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教育项目化学习的内涵与应用探析
2024-12-12王霞李建攀
摘要:老年教育项目化学习是老年学校在活动和课程教学中,引导老年学习者围绕某一个真实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制订解决方案,以相互合作的方式展开探索,形成可呈现的、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项目成果,并对整个项目进行评价的过程。老年教育项目化学习具有鲜明的特征,可以分为活动项目、课程项目等不同类型,对彰显老年学习者的主体性、发挥老年教育的社会功能、创新老年教育课程与教学具有重要价值。老年教育项目化学习具有多方面的应用优势,可以通过老年教育实践活动优化、教学方式创新和课程体系改革等,将项目化学习融入老年教育实践中。
关键词:老年教育;项目化学习;内涵;应用
中图分类号:G77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156(2024)12-0037-05
当前,项目化学习已经广泛应用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成人教育领域也常会在企业培训中应用项目化学习。关于老年教育中的项目化学习,其实践应用和理论研究均略显不足。对老年教育中的项目化学习展开分析,以期为老年教育实践创新提供启示。
一、项目化学习概述
项目化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简称“PBL”,在实际应用中有“项目学习”“项目式学习”“课题式学习”“方案教学”等不同表述。美国巴克教育研究所将项目化学习定义为“学生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研究并应对一个真实的、有吸引力的和复杂的问题、课题或挑战,从而掌握重点知识或技能。项目化学习的重点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包括基于标准的内容以及如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合作和自我管理等技能”[1],提出了项目化学习的八大黄金准则,即核心知识与素养、挑战性问题、持续性探究、真实的情境、学生对项目的自主选择、教师与学生的反思、项目评价、成果公开展示[2]。我国对项目化学习的定义尚未达成一致,有研究者将项目化学习界定为学习方式[3],有研究者将项目化学习界定为教学方式[4],有研究者将项目化学习看作一种课程样态或教育实践形态[5]。不管将项目化学习归结为哪一种教育活动,多数研究者认为项目化学习具有如下基本特点,即真实情境、驱动性问题、小组合作、探究性活动以及形成作品或产品[6]。
《上海市义务教育项目化学习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提出,项目化学习的内涵是指“以校长为核心的教育教学团队,在学校活动领域、学科领域和跨学科领域,设计真实、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和指导学生在一段时间内持续探究,尝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形成相关项目成果”[7]。这份官方文件的界定基本上包括业界研究者普遍聚焦的项目化学习基本特点。这些表述主要是针对基础教育的,对老年教育的观照度稍有欠缺。
二、老年教育项目化学习的内涵解析
(一)老年教育项目化学习的概念
在综合项目化学习的主要特点和老年教育的实际情况以后,老年教育中的项目化学习是老年学校在活动和课程教学中,引导老年学习者围绕某一个真实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制订解决方案,以相互合作的方式展开探索,形成可呈现的、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项目成果,并对项目进行评价的过程。老年教育中的项目化学习既是组织老年学习者对复杂、真实问题的探究过程,也是老年学习者相互合作设计、规划和实施项目任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年学习者调动、完善、更新自身的知识和技能体系,并通过项目成果形成对他人、对社会的实际影响,从而实现“学习”与“实践”的联结。
(二)老年教育项目化学习的特征
老年教育中的项目化学习,既具备项目化学习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又体现出了老年教育的特殊性。其一,老年教育中的项目化学习,面对的是老年学习者,与基础教育中的青少年学习者相比,其身心发展基础水平更高,尤其是心理发展水平和社会化程度远远高于青少年学习者。在项目化学习过程中,老年学习者往往会表现出更多的自主性,会将自身特长、经验和资源融入项目化学习过程中。其二,由于老年学习者成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较高的社会化程度,老年教育项目化学习中所涉及的项目往往都是与真实社会生活相关的“真正的工作”,在关注真实世界、解决真实问题方面更加彻底,社会真实性更强,对社会的影响力更大。这就与基础教育中更多采用“虚拟实践”“微缩社会”的项目化学习形成鲜明对比。其三,不同于基础教育项目化学习中指导教师的高权威性,老年教育中的项目化学习既可以由指导教师参与策划,也可以全部由学员小组自己组织策划,指导教师更多地体现为引导者、帮助者的角色。
(三)老年教育项目化学习的类型
从项目化学习所涉及的内容性质来看,项目化学习主要可以分为活动项目和学科项目。活动项目主要在学校的实践活动中开展,学校中的社团活动、主题活动、社区服务、社会实践、节庆活动等都可以是项目化学习的载体。学科项目则根据实施过程中涉及的学科种类,进一步细分为单学科项目、跨学科项目、多学科项目等。根据老年教育实践的特点,就活动项目来说,在老年教育中更多体现为与校园文化、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相关的项目;就学科项目而言,由于老年教育多以老年学习者的兴趣和需求为中心来确定学习内容,对学科的系统性要求相对较低,学习内容更多体现为一门门课程。因而,从实践的操作性来看,学科项目在老年教育中实际上就是课程项目。而由于老年教育的课程设置更多体现出校本课程的特征,因此活动项目和课程项目往往交织融合,很难彻底分清界限。
三、老年教育项目化学习的应用价值
(一)为彰显老年学习者的主体性提供良好载体
老年教育面对的是老年人。老年人所具有的经验优势、思维优势和智力优势是我们开展老年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在老年教育中,只有将老年学习者所具有的这些优势作为开展老年教育的资源,内化为老年教育内在机制的一部分,老年学习者所具有的潜力才能得到充分引导和释放。而项目化学习聚焦解决真实而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这就使得老年人的课程学习与社会责任感建立了有机联系。这一过程必然会激发老年学习者强烈的学习动机,从而促使他们调用自己在职场和生活中所形成的高阶工作方式、思维方式和各类学习资源,去获取信息、批判分析、沟通交流、团队合作,并创造性解决问题。老年人不是社会的负担,而是社会的宝贵财富,他们有惊人的创造力。在老年教育中开展项目化学习,为释放老年学习者身上所蕴含的创造力、彰显老年学习者的主体性提供了良好载体。
(二)为发挥老年教育的社会功能提供内生动力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老年教育就是一种“休闲教育”“福利教育”,老年教育的价值似乎仅限于对参与学习的老年人本身所具有的个体意义。老年教育不应该仅仅是老年人在课堂上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更应该是让学员通过社会实践运用知识、作出贡献。老年教育中项目化学习的应用注重老年人终身学习与真实社会问题的链接,凸显老年教育所具有的深切社会关怀。通过参与项目化学习,老年学习者对内可以完善自我精神世界,对外可以产生社会影响,在这样一种知行合一、理论与实践的融会贯通中,个体生命、课程教学、外部世界得以有机融合,老年人的人生价值实现了新的飞跃,老年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得以充分显现。可见,在老年教育中应用项目化学习,可以将项目化学习所具有的“学习”与“实践”内生性共存的本质特征体现到老年教育实践中,从而实现“老年所学”与“老有所为”的深度结合,为老年教育践行积极老龄观、发挥社会功能提供内生动力。
(三)为创新老年教育课程与教学提供有效路径
传统的老年教育课程与教学,一般都将老年学员的兴趣爱好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比较重视老年教育所具有的“个人颐养价值”。随着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提出,如何从凸显老年教育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出发,对老年教育的课程与教学进行整体规划,成为迫切需要解答的问题。这就要求对传统老年教育课程与教学进行改革创新,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上,从“个人颐养”的单一价值取向转变为“个人颐养”与“社会发展”兼顾的多元价值取向。而将项目化学习引入老年教育,正因应了这一要求,为创新老年教育课程与教学提供了有效路径。老年教育项目化学习的开展,让老年学习者将所学知识、特长、经验和优势运用到问题解决中,使老年学习者在参与真实项目、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知识建构和素养生成。这就为传统的老年教育课程与教学注入了实践、探究、协作、交流、互动等全新元素,使老年教育课程与教学更加着眼于提高老年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老年人的社会参与、鼓励老年人继续发挥作用、提升老年人的综合素养等社会价值层面。由此,老年教育课程与教学必然会呈现不同以往的崭新气象,并成为衡量老年教育贯彻积极老龄观是否深入的“试金石”。
四、老年教育项目化学习的应用优势
老年教育项目化学习的应用优势主要与政策背景、老年学习者的特征以及老年教育的特点有关。
(一)老年教育项目化学习应用的政策优势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提出,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8]。《“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将“践行积极老龄观”作为专章设立,提出要创新发展老年教育[9]。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是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而在老年教育中开展项目化学习,就是旨在通过让老年人在解决真实问题过程中学习,以此促进老年学员终身学习和社会参与,这是老年教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创新举措。可以说,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为在老年教育中开展项目化学习、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学与老有所为相结合提供了政策优势,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老年教育项目化学习应用的人力资源优势
老年教育面对的是老年学习者,他们大都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较长的职业生涯,其在长期的生活和职业实践中所形成的高阶工作思维方式与项目化学习真实情境、综合性问题、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形成具有影响力的项目成果等特征之间具有高度的契合性。老年学习者的经验成为支撑项目化学习不可或缺的组成元素,镶嵌于项目化学习的内在结构中,并通过相互之间的耦合作用,保障项目化学习顺利开展,为老年教育中项目化学习的应用提供了人力资源优势。
(三)老年教育项目化学习应用的时空优势
项目化学习所面对的问题比较复杂,开展周期比较长。在中国教育情境下,基础教育本身有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升学压力,现有的课时制度要求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规定的课程内容,项目化学习的效率和性价比面临较为严峻的拷问。在老年教育中,没有考试,没有升学压力,甚至学制和课时都在一定程度上被消融。正是老年教育去功利化的特点,为项目化学习的开展提供了时空优势,使得项目化学习可以作为老年学习者的一种生活方式而存在。老年学员可以持续投入项目化学习,与项目一起更新迭代,不断成长。
五、老年教育项目化学习的应用建议
项目化学习在老年教育中有广泛的应用空间。从以下三个维度对老年教育中项目化学习的应用提出对策和建议。
(一)对老年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优化,增添实践活动的学习元素,促进老年学员在实践活动中终身学习
在老年教育中应用项目化学习,是一项崭新的尝试,办学人员和教师的认知度、接受度都具有不确定性。对于每一所老年学校来说,实施项目化学习需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找到适合的切入点进行尝试。如前所述,老年教育中的项目化学习可以分为活动项目和课程项目。课程项目涉及现有课程和教学体系改革、任课教师观念意识转变等因素,具有一定难度。老年学校可以进行活动项目的探索,尤其是对于那些在节庆日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研学活动等实践活动方面有特色的学校,只要稍加调整就可以形成很好的活动项目。比如,很多老年学校都有老年学员志愿服务活动,这些志愿服务活动的目标主要聚焦在如何通过志愿服务项目向社会作贡献,与项目化学习聚焦解决真实情境中的真实问题的特征十分吻合。如果我们借鉴项目化学习的理论和实践,对志愿服务活动中的学习元素进行有意识的设计,这些志愿服务活动就可以视为老年学员项目化学习的具体实践,也就可以基于项目化学习的角度优化整个志愿服务活动,促进老年学员在志愿服务活动中终身学习。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对学员的实践活动进行项目化学习的优化:一是在入项探索环节,可以考虑将学校已有的实践活动作为切入口,引导学员在活动中解决真实问题;二是完善每个环节的学习支持设计,提供多媒体、及时性的老年学习支架搭建,促进终身学习的连贯性和持续性[10];三是营造学习情境和强调学员身份,注重实践活动过程中学习元素的挖掘力度和“学”味的融入程度;四是加强团队合作和明确小组分工,引导学员在合作性实践中探索知识、提升技能、培养情操;五是规范活动评价过程,真正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对评价的时机、主体、方式及评价结果的运用有明确要求。
(二)对老年教育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增加项目化学习教学方式,促进老年学员综合素养提升
当下,老年教育中更多采用的是传统讲授式教学,该教学方式注重学员在知识技能方面的获得,即“知”的方面,而忽略老年学员解决问题和做事的能力与素养提升,即“行”的方面。由于知行脱节,这样的教学方式就容易割裂老年学员本身所具有的丰富生活经验和工作经验,不利于老年学习者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而项目化学习正是对传统讲授式教学的创新,通过运用与老年生活息息相关的驱动性问题,让学员对真实面临的问题有切肤之痛和关联之感,而后主动加入项目探索、解决实际问题,以真实情境、复杂问题为线索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和综合素养发展[11]。项目化学习正是通过这样一种“做中学”的方式,让老年学习者掌握相关知识技能,并注重知识技能在个人生活、家庭、社区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老年教育的教学从传授型的封闭式知识获得转变为合作型的开放性知识生成,凸显了学员实践和参与的价值,成为促进老年学员综合素养提升的有效路径。
项目化学习作为老年教育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启示老年大学在强化老年教育传统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的同时,可以将课堂延伸至教室之外,以项目检验学习效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这一定位的核心不是额外增加项目化学习课程,而是依托老年教育已有的校本化课程和生活化教材改革教学方法,从而实现老年教育第一课堂(校内班级学习)、第二课堂(学习团队活动)、第三课堂(志愿服务)的相互贯通。比如在老年学校书法课程的教学中,安排一定的课时量,让老年学习者策划并推出一场书法展览,在公开场合呈现。这一项目化学习的教学方式,必然会激发老年学习者围绕这一项目,对展览主题、展览场地、呈现形式、书法内容、书体选择、参观受众等一系列问题展开思考、讨论、探究并付诸实施。在这个过程中,老年学习者的书法技艺得以提升,人生经验、工作经验和社会资源被充分调动,他们全身心地“卷入”其中,真切地参与社会发展,全方位地提升自身能力和素养。
(三)对老年教育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增设以项目化学习为主题的课程门类,提升老年教育课程的社会贡献度
项目化学习的一大理论基础是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倡导以经验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12]。在《经验与教育》一书中,他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是传递生活经验的方式,教育活动应立足学习者真实的生活情境[13]。从获取知识的角度,知识是经验的重组和改造,任何书本知识都不能代替直接经验的获取,学习者必须从活动中学,从实践中学。而项目化学习强调以学习者和项目为中心,教师重新整合相关知识,学习者在真实的情境中主动探究,完成项目,形成心智习惯[14],这一过程是相对独立的课程单元或模块开发过程,具有特定的课程价值。项目化学习的以上特征与老年教育课程的特点是相契合的。老年教育课程基于老年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必定植根于现实生活场景,体现真实的社会意义。老年教育的课程并非静态知识的整合,而是动态的、交往的、活动的,遵循生命和生活逻辑[15],以老年人社会角色、终身发展需求为中心,以实现圆满生活为目标,强调“学为结合”,注重老年人终身学习对社会的贡献,凸显老年教育课程所具有的社会责任感。
老年教育的课程大都是校本课程,在开展课程样态的项目化学习过程中具有非常大的优势。以项目化学习为主题的课程可以在学员学习的较高阶段比如提高班、研修班或者具有创作元素的学习团队进行开发尝试。在这一阶段入手项目化学习,学员基础好,容易出成果,有助于提升学校开设项目化学习课程的信心。如不少老年大学依托学校合唱团或者声乐研修班推出的“音乐党课”,就是一门项目化学习的创新课程。该课程要解决的“真实问题”是如何排练出一堂音乐党课,作为班级的学习成果,在一定社会范围进行公开表演呈现,通过音乐表演对观众进行党课教育。这就需要班级学员以项目化学习的理论为指导,分小组开展一系列的探究,例如,挑选音乐党课的曲目,根据党史知识和艺术效果进行合理编排,在教师指导下掌握每首曲目的演唱技巧,起草曲目串联词,进行合作排练、节目呈现以及贯穿项目化学习全过程的评价反思。在这个过程中,学员的艺术素养和党性修养均能得到有效提高,同时通过公开演出呈现,提升了课程的社会影响力和贡献度。
在老年教育中开展项目化学习是一项带有创新意义的尝试。当老年教育机构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已经带有了对传统老年教育进行变革的意味。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实践的持续推进,项目化学习必将成为撬动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支点,使老年教育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夏雪梅.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8.
[2]Buck Institute for Education.What is PBL?[EB/OL].http://www.bie.org/about/what_PBL.2023-02-01.
[3]刘云生.项目化学习——信息时代重要的学习方式[J].中国教育学刊,2002(1):36-38.
[4]赵丽萍.项目化学习的发展及现实问题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3(S2):32-33+35.
[5]郭华.项目化学习的教育学意义[J].教育科学研究,2018(1):25-31.
[6]王宜好.改进项目学习设计的行动研究[D].西安:西北师范大学,2021.
[7]关于印发《上海市义务教育项目化学习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的通知[EB/OL].http://edu.sh.gov.cn/shgy_fzgh_jygh_4/20211217/7b4e0253f9fc4375ba47480996f946ba.html.2023-02-01.
[8]《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解读问答[EB/OL].http://www.nhc.gov.cn/lljks/pqt/202111/d51065f1cfea4106870ff9e367dc5eee.shtml.2023-02-01.
[9]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EB/OL].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2-02/21/content_5674844.htm.2023-02-01.
[10]于家宁.指向深度学习的项目化学习设计改进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21.
[11]肖胜阳.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开展项目教学法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3(10):72-76.
[12]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赵祥麟,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13]杜威.经验与教育[M].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14]夏雪梅.项目化学习:连接儿童学习的当下与未来[J].人民教育,2017(23):58-61.
[15]高志敏.老年教育情寄何方——依循生命与生活逻辑的思考[J].终身教育研究,2022(3):3-14.
Analysis of the Meaning and Application of Project-based Learning in Elderly Education
Abstract:Project-based learning in elderly education is a process within activities or courses in elderly school, in which the elderly learners are guided to focus on a real, challenging problem, to develop solutions, to explore in the form of mutual cooperation, to form presentable, influential project results and to evaluate the whole project. Project-based learning in elderly education has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and can be divided into different types such as activity items and course items, and it is of great value for highlighting the subjectivity of the elderly learners,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social function of the education for the elderly, and innovating the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for the elderly. The application of project-based learning in the education for the elderly has multiple advantages. It can be integrated into the innovation of the elderly education practice through the optimization of activities in elderly education, the innov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 reform of curriculum system.
Key words:Elderly education; Project-based learning; Meaning; App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