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视角谈初中数学教学方法

2024-12-21胡伟光

数理天地(初中版) 2024年23期

【摘要】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指导他们独立探索并找到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本文旨在探讨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核心素养不仅反映了课程标准的要求,而且有助于教师确定教学的起点,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因此,教师应设定教育目标,在促进学生思维和学习能力发展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自学意识,通过核心素养培养打造高质量的初中数学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提供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指导,使学生能够以正确的方式学习数学知识,保持正确和积极的态度获得学习方法,并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学生则需要采用更科学、更客观的方法,在更高的实践能力和推理能力基础上理解数学知识,确保自身学习能力的有效发展.为了适应教育需求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帮助学生发现数学规律、掌握数学知识,确保课堂教育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必须遵循核心素养的发展趋势,探索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途径和方法,为培养学生高质量的数学思维提供支持.目前,初中数学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如难以反映数学课程的特点,忽视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等.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将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技能.

1 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概述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利于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高.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为了满足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要求,教师需要学习如何分析和理解学习材料,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每个数学知识点.同时,教师应充分理解核心素养的内在要求,使学生能够深入学习知识,提高他们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须在教育中提高学生使用基本概念、数学原理的能力,确保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并解决现实中的数学问题.教师应该让学生知晓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它存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教师应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兴趣,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使他们能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学会独立思考,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应用于实践中.

2 核心素养对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意义

2.1 强化数学思维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践行核心素养理念,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核心素养的引入改变了数学教学的目标,更加强调了思维的发展.当前数学教学的重点已经开始侧重于如何通过学习数学知识来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从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同时,利用核心素养强化逻辑思维的方法可以改变课堂内外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强化构建逻辑思维过程的准确性,使学生习惯于使用逻辑思维分析来探索数学问题,并提高他们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可以帮助学生使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解决问题,促进数学知识和思维的融合,为数学思维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2.2 优化知识结构

在传统的学习模式中,学生难以理解数学概念的内在联系.核心素养的引入促进了教师在课程中采用更灵活的结构,并在不同教学阶段深化数学概念,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数学知识脉络,而且有助于知识逻辑关系的建立.教师可以利用核心素养引导学生通过整合来理解数学的不同领域,使学生能够从更广阔的角度理解数学知识,让学生的认知结构更加稳定和结构化.

2.3 提高学生能力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在课堂数学中应用多种新的学习方法,确保学生思维的扩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切实落实核心素养的基本理念,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并通过多种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认知能力.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改进教学设计,调整教学方法,可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通过结合核心素养理念,学生可以从多角度找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促进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

3 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 教学内容融合不充分

从课程目标设置的角度来看,传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在知识的融合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基础技能缺乏清晰具体的应用策略,这使得教师选择的内容难以培养学生的核心技能.教学内容融合不充分让基础数学素养无法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力,不能通过解决问题来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导致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学习内容的整合不足,无法有效满足教育的深层需求,学生很难体验到数学的逻辑性,可能只是完成了学习,并没有获得数学素养的提高.

3.2 教学过程不同步

在深化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学习过程与基本能力的一致性已成为评价教育质量的关键指标,学生的核心能力和全面发展需要教学活动提供更多的数学思维训练,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教育实践的差异,课堂上的实际应用往往呈现出不同步现象,以往的教学实践往往停留在传统的知识型教学方法上,忽视了学生数学能力的全面发展,组织学习过程也与基本技能要求分离,课堂上的知识练习忽视了学生的研究和思维能力.在这种教育模式下,限制了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使其无法理解数学概念及其实际应用.在教学中,教师比学生更重视考试成绩,而不是培养思维习惯和学习方法,这导致教学活动和学习资源的使用无法有效支持核心能力的发展.

3.3 评价标准不一致

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中,由于评估方法的特殊性,忽视了数学思维的培养和数学方法的应用,教师在评价中不可避免地将重点放在“成绩”上,这使得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这一过程变得更加困难,导致教学和评估之间存在差异性,影响了数学知识的应用和研究能力的提高.数学课程的核心能力不仅体现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还体现为运用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然而,目前的评估方法缺乏对学生能力的激励和认可,削弱了培养数学基本能力的有效性.

4 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

4.1 强化理论与核心素养的融合

强化理论与核心素养的融合.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增强数学的逻辑关系,将抽象知识融入学生的思维中,并基于各种知识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分析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教师应根据知识内容选择适当的提问方式,通过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来提高数学教学效果.通过各种形式的课堂提问活跃课堂气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独立思考空间,逐步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教师不仅要注重对数学知识的传授,而且要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提高,通过设计接近现实生活的数学问题,教师可以创建问题场景,使学生能够探索知识点.教师应提供一个结构化的框架来解决数学教学问题,并指导学生进行研究分析,框架可以是一个图形化的过程,描述解决问题的不同阶段,收集信息、创建假设,为学生提供明确的解决方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堂上组织他们的想法,实现从数学理论到实践的过渡,并提高学习效果.

例如 以“一元二次方程”为例,在学习方程概念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列方程来解决问题.可提供一元二次方程应用的相关例题:“某超市将进货单价为40元的商品按50元出售,每天可卖500件.如果这种商品每涨价1元,其销售量就减少10件,超市为使这种商品每天赚得8000元的利润,商品的售价应定为每件多少元?”.借助这种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思考.

4.2 确保合理的课程进度

初中数学教学进度必须科学地调整频率,以实现课程进度的合理性.教师应理解学习内容与学生认知发展之间的关系,设计涵盖所有基础知识的课程.教师要确保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必要的数学知识,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讨论和探索各种可能的证明方法.教师应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保持学习兴趣,通过交流和观察了解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以调节课堂气氛和节奏.随着时间的推移,数学知识开始深化,抽象性和逻辑性变强,这使得学生很难理解这些内容,其学习数学的热情显著下降.因此,教师应注意形与数相结合,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融入数学模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相应图表中显示的相关信息,使用数字和形状的组合来指导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维,通过数形结合提高学生独立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不断改进教学设计,注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满足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在创新和应用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教学,通过整合每个模块的数学知识来构建知识脉络,使学生能够清楚地组织各种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以“圆”为例,由于以往阶段学习过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相关知识,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正多边形与圆有什么关系?”,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和动画演示,指导学生反向思考,通过使用多媒体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确保数学课程进行顺利.

4.3 细化评价方法

教师应将培养核心能力的教育目标纳入评价体系.为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该专注于评估基本教学能力,关注学生的分析思维和学习能力.教师可以使用各种形成性评估工具,帮助学生实现自我评估并提高知识技能,以便学生能够从解决问题的推理过程中提供准确合理的反馈.教师应根据评估结果提供指导,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在应用形成性评估工具时,教师需要根据初中数学课程和学生学习情况制定评估过程的标准和工具.教师可以设定阶段目标,在每个阶段结束后评估学生的熟练程度,并根据结果调整学习内容和方法.教师不仅要讲解各种基本概念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还要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的各种原理,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分析能力.教师应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机会,激励他们积极学习数学,并取得全面的学习成果.以《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为例,使用不同类型收集数据的方法,了解抽样调查和一般调查的概念,并学习如何根据调查数据绘制统计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问卷设计方法等实践活动入手,有效地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增加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并促进课堂数学教学模式的改变.

5 结语

由此可见,核心素养可以满足新课程改革的相关需求,构建高质量的数学教学课堂.教师必须深入理解和研究数学核心素养的意义,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方法,在课堂上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引导学生自学,不断探索新知识,增强学生的求知欲.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学习能力,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爱,为学生提供初中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师应深化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有机融合,不断改进教学过程,实现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

参考文献:

[1]李涛.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12):314-315.

[2]郭小娟.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有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10):134-135.

[3]于勇.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才智,2018(13):97.

[4]刘晓文.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探究[J].考试周刊,2020(97):77-78.

[5]花云龙.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方法探究[J].考试周刊,2020(95):61-62.

[6]牛晓英.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22):19+33.

[7]池新锭.基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深度学习研究[J].亚太教育,2022(09):67-69.

[8]蒋真珍.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教学探究[J].华夏教师,2023(26):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