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教学分析
2024-12-21薛海霞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初中数学教学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逐渐被淘汰,无法满足教学需求,此时应将“教—学—评”一体化引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教—学—评”一体化的优势与特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基于此,本文就针对初中数学“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教学进行研究,首先概述“教—学—评”一体化的相关内容,然后分析初中数学“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教学的优势,最后提出初中数学“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教学策略,希望通过文章探讨能够为其他初中数学教师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教学
1 前言
现阶段,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主要是以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为主,将数学理论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忽视了学生在评价反馈以及自主探究学习方面的重要性,对其自我判断造成不良影响,不利于学生的长期成长与发展.将“教—学—评”一体化应用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将教学、学习以及评价相结合,形成统一的整体,先借助评价体现出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情况,针对其中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师生根据自身情况及时进行调整,为后续教学与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下面笔者就针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2 “教—学—评”一体化的概述
所谓“教—学—评”一体化,主要是指教学、学习、评价三个方面形成统一整体,以此为基础展开教学工作.其中,教学是指教师基于明确的教学目标进行课堂教学,如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整理教学资料等等,从而指导学生学习,强化学生学科素养;学习是指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完成学习任务,不仅了解了学科知识,而且还形成了丰富的学习经验,使其自身认知水平能够得到明显提升;评价是指教学评价反馈,按照相关评价标准对学生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的学习过程与结果做出评价,让学生可以清晰了解到自身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以便在日后学习过程中不断加以改进.在“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下,“教”和“评”都是为“学”提供服务,促使学生从中不断提高自我认知能力.“教—学—评”一体化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的角色都出现了变化,教师从以往的知识“灌输者”变成了课堂活动中的“引导者”,而学生则从被动学习者变成了主动参与者,通过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提高了学习有效性.
3 初中数学“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教学的优势
3.1 有利于促进学生成长
初中数学教学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但是,传统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案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教师并没有对教学方案进行精心设计,导致了教学目标不明确,课堂教学采取直接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传递知识,此时学生会感觉数学学科学习难度较高,难以理解与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也无法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不利于提升学生数学能力.将“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从全方位出发,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指导课堂教学工作.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非常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常常采取引导、鼓励等方式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目标,满足了学生学习需求,着重对学生全方位素养进行培养,推动了学生的成长.
3.2 有利于提高教学有效性
课堂教学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如何保障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初中数学教师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需要先确定教学目标,为教学有效性提供保障,但以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欠缺合理的教学目标,导致了教学目标与学生学习、发展存在相脱节的情况,当学生学习时容易出现错误理解教学目标的现象,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基于“教—学—评”一体化展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有效性,要求教师设计科学的教学目标,然后围绕着该教学目标展开“教—学—评”活动,但这意味着教师要对教学目标有一个精准控制,确保教学目标与学生学习情况、学科发展等方面相契合.与此同时,当学生参与到教学评价活动之中,对教学目标重要性有一个深入认识与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让学生寻找到学习动机,有利于获得更为理想的学习效果,保障了课堂教学有效性.
3.3 有利于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由于过于重视考试成绩,致使学生的学习都是以做各种练习题为主,而“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教学模式则是先定期对学生进行测试,对学生学习情况有一定了解,围绕着学生学习情况展开教学工作,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出来.通过评价能够让学生对自身情况有一个更加全面且准确的了解,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也能够为教师未来教学工作的展开提供方向.由于学生成为学习主体,那么学生便能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发挥出主观能动性,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在教学评价中能够发挥出学生自主性,使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动力,如此则能够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反馈,促使学生积极完成学习任务.由此能够看出,“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不只是学习者,还是参与者,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这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够起到重要作用.
4 初中数学“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教学策略
4.1 做好评价标准与教学目标整合工作
为了能够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教师需要加强整合评价标准与教学目标,让教学目标能够和评估标准对齐,设计教学活动时除了要涉及技能与知识的传授,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尽量选择满足教学目标与评价要求的教学资源,如对学生思维发展有关数据进行搜集,将其当作是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评估的依据.
例如 对《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掌握相关知识的运用.在该活动中,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所具有的特性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对学生观察、归纳总结等方面能力进行培养,因此评价标准应涉及多方面,如学生对于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理解、知识迁移应用等,所选择的评估方式主要包括生生互评、教师评价等.采用此种教学设计,将评估标准和教学活动融为一体,除了能够为学生学科学习提供支持,而且还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4.2 采取多元化教学形式满足课堂教学需求
将“教—学—评”一体化应用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需要对以往所采用的课堂教学形式进行调整,使其能够紧跟时代发展,让课堂教学做到与时俱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当教师选择多元化教学形式进行课堂教学,应对课前到课后全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同时还要保障“教”“学”“评”之间是相互匹配的,形成三位一体结构.
例如 对《数据的分析》进行教学时,该单元中第三部分是主题为“体质健康测试中的数据分析”的课题学习,如果想要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高效,教师应为学生布置课前预习内容,要求学生考虑实际情况,合理抽取样本数据,再对其进行整理与分析,评估统计结果.经过对数据的分析,学生逐渐形成了统计能力,对数据信息变得较为敏感,能够快速识别出数据的真伪.教师根据学生给出的答案,可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与知识掌握情况.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先为学生布置相关实践内容,主要用于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检验,此环节教师依托于学生的分析,评估学生对样本的理解以及是否具备了抽取样本的能力.在课后学习阶段中,教师应为学生布置作业,学生通过做作业巩固数学知识,教师则对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既能够让学生了解自身数学水平,还能够清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以便调整自己日后的学习方向与策略.采用“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时,教师应丰富教学形式,选择多元化教学形式,使学生能够对课前、课中、课后各个阶段的重点内容有一定了解,再根据教学内容、评价活动等方面不断强化数学学习能力.
4.3 将评价融入师生之间互动
“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依赖于师生之间的互动,应提高师生互动有效性,促使“教—学—评”一体化得以有效落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借助问题引导学生回答,加强师生互动,促进“教”与“学”的融合,并对学生的互动参与情况与结果给予关注,按照评价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在互动中存在的问题,使其可以在日后师生互动中不断加以改正.
例如 对《勾股定理》进行教学时,为了培养学生几何素养,使其可以深入探索勾股定理知识,教师先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图形,再提出问题,利用问题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完成学习任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每一名学生的学习行为、态度、问题回答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使其全面了解自身数学学习情况,也为学生后续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
4.4 将形成性评估落实到教学全程
形成性评估主要是在持续监测与反馈过程中,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持,全面评价学生数学学习情况,学生根据评价结果可以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难点与错误准确识别出来,同时指导课堂教学与学生学习,能够获得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面对此种情况,教师应在所有教学阶段中设计评估点,如课堂随测、课堂表现评估等,教师对学生学习状态进行观察,根据观察结果对教学策略进行调整,以便让学生从中高效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展开互评与自评,使其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学习状态等方面情况,促使学生相互帮助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学习成效.此外,若想要提高形成性评价工作效率,教师引入了电子评估工具,例如在线测试与反馈系统,可以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数据进行收集,再将数据反馈给教师,如此则能够提高评估准确性.
例如 对《三视图》进行教学时,教师组织展开物体在平面投影的探索活动,要求学生在同角度观察物体,并对自己看到的图形进行记录,标明观察角度.在该教学活动中落实形成性评估,应按照以下步骤展开:(1)借助提问方式对学生在物体形状与视角之间关系的理解进行评估;(2)及时检查学生记录的数据信息,指出其中的不足;(3)要求学生以报告形式进行学习总结,并提交给老师,由教师做出最终的评估.经过上述评估与反馈,学生能够通过实践了解物体几何特点,强化了观察与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5 结语
总之,初中数学“教—学—评”一体化是从“教学”“学习”“评价”三个方面全方位展开课堂教学工作,将三者形成统一整体,达到评价强学与教学相长的效果.文章对于“教—学—评”一体化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从做好评价标准与教学目标整合工作、采取多元化教学形式满足课堂教学需求、将评价融入师生之间互动、将形成性评估落实到教学全程四个方面进行论述,通过采取上述方法能够充分发挥“教—学—评”一体化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钦良.初中数学评学教一体化的三个基本问题[J].教育评论,2023(5):153-155.
[2]张振宾.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4(14).
[3]王湖清.初中数学教学“教—学—评”一体化研究[J].教师博览(下旬刊),2024(2):58-60.
[4]李旭翔.“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初中数学教学策略研究[J].教师,2023(29):36-38.
[5]黄颖敏.初中数学“教,学,评”一体化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C]//新课改教育理论探究论文集(二十四).2022.
[6]赵钦良,曹辰.基于“智慧学伴”的初中数学“评学教一体化教学”[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8):4.
[7]陈文武.初中数学“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浅谈——以“二次函数”为例[J].名师在线,2021(15):2.
[8]范嘉益.如何构建初中数学“教—学—评”一体化课堂[J].读写算,2024(5):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