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咬定青山不放松

2024-12-11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雷达所

军工文化 2024年8期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支撑伟大事业。航空工业肩负党和人民重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长期奋斗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培育、继承、发展了“忠诚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攀高峰”的新时代航空报国精神,成为全体航空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最深刻的文化基因,鼓舞着、推动着中国航空事业不断向前发展。航空工业雷达所(以下简称“雷达所”)作为航空工业成员单位,作为我国唯一专业机载雷达研究所,始终以研制先进的机载雷达技术及产品为己任,多年来紧跟党的领导,坚持以新时代航空报国精神为共同价值追求,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时代使命感,用50余年的发展实践书写了一部中国机载雷达发展史,更见证了新中国航空事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落后到超越的生动史实。

扎根三线 忠诚奉献创造国产雷达发展奇迹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全面爆发。在这场保家卫国的战争中,志愿军空军的飞机没有雷达,夜间无法迎敌,只能靠地面防空火力网反击。面对国际上先进机载装备技术的压力,建立一支属于我国自己的国防科研队伍迫在眉睫,机载雷达研制力量也在此孕育发展。

但由于先进机载雷达研制门槛高、涉及技术广,长期以来我国都依赖进口或仿制生产,缺少一支专业的研制队伍,国家的需要、人民的期盼极大推动了雷达所的诞生。1970年,《国防科研体制调整改组方案》要求筹建中国第一个专业机载雷达研究所,国家赋予雷达所的使命是“为各类新型飞机、空空导弹、航空兵器研制雷达装备,为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进行雷达理论研究和探索”。

在国家号召下,中国第一代机载雷达精英们纷纷动身,从五湖四海奔赴川蜀三线。他们中有原本在洛阳、成都等大城市工作的技术骨干,背井离乡、携妻带子而来,也有刚刚毕业的应届大学生,怀揣着许党报国的一腔热血而来。那一年的3月,汽笛长鸣,一列编号为1538次绿皮军列驶出洛阳,车上装载的有雷达科研人员和随行的家属妇孺,也有科研的仪器设备和必需的生活物资,还有中国机载雷达的未来与强军强国的梦想。列车只有一节临时借调来的卧铺车厢,供老人孩子和女同志休息,其他人不管干部还是群众,都在闷热的货车皮上与仪器设备共眠。这趟列车一路风尘仆仆,出河南,过陕西,攀秦岭,破剑门,入四川,三天三夜后在蒙蒙细雨中抵达四川三线的一个小城内江。

这里是故事的开始,雷达所肩负着发展中国机载雷达事业的光荣使命而生,中国机载雷达事业正式开始起步,全体干部职工始终牢记建所的初心使命“雷达立所矢志航空报国,科技兴所建设航空强国”,踏踏实实扎根三线,执着坚守奉献终身,用几代人的努力书写了一部中国机载雷达发展史,在国产雷达领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艰苦奋斗 顽强拼搏克服白手起家重重困难

雷达所建所选址的四川内江因盛产甘蔗而被称为“甜城”,但是创建之时三年自然灾害刚过,物质匮乏清贫,“甜城”的生活并不甜美。

当时内江的生活物资必须凭票供应,收入又低,职工的全家老小,一日三餐基本吃食堂。职工住的“干打垒”一户只有两间房,阴暗窄小,既无厨房更无厕所,唯一的家具就是单位发的木板床和小橱柜。所区位置偏远,职工们吃穿用度的生活必需品都要到两三公里外的集镇购买,极为不便。来自五湖四海的职工们很快就习惯了四川的竹编背篓,每逢赶集进城,三五成群,背起背篓,以步代车,为了几分钱的差价到处去逢场赶集、购买物资。每天爬坡上坎,上街办事,背粮买菜,全凭大脚一双,练就了一副硬朗身板。

比生活条件更加捉襟见肘的是科研条件。创立之初,雷达所的工作区,只有一栋北工西南分院留下的教学楼,并不具备雷达研制条件。由于雷达所的建立承接着重要型号任务,任务不能等,因此大家决定“边建设边研制”。全所职工齐动手,装仪器、安设备、拉电源、改造车间和试验室。当时所内第一批应届毕业生共108人,被全部动员下去搞基建、拉大锯、管民工、清泥塘、修马路、垒保坎、看仓库、挑砖瓦、抬黄土……被戏称为“一百零八将”。雷达所就在这一砖一瓦中逐渐成形,这批造得了雷达,也扛得起铁锹的技术精英们亲手开辟了中国机载雷达的未来。

204雷达试验场景

三线建设时期,第一代中国机载雷达人面对科研条件不足、生活资源有限的现实环境,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以“没有条件创造条件”的劲头,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即便历经千磨万击,依旧咬定青山不放松,始终以推动中国机载雷达事业发展为己任,专注投入技术攻关与型号攻坚。

自力更生 敢为人先引领机载雷达行业发展

世界上第一部机载雷达于1937年问世,此时的中国还处于抗日战争的烽火中。国际上机载雷达的技术起步是圆锥扫描体制,但是经过多年发展,六十年代时单脉冲体制已经成为世界主流,单脉冲雷达与圆锥扫描雷达相比测角精度更高、速度更快、反角度欺骗干扰能力也更强,美英法日等国家也大量装备了单脉冲雷达。而这时我国的机载雷达事业才刚起步,直到1970年雷达所成立,国内机载雷达研制水平依旧落后国际十多年。

面对科研基础落后的压力,雷达所将其转化为奋起直追的动力。当时我国的东南沿海夜间常受到敌机侵扰,我方战机迎敌时,敌机会有针对性地施放回答式倒相干扰,破坏我方的雷达跟踪瞄准,研制属于我国自己的单脉冲体制机载雷达,从而有效对抗敌机干扰成为守护祖国空域的迫切需求。随着我国第一架自行设计研制的高空声速战斗机歼8飞机立项,先进机载雷达的研制需求也被同步提出。这便是新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代晶体管化高空截击瞄准单脉冲雷达——204雷达的由来,它的起点就是单脉冲体制。

↑神鹰工程会议现场

1970年雷达所在内江成立后,204雷达的研制任务与相关工作人员转移到三线继续开展后续工作。此后十多年间,雷达所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对标国际水准开展雷达研制,最终204雷达以远超国外同类雷达的优异性能指标顺利通过试飞,1984年204雷达设计定型,装备歼8全天候飞机。1986年204雷达随歼8飞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别奖。

作为我国第一部自行研制的机载火控雷达,204雷达全机采用的元部件均为国产,实现了产品自主可控。与此同时,在研制生产过程中,突破的制造工艺、试验方法和培养的科技人才,为中国机载雷达事业早期的自主发展以及后续的赶超世界铺平了道路。

初创时期,雷达所面对物质基础、技术条件、外部环境等种种困难,自强不息,艰苦奋斗,赤手空拳打拼出一番事业,在国内机载雷达领域创造了多个第一,之后的50余年间从单脉冲雷达到脉冲多普勒雷达再到相控阵雷达,雷达所又多次推动我国机载雷达技术进步,引领机载雷达行业发展创造多个第一。

勇攀高峰 永不言败百折不挠赶超世界步伐

七十年代初,为赶超国际先进机载雷达技术,雷达所在埋头苦干单脉冲体制雷达的同时,也启动了机载脉冲多普勒(PD)雷达预研项目。此时国际上PD技术才刚刚成熟,机载雷达终于实现了全空域工作能力,而国内的PD雷达研制领域则尚属空白,无人涉及。雷达所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研究方向的发展前景,1973年就将PD雷达技术列为预先研究项目,率先开展资料收集与调查研究,开始为国产机载雷达技术的跨代发展积蓄力量。1980年,国防工办确定由雷达所承担机载脉冲多普勒雷达研制任务。

自此,雷达所正式走上脉冲多普勒雷达技术的攀登之路,这条路是一条险峻陡峭的难行蜀道,但也是中国机载雷达发展的必行之路。为了赶上世界的步伐,再难走的路我们也必须踏平坎坷,中国航空事业才能走出一片广阔天空。

然而就在雷达所抽调精锐的技术力量如火如荼投入PD雷达的研制时,1986年PD项目突然面临暂停风险。雷达所此时本有机会调迁到大都市,但为了维持队伍稳定,保留新一代雷达研制成果,雷达所决定放弃调迁,在航空航天工业部、空军、航空工业等方面的支持下,自筹资金坚持继续研究。1991年在航空航天工业部部长林宗棠的主持下神鹰工程立项,1995年神鹰雷达全状态工程样机试飞成功,标志着我国在脉冲多普勒雷达技术方面已步入世界先进行列,我国第一部全波形机载脉冲多普勒火控雷达研制成功!试飞成功获得了时任国家总理李鹏的重要批示,1999年神鹰雷达成功配装国产歼击机。

↑2022珠海航展雷达所展品

千禧年来临,我国的机载雷达技术水平堪堪赶上世界的步伐,有源相控阵雷达研制成为新的热点。雷达所在跟踪世界先进雷达发展方向、开展前期预研及无源相控阵雷达研制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国家未来发展要求、内外竞争环境,扛住压力、超前布局,启动了有源相控阵雷达的预先研究。2007年雷达所率先完成了有源相控阵雷达科研试飞,这意味着我国新一代机载雷达初具雏形,同年有源相控阵雷达工程化样机本机试飞,实现了对多目标的连续探测和稳定跟踪。自此我国直接跨过无源相控阵雷达技术阶段,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有源相控阵时代。这一次我们真正赶上了世界的步伐。

在一次又一次的雷达技术更新换代的历程中,雷达所依靠着超前的技术发展预判,脚踏实地积累着技术及资源,无畏困境与重压,不惧挑战与失败,负重前行,磨练自我,跨过一个又一个难题,不断向着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目标坚定前进。

50多年前,雷达所从抗美援朝的硝烟中接过重任,在一片空白中开启中国机载雷达事业版图,在三线建设的坎坷中越挫越勇,迎着改革开放的浪潮披荆斩棘。这一路走来风云激荡,从单脉冲到脉冲多普勒,从机扫到相控阵雷达,推动了中国机载火控雷达发展的历次跨代,为陆海空各类飞机提供了数以千计雷达装备,为航空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系提供保障力量。党的二十大吹响了向第二个百年进军的号角,在新时代航空报国精神的指引下,雷达所将继续为中国航空事业和机载雷达事业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