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融合角度下的数学文化课程探究
2024-12-14刘娜娜
作者简介:刘娜娜(1979~),女,汉族,山东淄博人,淄博高新区实验中学,研究方向:初中数学教育教学。
摘 要:数学就像一面古老又神奇的镜子,映射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脉络。从三角形几何到代数方程,从概率统计到微积分,无不是诸多跨越时空的绚丽文化印记。当讲到勾股定理时,教师可以说说《周髀算经》的故事,让学生感受中华先祖的聪明才智。谈到概率论时,可以提提帕斯卡和费马的通信往来,让学生体味伟大发现的偶然与必然,让文化与数学交相辉映,让思想与公式擦出火花。
关键词:课堂融合;数学文化;数学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43-0072-03
一、 数学文化融合于课堂的意义
事实上,数学发展的每一个脚印都深深扎根于人类文明的沃土,孕育并渗透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因此,将数学文化巧妙融入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课本固然向学生展示了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但如果教师能讲一讲某一概念的历史渊源、某一公里的文化烙印,定能让学生的视野跨越时空,领略数学真知的形成过程。与此同时,了解到数学知识背后的鲜活故事,也将能有效提升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不再将其视为枯燥乏味的符号游戏。在授课过程中,可能会发现有的学生会面露难色,无法理解某个概念,很多公理定理表面上看似不太合理,但如果追溯到它们的文化渊源,就一目了然了。比如,公理“过一点且只过一点作一直线”,对初学者来说似乎很难理解,但当追溯到古埃及人测量尼罗河两岸距离时,这一公理的合理性就不言而喻了。所以,文化解码能让学生摆脱“死记硬背”的弊端,透过表象洞见其中的道理,从而树立正确的数学认知。
二、 数学文化融合于课堂的方式
(一)以课标规定的教学内容为载体
将数学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关键要立足于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遵循知识传递的基本逻辑,不能生搬硬套,而要巧妙植入文化元素,让枯燥的知识点充满趣味。比如,在讲授有理数时,我们可以讲负数的由来,让学生感受数学的源远流长。从古人用“红笔”代表正数,到后来“黑笔”表负数的转变,生动诠释了知识形成的文化渊源。而在学习旋转概念时,不妨介绍密码学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到数学在国家安危中的重要地位。从华罗庚为国破译日军密码,到如今手机指纹解锁,无不凝结着数学智慧。在设计加密卡的过程中,学生既能体会知识的应用价值,又可培养创新意识。
(二)以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为特征
在将数学文化渗透到课堂教学时,我们要遵循“因材施教”的理念,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需求,并结合不同知识点的属性特征,设计丰富多样、形式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潜移默化领会数学文化的独特魅力。比如,在讲授三角函数实际应用时,可以设计一个“测量建筑物高度”的实践活动课。首先,老师可以以“破案”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制作简易的测角仪,激发他们的好奇心。然后,全班分成几个小组,讨论测量策略,并实际操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切实感受三角函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更能培养动手实践、团队协作的能力。活动尾声,各小组还可以互相交流、分享心得体会。有的小组可能遇到了这样那样的“测算失败”情况,老师此时正可以引出误差分析的概念,通过一层层地剖析和讨论,让学生进一步领悟三角学的精髓,锻炼科学思维。
三、 数学文化融合于课堂的实践
(一)在激趣情境导入方面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立足教材内容,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文化元素,精心创设寓教于乐的教学情境。比如,在讲授“勾股定理”时,我们可以先讲述一个古代数学家的传说:相传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在埃及观察金字塔的建造过程中,发现工匠们使用绳结来保证直角的精准,毕达哥拉斯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回国后潜心钻研,最终发现了勾股定理这一几何规律。老师可以带领学生模拟毕达哥拉斯的探索过程,请几名学生分别扮演毕达哥拉斯和埃及工匠,用绳子在地上摆出直角三角形,引导学生发现边长之间的关系。这时,老师再引入符号,帮助学生将图形中的规律抽象成代数公式,理解勾股定理的本质。接下来,可以请学生思考:假如毕达哥拉斯遇到一个底边长为a,高为b的直角三角形,斜边长度应该是多少?学生经讨论后会发现,斜边长度满足a2+b2=c2的关系,从而加深对勾股定理的理解。
(二)在专业理论学习方面
要将数学文化融入课堂教学,教师自身首先要对相关专业理论有透彻理解,单单依靠浅显的文化常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需要深入钻研数学发展的历史脉络、文化渊源,以及数学与其他学科乃至哲学、艺术的内在联系。比如,在学习“整式的乘除”时,不仅要掌握基本的运算法则和公式,更要了解其背后的文化故事。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就有专门的“方程”章,系统阐述了一次、二次方程的解法,体现了中国古代在代数方面的杰出贡献。而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数学家卡尔达诺发现了三次方程的求解公式,法国数学家韦达提出了“韦达定理”,这些都标志着代数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三)在课堂教学实施方面
单单掌握专业理论是远远不够的,更为关键的是要将其贯彻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之中。首先,教师要对教材内容做深入的分析挖掘,找准知识点与文化元素的契合点,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设计。比如,在学习“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时,我们可以追溯平行线概念的由来,介绍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在其著作《几何原本》中对平行线公设的阐述,让学生感受几何学的文化底蕴。还可以讲述平行线概念在不同文明中的发展,如中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在《九章算术注》中对平行线的论述。通过纵向和横向的文化对比,学生能深刻体会数学在人类文明进步中的重要地位。接下来,可以尝试让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模式,营造良性互动的氛围。比如,在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时,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平行线寻宝”的小组活动。首先,教师在教室里预先张贴一些蕴含平行线条件的几何图形,如“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等。接着,学生分组进行“寻宝”,每组需要在教室里找出所有的图形,并总结出其中隐含的平行线条件。在寻宝过程中,学生们可以相互讨论、验证自己的猜想,亲身感受平行线条件的多样性。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都能受到几何文化的熏陶,潜移默化地领会其中的严谨逻辑。
(四)在习题练习设计方面
习题练习是帮助学生夯实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在设计习题时,也要巧妙渗透数学文化元素。以“整式的乘除”为例,在设计乘法公式练习题时,我们可以植入一些文化故事情节。比如,“古代数学家刘徽因缺乏乘法公式而十分苦恼,你能否根据a(b+c)的展开式,帮助他总结出一个乘法公式?”这样的情境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动力。学生在解答过程中,不仅能巩固乘法分配律的概念,还能感受古人用几何智慧解决代数问题的巧妙思路。除了情境化问题,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发散性、探究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17世纪法国数学家帕斯卡在研究概率论时,提出了著名的“帕斯卡三角形”,这个神奇的数字金字塔不仅在代数学中有重要应用,在中国古代也有类似的成果,如《杨辉三角》。我们可以布置这样一个小探究:“在‘帕斯卡三角形’中,每个数字都是它上方两个数字之和,你能找到这个三角形与二项式定理之间的联系吗?不妨用(a+b)的不同次方展开式来验证你的发现。”通过这样的探究,学生不仅能加深对二项式定理的理解,还能感受到这一数学规律在不同文化中的体现,领会数学的普遍性和永恒性。
在习题设计时,我们还要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数学文化的应用价值。比如,在学习“一次函数”时,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道应用题:“在古代,人们通过观测日晷的影子长度来计时。如果影子长度y与时间x呈线性关系,即y=ax+b(a、b为常数),那么当影子长度从2尺增加到3尺时,时间过去了多久?请用一次函数的知识解答,并谈谈你对古人智慧的感悟。”这样的习题不仅考查了学生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能让他们体会到数学在古代天文历法中的重要作用,坚定文化自信。
(五)在学情评价反馈方面
在数学文化课程中,我们需要考查学生的数学文化意识和相关能力素养。在评价内容上,我们要超越单纯的考试成绩,将数学文化的要素体现在评价指标中。比如,在评价“图形的相似”这一内容时,除了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我们还可以设置这样一道开放性题目:“在我国古代建筑中,常用斗拱来支撑屋檐,斗拱的结构一般由两个或多个相似的直角三角形组成。请以此为例,谈谈相似三角形在古代建筑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中蕴含的数学原理。”通过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考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深度,以及将数学知识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能力。对学生的答案,教师要给予积极的评价和反馈,鼓励他们从多元视角解读数学,感受数学的文化魅力。
在评价形式上,我们要突破传统的笔试模式,充分利用多元化的评价手段。比如,在学习“勾股定理”后,我们可以开展一次“勾股文化调研”活动,学生们可以走进博物馆、探访古建筑,也可以查阅史料、采访专家,总结古人运用勾股定理的智慧结晶。教师可以组织一次“勾股文化成果展”,让学生们以PPT演示、实物模型、创意短剧等形式呈现调研成果。在现场,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参与点评,肯定每个小组的特色亮点,并指出有待完善之处,这样的评价不仅能考查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更能培养他们的人文情怀和合作精神。
在反馈环节,我们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真诚地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声音,哪怕学生的观点有偏颇或错误之处,我们也要以包容的心态去引导、启发,而非简单地否定。比如,学生在分析“天元术”与“符号代数”的异同时,如果片面地认为中国古代数学落后于西方,教师就要善意地指出:“‘天元术’蕴含着丰富的几何思想,体现了中国数学的图形特色,而‘符号代数’更多地使用字母符号,反映了西方数学的逻辑特点。这是中西方数学的不同发展路径,并无优劣之分。”通过这样的反馈,学生能从更宽广的视野认识数学文化的多样性,学会以理性、包容的态度看待不同的数学传统。
四、 结论
总之,在数学教育与文化融合的过程中,我们要用心揣摩每一个知识点背后的文化内涵,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智慧。同时,我们要在教学中适时引入文化元素,让学生明白数学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我们的生活、历史和文明紧密相连。数学教育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事业,需要教师以永不懈怠的精神和创新进取的勇气去耕耘,以数学的严谨和文化的灵性,为每一个学生打开一扇通往智慧的大门。
参考文献:
[1]柏素霞.深度融合:数学文化进课堂的应然要求[J].中学数学月刊,2022(10):45-47,55.
[2]林运蓉.融合数学文化,构建生命课堂——以“幻方”为例的教学过程设计与反思[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6):101-103.
[3]张春华.文化浸润,融合共生——基于数学建模与数学文化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2(3):152-154.
[4]陈拥军.文化与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融合[J].数学教学通讯,2019(31):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