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行业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路径探究
2024-12-31高颖仪
摘要:民航类高职院校因民航业的行业工作特质,尤其需要从事该职业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行业文化素养。创新民航类高职院校民航行业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探索将民航校园文化建设与日常民航行业文化教育融合的教学模式,能够促进民航专业学生知识技能的转化,培养出更符合行业需求的专业人才。该文从民航企业文化和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分别出发,通过分析两者的内涵、在高职院校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性、相互之间的关联等内容,从环境营造、长效机制建设、多维度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形式、强化师资队伍建设4个方面探索民航校园文化建设与行业文化的融合路径。
关键词:民航业;民航行业文化;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行业需求;技能转化
中图分类号:G712.3;F56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4)11(b)-0144-05
Explor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Path Between Civil Aviation Industry Culture and Vocational College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GAO Yingyi
(Guangzhou Civil Aviation Colleg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403, China)
Abstract: Civil aviation vocational colleges, due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ivil aviation industry, especially require students engaged in this profession to have strong industry cultural literacy. Innovate the ways and methods of cultural education in civil aviation vocational colleges, explore the integration of campus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civil aviation with daily cultural education in the civil aviation industry,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knowledge and skills among civil aviation students, and cultivate professional talents that better meet industry needs. 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construction of civil aviation enterprise culture and vocational college campus culture, and explores the integration path of civil aviation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industry culture from four aspects: environmental creation, long-term mechanism construction, multi-dimensional enrichment of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forms, and strengthening of teacher team construction, by analyzing the connotations of the former two, their importance in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 education, and their interrelationships.
Key words: Civil aviation industry; Civil aviation industry cultur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Industry needs; Transformation of knowledge into skill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进入新阶段,强化高职学生内涵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主要方向,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深入,高职院校与民航企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道路也更加明晰。伴随着国家深入推进民航强国战略的政策要求,大力弘扬民航行业文化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努力探索民航行业文化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有效契合,对学生在学校的培养及日后就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价值与长远意义。
1 民航行业文化概述
1.1 民航行业文化的内涵
民航行业文化主要包含民航安全文化、民航服务文化等根本内容。民航安全文化是民航行业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航空运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影响民航业的经济利益、社会声誉和长远发展。通过持续的安全文化建设,可以提升行业整体安全水平,增强社会公众对民航业的信心,促进民航业的可持续发展。“持续安全”的理念是民航局在新时代建设民航强国背景下提出的重要要求和内容,民航安全文化由此成为新的发展战略,在新的政策指导下,持续安全文化成为民航安全文化的重要内容[1]。无论是民航行政机关还是民航企事业单位,在民航业的发展过程中,都将安全文化置于民航行业文化建设的首位,深入贯彻“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发展指导思想,积极推动持续安全文化的教育与普及。民航行政机关从宏观层面出发,强调民航安全思维、理念及价值观念的传播,以及全行业的安全法治意识,重点解决国家民航系统的整体安全问题,包括事故预防、安全技术革新等方面,确保全面的安全管理。而民航企业则更加注重微观层面的安全文化建设,致力于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心理状态、行为规范及制度建设,重点关注企业内部各运营环节的具体安全问题,确保企业在实际运营中安全无虞。
民航服务文化在民航行业文化建设中地位极为重要,在提升民航服务质量、增强行业竞争力、提高旅客满意度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持续的服务文化建设,可以提升民航行业的整体水平,增强社会公众对民航业的信任和支持,促进民航业的可持续发展[2]。民航业本质上是服务行业,一直以来都尤为重视服务质量。我国民航工作发展中一直强调“服务质量”的提升,民航服务文化更是民航行业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不管是民航方面对应的政府管理部门还是民航企事业单位都牢牢把握树立真诚服务理念、规范服务意识的方向方针,根植服务至上、客户至上等先进理念。民航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民航机构的工作人员均努力贯彻民航航空消费者至上的服务意识。航空公司机组、机场运输服务、销售代理、空管、空乘、适航维修、航材供应、机场地面代理等多岗位均以服务为核心,为旅客提供个性化、规范化服务,注重建立优质、高效的服务理念。
民航行业文化凝聚着民航业的价值观和发展观,民航类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当积极主动融合行业企业文化,构建校企文化融合的校园文化建设体系,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向职业技能的转化,培养学生适合行业要求的职业素质,实现由高职学生向民航业职业人才的高效转化。
1.2 民航企业文化在民航类高职院校学生培养中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本身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院校,而民航类高职院校又有其特殊性,院校培养的学生在毕业后多从事航空航运事业,如机场、民航公司等工作单位,因行业工作特质,与民航相关的每一个岗位都有其特殊性,关乎旅客的生命安全,故需要从事该职业的学生具有较强的道德品质和政治素养,也需要学生从根本上对国家、社会及职业产生责任感、认同感。但是目前民航类高职院校在学生的教学培养计划中,往往会将培养重心落在专业技术能力以及专业理论知识上,缺少相关行业文化的教育内容,未将学生的专业特性和未来职业规划等内容与行业文化结合起来,使学生缺乏对民航岗位特殊性及重要性的认知和重视,不明确自己在进入社会参加工作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容易出现大局观念不强、民航安全文化意识不强、服务意识不高等情况。从就业层面上看,接受了专业技术技能教育的学生在毕业参加工作之时普遍能满足民航企业的要求。但长远来看,对职业的认同度不强容易导致学生就业后达不到民航单位的根本要求,从而影响学生就业的持续性。因此,民航企业文化教育在民航类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中,与民航专业技能培养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
2 民航校园文化建设概述
2.1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思想建设工程,它涵盖了学生在校园中参与的教学、生活及发展的各个方面。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氛围是一所院校区别于其他院校的主要特征,但部分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较少深挖学院发展建设的特色,导致校园文化建设的识别度不高,未能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环境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校园文化建设通常需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高质量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在校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校园文化熏陶,从而由内而外形成有效的思想观念[3]。校园文化建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展示出一所院校的教育软实力,是学校育人使命的有效延伸。校园文化建设被视为教育环境建设,建设先进的校园文化可以强化校园及专业教学的主流文化,推动院校的长远发展。而高职院校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时,普遍以高等教育学院为参考,忽视了高职院校学生的特殊性,未能展现出高职院校的独特性。
2.2 民航类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培养的重要性
一般来说,校园文化主要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主要为精神文明建设,其核心是学校的观念及精神文化。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进入强化内涵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阶段。民航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在学生培养的全过程拥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强化突出民航类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是落实文化育人,树立文化自信,打造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民航类高职院校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的必然之路。营造出具有民航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是民航类高职院校走好特色办学道路,走好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迫切需要。通过植入民航类教学特色,有效建设民航类高职院校特有的校园文化氛围,可在民航类高职院校内部营造行业文化全覆盖的文化育人的氛围,通过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方式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文化,让文化育人彰显力量,让职业教育焕发生机。民航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意义重大,是对学校师生发展有益、对学校发展有利,也对民航专业学生的职业教育事业与民航业发展有积极影响的正确选择。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应具有专业特色,民航类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应重点探索校企合作,将民航行业文化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道路,才能从根本上使学生深刻理解和接受民航企业文化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民航类高职院校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
3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民航企业文化的关联
在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过程中,校园文化建设与行业文化建设相辅相成。校园文化建设的本质为精神文明的建设,而民航行业文化则是通过物质、精神、制度等文化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行业从业者,使行业从业者形成正确的行业文化观念和行业所需的道德品质。开展民航行业文化教育能有效保障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民航行业文化教育也能依托校园文化建设开展[5-6]。一方面,可以说校园文化建设和民航行业文化都是学生的精神文化培养,为非智力能力方面的教育。当民航行业文化建设开展力度不够时,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一些辨别能力较弱的学生容易出现盲从心理,受到消极因素影响,进而出现思想问题;当校园文化建设力度减弱时,民航行业文化教育会找不到落脚点,被理论教学课程教学局限其中,难以直达学生内心。另一方面,优质的校园文化建设能够为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提供一个融洽的、积极的环境,使学生无时无刻都能感受到专业知识及优秀文化的熏陶和指引,在此植入民航行业文化教育,能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若民航高职院校的民航行业文化教育坚实有力地开展,会使学生对民航行业的主流价值观,甚至未来的职业内涵具有更加强烈的认同感、责任感,从而自主改善精神面貌,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影响校园文化建设[7]。因此,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民航行业文化教育工作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应充分利用两者的辩证关系,促使教育效果最大化。
4 民航校园文化建设与行业文化的融合路径
4.1 打造依托校园文化建设的行业文化教育环境
面对当前民航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民航行业文化教育互促的问题,应当从学校层面自上而下营造正确的教育环境,形成校园文化建设和行业文化相辅相成的教育氛围。首先,从学校层面出发,在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方针政策、思想教育等工作中,结合民航行业对应的行业准则、素质要求等推动政策方针及思想精神的落实,加强决策者、管理者、执行者的民航行业文化教育,明确目标方针,同向发力[8]。其次,在推动民航行业文化教育依托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的过程中,要加强校园内从事学生专业课程教育及思想教育工作的教职工的培训,从师资力量上着力,让从事相关工作的教职工正确看待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文化教育功能,并通过教师的引领作用将这一功能发挥最大化,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方式方法,指引学生寻找正确的民航行业文化内涵。从这一角度出发,创新对教职工的培训模式,更新培训内容,使其与时俱进。增加教职工深入民航企业熏陶培养的机会及途径,为教职工自身设立更全面、客观的民航行业文化思想,在开展民航行业文化教育的基础上,大力挖掘隐藏的行业文化教育资源和途径,提高教职工将民航行业文化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灵敏度。在校园内自上而下营造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教育工作格局,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行业文化教育的工作实效。
4.2 搭建行业文化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高职院校的民航行业文化教育及校园文化建设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要使两者真正实现互利共赢,还需加强体制机制建设,为校园文化建设和民航行业文化教育“融、共、促”搭建起有保障性的上层建筑[9]。可以分别从政策支持、校园铺设、学生管理等多方面出发,逐步搭建并完善有关体制机制。在政策支持方面,从学校层面坚持以民航行业文化教育工作引领校园文化发展的目标,将正确的民航行业文化教育工作内容设立为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开展的主旋律;在校园铺设上,可以将民航行业文化教育元素及民航行业文化教育重点、要点融入校园硬件设施文化建设中,使校园内随处可见学生必须具备的民航行业文化教育关键词,如民航业重点关注的“民航安全”“民航服务”意识等精神文明要求,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从校园学习生活环境中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在学生管理方面,通过强化学生日常行为的管理,如部分民航高职院校会在学生日常管理中加入准军事化管理,以约束学生的日常行为,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民航行业观念、良好的道德品质及高尚的职业素养。
体制机制的建设还包括评价反馈机制,新生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摸索探究的时期,建立并完善有效的评价反馈机制能够快速地对新生事物出现的问题作出反应。一项科学、有效的评价反馈机制能够加快促进民航行业文化教育引领校园文化建设长效机制的落地落实。通常情况下,高职院校对政策的贯彻落实会停留在执行层面,大多缺乏执行后的信息反馈收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策落实的有效性。基于此种原因,评价反馈机制应当是民航类高职院校在建立健全民航行业文化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长效机制落实的必要环节。评价反馈机制的内容应涵盖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民航类高职院校教职工及民航业在高职院校兼任职务的从业人员,需要从职业素养出发,综合考虑民航高职院校相关上层建筑搭建得是否合理,结合自身职业经验以及切身体验,充分发挥广大教职工的能动性,完善校园文化建设与民航行业文化教育融合的政策方针;二是民航类高职院校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对相关活动策划落地的细节体验,从学生受教育的角度出发,提出积极有效的能促进民航行业文化教育与校园文化教育深入人心的意见建议。
4.3 融入行业文化元素,多维度丰富民航校园文化建设
高职院校学生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让民航行业文化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更好地发挥融合作用,必须从多维度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活动形式、文化渗透等,具体可以从校风建设、社团活动、网络文化建设等方面着手创新活动模式。校风是高职院校办学的风貌和作风,能够直接反映高职院校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学校的民航行业文化教育成果。民航类高职院校可通过组织民航业行业风向科普、校风建设活动等,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校风建设,在对行业风向和校风的探讨研究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进而形成对民航业文化的辨别能力,正确理解行业文化和校风精神。社团活动是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航类高职院校应从社团文化建设的角度出发,融合创新,将民航行业文化教育元素融入学生社团活动中,譬如将民航业的基本职业道德要求、行业先锋模范案例等不同时期的热点问题,穿插于学生社团的活动举办中,强化活动流程的管理,激发学生在自身感兴趣的社团中获取职业民航行业文化教育的能力。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增加,高职院校也应从网络教育层面,强化监管巡逻,重点关注校园生活网络平台,发挥网络巡查的作用,避免不实信息、消极信息在校园网站中传播扩散,同时以正确的、先进的思想引导学生,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另外,行业文化渗透校园文化建设是使高职学生自发形成职业道德,提高职业认同感、责任感及归属感的最佳方式。民航类高职院校自身有着天然的行业优势,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也容易营造出行业文化色彩,在丰富院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深入民航企业调查研究,通过与民航企业的行业专家研讨,在校园内构建打造民航高技能人才职业素质环境,以民航行业文化素养和职业道德准则为指导,建设内容包括科学文化素质、职业技能水平、职业心理素养、科学与人文素质、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等,通过积极开展民航职业素养培训活动,强化民航专业学生的民航安全文化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与法治意识。其次,民航行业文化存在于民航企业运作过程中的方方面面,民航高职院校要大力推动与民航企业的合作共建,创造校内外实训条件,参考民航企业管理的规章制度,在学生参与实训活动的过程中,强调“安全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等民航业基本职业素质,将行业安全观念、服务观念、道德规范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来。最后,在校园内通过借助校园文化建设的优势,广泛宣传民航企业文化。通常高职院校会根据专业方向、教学内容等对系别、专业进行划分,将民航行业文化通过线下空间分布在不同的区域。线上在学院公众号等网络平台输出,通过提高宣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主动了解和学习的欲望。
4.4 加强民航行业文化培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基础,也是高职院校做出教学成果的重要资源。高职院校教师的学术素养、专业技能、教学能力和人格魅力与其人才培养质量息息相关,高职院校教师在其校园文化建设中也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在将民航行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融合的探究过程中,将师德师资建设作为其重要内容,加强以教师为主体的民航行业文化教育,是使民航行业文化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互促的重要一环[10]。因此,民航类高职院校要使民航行业文化教育获得成功,要注重学院教师民航专业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以及对教师民航行业的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把握。简单来说,民航类高职院校校内的专职教师除了要熟悉民航业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更要深入民航企业生产一线岗位进行实践,加强实践经验。例如,航空服务类的专业教师可以到各大航空公司、航空物流企业、机场等与专业教学密切相关的技能岗位实践培训,深入了解空勤人员的培训过程、执行航班的工作流程等。在企业的实训过程中,深刻地感受学习民航安全文化的有关内涵,领悟并根植民航服务文化,更加有效分析对口专业的职业岗位素质、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要求,基于行业最新标准及时调整和改进落后、过时的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将实践成果运用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过程中,使民航类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更加贴合民航企业、贴近民航业最新技术的发展。
5 结束语
民航类高职院校承担着我国民航业人才培养的重任,切实将民航校园文化建设与日常民航行业文化教育结合起来,能够让民航专业学生形成爱岗敬业、踏实肯干的职业意识,也更能理解并将民航行业文化根植于心,为我国民航业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英.基于行业文化的职业素质教育主导课程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5(3):143-144.
[2] 吴春雨.基于问题导向的高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路径思考[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4,37(18):83-85.
[3] 白启华.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开展高职民航行业文化教育的策略探究[J].教师,2023(32):9-11。
[4] 陈萍.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分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4,8(17):160-164.
[5] 王连峰.中国民航行业先进文化的当代内涵[J].中国民用航空,2006(1):81-83.
[6] 何祥.民航安全文化视角下院校文化育人工作研究[N].科学导报,2023-10-13(B04).
[7] 董艳.行业院校的特色文化建设构想:以中国民航飞行学院遂宁分院为例[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4(4):67-70.
[8] 张昭,张岸滨.基于行业文化培育民航高职大学文化[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8):61-62.
[9] 魏珍.关于问题导向制在民航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的思考: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为例[J].办公室业务,2023(15):75-77.
[10]高启明.民航院校航空文化协同育人问题剖析与模式构建[J].滨州学院学报,2023,39(5):59-63.
作者简介:高颖仪(1992,9-),女,广东广州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法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