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数学课堂优化建设研究
2024-12-21王冬梅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数学课堂优化建设.研究发现,教学评一体化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评价和教学内容应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优化初中数学课堂建设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此外,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最后,教学过程中评价和反馈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及时总结评价教学效果,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为打造高质量的数学教学课堂提供保障.这些努力将有助于提高初中数学教育质量,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
【关键词】教学评一体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1 引言
教学评一体化是指将教学和评价融为一体,以实现更有效的教学过程和更有针对性的评价体系.通过实施教学评一体化,教师能够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与需要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从而对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适时的调整,并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2 初中数学课堂优化建设的关键因素分析
2.1 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课堂教学模式是初中数学课堂优化建设的关键因素之一[1].目前,由于教育观念的更新与科技的进步,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很好地适应学生的需要,也不能充分发挥教学的效能.翻转课堂是把传统的课堂教学内容与课外作业互换而形成的一种教学方式.学生在课前观看教师录制的视频或通过其他途径获取知识点,课堂时间主要用于讨论、解决疑虑和进行深入学习.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探索数学概念.合作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还能在小组成员之间形成正面的竞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 在讲解“勾股定理”知识点时,教师在课前制作并提供包含勾股定理基础概念、公式以及简单例题的视频材料,并通过学校的在线学习平台发布.学生根据视频内容完成简单的预习,并准备相关的疑问和问题.开始上课时,教师简要回顾勾股定理的基本内容,确认学生已经掌握预习材料.之后,教师提出一个实际问题场景:如何使用勾股定理计算梯子最大可以安全地达到的高度,如果知道梯子的长度和它与地面的角度.接下来进行学生分组,每组5人,讨论并找出利用勾股定理解决问题的方案,需要各小组之间相互协作,共享思路和解决策略.最后,各组展示自己的方案,其他组伙伴和教师共同评议,提供反馈.
2.2 教师的教学能力评价
教师的教学能力评价是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关键因素之一[2].一位优秀的教师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学科知识,还应当精通教学技巧.教师必须能够以精准而生动的语言阐释复杂的数学原理和概念,将抽象的数字和符号转化为学生们能够理解和掌握的形式.同时,教师应灵活地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式学习中,从而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例如 在讲解“一次函数”时,教师在课前准备一些生动有趣的图表、图片或实例展示一次函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同时,教师设计一些互动性强的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和探索,并准备一些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教师在上课时利用一些引人入胜的生活案例或视频展示一次函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来开场,引发学生对该主题的兴趣,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活动,让他们通过探讨和合作来理解一次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结合具体的例子,指导学生使用一次函数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其思维能力和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设计一些有趣的创造性任务或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一次函数的魅力,并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学生的学习兴趣调查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初中数学课堂优化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业发展.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调查是十分必要的,以便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喜好和动机,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为了进行学生的学习兴趣调查,教师可以设计一份问卷,包括关于数学学习兴趣、认知能力、学习困难等方面的问题,让学生填写.通过问卷调查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和需求,为教师提供重要参考[3].与此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分享,让学生表达对数学学习的看法、感受和期望.通过互动交流,可以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和兴趣.此外,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表现和行为,比如是否积极主动参与、是否乐于与他人合作、是否喜欢探究和解决问题等,通过观察行为可以初步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态度.
例如 以“二次根式”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时间进行简短的问卷调查,也可以组织小组讨论或进行个别面谈.为了保证学生能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可以保证调查的匿名性,并且向学生解释调查的目的和意义.根据“二次根式”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回答与反馈,教师能够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态度与需要,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内容与方式的调整.比如,如果学生普遍表示对“二次根式”感兴趣,但存在理解困难,教师可以设计更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如果学生普遍认为“二次根式”与实际生活关联不强,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应用能力.
3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数学课堂优化建设策略
3.1 整合评价资源,促进课堂教学改进
基于教学评价的初中数学课堂优化建设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而整合评价资源是其中的重要一环.通过整合评价资源,可以更全面、客观地评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状况,为课堂教学改进提供有力支持.
在初中数学课堂优化建设中,教师可以结合课堂观察、学生作业、小组讨论、课堂测验等多种评价工具,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借助教师自评、同行评价、学生评价等方式对教学进行综合评价,从不同角度获取反馈信息.此外,教师可以通过数字化教学管理系统和评价工具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教学数据,并利用数据分析结果指导课堂教学调整和改进.与此同时,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是课堂教学改进的关键.教师可以通过定期与学生、家长和同事交流,及时了解他们对教学的看法和建议,从而发现问题、调整教学策略.
3.2 建立多元教学评价体系
建立多元教学评价体系是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数学课堂优化建设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4].多元教学评价体系指运用各种评估手段与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从而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形成性评价是课堂教学中的日常评价,用于反馈学生的学习进展.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听课记录、课堂讨论、学生表现等方式,对学生的课堂参与、思维能力、合作能力等进行评价.这种评价主要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的了解和引导,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总结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通常以期末考试或项目作业的形式进行.通过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价,可以检验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这种评价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在具体数学概念、原理和解题方法上的掌握情况,便于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
自评和同伴评价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促使学生反思和自主提升.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同伴评价,让学生互评互助,促进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
反馈评价是教学改进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及时向学生和家长提供准确、明确的反馈信息,指导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同时也可以借助家长的反馈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学习情况.
在建立多元教学评价体系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评价工具和方式来推动课堂教学的优化.
3.3 优化学校教学管理机制
通过建立健全的教学管理机制,学校可以更好地支持和促进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在学校层面,学校可以设立教学评价委员会,由学校领导、教师代表和家长代表组成.这个委员会可以负责规划、实施和监督教学评价工作,制定教学评价相关政策和标准,协调各方合作,确保教学评价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学校可以建立信息化教学管理系统,实现对教学评价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应用.通过信息化平台,可以更方便地查看学生成绩、评教意见和教学反馈,为教学改进提供依据.学校还可以加强家校合作,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在教师层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紧密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并根据评价标准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同时,家长作为学生的重要监督者和参与者,应与学校密切合作,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和教育需求,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4 健全教师培训体系
在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数学课堂优化建设策略中,健全教师培训体系是不容忽视的.建立完善的师资培养制度,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与教学能力,从而更好地支持和促进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
学校可以专门设计针对教学评一体化的培训课程,包括教学评价理念、评价方式、评价工具的介绍和应用,帮助教师理解和掌握教学评一体化的核心概念和方法.此外,还可以包括教师评价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等内容.学校可以定期举办教学研讨会和交流活动,邀请专家学者或优秀教师分享教学经验和评价实践,激发教师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通过分享和交流,教师可以相互学习、借鉴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学校可以根据教师的不同需求和水平,提供个性化的培训服务.针对新任教师,可以开展教学基本功的培训;对于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可以提供进阶培训和专业提升课程.学校还可以鼓励教师参与学科专业发展和教育学习社区,如数学教学研究组、教师在线教学社区等.这些学习社区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分享经验、学习改进的平台,有利于教师更好地进行专业交流.
4 结语
通过对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数学课堂优化建设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许多有价值的结论.首先,我们对于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数学课堂优化建设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和探讨,在此过程中,我们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观点和实践策略,为教育教学领域的实践和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实践案例的分析,我们验证了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策略在实际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进一步证明了其在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和学生学习效果改善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在教学评一体化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因此,在未来的研究和实践中,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化对于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理解,探索更加灵活和有效的评价方法和策略,同时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培训和支持,提高他们的教学和专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振宾.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4(14):51-56.
[2]王湖清.初中数学教学“教—学—评”一体化研究[J].教师博览,2024(06):58-60.
[3]张艳玲.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二次根式”的教学案例[J].新课程,2023(24):37-39.
[4]廖卫东.教学评一体化模式下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探究[C]∥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教育与创新融合》研讨会论文集(三).湖北省赤壁市官塘驿镇中学,20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