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图书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与策略

2024-12-22黄音梓

中国故事 2024年12期
关键词:弘扬中华图书馆

【导读】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和文化传播的主要阵地,公共图书馆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本文阐述了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传承机构的优势,分析了公共图书馆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提出了公共图书馆可以采取的有效策略。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以下简称“两办”)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对图书馆提出了新的要求:“充分发挥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群艺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公共图书馆是中华传统文化典籍荟萃之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是其使命所在。

一、公共图书馆的优势

公共图书馆在文献资源、文化活动、文化人才等方面具有诸多优势,对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继承、转化和创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馆藏资源丰富公共图书馆作为传统文化的资源宝库,收藏了大量传统文化书籍和资料。得益于政府的支持,图书馆能够持续购置各类文献,并不断完善数字资源。此外,各级图书馆还收藏了展现各地风貌的重要资料,能够为公众了解、学习传统文化提供帮助。

文化活动多样作为面向全社会开放的公益性社会机构,公共图书馆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专题讲座、研讨会、文化品鉴及文化培训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公众的文化生活,也推广普及了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图书馆正逐步转型为综合性文化服务机构,不断提升文化服务质量。

专业人才集聚图书馆拥有一支专业素养过硬的人才队伍,他们能够满足现代化管理的需求。此外,图书馆还汇聚了对传统文化有深厚造诣的专家团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同时,图书馆还引入非遗传承人、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提供专业的阅读指导服务,营造共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

空间环境优越公共图书馆是城市文化传承和交流的重要阵地。城市的公共图书馆不仅拥有良好舒适的读书、学习和交流环境,其特色建筑和内部装饰也极具吸引力。宽敞和谐的环境为爱读书的群众提供了理想的阅读和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场所。

二、公共图书馆的角色定位

公共图书馆积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不仅有助于引导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还是增强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繁荣发展的重要途径。

公共图书馆通过组织文化讲座、开设典籍特藏区等活动,帮助读者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创新。

公共图书馆通过文献资源服务和读书推广活动,积极推介优秀传统文化,旨在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养、精神面貌和思想道德品质,以及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这些活动能够促进公众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营造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文化氛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各级公共图书馆通过举办传统文化阅读推广、传统节日庆典等活动,突显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这些活动在倡导中华传统美德、传播核心价值观及展现中国风貌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一)优化馆藏资源,满足读者需求

首先,开发与整合丰富的馆藏资源文献。公共图书馆应摸清家底,梳理传统文化脉络,收集整合珍贵文献,建立全面的传统文化数据资料库,满足读者的研读需求,为赓续传统与创新发展奠定基础。其次,调研读者的传统文化阅读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阅读服务,为典藏文献配备工具书,方便学者研究使用。同时,注重加强公共图书馆内外部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二)借助现代技术,实现高质量传播

公共图书馆应积极革新传播媒介,探索传播规律,满足读者需求。首先,应着力打造传统文化资源数据展示平台,特别是加大对珍贵文献资源的投入;其次,可以利用VR、AR等虚拟现实技术,重现馆藏文献资料中的场景,以增强读者阅读传统文化的体验感,提升趣味性;最后,通过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微博等新媒体手段,结合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全面提升传统文化的传播效果。

(三)丰富文化活动,满足公众文化需求

公共图书馆要提升优秀传统文化对公众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关键在于开展特色服务,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交流平台,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一是举办优秀传统文化展览活动,利用传统主题元素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例如,四川省图书馆推出的“妙手书医——古籍修复技艺展”,就是探索古籍活化利用的新途径。二是开展传统节日主题交流活动,如举办送对联、送“福”字、文明祭祀宣传等活动,以及传统文学名著剧场表演、图书馆深度探访等研学活动,吸引公众探究传统文化,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文明建设有机融合。

(四)拓展宣传路径,形成工作合力

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与社区、社会文化机构及其他图书馆合作,拓宽宣传渠道。例如,国家图书馆艺术中心与社会文化机构联袂举办公益讲座,推广经典著作、历史文化名人和地方特色文化等。为确保这些活动有效实施,需重视政策保障和文化服务机制的完善。构建高素质、具备复合能力的馆员团队,对于高质量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至关重要,要实施灵活的选人用人机制,并加强对馆员的培训与指导。此外,要建立长效机制,加强与政府部门、新闻媒体以及社会各界的联系,形成工作合力,共同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四、结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内核。公共图书馆要发挥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必须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和专业优势,积极组织丰富多元的文化活动,构建经典阅读推广工作体系,不断拓展传统文化传播路径,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文化阅读氛围,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参考文献

[1]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7(6).

[2]让中华文化展现永久魅力和新时代风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取得重要进展[EB/OL].2021-04-12.

[3]任仲平.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N].人民日报,2023-06-04(1).

[4]郝世英.县级公共图书馆如何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绥芬河市图书馆为例[J].黑龙江档案,2022(1).

[5]熊远明.新时代图书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在第十三届南图阅读节·嘉惠论坛上的讲话[J].新世纪图书馆,2022(7).

[6]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N].人民日报,2019-10-28(1).

猜你喜欢

弘扬中华图书馆
图书馆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飞跃图书馆
弘扬雷锋精神,既不左,也不右
The Main Modes of Alternative Education in Mainland China and Their Impact on Traditional Education
去图书馆
弘扬“最美” 打造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