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寻莎士比亚学专家孙家琇

2024-12-31陈超

名人传记 2024年11期
关键词:佩里孙家波士顿

20世纪80年代初, 武汉大学的莘莘学子莫不珍惜改革开放赐予的机遇,读书、学习,意气风发,挥斥方遒。我就是在武汉大学外文系大卫·佩里教授的“莎士比亚戏剧”课堂上,第一次听到了孙家琇教授的名字。

那是一个初秋的下午,上课前两三分钟,佩里教授走进一〇二教室。教室不大,单门推进,先见左侧讲台,背靠黑板,面对两排木课椅。教授似靠非靠,站在讲台左侧,低头专注于手里的讲稿。全班不到十位研究生,大家也安安静静,互不打扰。教授突然一个大跨步,掩身讲台后,惊疑地冲着半开半闭的门问道:“Who’s there?”

同学们屏住了呼吸,所有的目光都看向了那扇半开半闭的门。一秒钟过去了,两秒,三秒……门纹丝不动,静寂;门开处,光、影,明、暗,亦不察纤毫有异……就这样,一句突如其来的惊问“Who’s there?”带我们进入了莎士比亚。正如《哈姆雷特》的开场之问:“谁在那儿?”追问的是生存的本质:我是谁,是谁在这天地间?

佩里教授告诉我们,在中国做莎士比亚研究,就要去找中央戏剧学院的孙家琇教授。孙家琇?这个名字从此在我心中生了根。之后,我从校友杨静远的回忆里得知孙教授与武汉大学的缘分,让我这个在珞珈山长大的武大学子在对她的敬畏中又添了些亲切感。这份因缘竟奇妙地延伸到了大洋这边的美国波士顿,借燕京大学、米尔斯学院、蒙特霍利约克女子学院、哈佛大学的档案资料及当年的中英文报刊,我回到孙先生早年求学求知、进行戏剧创作和舞台实践的历史原景中。这位来自天津中西女校、北京燕大的才女,对知识的热忱与渴望,如此令我神往!我们这一代人因历史的挫折年少失学,改革开放后,多少幸运儿又得以重返校园。我们不顾一切,追随着前辈高举的火把,承继他们的勇敢、坚韧与信念前行。愿祖国好!

美国波士顿 "陈超

猜你喜欢

佩里孙家波士顿
美核管会接收佩里核电厂延寿申请
LARGE TIME BEHAVIOR OF THE 1D ISENTROPIC NAVIER-STOKES-POISSON SYSTEM*
创新协作的四个阶段
走进波士顿,开拓新视野
你不能带绿气球进波士顿美术馆
玛格丽特·佩里
波士顿狂飙
鸟巢大作战
大钟惊魂
玩转正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