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学课堂的准确定位与育人追求

2024-12-17彭钢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24年11期

【关键词】研学课堂;育人追求;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43-0080-02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以“研学课堂”的建构为核心,全面推进学校育人方式的变革,回应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时代需求,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和水平,开展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质和学校特点的创新实践。

一、在学校整体发展中准确定位“研学课堂”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创造性地描绘出本校的育人目标的“三质”表述,即“君子气质”“精英潜质”和“栋梁特质”,鲜明地体现了如东中学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力图将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个人成长结合起来,建构了推进学校整体发展的育人目标和建设重点。

管建华副校长在文中给我们展示了学校整体发展的大格局,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指向“三质”培养目标的学校课程建设,这是以国家课程为主体的学校整体课程框架;二是体现“三质”培养目标的研学课堂建构,以落实国家课程标准为重点实现学科育人任务,并以学科育人促进课程育人、管理育人、文化育人等;三是以教学评一体化为主要特征的多元评价,以保障教育教学过程充分遵循国家课程标准和实现“三质”培养目标。

在这三个重要环节中,研学课堂作为课程设置与课程评价的重要一环,发挥着极为重要作用,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去认识和理解其意义和价值。一是作为“课程实施”的研学课堂既是课程设置的具体化和操作化,也是课程评价的过程化和对象化。从学理层面看,培养和落实“三质”素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二是研学课堂的实施水平,直接关系着学校课堂教学的整体水平。研学课堂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方式,是展现师生能力和素质的关键平台,是实现内涵发展的关键举措。三是课堂教学直接与培养目标中的“精英潜质”相对应,与“君子气质”和“栋梁特质”高度相关,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多样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孕育拔尖创新人才的必要前提和充分条件。

二、以“研学课堂”为重点推进育人方式的变革

如东高级中学以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项目的研究为抓手,努力体现教育教学改革的国家需求和时代特征,探索符合普通高中特点和高中学生成长规律的课堂教学,在目的性与规律性的统一和结合上创造了新的实践形式,这就是“研学课堂”。他们这一组文章表明了“研学课堂”的以下三方面特征。

其一,“研学课堂”是以落实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为宗旨和追求的课堂。张伟老师在文中阐述的就是如何基于国家课程标准实施生物学教学的“研学课堂”。如“在真实情境中进行研学”,激发学生思维;“在活动任务中展开研学”,养成科学思维;“在问题导学中持续研学”,形成生命观念;在“课堂延伸中升华研学”,强调实践成果的运用。可以说,按照课程标准实施课堂教学,就是体现学科育人的思想和主张。

其二,“研学课堂”具有国家课程实施的普遍有效性。在教学实践中,如东高级中学创造了“基础展示范式”“活动生成范式”“互评互析范式”的教学模式,建构了教学的基本流程及相应的师生行为。陈唐明老师以数学、化学、语文三门学科为例,试图将“研学课堂”推进到国家课程的全面实施中,以显示“研学课堂”的普适性和有效性。

其三,“研学课堂”是普通高中育人方式的重大变革。“研学课堂”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强调“研究”为实践的基本路径,以“研学活动”为教学主线,指向“高阶思维的发展”和“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积极主动地、批判性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思想,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实现有效的知识迁移。

三、“面向每一个”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普通高中是基础教育的最高阶段,具有基础性、大众性和普适性,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需要深入思考、系统设计、重点突破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如东高级中学的概括和表述是积极而审慎的,是符合普通高中发展规律和特点的。

一是建构了“精英潜质”的概念。“精英潜质”,即认定每一个学生都可能成为精英,都具有“精英潜质”,都需要在今天的教育中培养,也都可能在未来的社会实践中表现出来。这一说法准确、全面而智慧地表达了普通高中阶段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任务和特点,避免了“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必然产生对立和冲突的问题。

二是以“研学课堂”培育“精英潜质”。这样一种“精英潜质”是在平时的“研学课堂”中,日复一日、周复一周、年复一年逐步培养、逐步实现的,是学生个体作为主体的人努力而积极的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作为群体的人互相合作、协同探究的过程,也是教师在努力提供创造性学习环境、实施因材施教的过程中实现的。“精英潜质”的培养就在国家课程的高水平实施中,就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就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而不需要把一部分所谓的精英选拔出来,增加训练量和训练时间,单独浇水、施肥和剪枝。

三是“面向每一个”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由于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精英潜质,具有不同的个性和特点,有可能成为不同的人才。因而,在普通高中阶段的精英培养必然是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过程,而不是选拔性的、淘汰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成就最好的自己”不仅是面向每一个人的教育,更是每一个人都成为自己,努力实现自身潜能和特定倾向性的教育。

如东高级中学的“研学课堂”,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坚持研学育人,循其道、得其法、擅其术、联其力,以学生为主体,以提升综合素养为核心,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全力探索普通高中高水平育人的新方向、新机制、新路径,从而实现普通高中的高品质发展。

(作者系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