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分析

2024-12-29田琨王洋

科技资讯 2024年22期

摘要:受经济结构影响,现阶段社会对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要求在不断提升,为保证电能质量,相关人员需借助新型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结合实际需求,采用信息化、网络化的手段,对于故障情况实施有效检测与定位,在快速诊断的前提下,帮助电力系统恢复运行。对此,针对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展开分析,明确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应用原理,在合理设计继电保护自动化应用系统的基础上,强化继电器应用管理能力,进而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关键词:继电保护诊断系统数据采集通信网络自动化恢复

中图分类号:TM73

AnalysisofRelayProtectionAutomationTechnologyinPowerSystems

TIANKun1WANGYang2

1.WuqingPowerSupplyBranchofStateGridTianjinElectricPowerCompany,Tianjin,301700China.2.XiangheCountyPowerSupplyBranchofStateGridJibeiElectricPowerCo.,Ltd,Xianghe,HebeiProvince,065499China

Abstract:Duetotheimpactofeconomicstructure,thecurrentsociety’sdemandforthestabilityofpowersystemoperationisincreasing.Inordertoensurethepowerquality, ;therelevantpersonnelneedtomakeuseofthenewtypeofrelayprotectionautomationcombinedwiththeactualdemand,adoptinformationandnetworkmethodstoeffectivelydetectandlocatefaultsituations,andhelpthepowersystemresumeoperationonthepremiseofrapiddiagnosis.Inresponsetothis,thispaperanalyzestherelayprotectionautomationinthepowersystem,clarifiestheapplicationprinciplesoftherelayprotectionautomation,andbasedontherationaldesignoftherelayprotectionautomationapplicationsystem,strengthentherelayapplicationmanagementability,andprovideguaranteeforthestableoperationofpowersystem.

KeyWords:Relayprotection;Diagnosissystem;Dataacquisition;Communicationnetwork;Automaticrecovery

从根本上来说,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能够直接影响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继电器极容易产生反应迟缓、火灾等问题,为有效消除潜伏问题的影响,相关人员可利用继电保护自动化应用系统,使其对异常现象实施自动管理与保护,提升继电器保护水平。在具体实施中,可借助继电保护装置、数据采集单元、通信网络、控制中心等模块,深入分析故障因素,明确影响继电器运行的数据信息,进而实现对继电保护系统的优化控制目标。

1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应用原理

在应用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期间,相关人员须以继电保护装置为核心,结合具体需求,利用通信、计算机、控制技术,加快继电保护响应速度,实现智能化、自动化控制目标,具体继电保护电路运行情况如图1所示。在具体应用期间,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可对电力系统实时监测,并能够与其他电力系统设备实施通信,实现数据交换的同时,具有互联互通的优势。另外,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具有远程控制特点,采用远程通信方式,强化操作的灵活性[1]。

2继电保护自动化应用系统设计

2.1继电保护装置

在设计继电保护自动化应用系统期间,继电保护装置作为核心部分,相关人员需结合具体情况,预设保护逻辑,使其能够全面监测电力系统实际故障、状态情况。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主要包括集成保护装置、数字式继电保护装置,为继电保护系统的稳定运行助力,实际原理如图2所示[2]。

2.2数据采集单元

数据采集单元模块主要是对各类参数的全面收集,结合电力系统设备运行情况,对频率、电流等信息实施采集,并借助相关技术将其顺利传输到继电保护装置。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以传感器接口、电流互感器等设备为主。

2.3通信网络

为保证继电保护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需利用通信网络,实现内外部顺畅通信目标。通过对各个组件实施连接,促使数据采集单元、继电保护装置等多个设备之间顺利实现通信目标,如广域网、局域网等,以此满足数据交换需求。

2.4控制中心

从根本上来说,控制中心作为管理中枢,结合具体应用情况分析,需具备数据处理系统、人机界面,相关人员在对继电保护应用系统管理期间,可借助控制中心,优化系统配置,进而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综合管理。

2.5监测与诊断系统

监测与诊断系统主要是对故障的诊断与分析,在实时监测电力系统实际情况的同时,构建数据分析模型,使其能够精准定位异常故障情况,提升故障处理效率,继电保护自动化系统具体组成如表1所示[3]。

3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的实际应用

3.1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应用

3.1.1故障监测与定位

在传统电力系统中,以手动操作、人工巡检等方式为主,无法满足现阶段故障监测需求。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可打破传统技术的局限性,增强故障定位能力的精确性。在具体应用期间,相关人员可采用故障电流分析、电压差动保护、统计分析、人工智能、智能传感器等方式,强化保护效果。以故障电流分析为例,需对电流波形实时分析,结合具体情况,精准识别故障电流。利用针对性技术,在顺利提取故障电流特点的基础上,掌握故障类型、故障点,实现自动化保护目标[4]。

3.1.2电力系统监测与控制

从电力系统监测方面来看,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对各种故障类型实时监测与分析,在快速响应的前提下,提供精确的定位结果。相关人员应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历史数据进行全面统计,结合自动化技术,建立故障数据库,有效增强故障识别概率,实现对故障的高效应对。同时,从电力系统控制方面来看,与传统人工手动操作相比,可适当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风险与错误,如负荷管理、电压调节、频率调节、事故处理。以频率调节为例,运维人员通过对电力系统频率变化实时监测,结合电力系统具体需求,对输出功率实施调节,使其与电力系统负荷变化相契合,并保持在稳定范围之内,实现稳定运行、供需平衡的协同管理。

3.1.3自动化恢复与重启

在电力启动重启、恢复这一过程中,相关人员通过应用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缩减停电时间以及影响,保证电力系统可以快速供电。通过应用自动化恢复与重启技术,可有效减少人为介入的需要,有效提高电力系统恢复能力。同时,在保障电力系统更快从故障中恢复过来的基础上,高效缩短恢复时间,降低对用户、设备的影响,进而保障供电服务的稳定性、可靠性。

3.1.4数据采集与分析

数据信息作为继电保护自动化应用系统运行的关键,运维人员可对电力系统中电流、温度、功率等信息实时采集,结合具体需求,可借助传感器、监测设备,对变压器、开关设备、发电机等多个组成部分的信息进行收集。受电力系统运行环境影响,在长期工作下,继电器极容易产生老化等问题,相关人员可对继电器健康状况、时间关系实时分析,具体公式如下。

HIa=HIa0×eB(T2-T1)(1)

式(1)中:HIa代表失效指数,B代表继电器失效参数,HIa0代表失效指数耗费平均值,T2代表失效具体时间(月份),T1代表实际工作时间(月份)[5]。

为保证电力系统运行信息的全面性,可采用连续性的数据采集方式,并借助相关算法对其进行分析,根据数据信息特点,深入研究其异常问题、信息趋势,便于相关人员建立预测模型,在综合评估设备状态的同时,实现故障诊断目标。

3.2具体应用路径

3.2.1电网运行维护

输电网络的实际运行情况对最终供电品质具有一定影响,为保证输电网络的健康运行,需引入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明确电力系统实际设置条件,落实具体规范。在具体实施期间,相关人员须优先选择具有一定稳定性、灵敏度的继电器,并从地理位置、气候状况、电磁干扰等方面入手,在全面分析的情况下,合理制定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应用方式,切实发挥实用价值。

3.2.2发电机继电保护

发电机作为电力系统运行的关键部分,在运行期间,以定子组匝间短路为主,在实施过程中,受短路问题的影响,其内部温度会逐渐升高,严重影响发电机的绝缘效果。在失磁的影响下,保护匝装置可避免产生短路现象,进而实现对发电机的高效保护目标。同时,在发电机的小负载下,不可避免会产生破裂故障,相关人员可从备用保护方面入手,充分利用继电保护装置,实现电压保护目标。在具体应用中,其可快速切断电源,结合具体情况,向发电机发出报警信号,避免其产生短路现象,进而提升发电机保护效果。

3.2.3变压器继电保护

电压级别、变压器质量对于继电保护技术应用效果具有一定影响,相关人员需从多方面入手。在接地保护过程中,应以接地情况为参考,如果是直接接地,则需对其左右两侧实施保护,以零序电流方式为主。与之相比,如果是没有直接接地,则可根据具体情况,利用零序电压保护技术。同时,从瓦斯保护方面来看,一旦变压器油箱产生故障,受电弧分解等因素影响,极容易产生有毒气体。为防止产生爆炸现象,需对受损油罐实施保护,合理应用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顺利切断变压器的供电,以便为相关人员运维工作提供保障。另外,短路作为变压器常见故障问题,一旦产生故障则会噪声严重影响,相关人员可将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放在过电流继电保护、阻抗保护上,在合理安装继电保护装置的基础上,使其适当断开变压器电源,在充分利用变压器阻抗元件自身保护功能的情况下,提升保护效果[6]。

3.2.4母线继电保护

母线继电保护作为关键环节,主要是侧重相继电、差动继电保护方式,在良好应用母线相位继电保护技术的基础上,提高母线利用率。以差动继电保护方式为例,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合理设定电流互感器,确保其与变压器设定的一致性,充分发挥电流对应互感器实际优势。同时,在做好对应电流变压器之后,为将其放置在母线差动区,需将其测量终端、次级线圈相连接。如果母线电流较大,为实现继电保护目标,需采用主动三相连接方式。反之,在电流较小的情况下,则应侧重两相连接、相间短路,实现母线高效保护目标。

4结语

综上所述,为更好满足现代社会生活、生产需求,相关人员需从多方面入手,高效应用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应通过实时监测与控制电力系统,便于相关人员掌握其运行状态。同时,可结合实际需求,应用自动化恢复与重启技术,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在产生故障问题期间,有效缩减系统停机时间,在快速恢复系统正常运行之后,提升运行效率,使其提供可靠性、稳定性较强的供电服务,为社会健康、可持续运行助力。

参考文献

[1] SIW.Imagedataprivacyprotectiontechnologybasedonreversibleinformationhidingandrobustsecretsharing[J].IntelligentSystemswithApplications,2024,23(2):200396.

[2] 张瑞程,张仁尊,王书源,等.基于大数据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的研究[J].自动化应用,2024,65(2):36-38.

[3] 姚航,潘育宗.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的故障检修与改进措施研究[J].模具制造,2023,23(12):283-285.

[4] 林逸禹.基于机器学习的电力系统故障辨识和继电保护方案[D].广州:广东工业大学,2022.

[5] 朱劭璇.计及故障信息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分析及紧急控制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21.

[6] 王增平,林一峰,王彤,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安全控制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23,51(6):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