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毒药水的正确“打开”方式

2024-12-10黄英

祝您健康 2024年12期

50岁的王大妈做饭时不慎切伤了手指,她并没有放在心上,只是习惯性地先用清水冲洗了伤口周围的血,再用棉签蘸了红药水涂抹消毒。因伤口较大,王大妈担心消毒不彻底,又涂了层碘伏。几天过去了,王大妈的伤口一直红肿渗液,并未好转。情急之下,王大妈立马前往医院咨询,才知道自己是用错了消毒药品。

平时磕磕碰碰容易引起一些小外伤,这时便需要及时对伤口进行消毒。酒精、碘伏、碘酒……消毒药品种类繁多,如何选择才是最恰当的呢?

● 常见消毒药水要分清

1.碘伏

碘伏是家庭常备的消毒药品。它适用于处理除眼部以外的各类伤口,使用范围广泛,并且对肝炎病毒、葡萄球菌等多种病原体具有有效的广谱杀菌效果。碘伏的使用方法简单,直接涂抹于清洁后的伤口即可。碘伏杀菌效果稳定,即使将浓度稀释至原浓度的十分之一,它依然可以用于冲洗受污染的伤口,起到有效杀菌作用。然而,碘伏虽然杀菌效果好,但并不适合用于大面积烧伤或深度伤口,因为其具有一定刺激性,可能引起疼痛和组织损伤。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碘伏不宜与红药水混合使用。因为红药水含有汞,会与碘产生化学反应,形成有害物质,对人体造成一定伤害。也有部分人群存在碘过敏的情况,应避免使用碘伏;在使用碘伏为婴幼儿消毒时,也应特别注意。

2.酒精

酒精作为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消毒剂,其消毒原理在于酒精能够渗透进细菌细胞内部,引起细菌蛋白质的脱水、变性以及凝固,进而消灭细菌。在医院中,75%浓度的酒精是常用的消毒剂,因为其浓度既不过高也不过低,确保了最佳的杀菌效果。如果酒精的浓度太高,细菌表面的蛋白质会迅速脱水并凝固,形成一层坚固的保护膜,这反而会阻止酒精进一步渗透至细菌细胞内部,影响消毒效果。相反,如果酒精的浓度太低,杀菌能力就会变得微弱,无法有效发挥消毒作用。

由于酒精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它主要用ao3MXbsBjsOlBnEvMy0LP28Y0AyT7iUcfhwDb8dvqWU=于消毒伤口周围的皮肤以及未破损的皮肤,一般不会用于黏膜消毒或大面积创口消毒,以免造成剧烈疼痛。

3.碘酒

碘酒是碘片和碘化钾与酒精所配成,多用于注射和手术部位皮肤的消毒。由于碘酒的刺激性较强,会破坏伤口的肉芽,影响伤口愈合,一般不适用于黏膜及伤口消毒。与碘伏一样,使用碘酒消毒时也应该注意不能与红药水同时使用。此外,在使用碘酒时,操作人员最好佩戴手套和口罩,以避免皮肤接触和口鼻吸入碘酒中的挥发性物质。日常使用碘酒后,需要用酒精擦拭脱碘,否则会造成色素沉淀。

4.过氧化氢

常用过氧化氢(双氧水)的浓度为3%,其优点是刺激性较小,可用来清洗伤口创面、溃疡、脓痘等。但过氧化氢稳定性不好,容易变质,如果在清洗伤口时没有看到气泡,就提示着药品可能已失效。此外,使用时应注意不得与碘化物、高锰酸钾和其他还原剂、强氧化剂同时使用。需要注意的是,过高浓度的过氧化氢可对皮肤和黏膜产生刺激性灼伤、形成疼痛的“白痂”;且过氧化氢不宜长时间停留在伤口上,它可能会延缓伤口愈合。

● 使用消毒药水要注意

1. 注意消毒药水开启后的使用有效期

各种消毒药水均设有明确的开封后使用期限。这一点在《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得到了明确强调,尤其是碘伏、复合碘消毒剂、季铵盐类、氯己定类、碘酊、醇类皮肤消毒剂等。在使用这些消毒剂时,务必在开封后标记上开瓶日期或失效日期。

此外,要区分药品有效期和启用后使用有效期的概念。药品有效期是指药品未开封前能保持最佳质量的时间,启用后使用有效期是指药品开封后可以安全使用的期限。例如,碘酒、酒精、碘伏等产品开启后,可以使用的有效期通常为1个月,而直接使用消毒棉签蘸取的消毒液则有效期只有1周。

2. 处理伤口的细节要重视

为了避免伤口感染,在出现伤口时,须根据伤口类型选择合适的外用消毒药物及时进行处理。

(1)擦伤、划伤等有创面的小伤口。如果伤口处有污物,应先用清水或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再用碘伏、过氧化氢等消毒伤口周围皮肤。

(2)刺伤等较小伤口。可选择碘伏、碘酒、过氧化氢、酒精等对伤口进行消毒。此外,由于刺伤可能会造成深部组织损伤,应去医院咨询是否需要注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3)烧伤烫伤。切忌随意涂抹牙膏、酱油等,也不宜刺破水泡。正确的做法是使用专门治疗烫伤的软膏,如果皮肤出现破损,应用生理盐水清理创面,再用碘伏局部消毒,并在伤口出现红肿热痛或流脓时立即就医。

(编辑 周逸宁)