜地外围栽种一排或几排林木,内圈栽种一排灌木,从而形成天然的小气候环境,使风力减弱,增加局部区域的湿度。该方法适用于大范围平地,缺点是日照不充分,且要求周围有连片的林地。

3.2 推广应用先进适用蔬菜栽培技术

3.2.1 土壤处理和整地

秋收后,清理干净田间残膜、石块、包装袋等杂物。在冻土前进行一次深耕[7],并撒适量生石灰,能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土壤中的虫卵和病菌。

土壤解冻后,于3月中旬灌1次水,并用“扎纽”除草法灭草;4月底至5月初,当气温为7~8 ℃时再次灌水,要浇足浇透;再次灌水5~8 d后施基肥,每平方米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4.5~7.5 kg,并施入少量复合肥,深翻细耙[8],使土壤松软平整。

3.2.2 种子处理

选种时要剔除霉变、表皮破损、干瘪不饱满的种子,并对种子进行晾晒。不同蔬菜种子的催芽处理方法不同。例如,白萝卜种子要用常温水浸泡6~8 h;西葫芦种子要在50~55 ℃温水中搅拌20 min,当水温降至25 ℃后继续浸泡4~6 h[9];利用块茎繁殖的蔬菜(如马铃薯),要用凉水冲去切面渗出的汁液,再放入1%的石灰水中浸泡1 h[10]。

3.2.3 起垄栽培与地膜覆盖

在拉萨市露地栽培蔬菜时,对地温要求很高,宜采用起垄栽培与地膜覆盖一次性作业。一般情况下,垄面宽度为60 cm左右[11]、垄高20~30 cm,水不能没过垄顶,种植密度由蔬菜株形大小来确定。垄起好后,覆盖聚乙烯黑色地膜(透光率低),能有效抑制杂草的生长。覆膜完成后,在地膜边缘覆盖适量土块,也可用粗树枝一端勾住膜边缘绕一圈,扭紧后直插入垄底。

3.2.4 田间管理

种子入土后的第1次浇水要浇匀、浇透。出苗后,要勤观察,并适时在幼苗上方划膜引出幼苗,引苗时要尽量避开中午。及时查漏补缺[12],封紧膜面划口,防止风害及昼夜温差过大造成的冷害。幼苗有萎蔫现象时,可适当补浇小水,切忌在光照不足的阴天或日落前浇水,避免造成幼苗徒长。根据蔬菜生长情况适当追肥,避免蔬菜早衰而影响口感。同时,结合蔬菜长势及时剪除老叶、病叶、徒长枝,使养分集中供应。在霜冻来临前及时清理掉残膜、枯茬等,并集中处理。

4 推广种植高原蔬菜的措施

4.1 加大宣传力度,转变农牧民群众观念

目前,拉萨市各农牧区已有不少群众参与大棚蔬菜种植,甚至有部分偏远乡村的农(牧)民圈地种菜。拉萨市农业管理部门应选取其中成功的典型,宣传获益实例,逐步转变干部群众对高原地区不适宜种植露地蔬菜的陈腐观念,引导群众开展蔬菜种植;利用科普宣传机会,培育群众的科学精神,为开展露地蔬菜栽培打好思想基础。

4.2 科学选(育)种

根据拉萨市冷凉气候特点、市场需求和当地群众的食用习惯,当地农业管理部门应推广喜凉耐低温、抗病抗冻性强、产能大、适宜当地栽种的早熟蔬菜品种。同时,要深入各乡镇,积极向群众“取经”,广泛搜集当地群众长期栽培的蔬菜品种,并汇集栽培经验,深入研究扩大种植规模、提升品质及降低种植成本的途径和方法。

4.3 加大试验推广力度

各级农技推广部门与当地农业科研院所要根据拉萨市各县(市、区)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试验推广专项[13],包括区域试验、大中小型试验,掌握地力、气候等自然环境情况,筛选适宜栽种和推广的蔬菜品种,总结栽培管护及病虫害防治的基本规律,同时有计划地开展复种试验,逐步提高土地利用率。

4.4 积极开展种植技术培训

农业和科技管理部门应充分利用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训项目,聘请科研院所的专家和各大设施园区的“土专家”当顾问,通过田间示范指导、实地参观考察等方式,开展农膜覆盖、水肥药先进施用技术、病虫害防控等实用种植技术的培训,并培养出一批政治素养高、技术娴熟、群众基础好的致富带头人,用身边人、身边事引导农牧民种植露地蔬菜,帮助其解决生产难题。

4.5 推进组织化生产跟进服务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积极引导并建立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点和蔬菜实用技术示范基地,探索统一育苗供苗新模式;科研院所、设施农业园区、合作社或企业等组织应广泛参与和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降低农户种植露地蔬菜的成本与风险,提高蔬菜生产标准化程度。拉萨市可依托现有基地,在偏远乡镇设置蔬菜中转收售站,持续大力发展订单农业[14],由龙头企业带动基地或合作社,以基地或合作社联结周边农户,同时加强与城区批发市场、大型连锁超市、农贸市场及网络营销平台的联系,建设蔬菜贮存、加工、运输等配套设施[15],加大品牌建设力度。总之,拉萨市应将露地蔬菜产业打造成当地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拉萨市农牧业概况[EB/OL].(2006-10-01)[2024-07-16].http://www.taaas.org/info/1104/1450.htm.

[2]王先明.西藏农业自然条件与资源特点[J].西藏科技,1994(3):36-52,34.

[3]拉萨市统计局.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2-04-19)[2024-07-16].http://tjj.lasa.gov.cn/tjj/tjgb/202204/.

[4]拉萨堆龙德庆年鉴·2022[M].(总第11卷)北京:方志出版社,2022:12.

[5]李安宅.藏族家庭与宗教关系[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2:266.

[6]王广升.日喀则市露地西葫芦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2024(5):29-31.

[7]杨栋承.论立秋后露地蔬菜管理[J].农民致富之友,2016(21):20.

[8]王川.民国时期内地蔬菜传入西藏略考[J].民族研究,2011(6):82-92,10.

[9]宋翔,戴雁灵,褚旭东.高原露地蔬菜推广种植方略[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24):348-349,352.

[10]次吉.西藏农业蔬菜栽培技术及要点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21(29):21.

[11]闫凤岐,苏浴源,栗淑芳,等.高山高原露地蔬菜水肥药一体化生产技术[J].中国蔬菜,2022(10):119-121.

[12]田恩梅,杨统胜.高原优势产业露地蔬菜发展现状与对策:以湟中县为例[J].青海农林科技,2019(1):56-58.

[13]刘素华,陈来生,张广楠.青海省高原夏菜产业发展探究[J].青海科技,2022,29(4):72-75.

[14]柳红.浅议青海地区蔬菜产业绿色高效生产模式[J].青海农技推广,2022(4):5-6,16.

[15]张迎春.北方高原地区露地蔬菜有机栽培技术初探[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11):217.

(栏目编辑:于瑞涛)

猜你喜欢

小气候高原栽培技术
“引水工程”对克拉玛依局地小气候的改善
高原往事
迸射
高原往事
高原往事
不同坡位对毛竹林小气候及地上生长的影响
对龙眼高产栽培技术的探讨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