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精神谱系
2024-12-11杨杰郑永安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新中国航空工业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历程,孕育了深厚的航空报国精神。这种精神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航空工业不断前行的重要动力。进入新时代,航空报国精神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使命,成为全体航空人共同的价值追求。新时代新征程,认真学习贯彻航空报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谱系,对实现航空强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新时代航空报国精神的形成机理
新时代航空报国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一脉相承,是中国航空事业历史积淀的必然结果。
历史积淀与红色基因。航空报国精神的萌生和发展,与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和民族解放斗争紧密相连。1909年,冯如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飞机“冯如1号”试飞成功,拉开了中国航空事业的序幕。此后,肩负民族解放重任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航空事业创立和建设过程中,逐步积累形成了航空人的精神特质。从国共合作时期创办广东军事飞机学校到选送4批优秀人才赴苏联学习航空技术,从抗日战争时期第一份“建设中国红色空军的计划”到解放战争时期创办航校、培养航空技术人员,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将航空事业置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事业之中。这些历史积淀,为航空报国精神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航空工业的诞生与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对航空工业的需求愈加迫切。特别是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加速建立航空工业已经刻不容缓。1951年,中央军委和政务院颁发《关于航空工业建设的决定》,标志着新中国航空工业的诞生。在党的领导下,航空工业的干部职工众志成城,全力投入基础建设,快速掌握专业技术,积极支援抗美援朝战争。此后,新中国航空工业从修理仿制起步,逐步走向自主研制和创新发展的道路。这一过程中,航空报国精神随之形成并不断发展壮大。
改革开放以来的创新与进一步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航空工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航空工业开始探索中国特色的建设之路,加强企业管理、狠抓产品质量、增强企业活力;坚持科研先行,实现从重点抓批生产转向重点抓科研的战略转变;实行对外开放,打开世界军贸之门,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在这一过程中,航空报国精神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形成了“敢为人先、敢于试错、敢开新路”的创新文化,为航空工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新时代的航空强国梦。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关心航空工业发展,中国航空工业迈上了建设航空强国的新征程。航空人秉持航空报国精神,始终牢记初心使命,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新时代航空报国精神成为全体航空人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动指南。
新时代航空报国精神的深刻内涵
2024年3月25日,航空工业召开党组会,审议通过了“忠诚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攀高峰”为新时代航空报国精神的表述。这十六个字不仅是对航空人精神风貌的高度凝练,也是新时代航空事业发展的行动指南。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航空报国精神产生于党全面领导的新中国航空工业,伴随着航空工业的发展而赓续传承、发扬光大,成为伟大建党精神的航空写照、航空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航空工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中,多次强调大力弘扬航空报国精神,加快把我国建设成为航空强国,赋予了航空报国精神新的时代要求和丰富内涵。
奋进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我们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胸怀“国之大者”,心系伟大事业,忠诚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攀高峰,把新时代航空报国精神化作阔步新时代航空强国壮阔征程的伟大进军。
忠诚奉献是航空报国精神的核心。新中国航空工业从抗美援朝的硝烟中走来,忠诚始终是航空人最鲜明的政治本色。对党忠诚、听党指挥、为党尽责,是航空工业生存之“根”。航空人以研制先进航空武器装备为己任,铸大国重器,挺民族脊梁,用汗水、智慧、热血乃至生命,在蓝天上铸就了一座又一座丰碑。这种忠诚奉献的精神,不仅体现在对党和国家的忠诚上,更体现在对航空事业的无限热爱和执着追求上。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罗阳常讲“航空报国是使命责任,不是荣誉”,他在笔记中写道,“实现胆大包天的目标,需要有献身精神”。在担任歼15舰载战斗机研制现场总指挥后,他更是不知疲倦、日夜操劳。2012年11月25日,歼15飞机实现辽宁号航空母舰成功起降返航后,罗阳同志却因积劳成疾而猝然离世。他的追悼会现场高挂的横幅“祖国终将选择那些忠诚于祖国的人,祖国终将记住那些奉献于祖国的人”,是对他航空报国优秀品质的生动写照。
自力更生是航空报国精神的基础。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一穷二白的工业基础,航空人依靠自己的力量,从修理仿制起步,逐步掌握了航空武器装备的研制技术。他们不畏艰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这种自力更生的精神,不仅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航空人不断攀登科技高峰,也为中国航空工业的自主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958年10月18日,黄田坝热火朝天,在数千名建设者的见证下,国营132厂正式破土动工,一批来自五湖四海的航空人在这里筑起他们梦想的雏形。从踏进国防工厂开始,他们便成为了“信箱”中人,所有对外的通信地址,都化作一个神秘代号——“95信箱”。厂门口硕大的16个字——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发奋图强、自力更生,让年轻的初代航空人沸腾。面临基础设施薄弱和专业人员匮乏等极度艰苦的环境,第一代创业者们并肩战斗,边基建、边试制、边生产,终于在1964年的冬天,132厂迎来了工厂基本建成、新机试制成功的双验收。在神秘的“95信箱”,他们自力更生,在困境中追求突破,在拼搏中锤炼斗志,他们艰苦探索,勇往直前的精神,在这里一脉相承。
艰苦奋斗是航空报国精神的重要内容。航空武器装备的研制周期长、技术难度大、复杂程度高,需要航空人具备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勇往直前的精神。一代代航空人,坚韧执着,埋头苦干,淡泊名利,矢志不渝,把个人理想和祖国命运、个人志向与民族复兴紧密相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不仅体现在科研攻关上,也体现在航空人的日常工作中,成为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
1967年6月17日,来自航空工业的降落伞助力第一颗氢弹核试验圆满成功,这套氢弹减速系统是航空工业自行研制设计的第一具空投大重量降落伞系统。其研制公司宏光自1951年成立以来,克服重重困难艰难前行,在复制、仿制至自主研制中逐渐成长,完成跨越。1951年至1979年共设计定型100多项降落伞、空靶、拦阻网、头盔代偿服等航空配套产品;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成功研发了新重装空投低空伞兵伞、新型阻力伞、鱼雷空投系统等一批高新航空装备,实现了由单伞向多伞、圆伞向翼伞、轻装向重装的三大跨越。对党和国家的无限忠诚、对事业的执着追求,让航空人克服了技术、工作和生活上的诸多困难。正是全体参试人员几十年如一日的艰苦奋斗,才最终换来了试验的圆满成功。
勇攀高峰是航空报国精神的不懈追求。作为现代高科技的集大成者,航空工业是最需要创新的尖端产业。新时代,航空人秉持勇攀高峰的志向,不断挑战极限、超越自我,沿着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勇往直前。他们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汇聚起磅礴力量,逐梦蓝天,为建设航空强国贡献力量。
中国航空事业自创立以来,航空人矢志“航空报国、航空强国”,实现了航空装备从机械化到信息化、从陆基到海基、从中小型到大中型、从有人到无人的历史性跨越。2013年1月26日,我国研制的新一代军用大型运输机运20首飞成功;2018年10月20日,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完成水上起降试验;2022年12月26日至2023年2月27日,国产大飞机C919先后在多地机场起降,圆满完成9条航线、100小时的验证飞行。回顾我国自主研制飞机的历程,既是一部攻坚克难的自主创新史,也是一部砥砺奋斗史。从运20到C919、AG600,正是因为无数航空人不断勇攀高峰、开拓创新,抱着航空报国的信心和决心,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新时代践行航空报国精神的实践要求
新时代航空报国精神的弘扬,需要全体航空人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充分利用好“讲好航空报国故事”这个有效方式,把航空报国精神充分融入故事里,讲好航空报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谱系,使广大航空人心怀“国之大者”,主动担负起建设航空强国的使命。
加强宣传教育,强化政治引领。航空报国精神作为新时代航空事业发展的精神旗帜,其深植与弘扬离不开强有力的宣传教育。我们要将航空报国精神融入日常宣传教育体系,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手段,强化政治引领,确保航空人的思想行动始终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一致。
一是要构建全方位宣传格局。充分利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平台,如电视、广播、网络、社交媒体等,广泛传播航空报国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讲述航空英雄故事,展现航空事业辉煌成就,营造浓厚的爱国爱航氛围。
二是要深化理论学习与教育。将航空报国精神纳入航空工作者教育培训重要内容,通过专题讲座、研讨会、在线学习等形式,深入学习领会其精神实质,增强航空工作者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确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三是要将政治引领融入日常工作。在航空科研、生产、管理等各项工作中,坚持党的领导,强化政治把关,确保航空报国精神成为指导工作的根本遵循。通过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活动等形式,引导广大航空人自觉践行航空报国精神,将政治引领转化为推动航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
加强文化建设,强化价值引领。航空报国精神不仅是历史的传承,更是文化的积淀。要将新时代航空报国精神深深植根于航空文化的沃土之中,通过加强文化建设,强化价值引领,使航空报国精神成为全体航空人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
一是要打造具有航空特色的文化品牌。围绕航空报国精神,创作一批具有航空元素、展现航空人风采的文艺作品和宣传品,如纪录片、电影、书籍、音乐等,让航空文化更加生动、形象地走进人们的心中。同时,举办航空文化节、航空论坛等活动,搭建文化交流平台,展示航空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是要加强航空科普教育。科普教育是培养航空后备人才、提高公众航空意识的重要途径。要建立健全航空科普教育体系,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如航空知识讲座、航模制作比赛、航空夏令营等,让更多的人走进航空、了解航空、爱上航空,为航空事业的发展奠定广泛的社会基础。
三是要将航空报国精神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要将航空报国精神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要素,将其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体现在企业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员工行为等方面。通过企业文化的熏陶和引领,使航空报国精神成为全体员工的共同信念和行为准则。
通过加强文化建设、强化价值引领,我们可以将新时代航空报国精神转化为推动航空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全体航空人要共同努力,将航空报国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实现航空强国的伟大梦想贡献自己的力量。
加强创新实践,强化精神引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新时代航空报国精神的重要体现。我们要以创新实践为抓手,不断强化精神引领,激发航空人的创造活力和奋斗精神,推动航空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一是要营造创新文化氛围。倡导敢为人先、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建立健全创新激励机制,鼓励和支持科研人员大胆尝试、勇于创新。通过举办创新大赛、科技成果展览等活动,展示创新成果,激发创新热情,营造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
二是要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将创新人才培养作为航空事业发展的战略任务,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培养青年科技骨干、建立创新团队等措施,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创新人才队伍。同时,加强与国际先进航空企业的交流合作,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技术,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三是要将创新实践融入航空报国精神传承。在创新实践中,要始终坚守航空报国初心,将创新成果转化为服务国家发展、保障国家安全、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实际行动。通过创新实践的不断深化,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航空报国精神的内涵,使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新时代航空报国精神是全体航空人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动指南。它承载着厚重的历史积淀和红色基因,是推动航空事业不断前行的重要动力。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谱系,弘扬新时代航空报国精神,为实现航空强国梦贡献力量。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发挥榜样力量、加强科研创新等路径,我们一定能够凝聚起推动航空事业发展的磅礴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航空人的智慧和力量。
(作者:杨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党委副书记;郑永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原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