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语文跨学科教学策略
2024-12-17戴新旺
【摘 要】随着新课标的提出,跨学科教学成为教学趋势。为了推进新课标下初中语文跨学科教学策略的探究,教师要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实际,分析当下实施初中语文跨学科教学的价值意蕴,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时间维度探索新课标下初中语文跨学科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新课标;跨学科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43-0048-03
【作者简介】戴新旺,江苏省泰兴市新街初级中学(江苏泰兴,225474)党支部副书记、副校长,一级教师。
随着课程方案与新课标的提出,“跨学科”更频繁地走进初中语文教学的舞台,“跨学科学习”成为“拓展性学习任务群”之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指出:“围绕学科学习、社会生活中有意义的话题,开展阅读、梳理、探究、交流等活动,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跨学科教学模式,打破了学科之间的壁垒,在语文课堂上实现了多学科知识的共融互通。因此,教师纷纷开始探索新课标下初中语文跨学科教学策略。
一、夯实课前准备工作,奠定教学基础
基于新课标下初中语文跨学科教学实际,教师要从课前准备阶段开始,深入语文教材,挖掘跨学科教学的素材,找准课堂跨学科知识的切入点,由此奠定新课标下初中语文跨学科课堂教学的基础。
(一)深入语文教材,找准跨界之处
教材是一切教学的主要依据,在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背影》的教学中,教师根据前期制定的《跨学科教学准备》表录中的内容,深入教材进行分析,明确跨学科主题教学内容,并生成《跨学科教学准备》表录成果(见下页表1)。
(二)找准切入点,夯实课前准备工作
在明确语文教材中的跨学科教学内容之后,教师要契合教学环节的安排,寻找跨学科教学的切入点,并完善课前的准备工作。如何找准跨学科内容的切入点呢?教师要从教学导入、合作探究、知识拓展环节,采取不同的思路来推进跨学科教学。
课前导入环节的顺利实施能为新课标下初中语文跨学科教学的开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开端。因此,在课堂教学开始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将跨学科学习内容融入导入环节,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的作用。如在九年级上册《沁园春·雪》的教学中,教师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在课堂导入阶段就融入“语文+历史”的跨学科学习内容,从遵义会议与红军长征故事讲起,逐步引入该课的内容。
二、找准跨学科角度,搭建跨学科课堂
完成新课标下初中语文跨学科教学的课前准备工作后,教师就要进一步找准跨学科教学的角度,开展跨学科教学。
1.以创意教学方法,引入跨学科内容
新课标下开展初中语文跨学科教学,教师要善于运用跨学科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课堂学习确定一个跨学科视角。教师常常契合课文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兴趣点,采取创意的教学方法。如在八年级上册《“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的教学中,教师结合该课内容的描述,采用“语文+艺术”的方式,在课堂导入环节中开展“表情包模仿”的创意教学,让学生对当下社会讨论度较高的中国奥运健儿夺冠表情进行模仿,学生自选所要模仿的对象,在这个过程中着重让学生体会表情和动作。由此,既能提高课堂趣味性,增加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还能增进其对夺冠者内心喜悦与复杂感情的理解。
在新课标下实施初中语文跨学科教学,教师不仅要结合教学内容融入恰当的跨学科知识,还要在充分的互动与探究中,增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与把握。
2.以数据为补充,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
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以跨学科视角创设引导性问题。如在八年级上册《消息二则》的教学中,发现《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民解放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两则消息的内容均与我国人民解放战争相关,且双方在交战初期力量悬殊。为了增进学生对中国共产党解放全中国决心的理解,教师以“语文+数学”的视角突出人民解放战争中双方军事力量的变化,再逐步计算经历不同战役后双方战士人数的比例,以及人民解放战争结束后双方战士的牺牲率。通过对这些数据的计算与呈现,帮助学生更真切地感知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沉重打击,由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3.丰富课堂实践形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在新课标下,教师要结合课文与跨学科内容融入更多有意义的、多形式的课堂实践活动,促进跨学科学习的深入。教师要重视课堂实践的意义建构,开展更有深意的课堂实践活动。如在上文提及的《消息二则》的教学中,教师结合当下的世界和平问题,引导学生分组合作,指导学生制作呼吁和平的宣传海报,让学生更真切地认识和平的重要性。而在八年级上册《“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的课堂实践环节中,为了增进学生对运动员的荣誉来之不易的理解与认识,教师以“语文+体育”的方式引入体育实践活动,借助体育器材,让学生尝试不同的杠铃片重量,感知运动员训练的艰苦。
三、用好课后阵地,搭建活动平台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教师亦要用好课后服务阵地,以“语文+”的跨学科视角打造语文课后服务阵地。在课堂的最后环节,教师要进一步基于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延伸,丰富和拓展学生的认知与体会。这就要求所融入的跨学科内容须与课文内容紧密相关,同时又要基于课文内容作一定的拓展延伸,由此丰富学生的语文认知,开阔学生的语文视野,促进学生的语文知识迁移应用等。如在上文提及的《沁园春·雪》的教学中,教师结合诗歌中对景的描述,以“语文+美术”的形式引导学生绘出心中的“冰封雪飘图”“长城大河图”“群山高原图”“雪后晴日图”等。又如,在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内容教学完成后,教师结合该单元的“民俗”主题,利用课后活动契机,打造“语文+美术”的校园漆扇非遗文化体验活动。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制作漆扇,并在做好的漆扇上用毛笔写下对美好未来的期许。而在八年级上册《背影》的教学中,教师以“语文+美术”的跨学科视角布置作业,让学生“拍下你认为的最能触动内心的父亲的背影照”,使其带着对语文的思考走进生活,以艺术审美的方式实现语文知识的升华。
综上所述,开展语文跨学科教学,不仅能弥补学校分科教学的不足,还能不断整合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以跨学科的思维与视角予以学生更丰富的语文学习体验与感受,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范欣,周成梅.STEAM教育理念下初中语文跨学科教学探析[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24,26(4):139-143.
[2]彭孝干.语文跨学科教学实践之对策[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4(16):73-75.
[3]洪安琪,王荣生.语文“跨学科学习”:概念特征与设计实施[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4,25(5):71-75.
[4]崔允漷,郭洪瑞.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话语自主建构的一种尝试[J].教育研究,2023,44(10):44-53.
[5]郭华.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突显学生主体地位: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9(4):107-115.
[6]管然荣,杨毅.语文跨学科学习的认知与实施[J].中学语文教学,2022(2):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