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背景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探究
2024-12-29刘红亮魏胜孟
摘要:智能化电力系统融合了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通过智能感知、数据采集和分析,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测、诊断、预测和优化控制。而继电保护技术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显著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优化资源配置,增强故障处理能力,并推动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研究旨在分析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原则,探究其在实时监测、大数据分析、智能故障诊断、自适应保护和网络化管理等方面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智能化 电力系统 继电保护 故障诊断
中图分类号: TM621.6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Relay Protection Technology in Power System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lligence
LIU Hongliang WEI Shengmeng
Guangdong Zhuhai Jinwan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Zhuhai, Guangdong Province, 519050 China
Abstract: Intelligent power systems integrat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automatic control technology. Through intelligent perception,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real-time monitoring, diagnosis, prediction, and optimized control of the electrical grid are achieved. Relay protection technology, as a crucial component of the power system, can significantly enhance system reliability and stability, optimize resource allocation, improve fault handling capabilities, and further the automation and intelligence of the power system. This research aims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principles of relay protection technology and explore its specific applications in real-time monitoring, big data analysis, intelligent fault diagnosis, adaptive protection, and networked management.
Key Words: Intelligence; Power system; Relay protection; Fault diagnosis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和高效化已成为电力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化电力系统结合了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实现了电力生产、传输、分配和使用的全面优化。在此背景下,继电保护技术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智能继电保护技术不仅能够显著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还能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整体经济效益。
1 智能化电力系统概述
智能化电力系统结合了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实现了电力系统的全面优化。通过智能感知、数据采集和分析、自动控制等手段,智能电力系统能够实时监测、诊断、预测和优化控制电力生产、传输、分配和使用的各个环节。这不仅提高了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降低了能源消耗和运营成本,还能快速响应负荷变化和故障情况,确保电力供应的安全稳定。此外,智能化电力系统支持可再生能源的接入和大规模分布式电源的管理,促进能源结构的优化和环境保护[1]。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智能电力系统实现了精确的负荷预测和智能调度,提升了电网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
2 继电保护装置的概念及作用
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电力系统中的电气量(如电流、电压、功率、频率等)进行测量和比较,判断系统是否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基本原理结构如图1所示。当系统出现异常或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及时采取保护措施,如切断故障线路、隔离故障设备,或发出报警信号,提醒操作人员进行处理。
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故障检测与隔离:当电力系统中出现故障(如短路、过载等)时,继电保护装置能够迅速检测到故障,并切断故障点,防止故障扩大,保护其他设备和线路的安全。(2)提高系统可靠性:通过实时监测和保护,继电保护装置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确保电力供应的连续性和稳定性。(3)减少经济损失:及时切断故障点,可以减少设备损坏和电力中断带来的经济损失,提高系统的经济效益。(4)保护人身安全: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在故障发生时迅速反应,切断电源,防止电气设备对操作人员和公众造成伤害。(5)提高自动化水平:现代继电保护装置多采用微机技术和智能化控制,能够实现更加精确和灵活的保护功能,提高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
3 智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运用原则
3.1 三段式继电保护原则
三段式继电保护原则是智能电力系统中常用的保护策略,分为瞬时保护、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和定时限过电流保护3个部分。瞬时保护作为第一段,反应迅速,在故障电流超过设定值时立即动作,切断故障线路,防止故障扩展。限时电流速断保护作为第二段,设置了一定延时,在瞬时保护未能切除故障时,提供额外保护。定时限过电流保护作为第三段,具有最长动作时间,确保在前两段未能有效动作时仍能及时切除故障。这种多层次保护策略通过层层防护,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确保系统在复杂多变的故障情况下仍能稳定运行[3]。
3.2 接零保护原则
接零保护原则是一种通过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电源的零线相连接,实现保护的策略。当设备发生漏电故障时,会根据保护原理计算故障电流,计算公式如下。式(1)中:表示故障电流;表示电源电压;表示接地电阻;表示环境电阻。漏电电流通过零线回流到电源,从而触发继电保护装置,迅速切断电源,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在智能化电力系统中,接零保护原则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智能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对接零保护电路进行实时监测,确保其始终处于良好工作状态。当检测到接零电路中的异常情况时,系统会立即发出报警信号,并自动采取保护措施[2]。
3.3 接地保护原则
接地保护原则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通过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或中性点接地,形成一个安全的电气回路,当设备发生漏电或短路故障时,故障电流通过接地装置流入大地,从而避免人员触电和设备损坏。智能化电力系统中,接地保护原则不仅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还结合了现代智能技术,实现了更加高效和可靠的保护效果。智能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对接地电路进行全面监测和管理,实时检测接地电阻和漏电电流,确保接地系统的有效性。
3.4 继电保护器的安装原则
继电保护器的安装原则是确保其在电力系统中发挥最佳保护效果的重要前提。在智能化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器的安装需要遵循一系列严格的技术要求和标准,以确保其能够准确、可靠地检测和处理各种故障。首先,继电保护器应安装在便于检测和维护的位置,同时应避开电磁干扰源,确保信号的准确传输。其次,安装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器的接线方式和接地要求,确保其电气连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4]。
4 继电保护技术在智能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4.1 实时监测与大数据分析
在智能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技术的首要应用是通过实时监测与大数据分析,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继电保护装置配备了高精度传感器,能够持续采集电流、电压、频率等电气参数。实时数据传输到控制中心,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系统能够识别运行中的异常和潜在故障。通过对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的比较,系统可以提前预警,及时采取预防措施[5]。这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预测性维护策略,有助于减少故障发生频率,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2 智能故障诊断与快速响应
智能化的继电保护技术能够进行高效的故障诊断与快速响应。在智能变电站中,电力系统的二次线路需通过监控和控制设备对传输的数据进行集中处理,同时通过控制设备的传感器收集设备运行数据[6]。通过利用SV和GOOSE网络的信息传输系统以及监控设备,系统能够在接收信息过程中迅速定位故障,迅速响应故障信息,并将解决方案通过信息系统发送至监控系统,从而使操作人员可以依据数据的二次循环结果进行集中处理。在二次线路设备启动阶段,通过网络分析器增强数据传输效能,实现数据的集中拦截和综合储存,并对数据包进行在线监控和分析处理,之后将数据集中上传至MMS系统,以完成诊断数据的收集,其过程如图2所示。
5.3 自适应保护与动态调整
在智能电力系统中,自适应保护和动态调整是继电保护技术的重要应用。继电保护装置能够根据电力系统的实时运行状况和环境条件,动态调整保护参数和策略。例如:在负荷变化较大的情况下,继电保护装置可以自动调整动作时间和电流设定值,以适应新的运行环境。这种自适应能力使得继电保护系统能够在各种复杂和多变的工况下,始终提供最佳的保护效果,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7]。同时,自适应保护还能够有效应对电力系统中可再生能源接入带来的波动性和间歇性挑战,提升系统的整体韧性。
5.4 智能继电保护终端
现代智能变电站通常结合开关机构和智能终端来提升效率。智能终端的设计基于图X,虽然与开关机构的连接依然使用传统的二次电缴,但与继电保护和自动化设备则通过光纤通信连接。这种配置不仅允许现有一次设备在网络环境下控制二次设备,还通过采用就地安装的智能终端显著减少了二次电缆的使用,从而减小了电缆沟的开挖规模,提高了土地使用效率。此外,在施工和调试阶段,这种设置简化了安装过程,并减少了后期维护需求。使用较少的二次回路电缆不仅减少了直流接地和交直流互窜的风险,也大幅提高了回路的运行可靠性。智能终端与继电保护和自动化设备之间的通信采用 GOOSE 技术,进一步优化了性能和安全性。
6 结语
继电保护技术在智能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不仅提升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还显著增强了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通过实时监测、大数据分析、智能故障诊断、快速响应、自适应保护和网络化远程管理等手段,继电保护技术在现代电力系统中展现了核心地位和重要作用。这些技术的综合应用推动了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为行业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继电保护技术将在电力系统中发挥更大作用,助力构建更加安全、高效、稳定的智能电力系统,实现绿色低碳能源体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郭兆琪,张安乐.智能站设计在变电二次继电保护中的作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4(17):1-3.
[2] 张秦琴,赵力思,魏猛,等.继电保护智能整定技术在110kV电网系统中的应用[J].石河子科技,2024(3):13-14.
[3] 周永荣,王思皓,马兆兴,等.基于故障距离的微电网系统线路保护方法分析[J].智慧电力,2024,52(5):67-73.
[4] 郑玉平,吕鹏飞,李斌,等.新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思路[J].电力系统自动化,2023,47(22):3-15.
[5] 蔡明熹.电力系统自动化继电保护技术分析[J].自动化应用, 2023, 64 (3): 161-163.
[6] 王庆杰,尚磊,陈双印,等.分布式光伏电站接入配电网继电保护整定优化[J].电网与清洁能源,2024,40(4):84-91.
[7] 刘亮,王刘伟,亢瑞瑞.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自动测试系统研究和应用[J].电工材料,2024(3):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