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二次函数求解两类实际问题
2024-12-21刘强
【摘要】 二次函数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对初中数学中常见的两类实际问题进行分析,阐述如何巧用二次函数求解这些问题,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二次函数的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二次函数;解题方法
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二次函数是一个关键的知识点,且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巧用二次函数,可以有效地解决许多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因此,深入研究运用二次函数求解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用二次函数求解体育运动问题
例1 如图1,某滑雪比赛滑道分为四段区域,运动员从助滑区AB的台端A点出发,在助滑道AB上获得高速度,至跳台区BC依靠惯性配合身体动作跃向空中,从跳台区的末端C点飞出后,身体以抛物线轨迹在空中飞行,最后落在着陆区斜坡CD上,并在终点区DE上停留等待裁判根据运动员的飞行距离和动作完美情况来评分.已知着陆区斜坡CD的坡度均匀,CD的垂直高度CF为60m,水平距离DF为80m.某位运动员的一次动作中,在离开跳台末端C点后水平前进了20m时,高度恰好升高了20m达到抛物线的最高点P.
(1)请你建立合适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并写出抛物线的表达式;
(2)运动员在着陆区斜坡CD上着陆,可以利用斜坡的角度进行有效的缓冲,若在终点区DE上着陆,则会增加受伤风险.请你判断这位运动员此次动作会在哪个区域着陆,并说明理由.
解析 (1)以点F为原点,地平线DG为x轴,竖直CF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P20,80.
设抛物线y=ax-202+80,
将点C0,60代入函数表达式,
得60=a0-202+80,
解得a=-120.
所以,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120x-202+80.
(2)在(1)的基础上,由题意,得D0,80.
因运动员落地即为y=0,
即0=120x-202+80,
解得x1=-20(舍去),x2=60.
由60<80,可判断这位运动员此次动作会在着陆区斜坡CD上着陆.
评析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在体育运动问题中的应用.第(1)问中,利用待定系数法进行解答即可;第(2)问中,由题意,得D0,80,运动员落地即为y=0,解出x的值即可进行判断.
2 用二次函数解决抛体运动问题
例2 如图3所示,某种发石车是古代一种远程攻击的武器,发射出去的石块的运动轨迹是抛物线的一部分,且距离发射点30m时达到最大高度40m.将发石车置于山坡底部O处,山坡上有一点A,点A与点O的水平距离为50m,与地面的竖直距离为10m,AB是高度为9m的防御墙.若以点O为原点,建立如图4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1)求石块运动轨迹所在抛物线的解析式;
(2)试通过计算说明石块能否飞越防御墙AB;
(3)在竖直方向上,试求石块飞行时与坡面OA的最大距离.
解析 (1)设石块的运动轨迹所在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302+40a≠0,
把0,0代入,
得900a+40=0,
解得a=-245,
所以y=-245(x-30)2+40,
即y=-245x2+83x.
(2)把x=50代入y=-245x2+83x,
得y=2009=2229,
2229>10+9,
所以石块能飞越防御墙AB.
(3)设直线OA的解析式为y=kxk≠0,
把50,10代入,得10=50k,
得k=15,
故直线OA的解析式为y=15x,如图5.
设直线OA上方的抛物线上的一点M的坐标为t,-245t2+83t,
过点M作MN⊥x轴,交OA于点N,交x轴于点D,则Nt,15t,
MN=-245t2+83t-15t
=-245t2+3715t
=-245t-11142+136940,
因为-245<0,
所以,该函数图象开口向下,MN有最大值,
当t=1114时,MN取最大值,最大值为136940.
所以,在竖直方向上,石块飞行时与坡面OA的最大距离是136940米.
评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在解决抛体运动中的巧妙应用.正确确定石块运动轨迹所在抛物线的解析式是解题关键.确定抛物线方程后,可运用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并结合实际问题的要求进行解题.
3 结语
二次函数在初中数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巧用二次函数可以有效地解决体育运动、抛体运动等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加强练习与巩固,结合实际生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二次函数的应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相信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学生能够更加熟练地运用二次函数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吕强.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两例[J].中学生数学,2022(24):11-13.
[2]周康宝.巧用二次函数 妙解实际问题[J].中学数学,2024(14):81-82.
[3]刘祥贵.例说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J].新课程学习(下),2012(02):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