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红色档案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
2024-12-31刘通雪
摘要:该文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南宁市第三中学红色档案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为例,探讨新时代下红色档案开发的路径。该文认为,南宁市第三中学虽然从构建红色档案育人新生态、建设红色档案育人新课堂、深化红色档案育人新体系和打造红色档案育人新品牌等方面提供了新的方法,但也应该看到学校档案资源开发还面临着思想认识有待强化、开发手段有待提升、红色资源知晓不高、缺乏资源联动平台和新媒体运用不充分等问题。因此,做好新时代学校红色档案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需要总结好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并从加强顶层设计、强化资源建设、加强课程建设、拓展社会课堂和发挥新媒体作用等方面发力,切实提升红色档案开发利用质效。
关键词:学校;红色档案;开发;利用;问题;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4)11(b)-0089-05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Red Archive Cultural Resources in Schools
—A Case Study of Nanning Third Middle School
LIU Tongxue
(Nanning No.3 Middle School, Nanning Guangxi, 530021,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adopts the case analysis method, taking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red archive cultural resources in Nanning Third Middle School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the path of red archive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ra. This article believes that the Third Middle School of Nanning City provides new methods for building a new ecology of red archives education, constructing new classrooms for red archives education, deepening the new vihIM3BxJFUm9SROuM39uQ==system of red archives education, and creating a new brand for red archives education. However, it should also be note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 archive resources still faces problems such as the need to strengthen ideological understanding, improve development methods, low awareness of red resources, lack of resource linkage platforms, and insufficient use of new media. Therefore, to effectively utilize and develop the red archives resources in schools in the new era, it is necessary to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and practices that can be promoted. 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strengthen top-level design, enhance resource construction, strengthen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expand social classrooms, and leverage the role of new media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red archives.
Key words: School; Red archives; Development; Utilization; Problem; Path
红色是中国共产党最鲜亮的底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发挥红色资源的教育作用,反复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的批示中指出,要切实把蕴含党的初心使命的红色档案保管好、利用好[1],为学校红色档案资源开发指明前进方向。学校要牢牢围绕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好红色档案育人价值。
1 立德树人背景下学校红色档案文化资源开发的意义
1.1 有利于以红色档案资源厚植爱国情怀
红色档案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不仅有利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落细,也有助于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可以帮助广大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树立坚定的信仰、铸造高尚的灵魂、养成良好的品格[2]。
1.2 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学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推动红色档案资源融入课程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性举措[3]。学校在育人过程中发挥着红色档案资源的中介功能,注重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挖深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点,讲清楚红色档案资源与党的历史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红色档案资源这个中介,学生跨越时空去触摸革命历史的脉搏,将红色历史记忆根植于心田。
1.3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是德育的核心环节,档案中记载着建立新中国、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各条战线上奋斗的英雄模范人物,他们的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体现了他们的坚定信念、崇高品格,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精神血脉之中。讲好英雄模范的故事、讲好新时代的奋斗者故事,有利于增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代性和感召力[4],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学校红色档案资源开发与利用存在的问题
2.1 思想认识有待强化
当前,红色档案资源与课程建设及思想育人的直接关联不强,而且其作用的发挥也难有依托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因此,中学对红色档案资源价值的认知明显不足,造成制度建设、资金配套、活动开展等质量不高,直接影响开发利用工作的效果。
2.2 开发手段有待提升
红色档案资源的传播多数依靠文字、音视频展示,没有进行实地参观体验,教育效果难以保障。有的学校仅在特殊时间节点开展纪念或主题党日活动,导致学生对身边的红色档案资源缺乏系统认识和了解。
2.3 红色档案资源普及率不高
部分教师对珍贵的红色档案资源,特别是本地的红色档案资源了解不深入、不细致,比如,对红色档案资源的分布、形成缺乏足够认知,难以在课堂和育人过程中进行熟练的驾驭。
2.4 缺乏资源联动平台
红色档案资源建设和开发利用是一个跨领域、跨地域、跨学科的工作,需要多方合作、共同推进。从实践来看,多数学校处于孤立探索状态,红色档案主要依靠网络搜集,缺乏红色资源共享平台,难以形成聚合效应和实现信息共享。
2.5 新媒体运用不充分
教师对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兴媒体运用不熟练,未能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红色档案资源,影响了学生自主地接受红色教育的积极性。比如,通过微信公众号举办红色档案主题展览,拓展了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但是红色档案资源在相关平台的运用还有提升空间。
3 南宁市第三中学红色档案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践
3.1 构建红色档案育人新生态
一是档案部门主动融入教学工作。扎实做好红色档案资源管理,更好地发挥档案在辅助教学、服务课堂、思政教育的作用,成立学校档案室与各教研室常态化联席机制,及时对接教学需求,在信息化、档案征集与开发方面征求一线教学意见,在调研中推进档案治理体系现代化。二是教务部门制定好融入计划。教学管理部门深入调研红色档案融入情况,结合学校历史、师资力量、学情结构,制定融入课堂、实践的教学计划和大纲,从源头上保证开发利用工作实际效果。三是加强教师培训。一方面,引导教师正确认识红色档案时代价值,利用校史馆、外出培训、交流探讨等形式,增强教师主动利用红色档案的意识。强化示范引领,组织红色档案专题公开课,提升教师运用红色档案资源的能力。另一方面,加强科学评估,对红色档案与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次数与效果进行验收,激励教师在育人过程中以红色档案资源为支撑,提高课堂的吸引力和时代性。
学校要发挥档案存史、资政、育人的功能,以红色档案为切入点,以党史脉络为主线,充分发挥红色档案资源优势,“用镜头讲述,让档案说话”,讲述红色革命故事和人物,把德育内化为学生自身成长的动力,为成长筑牢坚实的价值基石。
3.2 建设红色档案育人新课堂
在具体实践中,教师把红色档案所蕴含的深刻道理讲清楚、讲透彻,不能停留在事件的叙述上,拉近学生与档案和现实档案文化的距离,提升学生的历史感悟能力,引领一代代青年人立志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伟业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一是丰富教学形式。学校档案馆发挥馆藏资源优势和专业优势,整理本土红色文化中蕴含的丰富素材和典型案例,主动同思政课、语文课任课教师进行教学实践创新,采取互动教学、讲红色故事等形式,激发学生热情提高课堂活跃度,使本土红色文化“融会贯通进教材、生动活泼进课堂、潜移默化进头脑”。二是打造“移动课堂”。充分利用烈士陵园等红色文化资源和教育基地,通过“看、听、访、讲”让师生体验“红色实境”,使现场变课堂、故事变教材、所学变所行,把思政课堂搬到“社会大课堂”。三是用好“云端课堂”。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利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等线上课堂,组织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灵活开展学习。定期推送党建电子刊物、优秀思政网络课,以图文、音视频等方式全方位营造传承红色基因的氛围。四是用足校内资源。将校园文化建设与红色档案创造性开发结合起来,创新红色文化育人模式,着力打造校园“红色元素”。比如,建立红色档案阅读区,将反映中国共产党重大决策、重点事件的档案史料进行集中展示,集阅读研讨、党史课堂、教育学习、展览展示于一体,搭建一个兼具自主学习和思政教育的文化阵地。
3.3 深化红色档案育人新体系
一是将红色档案与文化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为让红色档案以更鲜活的形式表现出来,在潜移默化中教育人,举办了“红色档案戏剧艺术节”,剧目由学生根据校史档案自编自导自演,讲述抗日战争时期学子办报救国和改革开放后学校发展日新月异的故事,让红色校史档案在学生的演绎中更鲜活生动,发挥红色校史档案资源铸魂育人的功能。二是将红色档案与课程改革结合起来。在“三新”“双减”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为发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学生原创热情并物化所学知识内容,语文组、英语组联合开展“红色档案双语文创博物馆”学科融合活动,将红色档案内容及蕴含的伟大精神制成文创产品,进一步感受革命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大无畏奉献精神,进一步理解红色精神、红色文化的具体内涵。三是加强红色档案数字化建设。抓好红色档案资料征集归档工作,建立资料收集、归档、整理、查阅等规章制度,并由专人负责。积极对接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党史研究中心,建立合作关系,推动专题档案数据库共享,促使红色档案资源进学校、进课堂。
3.4 打造红色档案育人新品牌
一是构建红色文化传播矩阵。充分利用数字化建设成果,将线上传播和线下宣传紧密结合起来,让红色档案文化直抵人心。在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开设红色文化档案专栏,在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创新视频内容制作,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红色文化。二是开展红色档案文化进校园活动。国家档案日期间,学校联合自治区档案馆开展走进档案馆活动,近距离感受档案文化的独特魅力,在红色展陈中感悟信仰的力量,领略历史底蕴和红色印记,进一步厚植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怀。三是红色校本教材进课堂。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创办特色学校,编写《红色档案经典》,采用纪传体的编写体例,以南宁抗战英烈故事为主题,展现抗日战争时期在南宁大地上可歌可泣的英雄先烈,将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充分融入学生的思想教育中,让他们感受到革命精神的力量和红色档案文化的活力。四是开展特色研学活动。开展“知行合一,五育并举”系列研学实践活动,将爱国主义融入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过程,通过参观红色文化研学基地,重温党的峥嵘岁月和光辉历程,学习革命先贤优秀精神,积极营造红色文化传承氛围,厚植爱国主义情怀[5]。
4 学校红色档案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创新策略
4.1 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合作交流机制
一是进行红色档案资源开发规划。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红色档案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切实提高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保管好、利用好红色档案资源工作摆在重要位置[6],成立工作领导小组,配齐、配足资金和人员,做好红色档案的收集、征集、整理和开发工作。二是加强交流合作。树立“一盘棋”观念,学校要积极与档案、党史和文旅部门建立联系,构建完善红色档案资源保护利用互助协作机制,在拓宽红色档案资源征集渠道、推动红色档案资源共建共享、加强红色档案资源编研开发、深化红色档案资源保护利用等方面深入合作,拓宽协作领域、提升协作层次,真正发挥好档案育人作用。三是明确分工责任。学校红色档案资源的利用离不开政府和档案部门的支持。政府要强化“政策引路”,在资源共享和理论研究方面为学校资源利用提供条件,档案部门在确保档案安全前提下,最大程度地为学校利用档案提供便利。文旅部门要秉持“走进来”理念,为学校实践教学和场景育人搭建平台,共同为资源开发凝聚合力。
4.2 加强资源建设,发挥数字档案优势
资源建设是学校红色档案开发利用的基础。一是开展普查。对区域范围内的红色资源保管情况进行普查,全面摸清红色档案的数量、门类、载体、保管、保护、整理、利用状况,为精准利用提供参考[7]。二是建立红色档案教育数据库。教务部门要根据教学需求,对档案资源进行颗粒化重构,重点围绕体现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伟大建党精神及伟大历史成就的红色档案资源,系统梳理历史上重大活动、重要事件及重要人物各种载体形式的红色档案资源,进行数据库建设。三是建设好红色档案数据共享平台。多数红色档案保管在档案馆、党史研究中心等专业化机构。政府部门在数字化保护的基础上,应强化馆藏资源的馆际协作、互借等共享共建意识,建立红色档案馆藏资源共享共建机制,提高红色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度和传播率,更好地满足学校育人的实践需求。比如,档案部门开通远程红色档案资料查询服务,在档案查阅大厅增设红色文化档案资料查询快捷通道,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的红色档案需求服务。
4.3 加强课程建设,用好本地红色资源
邢鑫月研究指出,“思政课从‘曲高和寡’走向‘润物无声’,必须善用身边的红色档案资源,将理论和历史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8]。学校要善于挖掘本地红色档案资源,将红色资源与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结合起来,将红色档案融入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用学生身边的红色故事感染人,提升课堂育人质量。一是要依托地方红色档案资源做好课程设计。本地红色资源具有天然的亲切感和感染力,是进行课程设计的第一手资料,这些宝贵的本地红色资源,为学校提供了丰富的史料依托。二是用好校史红色档案资源。许多学校的历史本身就是一部红色历史,要积极挖掘校史中的模范人物资源,大力宣传学校发展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鼓励学生以话剧、微电影、短视频等形式生动诠释这些标志性事件和人物,不断激发师生的奋斗情怀。让学生在校史文化中汲取养分,滋养身心,让红色精神融入其灵魂和血脉。
4.4 拓展社会课堂,延伸实践育人渠道
要积极借助外部红色档案资源,提升育人质效。一是开展红色研学活动。定期组织走进档案馆活动,引导学生近距离感受红色档案魅力[9]。比如,利用假期和课外实践活动契机,走进档案馆等红色文化场所,让学生在珍贵的档案文献、实务及影像资料中感受中国共产党人为革命事业奋斗拼搏、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让新一代青少年近距离感受档案文化与先辈的革命精神,激发爱国情怀。二是加强红色课堂建设。邀请老一辈革命家宣讲红色档案背后故事,分享英雄事迹,引导广大学生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组织精干力量把红色档案演绎成红色故事,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为成长打好底色,不断扩大红色档案引领力。
4.5 发挥媒体优势,深化红色文化宣传
宣传是红色档案开发利用的主要路径,学校要用好微博、微信、抖音、短视频、客户端等新媒体,实现档案文化传播的转变。当前学生是互联网传播的主力,因此,红色档案文化宣传也要充分适应和贴近年轻用户的需求。一是开发微视频。短视频具有主题突出、色彩鲜明、视觉冲击力强的特点,学校可运用独特的艺术视角、新颖的表现形式,将红色档案故事化表现,让学生随时接受红色教育。二是搭建红色档案展示平台。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办网上展厅,以3D数字虚拟云展馆技术整合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红色资料,通过故事化讲述、可视化呈现、互动式引导、沉浸式体验的方式,再现红色征程,为学校思政课提供鲜活教材。三是开展好特色主题活动。以主题班会、主题团日活动等为载体,积极组织广大学生参加朗诵会、诵读比赛、情景剧表演等,深化学生对红色档案的理解,激励青少年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红色档案是中国共产党诞生、成长、奋斗光辉历程的真实见证,学校做好红色档案开发利用意义重大、使命光荣[10]。
5 结束语
学校要提高对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工作的认识,充分发挥红色档案教育人、引导人的功能,将红色档案与学校课程改革紧密结合,引导青少年学生赓续红色基因、传承红色血脉,为高质量推动学校立德树人工作提供精神动力和资源补给。通过制度建设、丰富教材内容、时间锻炼等方式,深化红色档案开发的力度、温度,补足当代学子的“精神之钙”。
参考文献
[1] 张宁.基于符号互动论的红色档案资源价值传播影响因素研究[J].档案学研究,2024(3):1-2.
[2] 李若芳.学习领会全会精神 奋力走好赶考之路[J].社会主义论坛,2022(3):15-16.
[3] 郭晓文.红色档案资源在思政教育中的价值及运用[J].赤峰学院学报,2024(4):25-26.
[4] 徐胜,柳扬,王惊然.红色档案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优化建议:以湖北省高校为例[J].决策与信息,2023(11):24-25.
[5] 陈向阳.感悟红色珍档镌刻的百年激荡 汲取建设档案强省的磅礴力量[J].档案与建设,2021(6):18-20.
[6] 许默涵.用好红色档案资源富矿[J].中国档案,2024(6):31-32.
[7] 王岚.征集红色档案资源的方法与途径研究[J].文化月刊,2023(5):45-47.
[8] 邢鑫月.浅析集体记忆视域下红色档案资源融入红色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档案天地,2022(7):21-22.
[9] 王春雯.甘肃红色文化档案融入高校思政培训的方式与价值研究[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23,45(5):11-15.
[10]丁一.高校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价值与实践路径探究[J].世纪桥,2022(12):30-32.
课题来源:南宁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C类“党建引领下红色档案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以南宁市第三中学为例”(项目编号:2023C880)。
作者简介:刘通雪(1992,5-),女,广西合浦人,本科,馆员。研究方向:档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