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挑战与对策

2024-12-12张乐

继续教育研究 2024年12期
关键词:守正创新家庭教育

摘要: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是家庭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是贴近家庭、面向家长、惠及千万家庭的“最后一站”,是提高我国家庭教育质量、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现实需求。基于对浙江省台州市社区家庭教育服务体系现状、面临挑战的调研和分析,由此提出优化建议,为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奠定基础。

关键词: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家庭教育;守正创新

中图分类号:G7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156(2024)12-0062-06

2016年,全国妇联等九部门在《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中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适应城乡发展、满足家长和儿童需求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1];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202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促进法》)的正式施行为我们指明在建立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方面,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作为建设家校社共育这一教育新样态的重要支撑力量的法律要求。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以其终身性、科学性、专业性、全面性、多样性等特征能够较好地满足家庭教育需求,迅速成为“社会-家庭-学校”相衔接的教育载体和纽带。

“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是基于社区对家庭的影响,以社区为主要的活动学习区域,以社区指导服务机构为载体,以非正式学习为主要形式,由专业的指导人员帮助家庭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和与时俱进的教育观念,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服务体系”[2]。近年来,全国多数地区已初步建立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社区在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但大多数体系推进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在这一进程中与体系的“应然”状况存在一定差距且存在较明显的地区差异性,一线和二线城市与三线和四线城市在体系建设基础上存在差距,所面临的问题也各有不同。不同城市间如何发挥在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上的优势,如何提升服务体系建设也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

浙江省在2021年全国首创了“省、市、县(市、区)、街道(乡镇)”等四级社区(村)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体系工作模式,在推进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中具有前瞻性和代表性。台州市作为浙江省的地级市之一,社区教育发展资源相对匮乏,但社区教育工作创新性较强,多个工作成果创全省首例甚至全国首例,将该地区作为研究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研究的典型,对于此类型城市建设高效的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一、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

(一)制度保障方面

2015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加快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网络,将街道、社区( 村) 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社区教育体系”[3];自此,国家多次出台政策文件强调要统筹协调社会资源支持服务家庭教育。台州市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落实各项国家政策文件,具体如表1所示。

如表1所示,2020年8月,市委办、市府办联合下发《台州市关于加快推进家庭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这是浙江省首个由地市级党委政府发文的家庭教育工作指导文件。2020年,台州市建立了由市政府妇儿工委办牵头、18个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家庭教育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联席会议的主要任务和工作规则,形成了家庭教育部门协同机制的雏形。2021年7月,台州市妇联等19个部门联合发布《台州市家庭教育工作“十四五”规划》,为全市家庭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锚定方向、汇聚合力。2021年9月,台州市妇联下发《关于助力做好“双减”工作进一步推进家庭教育发展的通知》,通过实施助力“双减”四大行动,即和合共识·政策宣传引领行动、和合姊妹·家校志愿联盟行动、和合家风·家庭教育促进行动、和合家庭·阳光成长陪伴行动,强化妇联组织在助力“双减”工作中的职责担当,为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再添巾帼助力。2022年,台州市充分发挥市妇儿工委办设在市妇联的优势,将家庭教育纳入部门工作任务,制定出台《台州市社区(村)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任务清单》《2023年度家庭教育工作清单》等,将家庭教育工作任务细化分解到教育、民政、卫健、宣传、公检法司等职能部门,合力推进家庭教育工作。2023年,抓住教育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教基〔2022〕7号)的有利时机,台州市会同12个市级部门研究出台《台州市关于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深入推进家庭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为搭建信息互通、工作互促、成果共享的家庭教育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二)经费投入方面

目前,台州市家庭教育工作经费已纳入财政预算,台州市妇女儿童服务中心特设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经费,但调查显示仍然存在经费支持不足、落实困难等问题。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由于欠缺经费保障,必要的家庭教育专业教材、宣传教育活动、调查研究等无法实现,至于评奖评优、师资培训等活动更是少之又少,这与科学、系统开展家庭教育以及扩充家庭教育内涵与发展成果是严重不适配的。妇联作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重要部门,虽说其具备第三部门特点,可以接受除政府补贴外的社会捐赠等资金,但受赠条件限制较多、公众对收费也较敏感,易引发民众反感甚至更严重的社会问题,种种原因导致其难以在协同成员单位方面发挥有效的影响力,推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开展[4]。综上,经费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开展,因此许多地区特制了一套“考核至上”的工作模式,除考核内容外的工作能免则免。

(三)阵地建设方面

在“双减”和《促进法》施行后,全国妇联指出将进一步加强阵地建设,推动构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研究制定社区家长学校指导意见,促进城乡社区家长学校规范化发展,力争到2025年城市社区家长学校建设率达到90%、农村社区建设率达到80%[5]。

线下,2022年5月,台州市在市妇女儿童服务中心增挂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牌子,依托台州开放大学成立台州市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构建了“县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乡镇街道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村社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点”体系架构,形成城乡一体的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以市级单位为核心,辐射带动各级妇联、社区学院(学校)同心同向、同频共振,实现“1+1>2”的效果。之后,台州市紧扣全省社区(村)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标准化试点工作要求,选取仙居县、天台县以及13个乡镇(街道)开展试点工作。2022年,全市各社区(村)家长学校共举办线上线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3万余场次,惠及群众近10万人;2023年,台州市妇联系统精准聚焦全国市域治理现代化先行市验收标准,会同市民政局制定出台《台州市社区(村)家长学校管理办法》和《台州市社区(村)家长学校年度考核评估标准》,印制《台州市社区(村)家长学校服务手册》,全面指导全市2 713个社区(村)家长学校加强规范化建设;创建家教家风实践基地,深入开展家教普及、家风传承等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2023年5月,全市创建首批家庭教育实践基地10个,6月,市政府依托台州开放大学建设台州市家庭教育研究重点实验室和台州市家庭教育联盟。

线上,目前台州家庭教育仍缺乏独立的信息化平台,绝大多数学习资源融合在其他学习平台中,作为其中一个子模块或与老年教育、成人教育等学习资源融合在一起,如台州开放大学官网上设置的家庭教育专栏“做温暖父母,走进孩子的心”,就是链接国家开放大学终身教育平台开展家庭教育普教工作。温岭市则立足“智慧e家”线上平台建立了“城市书香云平台”,开设讲坛预告、家教微课、讲师预约、线上咨询等功能模块。仙居县通过“浙里办”平台打造“亲子亲情”教育场景,为家长和孩子提供智慧化、一站式的学习体验。当然,部分地区也创新发展了自己的云平台,如天台县搭建“和合家”云家庭建设平台,实现县、乡、村等三级数据互通共享,精准智能服务。临海市妇联与检察院联合打造“强制亲职教育”线上平台,强制失职父母接受亲职教育,切实发挥社区家庭教育兜底性作用。总体来看,家庭教育智慧共享能力仍然存在很大不足。

(四)师资队伍方面

构筑支撑家校社共育的专家智库与师资库是推动家庭教育创新发展的关键。早在2017年,台州地区成立了台州市家庭教育研究会,推动工作规范化建设,积极发挥专家学者引领、家庭教育实践工作者示范、工作机构推动等三个方面作用,分级分类组建了家庭教育专家团、讲师团、志愿团等三支队伍。目前全市9个县(市、区)全部成立县级家庭教育研究会,全域加强对全市家庭教育工作的理论研究和专业指导,推动形成一批高质量的家庭教育研究成果,县级以上家庭教育专家团15人、讲师团300人、志愿团4 955人。2023年,台州市政府依托台州开放大学成立了台州市家庭教育研究重点实验室,开展“立足社区,面向家长,服务家庭建设,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教育研究,为广大家长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在线学习服务和资源共享平台。

鉴于社区家庭教育服务体系建立时间尚短,师资队伍组建尚未完善,各分支普遍存在专职人员不足、兼职人员及志愿者流通性大等问题,虽然很多教师凭借的是教育热情在奉献自己,但长此以往这绝不是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必然会造成后期教育供给能力不足,给持续推进和深化家庭教育造成障碍。

二、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挑战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目前已经成为国家、社会、亿万家庭共同关注的焦点话题,成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补充和扩展内容,发展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潮。社区作为实现家庭教育最小单元,开展家庭教育有其先天的地理优势。2024年,在国家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的指引下,在浙江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和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目标背景下,台州地区做好精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家庭教育,成为诸多教育的重中之重。必须看到社区家庭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家校社协同发展推动家庭教育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

(一)社区家庭教育社会认知不足

台州社区家庭教育社会认知不足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思想意识狭隘,家庭教育观念落后,主要表现在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权利“私有化”和教育目的“单一化”上。前者,家长都将孩子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把子女教育视为家庭内的私事,与他人无关且无责;后者,家长从小耳提面命地输出家庭教育更多苦于为孩子日后工作、前途等谋出路,似乎更偏重于强调个人前途与命运,而为国家富强、社会育才却很少提及或羞于提及,这种教育长期影响导致的结果就是孩子成长功利化,既抹杀了孩子受教育的自主性,更抹杀了孩子自由思想、独立精神的培养。二是家庭教育目标的偏颇,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唯成绩论。《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明确指出,家庭教育应包含健康、生命、自立、劳动、感恩、学习等六个方面。现实生活中部分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仍重智轻德,重点放在学习成绩方面,轻视了过程中的素质教育,演变成一场功利化教育的追逐战,影响了孩子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甚至终身教育发展[2]。还有一种是部分家长已经意识到传统教育的弊端,想要积极践行素质教育,但何为良好的家庭教育、怎样才能做到在升学压力下全面发展是其痛点难点。这也恰恰反映出当前社区家庭教育缺失之处,即没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指导服务。

(二)协同育人机制不够健全

随着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儿童的成长环境发生巨变,新时代背景下的儿童要形成必备品格、关键能力与正确的价值观念,更加离不开“家-校-社”的协同培育与支持。在应试取向仍较为严重的教育实践中,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之间存在一定疏离,协同育人实效较低,其中一些问题已经难以适应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与新要求,例如:职责定位不够清晰,学校家庭社会之间存在缺位、越位、错位等各自为政、关系不协调现象;协同机制不够健全,协同育人目标偏航;条件保障不够到位,如上文提到的经费短缺等,协同政策支持未能落地,监督监管不足,在教育内容、要素、资源、评价等方面难以协调合作等[6]。

(三)工作机制创新活力不足

《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明确指出要以问题为导向,“鼓励实践探索,着力解决制度建设、指导服务、条件保障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协同育人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7]。在家庭教育的实际工作中,绝大多数地区都存在教育形式单一化、形式主义等突出问题。如各地开展家庭教育常常会产生“协同育人实践学校化”的倾向,其中突出表现之一就是各种“进校园”“进课程”活动。而这种过度依赖“进校园”“进课程”的工作机制恰恰是目前教育的大通病,即家、社教育发育不健全,学校教育绝对主导,整个教育形如大头娃娃,呈现无法正常行走的现状。还有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教育内容同质化,“一个课程教全国”,没有地方特色,针对性不强。不同地区、不同区域除共性家庭教育问题以外,更多存在个性问题。综上,我们迫切需要创新目前工作模式,发挥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开展家庭教育工作创新实践。

三、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

(一)提高公众社会认知程度,深刻认识社区家庭教育工作的本质

提升社区家庭教育水平、建立“定位清晰、机制健全、联动紧密、科学高效”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促进家长参与子女教育,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更是台州市家庭教育提质增效的重要支撑。

1.坚定正确政治方向,把党的领导贯穿社区家庭教育指导全过程各方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不断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精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要求,建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促进法》通过立法将育儿这件传统“家事”从法律层面上升为国家“大事”。在以往的报告中,教育一般放在“民生”板块,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教育前移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8]33板块,再次明确“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8]34的总体要求。这些都表明,教育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而家庭教育是教育全链条中重要的、基础性的环节,一头连着千家万户,另一头连着国家民族。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就是要坚持党对家庭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确保家庭教育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

2.明确教育目标,把立德树人作为社区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务

社区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促进法》进一步强调,社区家庭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为核心。要把在文明素养、公民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方面“育新人”作为最为重要的使命。坚持问题导向,通过打通学校、家庭、社会等三者之间的堵点、资源壁垒和机制障碍等,解决只重视学业教育、学生教育,不重视对家长的教育以及家庭教育碎片化、不系统的问题,全面构建形成“学校积极主导、家庭主动尽责、社会有效支持”的协同育人机制;要通过深化细化社区(村)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试点,解决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覆盖面、精准度和实效性不足的问题,推动全市家庭教育工作常态化、制度化、体系化、现代化;要通过鼓励基层创新实践,解决家庭实际需求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内容供给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不衔接的问题,切实帮助家长科学开展家庭教育,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二)健全协同育人机制,依法推进社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进程

“双减”、《促进法》和《浙江省家庭教育条例》均赋予各部门指导推进社区家庭教育的法定职责。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广大群众对家庭教育的新期待新需求,全市要增强协同意识,加大协同力度,在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上狠下力气、再下功夫,努力打造社区家庭教育标志性成果,为全省乃至全国家庭教育工作提供更多本地经验。

1.健全闭环管理机制

一是加强目标管理。按照浙江省妇联、浙江省教育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健全学校家庭协同育人机制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意见》(浙妇〔2022〕50 号)提出的“七个协同”(协同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普及、协同推进家庭教育工作数字赋能、协同加强家庭教育工作阵地建设、协同构建家庭教育社区支持体系、协同推进家庭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协同开发家庭教育指导课程、协同开展特殊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帮扶)的重点任务要求,大力推动《台州市关于建立健全学校家庭协同育人机制深入推进家庭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落地落实,切实解决台州市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过程中存在的体系零散、落实表面、合力弱化等问题,促进三方各展优势,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二是加强定期会商。健全完善台州市家庭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及时调整充实成员单位,建立家庭教育联络员定期会商制度,研究家庭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新任务,确定年度任务、阶段性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深化学校家庭协同育人工作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和整体性推进,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推动、部门协同、家庭尽责、社会支持的家庭教育工作格局。三是加强督导评估。积极推动台州市人大开展家庭教育“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推动各部门切实担起家庭教育职责;积极推动将家庭教育工作纳入各级妇儿工委督导评估重要内容,纳入学校督导评估、评价考核内容;探索开展家庭教育工作“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监测评估,探索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提高评估工作科学化、专业化水平。

2.健全责任落实机制

一是发挥政府在推进社区家庭教育工作中的牵引作用。充分发挥政府在政策制定、资源调度等方面的优势,推动各职能部门在履职过程中出台一系列切实政策,将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工作成效纳入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和教育质量评价重要内容,纳入文明创建活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考核体系,充分调动学校、家庭、社会等在推动协同育人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推动家长育人能力的全面提升。虽然教育子女是父母的天赋权利,但是教育子女的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要动员全社会力量为家长行使教育权利和主体责任赋能,引导家长做到“三个正确”,即给孩子做榜样,用正确行动(身教)、正确思想(儿童观、教育观)、正确方法(新时代的新要求)教育引导孩子。特别是在教育“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在给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做“减法”的同时,要在家庭教育上做“加法”,引导广大家长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转变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和行为,真正达到“减负提质”、立德树人的目的。三是扩大家庭教育理念和知识的宣传普及。2022年9月,家庭教育指导师和儿童发育指导师两项新职业正式纳入国家职业大典向社会公布。在教育部公布的最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新增了家庭教育本科专业并于2023年开始招生。这些重大举措都标志着家庭教育已经正式成为一门专业的学科,家庭教育知识宣传和科学普及也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2023年年初,台州市已经启动“万名家庭教育专家进学校进社区”活动,在全市学校和社区(村)家长学校集中推出一批家庭教育优质课程,普及科学家教知识和方法。同时以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月“8+X”系列活动为抓手,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家庭教育的浓厚氛围。

(三)强化守正创新意识,激活社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活力

1.积极探索赋分激励制度

抓住浙江省妇联的“家庭教育”应用和浙江省教育厅的数字家长学校家庭教育应用两个平台正在探索推进贯通的有利时机,分年龄段推出公益性家长学习课程,引导家长履行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的法定义务,有序推广家长注册学习赋分激励制度,逐步实现“系统联通、数据共享、联合赋分”。要依托数字化平台探索归集城乡社区家长学校基础信息和活动记录,实现校校有计划、月月有活动、季季有晾晒。要通过“优e家”等平台及时收集家长对社区家庭教育的需求,统筹配置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资源,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鼓励支持基层探索创新

支持和引导基层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政府购买城乡公共服务目录和公益创投项目中,加大力度培育扶持家庭教育社会组织,为广大家庭提供专业、多元、精准的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及时总结提炼各地开展社区家庭教育工作的有效经验和特色做法,加强社区家庭教育课题研究和理论研讨,探索社区家庭教育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模式创新。要选树先进典型,强化引领带动,凝聚社会共识,激发各方力量支持参与社区家庭教育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全国妇联 教育部 中央文明办 民政部 文化部 国家卫生计生委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中国科协 中国关工委关于印发《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EB/OL].(2016-11-14)[2024-05-10].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9/201702/t20170220_296761.html.

[2]孟佳怡.终身教育视域下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优化研究[J].教育教学研究,2023(6):143-147.

[3]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EB/OL].(2015-10-16)[2024-05-10].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7053/201510/t20151020_214366.html.

[4]冯云阳. 公共治理理论下区域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23.

[5]全国妇联举行新时代妇联工作成果新闻发布会[EB/OL].(2022-09-29)[2024-05-10].http://www.scio.gov.cn/xwfb/qtxwfb/202211/t20221111_618792.html.

[6]全国政协委员戴立益: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提案[EB/OL].(2024-03-13)[2024-05-10].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403/t20240313_5738192.shtml.

[7]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EB/OL].(2023-01-13)[2024-05-10].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3-01/19/content_5737973.htm.

[8]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The Present Situation, Challeng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Family Education Guidance Service System

—— A Case Study of Taizhou, Zhejiang Province

Abstract:The community family education guidance service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family education, serving as the “last stop” for families, parents, and millions of families. It is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family education in China and promote the healthy growth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t is also a practical need to implement the Family Education Promotion Law and build a family education guidance service system that covers urban and rural areas. Based on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community family education service system in Taizhou, optimization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to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the community family education guidance service system.

Key words:Community family education; Guidance service system; Family education; Upholding fundamental principles and breaking new ground

猜你喜欢

守正创新家庭教育
提升“四力” 守正创新做好典型宣传
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的守正创新
新时代国内广播剧发展路径
改革压茬推进广播事业守正创新、全面拓展
温儒敏:在课程改革中“守正创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之我见
论犹太人的金钱观教育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