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与提升策略研究

2024-12-14吴梅华

考试周刊 2024年43期

作者简介:吴梅华(1979~),女,汉族,福建南安人,福建省南安市水头中学,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学。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国家发展、社会和谐、学生成长、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但当前初中语文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文章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从教学实践角度提出了提升传统文化教育质量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实践;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43-0034-04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必要性:第一,是党和国家对教育工作提出的任务要求。近年来,国家和教育部先后颁布与传统文化教育相关的政策文件。如《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等;第二,是课程标准的目标任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了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是其中之一,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维度;第三,是学生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需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以及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对学生提升人格修养具有重要意义。

语言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传播介质,相对其他课程,语文课程应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发挥更重要、积极的作用,成为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但是,当前初中语文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存在问题,需要进行改革、优化及进一步提升发展。基于此,文章从实践角度,就初中语文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及提升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 现状分析

当前,在课标的明确要求及政策的引导下,教师们普遍认识到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能够积极在课程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但在实践中,由于各种原因,尚存在一些问题或不足。

(一)忽视了文化的系统性

文化是具有系统性、关联性的,特别是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文化与文化、文化与社会、文化与自然之间有着复杂的关联,不可分割。比如,京剧本身是戏剧文化,但它与审美(如音乐、表演、美术造型)、历史、价值观、传说等都有关联。再如,传统节日涉及饮食、审美、民俗、宗教、思想观念、农业等。所以,各文化元素相互支撑、作用。但当前,有些教师组织传统文化教育忽视了这点,将文化与其他元素割裂。比如,学习《木兰诗》时,仅引导学生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和花木兰的孝亲、报国、不居功等精神品格,而没有组织学生去研学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没有去探究木兰精神和《黄河颂》《老山界》《谁是最可爱的人》等当代作品是否有文化传承关系。这样学生的家国情怀难以培养,也不会树立传承意识。

(二)资源开发与利用不足

文化认知和理解是需要资源支撑的,教师向学生讲授文化信息、理念或者组织学生阅读远远不够。一方面,要理解文化理念、思想等抽象的观念,需要有实际的材料作为支持。比如,对引导学生理解和认同“爱国思想是中华传统美德”,那么仅教师讲,不足以使学生信服,需要有唐雎(《战国策》)、花木兰(《木兰诗》)、邓稼先、闻一多、红军、解放军、志愿军等人物或群体故事,或者是以《过零丁洋》《满江红》《梅岭三章》《苏武传》等诗文为材料,使学生认识并认同爱国思想确实在中华历史长河中传承有序;另一方面,初中学生的认知思维是偏于感性的,也就是说没有实际物化了的材料,他们是无法理解和认同相应文化的。所以,资源开发和利用是传统文化教育最重要的基础性活动。但一些教师缺少资源开发意识,仅以教材文本为材料。

(三)引导和融合途径单一

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不是应试,并不是简单地让学生了解并记忆,而是要让传统文化成为学生的品格、品质和能力。而要达到这个层次,就要通过知、思、辨、疑、做等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引导,使传统文化被学生理解、消化和自我生成。但一些教师没有准确把握这个教育目标层次,将传统文化教育目标定位在“知”上,其所采用的引导和融合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非常单一,教师主要是组织学生阅读或者是教师直接讲授或灌输。久而久之,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发展处于表层,没有将文化内化为其自身的素养、成为其“基因”。

(四)教学未与时俱进

中华传统文化之所以生生不息、充满生命活力,一个重要原因是其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地变革。教育也是如此,随着时代发展,教育的理念、思想、内容、手段等都应随之而变,永葆活力。当前,一些教师在传统文化教育实践中缺少动态发展眼光、与时俱进的意识不强,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信息社会时代,而且信息技术水平和普及率都处于世界前列,教育信息化及数字化学习已经推进到了2.0时代,初中学生拥有了较好的数字化学习技能。而在传统文化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不充分、滞后于技术和观念,停留在多媒体教学层次上;第二,“双减”已经推行了三年,教师们都积极落实为学生减负,但部分教师没有意识到,减负其实为变革、提升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新环境、新契机;第三,教师忽视当前我国是个高度开放、多元的文化环境,没有认识到初中学生已经通过网络广泛接触了各种文化、思想,中华传统文化只是其中一部分,而且不少学生已经出现对西方、邻国文化的盲目追随,教师仍沿袭几十年前对中学生文化、思想状态的判断,认为学生的文化意识和经验是单纯而空白的,只要灌输,学生就会认同、接受,不注意引导学生深化理解、认同传统文化,不注意采用辨析、质疑、对比等深化引导方式。

二、 提升策略

(一)强化内容的结构性

从上面分析可知,文化与文化、文化与其他领域元素具有关联性,与其他元素共同构成文化学习系统。所以,要保证传统文化教育有深度、有质量,就不能在教学中将某个文化点孤立,而是要依据各元素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将内容关联起来。

传统的教学途径有链接式、拓扑式或拓展式、中心辐射式等。如学习《鱼我所欲也》,文中有“一箪食,一豆羹”一句,“什么是箪、什么是豆?”“中国还有哪些盛放、测量饮食或物品的容器?”教师带领学生从这一句话链接出去,丰富相关文化认知,比如,簋、皿、钟、盆、盂、鼎、镬、甑、甗、鬲、升、斗等。再如,围绕“舍生取义”思想向外辐射,引导学生去拓展探究“中国古今,还有哪些表达类似思想的诗文,或人物、事件?”如《苏武传》《石灰吟》《梅岭三章》,以及与革命文化整合,让学生了解反封建、反帝、抗战、解放战争等历史时期革命先驱及其事迹。这样“舍生取义”的文化思想就由孟子儒家思想上升到了中华传统文化思想层面。

当前,比链接式、拓扑式、辐射式更好的结构化教学方式,是采用单元整体教学模式或按课标建议以学习任务群组织教学。这两种结构化教学模式,具有更好的结构性、系统性,包容的内容更丰富,还同时将链接式、拓扑式、辐射式学习方法相整合。

比如,学习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时,教师创设单元主题,“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注重格物致知,即从自然万物中发现人生的道理、哲思或品格。所以,寄情山水、托物寓情,也就成了我国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方式。请同学们一起来探究,古人是怎样用文字将情感、思想寄托于山水、景物的,他们又通过事物寄托了怎样的情感或思想?”这样以寄情山水为主题,组织学生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结构下展开系统的学习。以《岳阳楼记》《行路难(其一)》等文本为载体,围绕传统文化主题引导学生从文学艺术、精神思想、品格观念等多个角度进行系统学习,从而使学生既能把握同主题下的语言表达艺术,又能深入地了解我国古人的思想、哲思、情怀、品格。

(二)载体及资源的拓展

中华传统文化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内容包罗万象,但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可以通过一、两种方式向学生准确地呈现出来,也不是一种文字方式可以向学生呈现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因而,拓展、开发传统文化教育载体和资源,是保证教育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当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时,教师在载体、资源方面的思路比较窄,主要以古文、古诗、成语、汉字为载体,以及其反映、涉及的内容为资源,这远不能满足学生传统文化素养高质量发展的需求。

对此,课标中对传统文化教育的载体和资源是有描述的,除了汉字、成语、古代诗词、古代散文等,还有“书法、格言警句、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历史故事、民族一家亲故事、古代文化、传统节日、风俗习惯”等,都应是语文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载体或资源。

在课标建议的载体、资源之外,还有很多有益于学生文化素养发展的载体或资源,值得教师关注、开发和利用。比如,载体上,视频、动画、照片、国画、文物、景观、音乐及更现代化的VR(虚拟现实)等,都可以作为语文课程传统文化教育的载体;在资源上,学生的文化经验、家庭文化生活、社会文化场馆等都可以成为优质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此外,生成性资源也应得到教师的关注。比如,组织学生亲自参与文化活动,如学唱京戏、编中国结、练习武术、模仿创作格律诗或对联、传统故事剧表演等活动,由学生的自身经历生成学习传统文化的资源,这些资源生动、直观、感性,对促进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非常有益,而且将传统文化的“传”与“承”整合在一起,能使学生真正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接班人、传播者、践行者。

(三)途径创新与多样化

传统文化教育本质是素养教育(有些教师将之归类于德育,是片面的)。既然是素养教育,那么就要遵循素养生成和发展的逻辑,像传统的阅读、听讲、记背之类信息灌输式教育方法不符合素养建构原理,对学生文化素养发展的促进作用有限,通常仅能使学生达到了解、认知和记忆传统文化的浅层,而不能使传统文化成为学生内在的意识、品格或能力。所以,对传统文化引导、教育的途径,教师也应拓展思路,除了“读、听、记”之外,还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关注教育的生成性、建构性,组织学生参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讲、写、辩、诵、做、看、思、创”等文化学习活动。

如学习《鱼我所欲也》时,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孟子在文中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但大家应该都听说过我国有句民谚‘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也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生存智慧。那么,你认为这两种传统文化思想是矛盾的吗?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生与义的选择时,到底是应该义无反顾地舍生取义,还是‘留得青山在’?”以学生亲自参与辩论、思考为途径,从而使之深刻、准确、辩证地领悟传统文化思想的内涵:“当只有舍生才能取义时,应当义无反顾;但如果有更好的方式取得、维护义的时候,应该不鲁莽地轻言放弃生命,而是在坚定的信念下,智慧、勇敢地为义而生。比如,司马迁为了写完《史记》而甘愿接受腐刑,共产党人及革命者为了革命事业既前仆后继献身、又为保存革命火种而理性地选择了长征。”此外,学生可能会受到一些不健康、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外来文化影响。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性的思辨、质疑、批判,从而使之最终认同中华文化。

(四)充分利用环境条件

第一,“双减”。不少教师认为减负政策给教育带来了新课题和压力,所以,将精力主要集中在减负、增效上,没有意识到减负给传统文化教育带来了非常好的契机和环境。比如,学生在课下、校外有了大量自主学习时间和精力。之前,教师想安排学生进行传统文化主题的调查、体验、实践活动,学生是没有时间精力的。比如,在学习《安塞腰鼓》时,可以安排学生通过网络去调查安塞腰鼓的起源、发展、现状,找到相关视频,自己模仿制作一个腰鼓,尝试学习几个动作。然后,再去探究了解“我国很多地区都有鼓文化传统,比如,常山战鼓、朝鲜腰鼓、花鼓戏等,其各自的特征是什么”。但实际上,不少学生并没有去做,很多由家长“代劳”了。那么,这个活动就没有文化教育意义。而减负背景下,学生有充足的时间精力从容而有质地完成此项任务。再如,学习《石壕吏》《卖炭翁》《杞人忧天》等诗文时,组织学生分组排演课本剧,但要让每个小组都有时间排练并上台来表演,课堂时间肯定不够,而利用课后托管时间,都可以组织好这些活动。

第二,信息技术。关于传统文化教育中信息技术的运用,教师除了要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文化资源、创设文化学习情境之外,还应在两个方向推进教育信息化:一是在初中学生拥有较好信息化操作能力的前提下,要组织学生更多地参与数字化学习。如通过网络调查文化、搜集文化资源、观看文化影视及编辑文化主题手抄报或宣传单等;二是利用网络为学生搭建课下跨时空合作、交流平台,整合文化学习资源。此外,如果有条件也应该运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兴技术,提升传统文化教育水平。

三、 结论

综上所述,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具有多元教育意义,教师应积极并有效地实践。针对当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的忽视系统性、资源开发和利用不足、教育途径单一、对生情和教情把握及技术和环境利用滞后时代发展等问题,建议教师强化教学内容的结构性、拓展教育载体及资源、创新教育引导途径、充分利用减负及信息技术等环境条件。

参考文献:

[1]李昌礼.中学语文传统文化渗透教育的路径及时代意义[J].当代教育,2022(2):24-26.

[2]黄献良.基于立德树人的初中语文渗透传统文化初探[J].求知导刊,2023(26):77-79.

[3]秦升传.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初中语文中华传统文化教学研究[J].作文:高中版,2023(6):27-28.

[4]赵洪彪,朱思蓉.初中语文教材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学生文化自信的养成[J].语文天地,2023(3):2-5.

[5]伏秋洁,张楷琳.初中语文传统文化常识深度学习策略研究[J].汉字文化,2023(4):119-121.

[6]吴广辉.“双减”政策下初中语文融合传统文化构建高效课堂的路径探究[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2023(5):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