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空调系统异味源识别与控制策略讨论
2024-12-31谭冲梁荣业陈建平莫涛卢逸飞刘星宇
关键词:汽车;空调系统;异味;来源;原因机理;控制策略;方法
0引言
汽车空调异味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空调系统内部的微生物污染、蒸发器霉变、内饰材料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释放、以及系统内部的油脂和灰尘积累等[1]。这些异味源不仅难以识别,而且治理起来也颇具挑战性。长期处于异味环境中,乘客可能会感到不适,甚至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这对行车安全也是一种隐患。本文旨在对某车型汽车空调异味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首先分析异味产生的主要原因,然后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识别异味的具体来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和提出一系列针对性的控制策略。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汽车制造商提供设计参考,为汽车维修和服务行业提供科学的维护指南,最终为消费者创造一个健康、舒适的车内环境。
1行业调查及现状
在汽车空调行业中,有一种特殊的异味现象被业内人士称为“冻结臭”。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空调蒸发器温度下降至0℃(结霜点)时,即在压缩机断开前的瞬间,蒸发器表面开始结霜[2]。关于“冻结臭”的产生机理,制冷行业内主要有两种代表性的说法,它们各自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这一现象。
(1)第一种说法认为,空气中的气体水分在经过0℃的蒸发器芯体时会发生相变,从气态转变为固态(结霜)。在这个过程中,原本溶解在空气水分中的其他微量气体,如氨气、二氧化硫、硫化氢等,会随着水分的相变而析出。这些微量气体一旦释放到空气中,便会被鼻腔粘膜感受到,从而产生刺激性味道。由于这些微量气体的含量非常低,因此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感受到这种异味。通常只有那些嗅觉较为敏感的客户才能察觉到这种“冻结臭”。
(2)第二种说法认为,空气中的气体水分在经过0℃的蒸发器芯体时,同样会发生相变,从气态变成固态(结霜)。然而,这种说法强调的是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当空气经过蒸发器芯体时,其温度和湿度都会降低,这种特定温度和湿度的空气会刺激人的鼻腔粘膜,引发应激性神经反射。这种反射作用在部分敏感的客户中尤为明显,他们会感受到这种温湿度的变化,从而产生“冻结臭”的感觉[2]。
尽管两种说法在具体机制上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指向了一个共同点:即“冻结臭”的产生与空调蒸发器在特定温度下的相变过程密切相关。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现象,以下是对这两种说法的进一步详细阐述。
在第一种说法中,相变过程中微量气体的析出是一个关键环节。这些气体在常温下可能不易察觉,但在低温条件下,随着水分的凝结,它们被释放出来,浓度相对提高,从而变得可感知。这些气体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对人体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因此即使是极低的浓度,也能被敏感人群所察觉(图1)。
而在第二种说法中,重点在于空气温湿度的变化对人的生理影响。当空气中的水分凝结成霜时,不仅温度下降,湿度也会显著降低。这种干燥且寒冷的空气对鼻腔粘膜的刺激,可能会导致敏感人群出现不适感,甚至产生应激性反应。这种反应可能是轻微的鼻腔不适,也可能是明显的异味感知。
为了解决“冻结臭”问题,汽车行业空调制造商和汽车制造企业研究人员往往采用多种解决方案来处理。例如,改进蒸发器的设计,使其在低温下不易结霜;优化空调系统的气流路径,减少水分在蒸发器表面的停留时间;以及采用更高效的过滤材料,捕捉并去除可能产生异味的微量气体。此外,优化空调系统的控制策略,以避免蒸发器温度降至结霜点,也常常是预防“冻结臭”的有效手段。总之,“冻结臭”现象在空调行业中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通过对该车型空调疑问产生机理的深入剖析,结合技术创新和产品设计优化,有效减少甚至消除这一现象,从而提升空调使用体验,同时来减少该车型消费者的抱怨。
2某车型空调异味问题来源
根据网络搜集的数据显示,从某年2月至次年3月,某车型的气味投诉高达375起,其中空调异味投诉占了243起,位居网络抱怨数据第二位。这一统计结果无疑揭示了该车型空调异味问题在消费者心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它已经成为威胁该汽车品牌形象和客户满意度的关键因素[3]。
面对这一问题,攻关小组立即将其列为质量改进的首要任务,着手采取更为积极的措施解决该车型空调系统异味问题,从根本上遏制客户抱怨的蔓延。与此同时,团队人员也立即建立了一个快速响应的投诉处理团队,以便对消费者的反馈进行及时有效的跟进,确保问题能够迅速解决,从而恢复消费者的信任。
为了有效降低空调异味投诉,提升品牌口碑,增强市场竞争力,经攻关小组深入探究异味产生的根本原因,并据此最终制定出了一套系统的控制策略。本次针对该车型空调系统异味问题的积极处理不仅是对产品质量的严格要求,也是对消费者负责任的体现,对于提升整个汽车行业的服务水平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汽车空调异味一般原因及常规处理方法
汽车空调异味是许多车主常见的问题,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开启空调后经常会伴随着一阵刺鼻的霉味或难闻的气味,这不仅影响驾驶和乘坐体验,还可能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掌握有效的处理方法对于维护汽车内部环境至关重要。
3.1针对空调滤芯导致的空调异味原因
空调滤芯的主要作用是过滤进入车内的空气中的灰尘和微小颗粒。如果滤芯过脏,会导致其表面堆积大量灰尘、微生物等,这些物质在潮湿或高温条件下容易发酵、分解或霉变,产生难闻气味[4]。
处理方法:找到空调滤芯的位置(一般位于发动机舱左上角或手套箱后面),取出滤芯检查其清洁程度。如果滤芯过脏或已发霉,应立即更换新的空调滤芯。
3.2针对空调蒸发器导致的空调异味原因
空调蒸发器由于工作温度较低,会产生冷凝水,这些冷凝水会附着在蒸发器及其周围部件上。空气中未被滤掉的灰尘与冷凝水结合,为细菌、霉菌提供了滋生地,从而产生异味。
处理方法:使用专用的空调清洗套装进行清洗。将空调调到外循环,风扇调至中挡,拆下空调滤芯,并将清洁剂喷入管道内。让其作用5min后重复操作,完成后最大风速吹风10min以排出残余清洁剂。另外使用抑菌剂也可以有效杀灭空调系统中的细菌和霉菌,防止其再次滋生,从而保持车内空气清新。当然良好的使用习惯也可以减少空调异味的产生。例如,停车前将风力开到最大吹几分钟,可以吹干蒸发器上的水分,避免细菌滋生等等。以上即是通常汽车行业空调异味产生的原因及常规处理方法,而针对本文所示车型空调异味其具有一定的特异性[5]。
4该车型空调异味产生机理分析及措施
4.1空调异味产生机理分析
首先,调查行业内的蒸发器芯体是否有冻结臭。试验方法,是将各厂家蒸发器芯体连接此抱怨车型,芯体放置在车外,以便确认芯体是否产生冻结臭。经过对相关主机厂及行业产品评估及调查,结果如图2所示。
经过对标分析,各主机厂采用定排量压缩机的车型应对汽车空调冻结臭的方法均是通过合理设定空调切断温度,即在蒸发器未结霜之前切断空调压缩机。具体的温度设定根据每个车型不同,均是通过台架试验确定。另外大部分合资厂采用外控变排量压缩机,可以精确控制蒸发器表面温度,永远不会到达结霜温度,因此整车可以免受“冻结臭”的影响。
结合行业对标情况,依据该车型的配置对其进行相关台架试验验证,同时联合售后、质量、技术中心团队,在珠海、南宁、柳州等地实地确认,识别客户抱怨的气味。经现场抽查,下线新车,确认出该平台车型存在客户抱怨气味和时间对应关系坐标图(图3)。最终锁定异味产生的主体为蒸发器芯体,且出现在结霜温度点。另外根据实地了解,塑料、橡胶件、无纺布和蒸发器芯体本身的气味并不是客户抱怨的气味,且这些材料都是制冷行业通用的材料,并非该车型特有的材料,该部分原因可以予以排除。
4.2空调异味处理措施
结合该车型汽车空调“冻结臭”产生的根本原因,即空调温度急剧下降到0℃时,压缩机断开前的瞬间,蒸发器表面结霜客户闻到“冻结臭”,并根据实际装车情况制定出具体的处理措施。
(1)首先,针对现有车型全部更新控制软件;同时生产线车型自然断点,以上措施全部是将压缩机切断温度由-1℃调到1℃,吸合温度由4℃改为5℃。
(2)其次,针对新产品车型,采取在配置调整项目及后续新项目中优化压缩机切断时的温度数据来改进。
经过后续的近一步验证和跟踪,并结合售后市场最新反馈,该系列车型通过采用以上措施后,空调异味问题得到明显改善,市场抱怨数据明显降低,充分证明此次相关工改措施有效[5]。
5该车型空调异味问题处理产生的效果
经过以上一系列针对空调异味的处理措施的实施,最终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网络投诉抱怨排名有了显著的下降,从之前的第二名迅速跌至第十二名,这一变化不仅展示了公司在解决问题上的效率,也反映了客户对处理结果的认可。客户进站处理后,对于处理结果的高接受程度,充分说明了公司在异味处理上的专业性和有效性。客户满意度的提升,不仅增强了品牌形象,也提高了客户的忠诚度。这一转变体现了公司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企业理念,让客户感受到了企业的责任心和服务的温度。
此外,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还大大节约了售后处理该问题耗费的工时成本。以往,空调异味问题常常需要大量的售后人员投入,耗时较长,效率低下。而现在,通过预防性维护和专业处理,售后团队的工作量大幅减少,工作效率显著提升。这不仅降低了公司的运营成本,还提高了售后服务的整体水平。更重要的是,公司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展现了对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持续追求。这种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使得公司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和好评。随着客户满意度的不断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也得到了进一步增强,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通过有效的异味处理措施,公司不仅解决了客户投诉问题,还提升了品牌形象,最终节约了成本(经测算节约成本约164万元/年)。
6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某汽车空调异味问题产生的原因机理进行分析并制定了相应改善措施,通过对改善措施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跟踪评估,证实了本文提出的空调“冻结臭”的处理措施能够显著降低汽车空调系统异味的产生,提升车内空气品质,从而增强消费者的乘车体验。本研究不仅为解决汽车空调系统“冻结臭”异味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汽车空调系统的设计和维护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