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乐行筝
2024-12-30陈心杰
近百年前,刘天华先生提出了“国乐改进”之艺术观,从此开启了国乐在创作、表演和理论方向的艰辛探索。一个世纪后的今天,我们依然面对着“国乐改进”的命题:民族器乐创作者、演奏者、教育者和学习者想要以怎样的方式传达出怎样的声音? 民族器乐舞台表演空间向何处探索? 民族器乐工作者们在躬亲实践中力求以具有时代性的方式来解答:国乐之塑如之何?
2024 年5 月25 日, 青年古筝演奏家宋心馨携“溯筝团”在武汉琴台音乐厅举办的“素、诉、塑———宋心馨与溯筝团专场音乐会”正是这样一场能反映当代年轻国乐人如何求索于国乐发展之路的音乐会。溯筝团的成员都是来自中国音乐学院的年轻学子。音乐会上的作品全部由青年作曲家、溯筝团音乐总监陈哲创作或改编完成。这些作品围绕筝的多种组合方式展开,通过对传统作品的重新编配以及新创作品的声音探索,为观众呈现出当代筝乐发展的新路径。 音乐会的主题设计了三个关键词———素、诉、塑,以期在音乐之路上还淳反素,以达质朴与本心;以乐为媒倾诉心声,构建交流;不拘一格塑造音乐和乐人,以求绮丽多姿而各自别致。总体而言,音乐会的设计理念上给人以“朝气蓬勃”的时代感,呈现出年轻筝人对筝乐及当代筝乐舞台之呈现形式的新探索,反映出这些国乐的新生力量在“塑乐之路”上的态度与思考。
一、今音存古
塑国乐的基础,还需追其源,承其根。音乐会以一筝主奏、二筝助奏的《出水莲》改编版本作为开场,引出“今音存古”之立意,即,音乐会主题之一———素。 作为客家传统筝曲代表作,《出水莲》的经典演奏版本可谓不胜枚举。而本次改编版本的亮点在于宋心馨的主奏与年轻学子助奏间的呼应关系,前者气韵典雅,后者活泼灵动,二者拉伸了音乐的空间感。主奏和助奏之间的交流点到为止,正如偶尔有些泛音让人似乎看到露珠从莲叶尖上滴落,水面轻颤,涟漪刚起又悄无声息地消失,瞬间已归为不染不艳的淡墨清新中。这是作曲家在改编传统作品时可贵的克制,也是演奏者对于中国传统审美的把控,两者的尝试为传统作品塑出新意。
音乐会上的其余作品虽均为当代新作, 却皆具古韵古意, 通过各种超越传统的现代手法对作品中的传统气韵进行重新诠释。第二首作品是筝二重奏《逐日》,取材自象征着进取精神的中国神话“夸父追日”。该作品中,五声音阶定弦还原了传统筝曲中的古典色彩, 又通过不断重复一些简单的音型和节奏来刻画夸父质朴又执着的形象。筝乐的演奏由简入繁,两条旋律渐渐交错叠加进行,在夸父与太阳的追逐之势中层层推动。
主筝与群筝合奏《蹀马倾杯舞千秋》和筝三重奏《大武》两首作品,也展现了如何以“新法”来体现筝之古和韵之古。前者以唐代敦煌古谱中《倾杯乐》为参考,以喻唐朝盛世舞马之戏,蕴含唐代宫廷音乐之旨趣。音乐中大量的附点和切分节奏以及带有变徵音的雅乐音阶的定弦, 都透露着些许古典风韵。作品在整体布局上充满巧思,采用大量的摇指和大幅度刮奏技法,配合多变的节奏节拍来展现舞马表演的不同步伐。演奏中,群筝的一声部和二声部与主奏筝紧密贴合,环环相扣,听感上繁而不乱。《大武》一曲与孔子誉为“尽美”之六代乐舞的《武》同名,不可否认,要达先秦礼乐大曲的宏伟庄严之感,对于小编制的三五台古筝重奏而言是不小的挑战。因此,演奏者们使用大量拍弦、拍击琴板等手法模拟打击乐,力求堪比乐队的气势,在音乐处理上也着重强调稳健与肃穆感。这些作品与呈现都让听众感受到了表演团队在筝乐舞台上力求用“新”的声音与作品以达“怀真抱素”之意。他们在对作品演奏意境的表达中力求追溯古意而非复原古音,是当代筝乐人对传统的理解和诠释而非模仿,国乐之传统也在不断变化的今音中得以延续。
二、诉乐传思
长久以来,国乐人对国乐的认知与理解以及对国乐改进的艺术观念都是塑国乐的关键所在,本场音乐会的主题之二———诉, 正意在展现国乐的交流,不仅涉及创作者与演奏者,还包括表演者与观众的交流,它们共同促成了音乐的多向性传播。
首先,作品的演奏版本与呈现方式是创作者与演奏者深度交流与磨合的结果。筝的重奏与合奏是时下筝乐发展的趋势之一,筝乐团与其他各类乐器的合作已成为探索筝乐创作与演奏形式创新的一大热门场域。这一切也绝非作曲家或演奏者能够独立完成。从中国传统音乐的“创演一体”到当代民族器乐创作与演奏各自的发展,再到当下越来越紧密的“合作”模式,许多佳作都是创作者和演奏者有关音乐之声、美、义的思想碰撞的结果。音乐会中,三台古筝、钢琴与打击乐合奏《苍歌引》创作于10 年前,曾有筝与(西洋及民族管弦)乐队、筝与钢琴、筝与打击乐等诸多版本。本次演奏的版本是创作者基于演奏者实际情况而量身打造:增加的两台筝助奏由正值青春年少的古筝演奏者来演奏,凸显了这首赞颂“春之生机盎然”的作品中对青春的表达;音乐织体上也通过筝与钢琴声部的对位来增强动力感。这也体现了“溯筝团”朝气蓬勃的青春特色。为了达到乐器性能与音响平衡等层面的配适,作曲者从演奏者的实践中来寻求答案;同时,为准确并合理表达作曲者的创作意图和原曲“意蕴”,演奏者以带有自身风格的诠释予以反馈。
其次是表演者与观众的交流。音乐会采取了当下常见的导聆方式,由作曲者陈哲担任“串讲人”,向观众介绍作品, 并分享创作与排练过程中的故事。这些分享有助于观众们更好理解和领会作品之含义, 甚至引发思考。以筝与钢琴二重奏《易》之〈弈〉为例。陈哲不但向观众们解释了该曲取意自《周易》“生生之谓易”和“博弈”之棋局纵横所含的易学传统,还进一步解释了钢琴与古筝的演奏就像旗鼓相当的两股力量,在音乐上抗衡、试探、交错,却非对立的重奏原则。在这样的铺垫下,观众对于表演者在“博弈”式的演奏中,象征着对话、挑战、突破及和解的声音交融便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听者对这一切的体验不单来自演奏者在乐器音响之间制造的“交流”, 也得益于创作者事先的分享性引导———亦即“传思”。
如何传达出年轻一代筝人对于筝乐之发展所持有的音乐思想观念是本场音乐会之“诉”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半场开场的音乐小剧场《刻板印象》就是别出心裁的一部分,反映着年轻人对传统音乐审美变化的见解。该节目中,溯筝团成员既是演奏者,又是剧中演员,惟妙惟肖地再现了古筝学生的日常学习和排练场景, 并巧妙地将筝乐作品融合其中。他们轻松幽默地表达着对当下古筝和传统音乐相关话题的看法,试图打破大众对这些音乐的种种刻板印象。场景化的表演引发了观众对古筝的材质变化、演奏技法的多样化发展、曲目的创新以及“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性、不同性别的演奏者在音乐诠释方面各自的局限性等话题的思考。观众“欣赏音乐”的进程似乎被打断了,却进入了另一种自主地对音乐的思考中。
演出团队与听众的交流不仅在于音乐会中,甚至还拓展到了音乐会之外。主创团队设计了观后网络问卷调查环节,本场音乐会的曲目安排也是根据前几场演出收到的听众反馈进行调整的结果。台上向台下诉之以乐的同时, 也聆听着来自场外的声音,打破音乐创作者、表演者和聆听者之间的界限,达到各主体间有效的交流。如此,不但观众们的体验感得以提升, 音乐与情感的传达也更为顺畅,甚至能获得更长久持续的“交流”。这正是本场音乐会的“诉” 之所求———国乐之塑不仅是国乐工作者身体力行之为,更需要全民的参与。
三、塑筝乐 塑乐人
音乐的重要社会功能之一就是对人的塑造,本场音乐会的主题之三———塑,代表了对塑造筝乐之前景的一种包容、积极的态度与愿景,更强调了音乐和人一样,可不拘一格,可各自灿烂———可谓之“塑乐人”。
音乐会中的演奏者自身就是观众所聚焦的重要部分。作为目前我国唯一集“金钟奖”“文华奖”和“CCTV 中央电视台全国民族器乐大赛”中国音乐界三大赛事金奖于一身的古筝演奏家, 宋心馨在本场音乐会中的演奏大气沉稳又极富张力和激情, 相较于溯筝团学生演奏者更具有一种成熟内敛的深刻性。然音乐会并不是为了展示其个人演奏之精妙, 而是从各个方面“凸显”了溯筝团中年轻成员。难能贵的是,每一名演奏者的独立个性已初露锋芒,贡献了音乐会上的许多高光时刻, 在稚嫩间已然有了些许大将之风,充分体现以乐塑人的教育目的。例如,群筝和打击乐《麻辣九宫格》是宋心馨与学生们集体合作的精彩展现。该曲以传统的川江船夫号子为底色,展示群筝在多声结构中的可塑性和表现力, 具有川渝火锅般粗放的冲击力和热烈的麻辣风格。九架古筝与打击乐之声交错纵横,张弛有度,贴合了九宫格火锅“底同火不同,汤通油不通”的意味,淋漓尽致地展示了集体拼搏中的乐观主义精神。舞台上的九台筝呈钻石型摆放,音响集中且易于相互配合。声部组合方式以及主旋律/ 伴奏声部的位置都在不断变化。但无论演奏主旋律出现在哪个位置, 伴奏声部都能够以环绕和包裹之声来予以支持。在音响的交错中,整个演奏团队如同折射着光芒变化的钻石, 闪耀又坚实。这一刻,整个溯筝团的凝聚力都在舞台画面中被具象化了。
本场音乐会展现的不仅是宋心馨及溯筝团的精妙演奏和陈哲所作的筝乐之“新声”,还让人感受到了这些国乐实践者在承先人之国乐改进道路上的大胆突破。从课堂和舞台到广播与唱片媒体,再到网络平台, 宋心馨一直活跃于筝乐推广事业,面向专业及非专业群体传播其对古筝艺术和审美的解读,在与观众的互动中探索开放式艺术观,并落实于实践,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她于2020 年创立的溯筝团取名自“溯洄从之,道阻且长”,也一直强调着超越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的时空界限的多元化音乐的开阔视野。在本场音乐会中,观众能感受到每位演奏者的鲜明个性,也能感受到他们共有的一股赓续传统又守正创新的核心精神,引发观众对国乐传统的感知、理解和思考。
“塑国乐”之路总是充满了突破与创新,反思与追问也必然如影随形。以溯筝团为代表的,以某一种乐器为核心的单一民族器乐乐团在当下的发展具有新意,但仍需要更多的发展空间。虽然这些乐团都尝试着与各类乐器合作,正如本场音乐会中钢琴和打击乐的演奏就为一些作品增强了音响的空间立体感,使音乐更富有表现力,然则在某种程度上还是民族器乐独奏化持续发展的一种体现。在这个领域中,如何用新的、时代性的方式来重塑国乐之声音构架,如何打破单类乐器在音乐表现之丰富度中的局限性,如何在独奏性与合作性语汇中达到平衡,又如何从丰富的传统乐种中学习到更多“主奏乐器”与乐队整体之融合分离的“智慧”,以上种种问题的解决势必成为此类乐团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但无论如何,溯筝团之现象本身就是国乐塑乐之路上的重要一环。
综上,筝乐和筝乐舞台都需要不断地探索与突破,找到新的可能性。无论是“溯流”之逆流奋进,抑或“溯游”之向前探索,以宋心馨和溯筝团为代表的年轻一代的筝乐人们所具有的包容性视野和创新性思维,对于开拓剧场音乐舞台的多样化呈现至关重要。塑乐行筝,他们在求索路上的尝试甚至比对音乐作品本身的表达具有更大的意义。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央音乐会学院音乐学研究所重大项目《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创新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22JJD760001)阶段性成果]
陈心杰 博士,武汉音乐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 荣英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