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高校新媒体平台 构建传媒人才协同培养模式的探索
2024-12-10蒋锐王超
【摘 要】面对媒介环境的快速变化与媒介技术的深刻变革,社会对传媒人才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期待和要求。高校作为传媒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长期存在着理论学习和专业实践相割裂、业务能力与业界需求难匹配等困难和问题。本文通过梳理海南大学国际传播与艺术学院师生共建自有新媒体平台的过程和经验,提出充分发挥高校新媒体平台实践育人、思政育人以及全员育人的作用,为联动多元主体协同培养传媒人才提供了一种新模式。
【关键词】高校新媒体;新闻传播教育;传媒人才培养;海南大学
作为传媒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高校一直肩负着为传媒业输送高素质人才的重任。随着新文科建设的部署与落实,传媒行业对全媒体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与新闻传播教育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将会进一步凸显[1]。校内外实践基地、企业培训、专题工作坊等是目前常见的学生实践平台[2],但这些实践形式具有专门性和短期性,而且与理论课程的讲授经常是“两张皮”,理论学习与业务实践脱节一直是高校传媒专业人才培养的痛点,专业课教师与实践导师也分属不同领域,缺乏常态化沟通,很难实现对学生专业技能的伴随式指导与系统化培养。
作为国际传播与艺术学科教育、科研、实践、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海南大学国际传播与艺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立足于现代传播生态与艺术创意创作的交叉融合与突破创新,作了有益的探索。本文以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模式为案例,探索高校新媒体平台在传媒人才协同培养方面的功能拓展与价值实现。
一、以新闻传播学专业优势,赋能高校新媒体平台实践特色
(一)专任教师与学生实践紧密互动,实现人才培养过程的高黏性
2023年9月,海南大学国际传播与艺术学院启动官方微信公众号的筹备工作,通过自愿报名的方式,招募了一批有经验、有能力、有兴趣的师生参与微信公众号的运营。学生团队主要来自传播学、戏剧与影视文学两个专业,涵盖不同年级的本科生和研究生。4名指导教师均为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专任教师,除了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媒体实践经历,他们了解互联网生态,熟悉网络传播规律特点和语态风格,擅长与青年学生沟通,适合指导学生开展新媒体实践。
为了加强师生的双向互动,鼓励个性化的大胆创新,团队打破传统的业务条块分工方式,采用扁平化、项目制的运营思路,让学生在新媒体平台熟悉业务流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由学生结合自身特点和喜好冠名“海韵青创”“北纬20度”“椰风小队”“晴天小队”4个小组,每组配备一名指导教师,在充分调动学生创作热情和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也能够保证内容产出的质量和效率。
在内容创作上,每组的专业特长和风格不尽相同,各有侧重和特色。例如,“海韵青创”组指导教师是学院党支部组织委员,成员多来自戏剧与影视文学专业,擅长视频拍摄和剪辑,能够从青年人的视角记录党建活动、传播党史知识;“晴天小队”则多为研究生,更关注专业实习与未来工作方向,他们策划的“实习探班”系列既解答了同学的就业实习困惑,展示了学院教学实践工作的育人成效,也进一步加强了学院与实习基地的互动联系;“椰风小队”和“北纬20度”多为传播学专业学生,专业基础和业务技能扎实,陆续策划了高端学术品牌“VOICE思·响讲坛”,服务海南文旅和自贸港品牌形象塑造的“国传漫游”,展示师生才华风采、助力校园美育浸润行动的“国传影集”和“国传诗集”等系列。
专任教师的悉心指导和学生的创意创新,使微信公众号的内容产出既具有新闻传播学团队的专业水准,还包容了青年人的创作热情和新奇想象,收获了较好的传播效果和社会影响力。2023年10月上线至今,微信公众号共发布各类原创内容100余篇,全网各平台总阅读量114.8万次,视频累计播放量121.5万次,先后被央广网客户端、网易新闻客户端、国际在线、“人民网+”客户端、《海南日报》、海南广播电视总台、海南国际传播中心海外官方账号、中国网旗下“中国通”APP等各大主流媒体与平台转载。
(二)联动校内外媒体资源,提升人才协同培养效能
海南大学国际传播与艺术学院不断完善新闻宣传合作网络,联动校内部门单位、校外媒体平台,联合策划发布重要选题,增强学生参与重要节点事件的意识和能力,在学院微信公众号平台上持续推出主题鲜明、富有内涵、生动活泼的优质网络文艺作品。
2023年10月底,学院与学校人文社科处联动,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出学术讲座品牌“VOICE思·响讲坛”,不定期邀请国内外一流专家学者到校开展讲座与学术交流活动。其中与海南省旅琼文艺家协会合作承办的“思·响讲坛×敬一丹|沟通与传播:一种跨越专业的必备素养”讲座,活动预告在海南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同步发布,后续活动报道被海南广播电视总台、搜狐网、腾讯网、新浪网、网易视频、海广网等各大媒体转载,累计阅读量达10万+。除此之外,公众号团队还主动与校团委新媒体中心联动,通过“海大青年汇”微信公众号推介由学院师生参与主创的“海南省高校文化精品推广行动计划——大型原创爱国主义民族话剧”《文身》,讲述红色故事,传承民族文化,累计阅读量5000+。
校内外各媒体平台的共同发力,使得微信公众号团队在创作内容上有了更丰富的素材和更多元的视角,在传播途径上有了更广泛的传播渠道,增强了对公共议题策划发布的观察力、策划力和执行力,提升了传媒职业素养和新媒体业务技能。
(三)拓展学生实践场景,凸显高校新媒体平台的复合性优势
高校新媒体平台同时拥有专业教育资源和实习基地资源等多重优势,可以将实践场景从课堂内拓展到课堂外,从校内延伸至校外。海南大学国际传播与艺术学院借助微信公众号平台不断创新培养方式、丰富实践载体,在宣推教学、科研、党建、实践等建设成效的同时,着力培养学生的全媒体融合传播能力。
比如学院微信公众号于海南大学建校66周年之际,配合学校党委教师工作部“知校爱校荣校”主题教育宣传,策划拍摄“我眼中的海大”短视频,记录教师们对海南大学的印象及其入职以来和海南大学共成长的故事,采访对象覆盖学院6个本科专业任课教师与行政工作人员。学生们一方面要深入领会主题教育宣传的要点精神,另一方面还要与采访对象密切沟通并在校内勘景布景,兼顾拍摄效果与质量。视频发布后,在学校学院引发广泛好评,累计浏览量3000+。
校外方面,学院微信公众号团队先后前往新华网海南分社、海南日报报业集团等学院实习基地,策划拍摄“实习探班”系列视频。学生们针对年轻群体的视听内容偏好制定传播策略,创新采用Vlog(视频日志)这种年轻化的表达形式来展现实习学生的办公环境、工作内容和实习感悟。短视频采用第一人称进行叙事,用实习生的亲身讲述,回应年轻学子对专业实践的好奇与疑问,树立他们未来参与专业实践的信心。与此同时,实习基地的校外导师也对此次专题策划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还亲自出镜开展宣讲,进一步加深了学院与实习基地的合作联系。
通过拓宽和打通校内校外多场景的实践机会和平台,联合专业指导教师与校外导师的力量,全过程督导学生们完成从策划选题到内容编排再到发布落地的全过程,帮助其成长为策划、文案、拍摄、剪辑、设计的多面手,进而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职业素养与业务能力兼具的优秀传媒人才。
二、以激发学生内生动力为内核,探索新型传媒人才培养方式
(一)培根铸魂,发挥新媒体平台网络思政育人功能
海南大学国际传播与艺术学院微信公众号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借助平台自身的信息瞬时传播性、传播形式多元化、灵活互动性等特点,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促进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国家发展的主体意识[3]。
学院微信公众号开设了《国传党建》专栏,不定期发布学院党建活动新闻,采用“图文+短视频”相结合的方式,增强师生的线上线下参与感,让党建宣传更有活力、更接地气。此外,还重点推介一些红色文化艺术作品,以丰富思政教育形式。比如,2023年12月宣推的红色历史题材话剧《文身》校内首演活动,使师生在感受戏剧艺术魅力的同时,能够多角度了解革命历史事件,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传承红色革命精神。
由此可见,高校新媒体平台应牢牢把握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思政元素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实现思政内容传播的日常化,通过思政引领的专业实践培养既有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又精通业务技能与前沿技术的新时代全媒体人才。
首先,注重对学生跨学科的专业能力培养。基于学院多个本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以及不同专业、年级的人员构成,团队成员可以相互学习交流,互通有无。比如,传播学专业学生修读过新闻业务、新媒体实务等课程,而戏剧与影视文学专业则偏向于编剧表演、音视频技术等方面的学习,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新媒体传播实践为基础的跨专业合作中不断交叉学习学科知识,并逐渐融会贯通专业技能。
其次,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是未来媒体从业人员的核心竞争力,也是高校新媒体平台建设的基本立足点之一。学院微信公众号平台坚持“不拘一格,不设门槛”的原则,设置学生评委,鼓励引导学生大胆创新,提炼出有创意、有新意、有意义的选题。团队成员先后策划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国传影集”系列、“国传诗集”系列、展示国际交流合作成果的交换生相册系列、服务海南文旅推广的“国传漫游”系列等特色专题。
(二)敢于破圈,深挖高校创新传播的引领性价值
高校新媒体平台可通过不断探索创新语态,以新奇的角度观察、优质的内容输出,将网感化与年轻化的创新表达应用于内容创作中,创新传播方式,形成破圈效应,发挥高校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等方面的引领性价值。
紧跟时事,内容破圈。学院微信公众号团队推出的“国传漫游”——“碧海大道City Walk”,借助年轻人关注的“City Walk”等网络热点话题,记录海口碧海大道上各个社区的人文风光,以学术性和诗意化的语言展现了海口的城市风景和普通人的生活日常,该文章被中国网旗下的“中国通”APP转载。“国传影集”系列的“海甸岛印象”展示了学院空军退役大学生士兵的摄影作品,该专辑被海南国际传播中心海外官方Facebook(脸书)账号hiHainan(粉丝126万人)转载。公众号团队拍摄制作了宣传视频,多维度地介绍了学校紧跟自贸港建设步伐,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展和成效,该视频获得央广网客户端、网易新闻客户端、国际在线、“人民网+”多个媒体平台转载推送,各平台累计播放量10万+。
创新风格,形式破圈。以党建宣传为例,将“党建”主题与创意元素结合,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比如,在策划宣传学院师生赴海南联通智慧大厦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时,以“党建+高科技”为主题制作了短视频,让人领略了现代科技的魅力与震撼,又体会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深刻内涵,让人眼前一亮。
三、以价值共创为旨归,构建多元主体协同人才培养新格局
(一)依托媒介实践育人工作室,孵化优秀教学实践成果
在学院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之初,海南大学国际传播与艺术学院就成立了媒介实践育人工作室作为“海南大学国际传播与艺术学院”微信公众账号运营的责任主体。工作室的建设目标明确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面向媒介信息技术新发展,通过搭建实践育人平台、创新实践育人体系、培育独具特色的实践育人品牌,打造课堂内外结合、线上线下结合、校内校外联合的立体化协同育人模式,构建可复制、可推广的高校媒介实践育人体系,推动建设“数字媒介+育人”传媒教育新格局。
除了负责“海南大学国际传播与艺术学院”的微信公众账号运营,工作室还会根据学校与学院要求做好重要活动的宣传策划,联动就业实习基地等校内外资源拓展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渠道,承接新媒体运营业务、高校融媒体中心建设等相关培训,开展高校教学教法创新、专业实践育人等课题研究。工作室的设立,一方面可以整合各类资源,将微信公众号作为展示教学成效和检验学生专业水平的平台,另一方面丰富学生校内实践,促进教师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并不断发挥扩散效应,让微信公众号这个平台成为提炼、转化优秀教学成果的孵化器。
(二)树立全方位育人理念,让平台实践成效辐射带动更多学生
高校学生的需求主要分为学术科研(课程学习、科研指导等)、日常生活(基本保障、文化活动等)、未来发展(实习实践、就业指导、继续深造等)等三个方面。专业实践内容与目标应关注校内学生的全面发展,树立全方位育人理念,持续探索高素质传媒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与前沿方向。
例如,在基本专业能力外,还可以依托高校新媒体平台培养学生在沟通表达、团队协作、活动策划等方面的能力。2024年1月,学院与中国新闻史学会、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联合主办了为期一周的“突破与创新: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工作坊”,来自国内新闻传播学界的7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海南大学,共同探讨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的历史脉络与前沿话题。微信公众号团队成员共同参与会议前期筹备和现场志愿服务工作中,如编发会议资料、采集会议记录、整理会议素材等,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大型活动组织能力、临场应变能力与公关传播能力,也带动了许多非微信公众号团队学生的参与。
(三)跨界借力外部资源,共创全方位协同人才培养新模式
一方面,学院与校内各职能部门保持着良好的合作沟通,常常通过协同内容策划的方式参与到学校层面的传播实践中。比如前文提到的与党委宣传部、基建处合作拍摄的基建项目封顶视频,与校党委教师工作部合作完成的“知校爱校荣校·我眼中的海大”主题策划等。除此之外,还与海南大学国际合作交流处(国际教育学院、港澳台办公室)配合,记录报道爱尔兰利莫瑞克大学到访海南大学日程,发布《爱尔兰利莫瑞克大学到访日侧记》,累计浏览量3000+,与校内职能部门的协同策划的经验,不仅充分拓宽了学生的眼界和视野,而且使基于学院微信公众号平台的专业实践有了更多的外力推动与支持。
另一方面,学院还积极尝试与校外合作单位开展创新传播项目,比如2024年3月,学院与海南日报社新媒体中心、海南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联合共建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创新传播实验室,为AI(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传播场景提供了创新应用实践的平台和抓手,也是高校与媒体联手培养熟练运用新技术的传媒人才、促进新技术在传媒领域“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的有益探索。
四、结语
全媒体时代,整合新媒体平台实践的协同育人模式已成为高校传媒人才培养的重要创新点和突破口。海南大学国际传播与艺术学院媒介实践育人工作室充分利用新媒体的数字化、实时性和交互性等优势,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搭建起链接师生与企业的多主体平台,推动理论教学与实务操作的深度融合,并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实践教学中,有效增强和提升了学生的理想信念与专业素养。未来,高校应进一步强化挖掘新媒体平台的育人功能和价值引领功能,营造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的网络育人氛围,培养更多具备复合能力的新时代传媒人才。
参考文献
[1]曾祥敏,余珊珊.“新文科”语境下全媒体人才培养路径探析[J].中国记者,2021(10):49-52.
[2]邱飞.“双创”背景下传媒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以重庆文理学院为例[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3(11):38-41,47
[3]谭筱玲,戴骋.从“粗放式叠加”迈向“系统性融合”:全媒体时代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青年记者,2023(24):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