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支持科技创新主要税费优惠政策指引》发布
2024-12-14
《我国支持科技创新主要税费优惠政策指引》发布
近日,财政部会同科技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系统梳理现行支持科技创新的主要税费政策,编写了《我国支持科技创新主要税费优惠政策指引》(以下简称《指引》)。
《指引》编写团队聚焦共性需求,设立了“三大目标”:一是“全面知悉”,系统梳理现行支持科技创新的税费优惠政策法规、相关税收征管规定和行业管理办法后,汇总为50多项政策点;二是“便捷查询”,按照创业投资、研究与试验开发、成果转化、重点产业发展等科技创新活动环节,将政策分类编排,并制作税费优惠政策查询表,方便各类创新主体从自身身份类型、创新活动环节、税费种类等多个维度对照查询;三是“准确适用”,《指引》详细列出每项优惠的政策类型、涉及税种、优惠内容、享受主体、申请条件、申报时点、申报方式、办理材料、政策依据等,使创新主体更加便利地享受政策红利。
针对备受关注的科技成果转化问题,《指引》在第四部分集中介绍了创新主体在成果转化环节可享受的多项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以及专利收费减免,申请费、发明专利申请实质审查费、年费和复审费减免政策等。(科技日报)
西部跨区域税务合作机制建立
日前,在国家税务总局和重庆市委、市政府指导支持下,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的重庆、广西、贵州、甘肃、青海、新疆、云南、宁夏、陕西、四川、内蒙古、西藏、海南13个省区市及广东省湛江市、湖南省怀化市税务机关,在重庆共同签署《高水平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跨区域税务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合作框架协议》),明确8项合作内容,建立跨区域税务合作机制,携手助力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成为内畅外联的开放通道、发展通道、战略通道。
根据《合作框架协议》,“13+2”省区市税务局将围绕西部陆海新通道经营主体的实际涉税(费)需求,以着眼构建国内大市场,推动政策执行协同、税收管理协作、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等8项合作,促进将区位优势、通道优势转化为开放发展的优势。
在政策执行协同方面,聚焦交通基建、国际运输、仓储物流、出口退(免)税等重点领域,探索建立跨区域税费政策执行差异协调研讨机制。制定编发支持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经营主体发展壮大的税费优惠政策清单及相关政策汇编,确保政策红利直达快享、充分释放,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在税收管理协作方面,探索联合开展纳税信用预警提醒,帮助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经营主体有效防范纳税信用等级降级风险和损失,加速经济要素自由流动,增强西部陆海新通道辐射带动效应。(经济日报)
三部门:延续执行广交会展期内销售的进口展品税收优惠政策
为支持办好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以下称广交会),经国务院同意,财政部会同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印发《关于延续执行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期内销售的进口展品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以下称《通知》)。
《通知》明确,对2024年至2025年举办的广交会,延续执行2023年广交会进口展品税收优惠政策,政策内容及清单不变,具体如下:对2024年至2025年举办的广交会,在商务部确定的展期内销售的免税额度内的进口展品免征进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每个展商在本年度展会展期内累计享受税收优惠的展品类别、销售数量或金额上限按规定执行。享受税收优惠的展品不包括国家禁止进口商品,濒危动植物及其产品,烟、酒、汽车以及列入《进口不予免税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目录》的商品。
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第四十二条相关规定,政策出台前符合条件的暂时进境展品可按规定缴纳保证金或提供其他担保后,暂不缴税;政策出台后可按规定享受免税政策,并办理进口及担保核销手续。(央视网)
税收政策宣讲走进奥地利中资企业年会
5月16日,奥地利中资企业协会在维也纳召开2024年度大会,中国驻奥地利大使馆领导应邀出席,中国工商银行奥地利有限公司、华为技术奥地利有限公司、中车株机(欧洲)有限责任公司等协会正式会员和名誉会员共计30余家单位参会。为服务“走出去”企业,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合力,中国国家税务总局指导赴奥访学税务干部在会上开展政策宣讲,中国国家税务总局国际税务司联合中国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通过线上宣讲形式参加活动。这是中国国家税务总局首次联合中国商务部为海外中资企业宣讲政策。
奥地利中资企业协会主席、中国工商银行奥地利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燕妮表示,这种针对性强的跨境投资政策特别是国际税收政策辅导,十分契合企业的需求,对一些涉税问题的答疑消除了中资企业在涉税问题上的困惑,让中资企业实行海外计划更有信心。(解放日报)
税务总局研究部署定点帮扶工作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召开定点帮扶和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总结前期定点帮扶工作开展情况,审议2024年度定点帮扶资金使用计划,研究部署下步重点工作。
会上,各有关单位进行了工作汇报,部分定点帮扶挂职干部开展了工作交流。会议审议通过了2024年度定点帮扶资金使用计划,并强调要认真落实好党中央关于“过紧日子”的部署要求,结合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进一步增强纪律规矩意识,严格经费使用管理,把帮扶资金用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同时加强对资金使用的指导和检查,坚决防止违规违纪违法行为。(中国税务报)
日本以“离境退税”取代直接免税
最近,日本政府计划实施新的消费税退税制度,对在日本境内消费的外国游客,从此前的柜台直接免税改为从日本离境时退税。
日本国税厅表示,目前实施的柜台直接免税政策,让一小部分外国游客钻了制度的空子,他们把免税商品在日本境内倒卖,赚取差价。因此,日本政府计划在2025财政年度的税收改革中,调整针对外国游客的消费税退税制度,实行“先付全额后退税”的制度。据消息人士透露,日本政府计划在机场扫描出境旅客的护照,让海关检查旅客的消费记录,如果确认旅客携带有免税商品离境,将为旅客办理退税。为避免机场因游客退税大排长龙造成秩序混乱,日本政府还计划增加信用卡退税选项。(中新社)
德国:企业间交易将强制使用电子发票
近日,德国联邦上议院通过了联邦政府提出的《增长机会法案》。该法案规定在德国国内企业间交易将强制使用电子发票,上年营业额高于80万欧元的德国企业从2027年1月1日开始强制使用电子发票,而上年营业额低于80万欧元的从2028年1月1日开始强制使用。
德国现行的增值税法详细规定了发票的内容要求,发票上应印有卖方和买方、唯一且连续的发票号码、增值税税率、应纳税额等信息。如果销售额不足250欧元,可以开具简化发票。但德国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电子发票格式。
根据《增长机会法案》,法定电子发票是按照欧盟EN19631标准开具的,或开票方和受票方协商确定且发票信息满足欧盟EN19631标准格式的发票。《增长机会法案》规定,从2025年起,线上开具并传输其他发票要得到受票人的同意,法定电子发票将成为德国默认的发票开具方式,其他发票将逐步被淘汰。(商务部官网)
韩国:高房价导致遗产与赠与税欠款大增
近日,韩国国税厅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韩国2023年遗产与赠与税欠款同比增加55.4%,为9864亿韩元(1美元约合1373.5韩元),增幅创2015年以来新高。
据了解,韩国遗产与赠与税实施的是5级超额累进税率,不超过1亿韩元的最低边际税率为10%,超过30亿韩元的最高边际税率为50%。报道称,逾期未缴遗产与赠与税的金额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长,近4年来已增加2倍以上。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高额欠款增势明显,推高了单笔欠缴税款金额。欠缴税款平均单笔金额从2019年的4300万韩元逐年递增至2023年的1.04亿韩元。
韩国国税厅分析指出,受到基准房价骤涨的影响,遗产与赠与税纳税负担加重,导致欠缴税款规模一同增加。(每日经济新闻)
美国放宽电动车税收抵免限制
美国财政部表示,为汽车制造商提供更多关于电动车税收抵免中对于所搭载电池使用矿物要求的“灵活性”,这些关键矿物中包括中国的石墨。根据《华尔街日报》的解读,这意味着,拜登政府放宽了拟议对电动汽车税收抵免的限制,在2026年底之前电池使用中国石墨的电动汽车仍能获得最高7500美元的补贴。报道评价称,这一“缓和措施”使汽车制造商能更容易地制造和销售完全符合税收抵免条件的车辆。(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