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籍丛书出版的精细化趋向
2024-12-12莫清洋
摘 要:古籍丛书出版的精细化已成为当下古籍出版的一个显著特色,主要体现为从通代到断代、从大类到小类、从通省到市县等趋向,具有拓展文献深度、积累学术基础的优势。在古籍丛书的规划和编纂中,应注意避免重复出版、收录文献宜符合丛书主题、编纂出版宜符合丛书主题要求等问题,保证古籍丛书的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
关键词:古籍丛书 文献价值 学术价值 精细化
自近代古籍整理事业兴起以来,以丛书的形式组织同类型或同专题古籍,采用影印或点校方式出版,已经取得共识并获得了较好的学界反响与市场反馈。20世纪50年代后,古籍整理图书出版长期由中华书局、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人民文学出版社所谓“两家半”负责。改革开放以来,各地方古籍专业出版社纷纷成立,有些地方人民社或大学社也承担一定的古籍出版任务,除出版单种古籍图书外,又规划了多种古籍丛书,共同促进了古籍整理事业的繁荣。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学术进展和古籍整理出版条件走向成熟,古籍整理日益朝着深层次、多面向的方向发展,以往收录范围比较宽泛的古籍整理丛书,已经不能满足学科细化、读者分化的需要。因此,经过学界、出版工作者的共同努力,近年来新出版的一系列古籍丛书,不但数量和规模可观,还明显表现出精细化的特色。
所谓古籍丛书出版的精细化,是指随着对古籍发掘、研究的深入,相较于以往古籍丛书主要围绕某个较为宽泛的主题汇集多种类型古籍,现阶段古籍丛书的主题更加细化和专门化,收录的古籍图书在内容和性质上更为接近。
一、古籍丛书出版的精细化现状及趋向
20世纪70、80年代以来,除延续和发展旧有的古籍丛书如中华书局《历代史料笔记丛刊》、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外,多家出版社还新规划和出版了一批持续时间久、影响力大的古籍丛书,如中华书局《十三经清人注疏》《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新编诸子集成》《理学丛书》《学术笔记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古典文学丛书》等。此外,较有特色的古籍丛书尚有上海书店出版社《民国史料笔记丛刊》,以及齐鲁书社《山左名贤遗书》、福建人民出版社《八闽文献丛刊》等综合性的地方文献丛书。这些丛书出版的目的在于解决当时古籍资料较为缺乏的问题,为研究者和普通读者提供方便易得的基础文本,满足基本阅读需求,故一般主题较为宽泛,以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基本典籍为主。
尽管当时也有浙江人民出版社、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明末清初史料选刊》,上海古籍出版社《清人别集丛刊》等较为专门的古籍整理丛书,但数量较少。随着研究者对古籍图书的品种、范围、数量、质量等需求均有较大提升,围绕某一细分领域深度挖掘和整理相关文献,已成为近年来古籍丛书出版的显著趋势,具体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从通代到断代
早年规划的古籍丛书多以通代为主,优先出版相关领域内的经典著作。随着此类典籍整理日渐完备,研究者对文献的需求也进一步扩大,分时段系统整理古籍遂成趋向,并形成一定规模,这在集部文献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自1977年开始,中华书局和上海古籍出版社陆续推出《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中国古典文学丛书》两部丛书,所选均以别集为主,兼及总集与戏曲、小说等,且较多带有笺注,通常是古典文学研究者参考使用的首选。目前两部丛书品种均已过百,但主要集中在唐宋及以前,明清以来的作品相对较少,这与先秦至唐宋文学长期被视为古典文学研究中的重点、热点相关。新世纪以来,随着文学研究时段下移,明清文学逐渐成为新的学术高地,明清文学文献的整理出版便成为尤为迫切的任务。由于时代较近,明清时期留存下来的诗文集数量众多,有些还经多次纂辑、刊刻或抄录,版本复杂,且多散见于各大馆藏机构,较难搜集齐全。幸而得益于国家科研和出版基金的支持,明清诗文集的整理日渐受到重视,最新编制的《2021—2035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即专门指出要“做好各朝代重点全集、文集整理出版,加强元明清集部重点古籍整理出版”。不少出版社将明清别集的整理出版列为工作重点之一,除《明别集丛刊》《明代诗文集珍本丛刊》《清代诗文集汇编》《清代诗文集珍本丛刊》等几部大型影印丛书外,明清别集的整理也有较大突破,其中以人民文学出版社《明清别集丛刊》《乾嘉诗文名家丛刊》《清代诗人别集丛刊》几部丛书最具代表性。以《清代诗人别集丛刊》为例,该丛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代诗人别集丛刊”成果,秉持“深度整理”的理念和“竭泽而渔”的收录原则,除广搜众本外,又据手稿、书画题跋、方志家乘等辑补各类佚文,务使尽可能多地收罗该诗人作品。正在编纂的,则有列入《2021—2035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重点出版项目(第一批)》“文学类”的《元人别集丛刊》《明别集丛刊补编》《日本所藏稀见明人诗文集汇刊》《明人别集丛编》《明清骈文名家集丛刊》等大型项目,后二者将以点校形式出版。此外,福建人民出版社规划有《清集旧注丛刊》,选取二十余种未经整理的清代人以传统形式撰写的清人别集、词集注释作品,如靳荣藩《吴诗集览》、石韫玉《袁文笺正》等,不仅为清代名家别集,更是清人注清集中的精品,即将陆续推出。这些均表明学界和出版界对明清诗文文献出版的高度重视。
(二)从大类到小类
学术研究的进展与文献资料的整理往往相须而行,随着传统学术分科细化并向纵深发展,各领域内的文献整理也随之走向专门化,依照传统的四部分类法来说,就是从大类(部)到小类(类)。以经部文献为例,中华书局于20世纪80年代启动的《十三经清人注疏》,是经学领域最为盛行的一套丛书,至今备受关注。该丛书曾于1962年以“《清人经解辑要》整理出版计划(草案)”向学界征询意见,至1982年始以今名陆续出版。由于体例所限,各经一般只取一至三种注疏,不免多遗珠之憾,如齐燕铭在给中华书局的批示中即指出:“如此计划所列的书,体例不一;如一般涉猎,并不便于初学;如为专门研究,又感不足。”针对草案中最初拟定的子目,屈守元、汤炳正、杨向奎等学者亦各持异议,各自提出增删意见。[1]尽管在部分学者看来,《十三经清人注疏》的规划和整理未尽允当,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学术环境下,该丛书无疑为读者提供了可供研究的精善之本,体现了较高的整理和出版水平。2012年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清代经学著作丛刊》,虽仅选入清人经解七种,但均是清代学者在该领域内的重要代表著作,其中如《雕菰楼易学》《尚书后案》,更是屈守元、汤炳正等学者建议增入《清人经解辑要》中的文献。近十余年来,除多家出版社推出十三经古注疏及中华书局《历代经学要籍丛刊》外,还出现了多种专释一经的专门性丛书,其优点是集中某一学术领域内的典籍,方便学者深入研究。如《易》类有中华书局《易学典籍选刊》,选取自王弼《周易注》以下历代易学著述,目前已出版二十余种。易学著作普遍较为艰深,丛书不避繁难,兼顾各流派,易学史上公认的重要著作可说已基本囊括在内。又如《诗》类有语文出版社《清代诗经要籍丛刊》,目前已出版四种;尚在整理的则有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主持的《诗经要籍丛刊》,已不限于一代。礼类文献有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浙江大学礼学研究中心主持编纂的《中华礼藏》,计划对海内外现存全部传统礼学文献进行搜集和点校。该丛书将历代礼学文献分为三部九类,即礼经类、礼论类、礼器类、礼乐类、礼术类、礼制类、礼俗类、家礼类、方外类,实际已不局限于纯粹的礼经文献。再如《春秋》类、《孝经》类各有上海古籍出版社《清代春秋学汇刊》和《孝经文献丛刊》第一辑。由何俊教授主持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马一浮选编《群经统类》整理丛书”,则是一套以宋明经学著述为主的丛书。《群经统类》原由马一浮20世纪40年代主持复性书院时期拟定,所列8类44种经部文献,“既包含了从宋至明,尤其是学界较为忽视的元代学者,兼及若干种与宋明儒学高度相关的宋以前与清代文献,又涵盖了六经与四书,兼及《孝经》”[2],整体上反映了宋明儒学对经学义理的阐发。该丛书据马氏拟目重新整理,在一众经学丛书中颇具特色。
(三)从通省到市县
当前各地均有新编大型地域文献丛书之举,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80、90年代。1989年安徽省古籍整理出版领导小组更名为安徽省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委员会,下属有《安徽古籍丛书》编审委员会,负责指导安徽地方文献整理。进入21世纪,较早动议规划并推出成果的地域文献丛书有湖南省《湖湘文库》、山东省《山东文献集成》等,此后《浙江文丛》《巴蜀全书》《荆楚文库》《江苏文库》《陕西古代文献集成》《八闽文库》《贵州文库》等陆续跟进,而《湖湘文库》等继续规划续编,进一步挖掘当地文献。这些地域文献丛书主要为省一级文化工程,立足各省资源,不仅收入自成一家,足以代表地方文化乃至跻身全国前列的名人著作,同样也重视知名度相对欠缺的地方文人、学人著述,对于展现地方历史文化、梳理地方学术发展脉络、积累地方文化资源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省级地域文献丛书所收典籍,往往经过精心筛选,优中择优,虽然可以较为完整地反映各省文化传统,但对于市、县一级而言,其文化资源仍有可待进一步开拓的空间和保护的必要。故随着各省一级地域文献丛书大规模展开编纂并积累起丰富经验,类似的编纂活动下移至市一级如《广州大典》《金陵全书》《无锡文库》《扬州文库》《衢州文献集成》《安顺文库》,县区一级如《义乌丛书》《常熟文库》《晋江文库》《永康文献丛书》,乃至乡镇一级如《西樵历史文化文献丛书》。有些市县级地域文献丛书编纂精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补充省级地域文献丛书的不足。如《义乌丛书》所收《朱一新全集》,集中收录朱一新存世除方志以外的全部著述,且多为首次整理,足以弥补《浙江文丛》迄今未收朱一新这位晚清著名学者著作之憾。再如《宗泽集校注》,除选用多种版本和文献进行校勘、注释字词和典故外,还做了较多的辨伪、辑佚工作,在整理质量上已超越旧有版本。
二、古籍丛书规划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通过进一步界定和细化丛书主题,集中整理与之相关的古籍文献,形成规模效应,已成为当下古籍出版的显著趋势。目前出版的多种高品质古籍丛书,往往能够以拓展文献范围和及时跟进读者需求取胜,获得良好的市场反馈,证明了这一趋势的优势。但是,古籍丛书精细化的同时也意味着受主题限制的加重,在收录文献上需要由广度转向深度,由此必然对丛书的具体规划和编纂提出更高要求。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避免重复出版
重复出版是古籍整理中较为常见的问题,尤其是对汇聚众书的丛书而言,更易出现重复收录典籍的现象。对于一些基础文献,如十三经、二十四史等,由于读者需求大、整理难度高,不妨有限度地重复出版,一方面可在多次整理中不断借鉴经验、提升质量,另一方面经典文献往往版本众多,各具价值,推出不同版本可为学术研究提供更丰富的材料。至于大型丛书和地方性丛书,为保证内容的完整性和代表性,在收录文献时,或者力求完备,或者倾向于名家著述。极端点的例子,则如漆永祥教授指出的“少量古籍的重复整理与海量古籍的无人问津”的矛盾:“无论是大套丛书还是各地所影印之地方性古籍丛书,皆莫不收录历代名家诗文集,结果就是各套丛书中出现大量的重复收录。而由于名家别集卷帙浩繁,占据了大部分的册数,有一半甚至更多的内容都是重复影印。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3]
古籍丛书在有较精细、明确的主题下,一般规模适中,选目上不必如大型丛书一般追求面面俱到,而应尽量往稀见文献和未经整理的典籍倾斜,并视具体情况尝试深度整理。一些古籍丛书提供了很好的典范,如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近代文学丛书》,已出版三十余种近代各种旧体文学专著,其中多为首次整理。近代旧体文学相较其他时段文学,所受关注相对不足,而丛书在收录文献时,又侧重于“或已刊而流传不广,现多已绝版者,或至今未刊者,或所刊不全者”[4],且在文献辑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使这套丛书在资料性上具有较高价值。以陈宝琛《沧趣楼诗文集》为例,该书诗词、律赋部分分别据民国二十七年刻本《沧趣楼诗集》十卷附《听水斋词》一卷、民国三十年闽县螺江陈氏刻本《沧趣楼律赋》一卷整理。《沧趣楼文存》长期仅有油印本流传,陈氏后人觅得公私藏本数本,重新缮定,并校改油印本中显见脱误之处,复印成册,该书即据此陈氏后人所藏家印本整理。辑佚方面,该书自诸选集、诗话、碑传集、族谱、年谱、硃卷、杂志期刊、手迹等辑出诗32首、文14篇,自光绪九年舒文澜青选书屋所镌《陈大宗师制艺诗赋全稿》残本、《清代硃卷集成》陈宝琛乡试卷中辑得制艺24篇。另外又整理奏议二卷,辑录遗摺一篇,作为附录。经此搜集和辑佚工作,力求尽可能地多收陈氏诗文。
即使是同一种文献,在不同的丛书中,因主题不同,在规划时也可凸显差异。近年出版的《师顾堂丛书》《四部要籍选刊》《卢校丛编》三部丛书先后影印《仪礼注疏》单行本,但在版本的遴选上又有所区别,因而不但不让人有重复之感,反而能为清代版本学和学术史研究提供更丰富的信息。《师顾堂丛书》本《仪礼疏》影印自上海图书馆所藏清嘉庆十一年张敦仁刊本,该本原据宋刻严州本《仪礼郑注》和宋刻单疏本《仪礼疏》合编,因摆脱明本系统,直接据宋本刊刻,校勘质量高,故而在《仪礼注疏》版本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四部要籍丛刊·经部》所影印《十三经注疏》,依据丛书体例,每种底本均取用清嘉庆二十年至二十一年阮元江西南昌府学刊本,其中《仪礼注疏》直接翻刻自张敦仁本。但阮刻《仪礼注疏》虽然与张敦仁本一脉相承,却并非简单沿袭,因阮刻本相较张敦仁本,“既订正了后者的若干错误,又在体例上有所改良,其文本品质实较后者为优,不应简单地视为每下愈况的翻刻本”,因而“阮刻注疏与张敦仁本并非单线发展的关系,而是在彼此的成书背景、流传过程中都有极复杂有趣的渊源纠葛,故二书本身就是研究清代文献版本流变的绝佳案例”[5],都具有单独印行的必要。相对于张敦仁本《礼仪疏》反映了顾广圻的校勘理念,《卢校丛编》本《仪礼注疏》则更为直观地展现了卢文弨校勘此经的成果。该本据上海图书馆藏卢文弨批校本《仪礼注疏》影印,卢校底本为清乾隆四年武英殿刻《十三经注疏》本,书中有大量卢氏朱笔手批,但与卢文弨《仪礼注疏详校》颇多异同,因而被视为《详校》的工作基础,展示了卢文弨校勘《仪礼注疏》的学术历程。
(二)收录文献应符合丛书主题
对于有明确主题或宗旨的古籍丛书,应依据传统,在丛书主题内拟定选目,而非随意突破。这要求丛书主持者一方面能够准确把握文献性质,另一方面不可为扩充丛书体量或难以割爱而引入关系并不紧密的著作。目前出版的古籍丛书在选目上大多较为严谨,但仍有部分丛书在个别文献的收录上有待商榷。如某套《历代笔记丛书》收录了《龟山先生语录》,该书原为杨时弟子记录杨时讲学之语,传统目录学中一般著录为子部儒家类,难以与通行意义上的笔记体著作相提并论。又如《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中,前期著作一般侧重思想性,然而后期出版的孔广森《经学卮言》(另附《礼学卮言》《诗声类》《诗声分例》)却显得不太恰当。《经学卮言》《礼学卮言》为孔广森研读经学文献所作的学术札记,《诗声类》《诗声分例》则是研究古音学的小学著作,作为学术考证著作,或以列入同出版社的《学术笔记丛刊》更为合适。再如《卢校丛编》是一部影印清代校勘家卢文弨刊刻或校勘古籍的丛书,却收入卢文弨的著作《广雅注》,稍显自悖体例。总之,古籍丛书可视具体情况而对收录文献的标准有所延展,但仍应有所甄别,不可轻易越出主题。
(三)编纂出版宜符合丛书主题要求
古籍丛书的质量高低不仅体现在点校整理的水平上,同样反映于编纂是否合理,能否恰如其分地呈现丛书旨趣。以福建人民出版社《顾校丛刊》为例,该丛书拟汇集顾广圻主持校刻的四部要籍数十种,分辑印行,所选文献皆力求能体现顾氏校勘理念与成绩。其中第一辑所收《礼记》,正文乃据顾之逵所藏宋淳熙四年抚州公使库刻本《礼记》影刻,顾之逵同时得到抚本《礼记释文》,但与正文来源不同,没有合并收藏,当顾广圻附刻《释文》时,因寻检不获,只能暂据通志堂单刻本《礼记释文》翻刻。直至嘉庆二十五年,顾广圻已看到抚本《释文》并校正当初附刻《释文》之误,此后又据以修版。故影刻抚本《礼记》的《释文》部分,先后印本之间,不但内容有较大出入,版心亦有明显改动。《顾校丛刊》在选择影印底本时,《礼记》正文部分用上海图书馆藏清嘉庆十一年阳城张氏刻本,《释文》则另用天津图书馆、南京图书馆藏嘉庆二十五年重修本,为的就是能充分体现顾广圻影刻抚本《礼记》时希望反映宋版原貌的苦心。
三、结语
古籍丛书的精细化设计已是当下古籍出版的显著趋势,也是未来古籍整理的重要方向。在古籍开发利用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围绕若干主题深度挖掘文献,有效整合资源,以合理的编纂方式呈现其价值,既有助于保存文献、丰富读者需求,也能为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积累文献基础。这要求古籍整理工作者和出版工作者及时追踪了解古籍出版动态,明确目前古籍丛书出版的薄弱点以及学术增长点,规划出更多的古籍丛书精品。
(作者单位系福建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